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南安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为更好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落实“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推 动南安跨越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 福建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泉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精神,结合南安实际,制定本规划纲要。一、人才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人才发展取得新进展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特别是“十一五” 以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为指导,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进入了
2、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1、党管人才力度不断加大。建立人才工作机构,健全人才工作联席会议、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全市上下基本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在市委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的坚强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南安市“ 十一五” 人才队伍建 设规划,按时按质- 2 -地完成“十一五 ”人才 规划既定的各项工作任 务。2、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暂行规定、 关于引进领军型创业人才的实施意见等 10 多项政策性文件,形成了涵盖人才引进、使用、管理、培养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进
3、一步完善了我市人才政策体系,激发了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2007 年以来,对全市引进的 120 名高层次人才发放生活、安家补贴 300 多万元,引导和鼓励人才创业创新的“软环境” 得到了明显的改善。3、人才总量持续攀升。截止 2009 年底,全市人才总量达到 7.93 万人,年均增长 7.5%。其中:党政人才 0.24 万人,占 3%;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2.11 万人,占 26.6%;专业技术人才 2.6 万人,占 32.8%;高技能人才 1.05 万人,占 13.2%;农村实用人才 1.62 万人,占 20.4%;社会工作人才 0.31 万人,占 3.9%。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引进各
4、类高层次人才 320 多名,其中从事短期服务的专家、教授 98 名,属于我市紧缺急需专业的高层次人才 110 多名,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 15 人次。4、人才素质明显提高。 “十一五” 期间,全市人才 队伍中具有本科、大专学历人员年均增长 6.5 和 7.8 个百分点,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高层次人才1600 多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 2%,人才队伍中高学历、高层- 3 -次人才比例有所提升,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整个人才队伍在年龄结构上逐步形成“金字塔” 型,35 岁 以下的 54266 人,占63.1%;3645 岁的 18060 人,占 21%;46 岁以上 13674 人
5、,占 15.9%。截止 2009 年底,全市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5 名、省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 人选 2 名、省级优秀农村实用人才 3 人、泉州市优秀人才 3 人、南安市优秀人才 16 人。5、人才队伍作用日益凸显。全市人才队伍作用更加突出,为推进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赢得国家和省级教育、科技、文化先进县市称号,继续跻身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发挥了有效的引领和促进作用,特别是科技人才贡献率明显提升,全市 2009 年度授权专利数 692件,位居全省各县(市、区)第 5 位。(二)人才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6、新机遇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进一步加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适之处,主要表现在: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密度低于全省水平;结构性矛盾显现;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引进、流动机制不够顺畅,人才服务- 4 -体系还不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投入不足等等。未来 10 年,是推动南安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南安建设人才强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面临着国务院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两岸签署 ECFA 协议的大好历史机遇,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市)之一、中国石材之乡和著名侨
7、乡,南安必须抢抓机遇、先行先试,加快构建人才资源支撑体系,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竞争力,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广泛凝聚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的共识,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之路,使“第一资源 ”真正成为引领科学发展的最重要引擎。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国家、省、泉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坚持“服 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的指导方针,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
8、“ 两个加快 ”为 主线,按照“跨越发展建强市,支撑带动走前列” 的总 体要求,以高 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大力优化人才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 5 -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把南安建设成为“政策配套、机制灵活、环境宽松、人尽其才”的人才聚集区,为把南安建设成为“创业 之城、智造之都、家居名市 ”的现代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二)基本原则1、坚持服务发展原则。把服务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实施项目带动、发展区域经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非公经济
9、、做强做大县域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的要求,确定人才工作目标,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推进人才资源的规划、开发、配置、利用。2、坚持人才优先原则。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人才优先发展理念体现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项工作部署中,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以人才优先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3、坚持改革创新原则。以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推进自主创新,推动现代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促使科技引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成为提升南安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管理体制创新,努- 6 -力从根本
