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546738 上传时间:2020-06-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知识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课 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一、经济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工业化的起点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我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重工业落后。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4.时间: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底各项经济建设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5.建设成就:(1)工业领域: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2、、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2)交通运输建设: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青藏 、新藏公路相继通车(不是青藏铁路);1957年,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6.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只是工业化的开始,不是实现了国家工业化)二、政治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时间、地点: 1954 年9月在北京召开。(2)内容: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刘少奇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意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人民代表大

3、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简称五四宪法)(1)、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材料研读1、P19答案: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新中国的工业生产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是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重工业落后。2、P20答案: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3、P21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立的,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四、思维延伸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我国工业基础薄弱,只有发展重工业,才能巩固国防,终于发展重工业,才能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2、一五计划中重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原因:东北资源条件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东北地区重工业基础较好;东北紧靠苏联,便于接受苏联援助。3、两会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误区警示:人大代表指由人民选出,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