1、9、烂漫的点地梅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2. 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3. 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4.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领悟作者赞点地梅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点地梅的生长习性、青藏铁路建设史及建设者事迹的有关资料;教学时间: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本课的
2、生字,理解本课的新词。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点地梅的生存环境及特点,体会其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重点能抓住重点词句,初步理解课文大概内容, 感知点地梅顽强的生命力。教学难点初略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板书设计9、烂漫的点地梅点地梅高原筑路兵教学流程一、板书课题,谈话导入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指明说说“烂漫”的意思。 (颜色鲜明而美丽,光彩四射、绚丽多彩。)教师导读:这样的点地梅到底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地读课文。二、自由读文,初步感知1. 提出要求,自读课文。学生自由地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3、 教师检查听写生词自学情况。 强调易错字的读音或字形, 集体书写一遍。3. 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读通课文的情况。 (这一步,应该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学生预习到位,可以省略这一步。 )4. 文中除了写点地梅还写了什么?(板书:点地梅,高原筑路兵)三、品读语段,感受花美1. 课文题目是烂漫的点地梅 ,内容却写了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学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这里一定要引导学生提出重要问题。 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并板书在黑板一侧。2.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先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找出文中哪个自然段写点地梅的烂漫?( N13)(把学生要做的事情具体化。 )(1)找出具体描写点地梅烂漫的段
4、落,有感情地读一读。 画出本段中心句读一读,还可以从哪些词感受到烂漫和美丽,批注。抓住叠词、修辞手法等自由交流。(2)什么特点,思考点地梅除了烂漫还有什么特点?3.4.5. 配上点地梅的图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本段。四、了解环境,体会顽强1. 上学期到山下去看树、骄傲吧,祖国给大家描绘了非常极端的自然环境,今天,我们去到素称“人类禁区”的唐古拉山脉是点地梅的故乡,走近点地梅。请读读 N1、N2。2、说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了点地梅故乡环境的恶劣?( 播放唐古拉山地貌资料,最好是视频图片资料,更具说服力和直观性。 )3、此时,点地梅给你的印象只是烂漫和美丽么?生反馈。 (板:生命力顽强)4. 找文
5、中让人感到点地梅生命力顽强的语句,交流自己的感悟和理解。5. 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五、积累词句,课堂小结1. 根据课后选做题的要求,找一找,写一写。2. 结合全文说说点地梅的特点。3. 带着对点地梅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读。课后题:课后收集的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从而体会作者对平凡而伟大的高原筑路兵的赞美之情。2. 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或段落。3. 领悟文章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读懂课文内容, 理解点地梅与高原筑路兵的共同之处,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领悟作者赞点地梅
6、就是赞高原筑路兵的这种借物喻人的表达方法。板书设计9、烂漫的点地梅点地梅(借物喻人)高原筑路兵顽强、美丽艰苦奋战、勇于奉献平凡而伟大热爱赞美教学流程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1. 听写生词2. 音乐起,教师:在常年寒冬的唐古拉山盛开着一朵朵紫艳艳的花。 他们是(生:点地梅。)3.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二、质疑,学生自主探究引导多方式读: 我喜欢唐古拉山顽强的点地梅, 我更喜欢像点地梅一样可亲可敬的高原筑路兵。引导抓该句关键词提问, 归纳有探究意义的问题。(1)高原筑路兵和点地梅有什么共同之处?( 2)为什么高原筑路兵可亲可敬 ?学生小组讨论后反馈。(可用文中语句概括)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N16。5
7、. 交流上节课后收集的青藏铁路工地上的英雄事迹。6. 指名配乐读文中的三个事例。7. 小结:为了青藏铁路早日通车, 无数高原筑路兵将自己炽热的心连接成血肉长城,挥洒汗水,奉献青春,燃烧起祖国繁荣富强的希望之光。你们听青藏铁路通车了 !( 播放青藏线通车视频。 )三、抒情练笔指名反馈:为什么高原筑路兵是可亲可敬的?2. 结合课后 3 题:在青藏高原已经通车的今天,你想对高原筑路兵说点什么?请写下来。四、统观全文,领悟情感1. 通过前面的学习,想一想点地梅和高原筑路兵有什么共同之处。2. 指导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回扣课题,学习表达1. 作者不只是赞美点地梅, 更实在赞美高原筑路兵, 课文以“烂漫的点地梅”为题,文章也大篇幅对其进行描写,这种表达方式叫做借物喻人。2. 学生回忆并交流还学过哪些和这篇课文表达方法类似的课文。六、作业设计: 片断练习,让有兴趣的同学试着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一个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