10、上消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大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成事业的良好社会环境,促进全市人才工作蓬勃发展。4、坚持宏观管理原则。适应“两个加快” 需要,围绕“一城两区八基地” 产业布局和 “打造双城,推 进四翼”空间发展布局,切实加强对人才培养、引进的预测和规划,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人才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相协调的动态机制。5、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密切结合市情实际和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带动、整体推进,统筹人才资源与各类生产要素之间的配置,推动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之间的合理分布和有序流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
11、,促进各类人才协调发展。6、坚持以用为本原则。坚持以适用为目标培养人才,以使用为核心选拔人才,以够用为要求配置人才。树立大人才观,坚持以品德、知识、能力和实绩作为人才衡量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用人才,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新智慧,让人人能成才、人人得以发展、人人都做贡献。(三)总体目标- 7 -围绕经济强市建设,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学术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在各相关领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明显的省、泉州市、南安市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到 2015年
12、全市建成 20 个左右产业人才高地,其中力争 10 个入选“泉州产业人才高地”,力争 3 个入选“ 海西 产业人才高地”,培养20 名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显著、业内广泛认可、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到 2020 年,在重大产业、优势产业、急需重点领域集聚和培养若干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拔尖人才,一批在省内有竞争力的领军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在本职岗位创新创业创优的各类优秀人才;人才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政策保障更加有力,人才发展环境更加优化,人才结构更加合理,基本破解人才“不够用” 、“不被用”、“不适用”的瓶颈制 约,实现建设人才强 市的目标,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聚集地之一。人
13、才规模不断壮大。到 2015 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12.5 万人左右;到 2020 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17.5万人左右。人才总量基本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素质明显提高。学科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创新人才比重显著提高。到 2015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 17%,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 45- 8 -人年。到 2020 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 65 人年。人才结构逐步优化。人才的学科、产业、行业、城乡、区域分布和层次、类型、性别等结构趋于合理。到 2015 年,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 10
14、%,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29 %;到 2020 年,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比例达到 1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 31%。人才环境持续改善。人才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人文环境、学术环境更加完善,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人才聚集地之一。到 2015 年,人力资本投资占 GDP 比例达到 15;到 2020 年,人力资本投资占 GDP 比例达到 17。人才效能明显增强。到 2015 年,人才贡献率达到 33%。到 2020 年,人才贡献率达到 37%。南安市人才发展指标目标要 素 单位 2009 年 2015 年 2020 年- 9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7.93 12.5
15、17.5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 24 45 6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21 29 31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比例 9 17 25人力资本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 11 15 17人才贡献率 19 33 37注:人才贡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 2009 的数据为 1978-2009 年的平均值,2015 年数据为 2009-2015 年的平均值,2020 年数据为 2009-2020 年的平均值。三、主要任务(一)加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业创新型经济强市,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批具有较强创业创新能力,学术技术水平达到国际
16、或国内先进、省内领先,能引领和带动我市某一领域科技进步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 2015 年,全市研发人员总量达到 0.40 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 100 人;到 2020 年,全市研发人员总量达到 0.72 万人年,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总量达到 160 人。主要措施: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科技园福建分园(高新技术- 10 -企业孵化基地)、泉台光电研发中心、动漫产业园和工业设计园等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国家水暖消防和石材建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经费对创业的扶持力度,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实施更加优惠的
17、创业扶持政策。完善人才流动政策,实施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计划、产业人才高地建设计划和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推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吸引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来南安建设研究院、独立学院研究中心、实验室,推动校企合作办学,重点培养、引进、集聚一批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成功科技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发挥博士后工作站作用,积极探索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设立并启动专项资金,加强博士后研究人员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探索服务企业新途径。努力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知名产品,使园区成为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的重要聚集地。(二)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发展目标:根据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主导产业和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为重点,突出抓好“5+1”现代产业体系,即石材陶瓷业、水暖厨卫业、鞋服轻纺业、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