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节 词义和语境的关系,一 语境对解释词义的作用 语境就是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 解释词义要根据该词所出现的语境。,(一)什么是语境(张本227)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狭义的语境广义的语境 两种语境都会对词义的表达和理解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总之,语言环境是词义分化的最重要的因素。,狭义的语境指文章中的上下文(context)和讲话时的前言后语。 句子是最直接的语境,比如“杜鹃“是两个具有不同意义的同音词,一旦进入句子,语义就会自行分化: 山上的杜鹃开了。树上的杜鹃叫了。 一个“开”一个“叫”就是两个“杜鹃”最直接的语境。,广义的语境广义的语境范围很大,大致包括
2、三个方面: 交际双方本身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生活经验、语言风格、方言基础等; 交际的时间场合背景手势目的 牵涉的其他人物双方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比如表情、姿态、眼神、手势等体态语(body language); 交际双方所处的社会性质和时代特点,交际双方的思维方式、文化习惯、民族心态等等。,广义的语境也会对词义产生影响,因为从交际双方本身看,如果说话人对听话人的背景了解不够,或者双方对谈话中所含的文化内涵了解不透,也会影响对词义的掌握和理解。,据说有一个美国学术代表团到中国访问,一位中方官员偕夫人前往机场迎接。当翻译介绍到这位夫人时,美方团长曾学过几年汉语,就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很有礼貌地说:“
3、您的夫人真漂亮。”那位官员连忙说:“哪里,哪里”美国团长听懂了,觉得很奇怪,心里想,你怎么搞的,还要问我哪里漂亮,其实我是礼节性的客套话。只好说,“全身上下哪里都漂亮!”其实欧美人说“你夫人漂亮”有一定程度的礼貌因素,而中国人说“哪里哪里”是委婉地否定别人的赞美之词,表示谦虚。由于双方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习俗不同,所以闹了笑话。由此可见,缺乏文化背景知识就不能确切地理解词语字面背后的实际意义。,(二)语境对词义的分化语境对词义的分化涉及许多因素,相当复杂,主要有五个方面。 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义语境使词义增加临时。 语境使词的附加义发生了变化。 语境使词的内涵义凸现。,1、
4、语境使词义单一化词往往是多义的,但在一定的语境中只能使用一个义项。比如“打”是一个多义词,但是在“打铁”这样的语境中只适用于“敲打”这一义项在“打伞”中只适用“撑”这一义项。总之,语境的存在使词义单一化了。同样,语境也可以分化同音词,比如“仪表堂堂”和“仪表测试”就可以分化两个同形的“仪表”。,2、语境使词义具体化词义具有概括性。比如“马”的词义是:四肢强健,颈有鬃,尾有长毛,供乘骑或拉车的家畜。这个意义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可以指一切马,但是当我们说“李广骑马飞射”时,这个“马”当然指汉朝时候的某一具体的马。,3、语境使词义增加临时义相当一些词出现在一定的语境中,就会增加一些新的临时义素。比如“
5、观鱼”的“鱼”增添了+活的义素,而“煎鱼”的“鱼”增加了-活的义素。又比如“修车”的“车”和“刷车”的“车”分别增添了+损坏和-干净的义素。“鸡又叫了” “鸡下蛋了”,4、语境使词的附加义发生了变化比如,“酒肉”原本无贬义,和“朋友”搭配,变成“酒肉朋友”就有了贬义。在比如“糟糠”“露水”本来没有感情色彩,一旦同“夫妻”组合,就有了褒义和贬义。“身段”本来是中性的,“要X有X” 褒义;“要X没X”贬义。,5、语境使词的内涵义凸现 内涵义是说话人对所指对象的一种直接的主观评价,反映了人民对事物特征的主观认识,具有不稳定、可增减、要在具体的语境中方能显示的特征。比如同样是拿水来作比喻,起内涵义丰富
6、异常: 庄子山木篇:君子之交淡如水。 秦观鹊桥仙: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冯梦龙古今小说:自古道夫人生性如水,反复无常。 朱自清河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洒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流行歌曲词:阿里山的风景美如画,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 上面句子中的“水”分别表示五种内涵:淡泊柔顺善变轻盈多姿。正因为“水”具备这些特性,所以能产生上述丰富多彩的联想。,二、词义的发展和变化词义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的认识的深化,就会变化和演化。 词义变化的原因词义变化的类型,1、词义变化的原因社会生活的发展。 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 语言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旧事物的消亡对词义的影响随着
