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下语文6-21.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11600069 上传时间:2020-07-30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语文6-2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天舒教育八年级语文天天练 6-21 姓名 成绩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 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

2、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分)5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文章(2 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

3、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天舒教育八年级语文天天练 6-21 姓名 成绩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唐代柳宗元 小石潭记 )1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 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3)佁然不动 佁然: (4)其岸势犬牙差互 差互: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 分)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 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分)5上文选自小石潭记,作者是。我们在教材中还学过他的文章(2 分)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7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自然段写潭中游鱼的姿态和情趣。B第三自然段写小石潭险峻的岸势和源头。C第四自然段写潭的四周环境和作者感受。D作者感情随景而变,由乐而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