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课 导体和绝缘体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 能用实验的方法检测各种材料是否容易导电。2. 多次经历猜想、实验检测是否容易导电的探究活动。3、能够认识一个电器的各部分由哪种材料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够有序地展开检测活动,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2 愿意与同学交流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科学知识1.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导电,有的材料不容易导电。2. 了解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导线、灯泡、电池、灯座、电池盒;易拉罐、各种检测的材料(教师可以从废旧电池中获取碳棒,避免学生留下只有金属才是导体的印象) 。教师准备:电路板、易拉罐;演示文稿(检测步骤、导体绝缘体定义和举
2、例)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电路板)上节课我们用自制的小开关控制了电路。一个简单的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怎样能使小灯泡发光呢?(合上开关)为什么合上开关灯泡能亮?(有电从电池流出,经电线、开关流过灯泡。 )讲述:电从电线、开关等物体中流过,这种现象叫导电。在制作小开关的时候,我可以用铝片替代泡沫板做底座吗?为什么?(不行,因为铝片本身会导电。 )二、新授:准备活动:.演示:打开电路的开关,拿出一块铝片。不合开关,用铝片连接电路,通过演示,教给学生基本的实验方法,以确保学生能正确独立地操作。.讲述:小灯泡亮了,说明电确实能从铝片流过,铝片是容易导电的物体。(板书:容易导电的物体。 ).出示易
3、拉罐:那么我把这个易拉罐接入电路中,小灯泡会怎样?(翻转手腕)、易拉罐的秘密(教、扶).预测易拉罐接入电路之后的情况:两根导线都接在易拉罐的金属部分;两根导线都接在易拉罐的油漆部分;一根导线接在易拉罐的金属部分,另一根接在它的油漆部分。.实际连接检验猜测。(教师强调:检测前要先检查电路是否联通;重复检测).小结:电路不通的原因引导:吖,同一个易拉罐,连接方式不同,检测结果就不相同,这是怎么回事?学生思考交流解释电路接通与不通的原因:金属部分容易让电通过,油漆部分不容易让电通过。检验步骤:提出问题:我们身边有些物体容易让电通过,有的物体却不容易让物体通过,你们乐意亲自检测一番吗?刚才我们是怎样检
4、测易拉罐的呢?同学们回顾教师用课件强调检验步骤:预测 检查电路 检测 重复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放).提示学生按步骤操作检测,检测后将物体分类摆放。.学生完成课本 73 页表格中“检测物品名称、我的预测”两项填写。.发放电池盒和灯座,学生连接电路后进行检测。.汇报交流检测结果。.小结:课件出示文字:我们把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塑料、橡胶等都是绝缘体。我们把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铜、铁、碳棒等都是导体。第二课时教学准备:各种生活中对导体或者绝缘体应用的实物(如:验电笔、接线板插头等等) 、半导体材料(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检测,知道了身
5、边的物体按照导电的容易程度可以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你们知道吗?人体、大地、不纯净的水也都是导体。演示不纯净水会导电的实验人体是导体,所以会触电,一般来说人体安全电压是 36 伏以下。但应该注意的是,人体的电阻在某些情况下会急剧下降。如工作场所非常潮湿或有腐蚀性气体;人流汗或被导电溶液溅湿;有导电灰尘等。这时 36 伏也并不是安全电压,所以 12 伏电压才能称为绝对安全电压。所以,生活中,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二、新授:、导体与绝缘体的应用.出示导线、开关、保险盒、插头等。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物体中哪些部分使用的是导体,哪些部分使用的是绝缘体。.找一找教室里的电器,哪些部分用的导体材料,哪些部分用的绝缘体材料呢?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使用了导体?哪些物体上使用了绝缘体。小结:电器中与手接触的部分、裸露的部分用绝缘体材料制作,电流需要通过的部分用导体材料制作。.介绍半导体材料。阅读教材 74 页资料。出示二极管三极管实物。走迷宫1.出示迷宫图,说明游戏规则。2.全班一起进行走迷宫竞赛。3.交流评价活动情况。三、拓展:同组同学互相设置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