7、社会的发展变化,一些标志旧事物、旧观念的词语有的逐渐消失了,有的逐渐缩小了使用范围。例如“丫鬟、童养媳等。当然旧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社会变革迅速,因政治经济形势临时需要产生的一些新词,很快就变成旧词,逐渐从日常生活中消失。,比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一些词语,只存在十几年二十几年就变成历史词语了。例如:“文斗、武斗、红卫兵、黑五类、早请示”等等。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和人际关系及体制的变化,一些一度退出人们日常交际过程的词语,又重新出现了。如:太太、小姐、夫人、先生、当铺等等。,新生事物的出现对词义的影响如:“网”原指“用线绳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的器具”,它后来发展出“像网的东西”(水
8、网、电网)“像网一样纵横交错的组织系统”(交通网、通讯网),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产生和发展,“网”又可特指“计算机网络”,这个意义不仅可以作为词来运用(如:学会在网上购物。这个信息在网上发布了。)还构成了一大批词语。如网民、网迷、网页、网址、因特网等等。,“绿色”原指大地植物的颜色,它使人联想起纯真、自然、不受污染。这样当出现了符合环保要求、无有害物质污染的用品、食品等时,人们就以“绿色”来形容,如“绿色食品”“绿色包装”“绿色建筑”,这样“绿色”就有了“不污染生态环境不危害人的健康的”这样的含义。,人的思想意识的改变。很多古今都用到的词,主要是一些反映自然现象、动物、植物的词,古今词义适用对
9、象大体相当,但表示的对象特征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云”: 说文:云山川气也。 这个词义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云”的认识。 现代汉语词典:云由水滴、冰晶聚集而形成的悬浮在空中的物体。 现在的认识要比过去更加深刻,更为科学。,语言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比如语音变化可以分化词义,汉语中,在一些单音节的名词、形容词中增加一个去声读音,就可以表示相关的动作,从而导致词义的变化。比如: 种zhng种zhng 好ho好ho 泥n泥n,2、词义变化的类型深化与精确扩大和缩小转移和转化脱落和显化,深化与精确(张本230)词义的深化和精确,是指词的理性义所反映的对象没有变化,但人的认识改变了,所以词义也变了。这些都是些常
10、用的事物和现象。 例1:人 例2:电精确与深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认识深化了,词义也就精确了。 例3:土 例4:牛,深化与精确例1:“人”“人”,说文的解释是:天地之性最贵者。直到1915年出版的旧辞源的解释还是“动物之最灵者”。而现在的认识是:能够制造并能使用工具进行劳动、有思维的高等动物。显然是大大深化了。,深化与精确例2:“电”“电”,说文的解释是:阴阳激越。表明“电”本来就是闪电。而现在知道,电是有电荷存在和电荷变化的现象,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广泛运用于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深化与精确例3:“土”“土”,说文:地之吐生物者也。这个解释实际上只指出了“土”的一种功能特征,并不确切。而现在的认识
11、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组成,能生长植物。,深化与精确例4:“牛”“牛”说文到康熙字典的解释都是“大牲也”。这实际只描述了它的外貌特征,而现在的解释是:体大,头上有角,能耕田拉车的反刍类哺乳动物。现在的词义从外貌特征到功用特征、再到生物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显然要深刻、精确得多。,扩大和缩小(张231)词义扩大: 特称变成泛称:江、河 概念外延扩大:脸、睡 增加义项:水分、包装 词义缩小: 与扩大相反:宫、结婚、丈夫,转移和转化(张本232)词义的转移是指词的理性义发生了变化。 词义的转化是指词的理性不变,而附加义,尤其是评价义发生了变化。
