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关于“耳石症”六个问题的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540661 上传时间:2020-06-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耳石症”六个问题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耳石症”六个问题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耳石症”六个问题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耳石症”六个问题的答案1.最多见的眩晕症是哪一种?眩晕就是感觉到自己在旋转或者自己周边的事物在旋转。眩晕是一种症状,是多种疾病都可出现的表现。眩晕症最多见于“耳石症”,也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约占眩晕症的60%以上,由于患者,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绝大多数认为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供血不足、颈椎病等。 2.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是常见的前庭外周疾病之一,是指当头位快速移动至某一特定的位置时激发的短暂的、阵发性眩晕与水平型或旋转型眼震。所谓良性,就是可治疗、可自愈;所谓阵发性、位置性,是指头晕的发作时间短暂,并且与头颈转动有关。大部分患者发病表现为休息、或起床时,在床上向某一方向翻身

2、,引起天旋地转,伴恶心、呕吐,必须保持强迫睡姿;有的患者起床或后仰倒床时发作,行走时正常。头晕发作时间短暂,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很少超过一分钟。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两部分。前庭是由充满液体、相互连通的两个耳石囊(椭圆囊、球囊)和三个环状半规管组成,负责感知、调节人体平衡,正常人内耳的耳石(即碳酸钙结晶)粘附在耳石囊的耳石膜内,帮助我们感知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耳石症的基本发病过程是某种原因,如老化、外伤、酗酒、劳累、失眠等可诱发耳石脱落,使耳石囊内的耳石脱落并移位进入半规管内,因重力作用,异位耳石随着头位变化在半规管内淋巴液中滚动,对半规管的平衡感受器神经末梢产生异常刺激,导致剧烈眩晕,这时耳石症就

3、发生了。 3.耳石症有何临床表现? (1)发病年龄30岁以上最常见,最小年龄可到12岁,诱因可有老化、失眠、酗酒、头外伤、头部按摩、劳累、手术等; (2)周身情况良好,只在某种体位或头位时发生眩晕、恶心、呕吐等,常常在床上向左侧或右侧转头、快速卧床、起床时突然发生眩晕、旋转感,具有5个特征: 、头位变化后1至15秒钟后才出现眩晕(潜伏期); 、眩晕具明显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自身旋转(旋转性); 、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短暂性); 、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重复性); 、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疲劳性)。 (3) 眩晕发作中无耳鸣、耳聋现象,已有的耳蜗症状亦不加重 (

4、4)病情多在数周或数月内行缓解,个别人也可到数年; (5)病程中不头痛,亦无其它中枢神经体征。 4.如何确诊耳石症? 诊断耳石症的依据是: (1)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耳石: 进行Dix-Hallpike试验可确定后半规管或上半规管耳石症,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头向左侧旋转45,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让患者快速仰卧并悬头30,头偏左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如果是后半规管耳石,眼震为上跳性眼震伴向下扭转成分,(如果是上半规管耳石,眼震为下跳性眼震伴向下扭转成分)持续30秒左右,然后再扶患者坐起,再次出现眩晕和眼震,眼震的方向要出现完全逆转,那么左耳为患耳;同样方法检查,头偏向右侧出现眩晕和眼震,则右耳为患耳;

5、若双侧均为阳性,则为双耳受累。 (2)水平半规管耳石: 进行Roll-test实验: 向地性眼震:嘱患者平卧位,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侧卧90度,均可出现眩晕和眼震,如果水平眼震为向地性眼震,那么,眼震较强的一侧为患侧,那么耳石在水平半规管的长臂中; 背地性眼震:嘱患者平卧位,分别向左侧和右侧侧卧90度,均可出现眩晕和眼震,如果水平眼震为背地性眼震,那么,眼震较弱的一侧为患侧,那么耳石靠近水平半规管的壶腹嵴。 5.吃药、打针治疗耳石症有效吗? 耳石症是由于内耳椭圆囊中的耳石脱落,在重力作用下而流落移位至某一半规管里,随着头部活动而刺激神经末梢,导致剧烈眩晕。所以,吃药、打针对耳石症无效,而手法复位是

6、目前治疗本病唯一有效的方法,由头部姿势改变让耳石顺利移出半规管返回原始所在的椭圆囊内,患者眩晕症状立刻消失,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次治愈率96%以上,且不必再进行其他的检查和治疗。 耳石症治疗原则经历了以下几个历史沿革: 1980年前,前庭抑制药,避免激发体位; 1980年Brandt-Daroff exercises,需反复激发眩晕导致疲劳性,也称习服治疗,在本质上不能治疗耳石症; 1988年,德国Alan Semont医生提出Semont法,确立了治疗上半规管、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方法; 1992年,Epley法(美国),确立了治疗上半规管、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方法,多可一次治愈,现在广泛

7、应用; 1994年,Lempert法(美国)确立了治疗水平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方法。 至此确立了耳石症的整体治疗方法。 6.耳石症如何手法复位? (1)后半规管耳石手法复位:应用Epley法手法复位:按下列步骤手法复位:第1步,让患者纵行坐在床上,头向患侧旋转45,检查者在其背后扶头,让患者快速仰卧并悬头30,患耳向下,使耳石沉到后半规管中部,在此位置维持23分钟;第2步,将头逐渐转正,继续向健侧转45,使耳石移近总脚,保持头位23分钟;第3步,头与躯干同时向健侧转90,使耳石回归椭圆囊,维持此位置12分钟;第4步,让患者慢慢坐起,头转向正前方,呈头直位。 每完成一步观察眩晕及眼震,待其终结后才做下一步,在治疗中此法应重复进行,直至眩晕及眼震消失。 (2)上半规管耳石手法复位:嘱患者平卧位,将头最大限度地悬于床外,然后最大限度地将头前屈,最后扶患者坐起,每个步骤保持23分钟。 (3)水平半规管耳石手法复位: 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耳石手法复位:如果为左侧水平半规管耳石,嘱患者坐于床边,将患者躯干倒向右侧,然后,头向下转动45度,最后快速坐起,每个步骤保持23分钟。 背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耳石手法复位:如果为左侧水平半规管耳石,嘱患者坐于床边,将患者躯干倒向左侧,然后,头向上转动45度,最后快速坐起,每个步骤保持23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教育范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