12、,词义的转移“去”,本指离开,诗经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孟子公孙丑:“孟子去齐。”现在说:“我去上海。”指目的地。 “闻”,原来指用耳朵听,现在指用鼻子辨别气味。 “书记”本来指文书,现在指党团等各组织的负责人。 “检讨”原指检查和讨论,现指对自己的不良表现的总结。,“爱人”原指恋爱中的女性一方,现指夫妻的任何一方。 “少年”原来的年龄是三十来岁,如辛弃疾说“少年不知愁滋味”岳飞所写的满江红:“莫等闲,白了少年头”也是指三十来岁。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因为同“小”连用,才指十几岁。即使到了20世纪30年代,茅盾的子夜还把三十来岁雷参谋称之为少年。然而,近几十年
13、来,少年只能指十到十五六岁。,词义的转化“爪牙”本来指鸟兽的用于攻击的爪子和牙齿。本来没有贬义,现在指坏人的党羽和走狗。 “勾当”原指一般的事情,可以用于褒义。甚至到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也还可以这样用。蒋光慈少年漂泊者十七章:“他对我说,倘若他能出狱时,一定要做从前的勾当,一定要革命。”现在由中性义转化为贬义了。,“领袖”现在是褒义词,指国家、政治团体、群众组织的最高领导人。而在元代戏曲、小说中,它可以是贬义的。关汉卿的小令中的“戏班领袖”是中性的,金瓶梅中蒋竹山对李瓶儿讲西门庆是“打老婆的班头,坑妇女的领袖”,是贬义的。 “女强人”是“女强盗、女土匪”的意思,港台至今还在使用这一义项,而现
14、在却是褒义词,指特别有事业心的成功的女人。,脱落和显化词义脱落与显化指词的原有义素的脱落和潜在语义的显化,同上面三种情况性质不同,这些现象都与语素义的衍生有关,是一种语素层面上的语义重组和变化。,脱落所谓脱落,是指语素组合时语素义中的脱落,这种脱落现象并不是指该词的词义已发生变化,而是指特定的组合搭配中,在相关的语义干涉下,某个义素脱落了。 “洗”有+用水+去污的义素,一旦组成了“干洗”,“洗”的义素就变成了-用水+去污; 烫有+热能使物体变形的义素,而“冷烫”的“烫”的义素就变成了-用热能+使物体变形。,“妻”的义素是男性的人生伴侣+结婚,而未婚妻中的“妻”由于“未婚”的干涉,其+结婚的义素
15、已经脱落。 义素脱落一般都是因为原有的语素组成新词而发生的。本来各个语素都有自己特定的义素构成,但一旦进入某个特定的组合中,由于受到相关义素的干涉和限制,原来的某些义素就会缺失和脱落。,显化词义显化就是指某些词就其所构成的语素义来看,应该可以表示某种含义,但实际上该词原来并没有这层意思。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由于语用需要的触发,加之本构词语素本身的多义性,这些潜在的意义就显现了出来。,比如“洋教练”,本指来中国从事教练工作的外国人,而“洋保姆”指为外国人当保姆的中国人。现在“洋教练”和“洋保姆”的另一个潜在的义项正在显化。比如“羽毛球队和乒乓球队退役队员出国当洋教练的大有人在,而且深受所在国的欢迎
16、。”“在国外工作生活十分紧张,生了孩子就不得不雇个洋保姆,而且她们大多干得还真不错。”,类似的例子还有:市标、触电、空调、名模、太空人、空中飞人等。“市标”既可以指市级标准,也可以指城市标志(上海的市标是白玉兰、河船和螺旋桨)。“触电”原指人或动物接触电流,造成肌体受损,甚至死亡;而现在又可以指戏剧演员参与演电影,拍电视剧。如:“早在1983年,她就先于同团何赛飞、陶慧敏等人第一个触电,将电影花烛泪的女主角落难小姐白玉凤刻画得楚楚动人。”总之,这些词的另一个意义的产生,都是由于语素的多义而触发的,跟一般意义上的词义引申完全不同。,词的潜义显化是某些词的语素组合本来就可以有两种或多种可能,只是造
17、词之初,只选用其中之一,后来在一定语用需要触发下另一潜在的可能性被激活了,就呈现了出来;或者说本来这种潜在的可能性是隐性的,但在一定的语用条件下就变成了显性的了。,第七节 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一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基本词汇 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基本词汇。(张236)基本词汇反映人类对自然界、人类本身和社会生活得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它们使用率高,生命力强、适用面广。天、地、山、水米、菜、布、灯眼、心、手、脚,基本词汇的特点: 稳固性 我们常用的基本词汇如牛、门、山、水、左、右、高、低等词在甲骨文里就有了,当然今后还会继续使用下去。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并不是说基本词汇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缓慢地变化。
18、,能产性 基本词汇一般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如查现代汉语词典中“水”的组词有160多个。“火”构成的词共计220多个。 全民常用性 指基本词汇流行地域广,使用频率高,为全民族所共同理解。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是一般词汇。 一般词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一般词汇是经常变动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词在产生,一些旧的词在消亡,在社会急剧发展时期更是这样。包括:古语词、新造词、外来词、方言词、行业词、固定词语、俗语及其他。,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见张239)如:君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党一般词汇基本词汇,二 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 (黄261张240
19、)古语词 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文言词所表示的事物和现象还存在于本民族现实生活中,但由于为别的词所代替,一般口语中已不大使用。如“若干、如此、其、毋”。还有一种表示历史上事物或现象的古语词,一般叫做历史词,如宰相、丞相、太监、科举、祭坛等。,古语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可使语言简洁匀称;“妥否”可以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铭记”“教诲”可以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忙得不亦乐乎”,方言词(张244) 1.方言词的性质一是流行于各个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中通行的词;一是已经被吸收进普通话带有方言色彩的词。,2.方言词1我国有七大方言区,每一种方言内都有一些流行在该方言区内的方言词。如:太阳,北京话“老爷儿
20、”,湖北“日头” 妻子,陕西“婆姨”,湖南“堂客” 人称代词:佢,侬,伊,阿拉,同词异义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方言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如:蚊子,四川话中“蚊子、苍蝇”。 水,在广州话中可以指“水、雨”。异词同义用不同的词语形式来反映同一个事物、现象。如:北京话“小偷”,四川话“三只手”,西安话“贼娃子” 客人人客;公鸡叫鸡,3.方言词2一些本来流行于某一方言区的方言词,由文学作品的传播,慢慢地进入了普通话之中,为广大群众所接受。一是有些东西东西是该方言区特有的。如:蕹菜,杨桃,龙眼。二是有些方言词能表达丰富复杂的思想内容,普通话里没有相应的词可以替代。如:龌龊,生猛,奀仔,磨蹭。三是有些方言词可以
21、表示特定的感情色彩和地域色彩,在文艺作品中使用可以增强生动性和真实感。如:瘪三,货色,4.港台方言词近年来,大陆从香港、台湾吸收了许多词语。如:公寓、别墅、收银台、买单。港台和内地还存在着一些同形异义的词。如:班房:教室(港)监狱(普)返工:重新上班质量不合格重做,外来词 也叫借词,指从外族语言里借来的词。例如“摩托、马达、幽默、浪漫”。现代汉语吸收外来词,不是简单地照搬,而是要从语音语法语义甚至字形上进行一番改造,使它适应现代汉语结构系统,成为普通话词汇的成员。 在语音上,要把外来词的音节结构改造成汉语的音节结构。如 coffe(英)咖啡(kfi) dozen(英)打(d)(十二个),在语法
22、上,外来词进入汉语词汇后,原有的形态标志就一律取消。例如英语的tractor,有单数、复数的变化,汉语“拖拉机”就不分单数、复数了。 外来词的意义也要受汉语词义的制约,如英语的jacket是指“短上衣坎肩”儿之类,汉语吸收进来后成为“夹克”,就专指“一种长短只到肩部,下口束紧的短外衣”,因为汉语词汇中已经有了表达“坎肩”概念的词,着就使外来词的词义发生了变化。,外来词的类型: 纯音译外来词 照着外语词的声音对译过来的,叫音译词。如:苏打(soda)、扑克(poker)、沙发(sofa)。 半音半意外来词 把一个外来词分成两半,一半音译,一半意译。例如浪漫主义-romanticism Marxi
23、sm-马克思主义 新西兰 冰淇琳,音译加注外来词 整个词音译之后,外加一个表示义类的汉语语素。例如 卡片 啤酒 酒吧字母外来词 直接用外文字母(简称)或与汉字组合而成的词。例如 WTO KTV CEO UFO,引进外来词要注意的问题:1.音译、意译并存时,尽量用意译。如:饼干克力架2.不管是音译还是意译,尽量选用通俗易懂、流行普遍、言简意赅的。如:冰淇淋冰激凌; 恩格斯安格尔斯,三 行业语、隐语 行业语 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或者叫“专有词语”。如:正数 负数 函数 系数 小数-数学界 消费 交换 资本 价值 流通 期货-经济界 行业语受社会专业范围的限制,但不受地域的限制,同一行业的词语,不管
24、山南海北,意义都是一样的。 (例子见黄教材264),隐语 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 当哈红与丁芳刚向花丛里走去时,蓦然广播响了,声音又大又清楚:现在广播找人:北方经济开发总公司的荣同志,哈尔滨来的好师傅找你,请速回。,这里,荣同志是小偷的统称;好师傅是小偷对公安人员的统称。这则广播告诉大家:哈尔滨公安局来抓你们,快逃吧!这是窃贼团伙用的隐语。,隐语一般是用赋予现有的普通词语以特殊的含义的办法构成的。如:旧社会的商贩为了使局外人不知道行情,就创造隐语代替数字。一平头,二空工,三横川,四侧目,五缺丑,六断大,七皂底,八分头,九未丸,十田心。,思考题,一、既然词汇处在
25、不断的变动之中,那么还要不要提倡规范化?如何处理词汇发展与词汇规范化的关系?二、在外来词借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几种形式并存的情况,比如:因特儿(音译)、internet(直接借用)、互联网(意译),镭射(音译)、激光(意译),你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好?,三、假如仿照“女篮、女足、女排”的格式,在文章中把“女子跳水、女子手球”简缩为 “女跳、女手”,是否可以理解、接受?四、“家私”、“饮茶”、“光碟”、“手提电脑”,这些词都是从香港方言中引进的,但是,普通话里本来就有“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你认为还有没有必要从粤方言里再引进?为什么?,第八节 固定词语,又叫习用语,是人们
26、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结构,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 固定词语包括成语 、惯用语和歇后语。特点:结构的定型性;语义的融合性;功能的整体性;风格的民族性。,一、成语 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特点:1.历史沿用性 意义内容上,绝大多数成语反映的内容都是古代的人物事件; 形成时间上,大多数成语都已经具有1000到2000年的历史; 语言形式上,成语中保留了不少古代汉语的语音、词义和语法现象。如:否极泰来,唯命是从,2.意义的整体性 如:鸡毛蒜皮,尺短寸长3.结构的凝固性 词序固定;语素定型;字数固定4.韵律的协调性 不少成语音节之间讲究平仄配合,声调高低起伏,变化多端,具有旋律美。如
27、:平平仄仄和颜悦色,仄仄平平义愤填膺,平仄平仄重见天日,仄平仄平画龙点睛,成语的来源 (张257)神话寓言 寓公移山 刻舟求剑 历史故事 闻鸡起舞 四面楚歌 诗文词句 学而不厌 老骥伏枥 民间俗语 三长两短 指手画脚,成语的构造 四字格的成语有下列几种结构: 1.短语结构并列结构 光明磊落 偏正结构 世外桃源 后起之秀 动宾结构 顾全大局 包罗万象 补充结构 重于泰山 逍遥法外 主谓结构 毛遂自荐 百花齐放,2.复句结构承接:稍纵即逝 转折:虽死犹生因果:少见多怪 目的:守株待兔让步:百读不厌 假设:除恶务尽条件:孰能生巧 递进:得寸进尺取舍:宁缺毋滥,3.特殊结构嵌数式:乱七八糟 三长两短
28、一清二楚 十全十美重叠式:三三两两 口口声声 形形色色 婆婆妈妈,成语的运用 (张264)深刻理解成语,尤其是其中关键字的含义。“目标没有实现,就必须自食其言,男子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注意相近成语之间的各种差异侧重不同:唇齿相依和唇亡齿寒程度轻重:自作自受自食其果褒贬色彩: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语体色彩:众说纷纭和七嘴八舌搭配对象:万籁俱寂和鸦雀无声,成语有其确定的字形和读音,要分辨清楚,不能写错。风声鹤唳 振聋发聩 惴惴不安 一曝十寒 恪守不渝 万马齐喑按步就班 动辙得咎 一愁莫展一枕黄粱 响彻云宵 各行其事,二 惯用语 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大部分是三个字的动宾短语,也
29、有其他格式的。如 : 走过场 天晓得 墙头草 吃定心丸 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主要特征:形象,多用比喻:蜻蜓点水,快刀斩乱麻口语化:吃哑巴亏,打小算盘灵活:可以换字、加字、重叠、变序,三 歇后语 由近似与谜面、谜底的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歇后语的分类: 喻意 前部分是一个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 如 洗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 木头眼镜-看不透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谐音 它的后一部分是借助音同或音近现象表达意思,这是一种“言在此而意在彼”,妙语双关的现象。如 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 卖布不带尺子存心不量 (良),歇后语的三个特点:1.依存性 歇后语都是由前后两部分互相依存的。2.民族性 歇后语的构成材料大都同汉民族的文化、历史习俗有关。如:梁山的军师无(吴)用3.通俗性 歇后语都用于口头和一些通俗的文艺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