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必背知识点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kD1:中国境内的人类活动1. 云南省元谋县元谋人,距今时间: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居民2.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3. 劳动在从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4. 北京人:发现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70万年至约20万年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生产生活情况: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处在旧石器时代)、会使用和控制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5.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6.河姆
2、渡居民:发现于浙江余姚(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黑陶。住干栏式房屋。7.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黄河流域),距今约6000年,种植粟。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制作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都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8.两地居民种植作物和住房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气候,地理)不同:南方降水多,适合种植水稻,气候潮湿,因此住房为通风防潮的干栏式房屋;北方地区气候寒冷干燥,适合种植抗旱性强的粟,因此住房为冬暖夏凉的半地穴式房屋。9. 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10.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黄帝部落联合
3、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炎帝和黄帝后来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现在海内外中华儿女都以炎黄子孙自居来源于此11.炎帝:号称神农氏,相传教人农耕,尝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12.黄帝:号称轩辕氏,尊称为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挖井,发明指南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技术、他的部下仓颉创造了文字伶伦编造乐谱)。13.禅让制:尧(克己爱民,生活俭朴)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治水有功)禅让制:从尧晚年开始;启继承其父亲禹的王位,从此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KD2: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4、1. 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 牧野之战: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3. 盘庚迁都的原因:由于战乱和环境因素4. 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给我们什么教训?原因:(1)客观:桀、纣的暴政引起人民的不满 (2)主观:汤和武王重视生产,关心百姓 重用贤人,联合周边小国 伐无道,除暴君,得民心教训:(1)“古今兴亡多少事,成由勤俭败由奢。”(2)得民心者得天下5.分封的目的: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巩固奴隶制政权。6.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以及前代帝王的后代。7分封制的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
5、随从天子作战。诸侯权利: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在分封。8作用: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密切了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但随着诸侯势力增强,周王势力减弱,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夺权力的斗争,给人们带来了灾难,最终导致周朝的灭亡。9. 西周等级示意图: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10.世界上现存最重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wu)鼎;工艺制作最精美四羊方尊11.青铜制造业的四个特点:生产规模大 品种多,用途广 工艺精美 分布地区广12.青铜器的制造方法: 泥范铸造法 13. 甲骨文首次发现是在清朝, 记录了商周的历史.1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15. 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
6、法 16.我国汉字演变的特点:由复杂到简单,由形象到抽象 17.春秋时期,一般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孔子编年体史书春秋而得名。 18.战国时期,一般指从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221年,由西汉刘向整理战国策而得名19.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20.春秋时期社会动荡的表现:A.经济发展,铁力牛耕出现。B.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诸侯争霸。 C.文化上:百家争鸣 2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A.王室衰微 B.各诸侯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争夺财产、土地、人民 C. 民族矛盾加剧 22.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口号:“尊王攘夷” 23. 春秋时
7、期的首位霸主:齐桓公 24.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利弊 :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国家出现了走向统一的趋势。 25.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制度) 26.战国七雄: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27.战国兼并战争的特点:规模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8.战国兼并战争的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28.战国兼并战争的趋势:由分裂走向统一。 29商鞅变法。(商鞅:“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1)变法背景:春秋以来,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新兴地主阶级逐渐强大,他们要求建立新型统治,
8、因此纷纷要求变法。(根本原因)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纷争不断,想通过变法富国强兵,在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直接原因)2)目的:富国强兵。3)主要内容:(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实行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核心内容)。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织。富国,重农抑商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封爵授田;贵族子弟没有军功不授爵。强兵(此内容对旧贵族打击最大)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县令由国君直接任命。(我国“县”这一地方机构最早开始设立于战国时期的秦国。)加强中央集权编定户口,实行什伍连坐制。加强对人民的统治4)历史意义:秦国废除了奴隶制,确立了封建制。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
9、以后兼并六国,实现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商鞅舌战群雄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商鞅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坚决要求变法的决心和信心。6)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商鞅变法成功了。变法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不在于实施变法的人是生还是死,而是有没有达到变法的目的。商鞅虽死,但他的 变法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所以说成功了。30.都江堰:公元前256年,由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构成。鱼嘴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灌溉外江排洪。 作用:防洪、灌溉、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以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在世界水利历史上绝无仅
10、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31.百家争鸣: 1)含义:“百家”指的是“诸子百家”,战国时期,各学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观点不同,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这一文化繁荣的局面历史上称为“百家争鸣”。2)背景:A.经济上: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B. 阶级关系上:出现地主阶级、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C.思想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3)主要学派及代表人物 学派时期代表人物著作思想主张儒家(对后世影响最大)春秋孔子(思想家教育家)政治主张:核心是“仁”。“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教育主张: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
11、。文化成就:弟子整理论语;编成春秋孔子的地位: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战国孟子孟子“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荀子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即按规律办事道家春秋老子道德经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战国庄子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战国墨子墨子“兼爱”:(互助互爱) “节俭”“非攻”: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 “尚贤”法家战国韩非韩非子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最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兵家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4)历史意义: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
12、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KD3: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建立1.秦统一中国1)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先后兼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混战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历史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战争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3)固统一措施: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历代王朝都
13、沿用)。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 在中央设立丞相(协助皇帝掌管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在地方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对地方行政管理产生深远的 影响)经济上: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钱)。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轨、驰道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推广更为简单的隶书。思想上:“焚书坑儒”。危害:钳制人们思想,摧残了文化,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损失。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4)秦朝疆域:东东海,西陇西,北长城一带,南南海5)评价秦始皇(先明确观点,再陈述理由。
14、)功大于过。A. 完成统一,建立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B. 修建了长城等举世瞩目的工程;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文字,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C. 建立一整套完整的政治体制,为后世沿用;等等)过大于功。A.大兴土木,劳民伤财;B.严刑峻法,如连坐、族诛;C.焚书坑儒,摧残文化,钳制思想;D.施行暴政,徭役、赋税繁重;等2.西汉的建立 1)西汉建立:刘邦(汉高祖)打败项羽,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2)巩固统一的政策:休养生息(道家),轻徭薄赋.3)文景之治:西汉文帝和景帝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故称为文景之治3.
15、楚汉之争:秦朝灭亡后,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双方为争夺帝位,展开争战,史称“楚汉之争”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强化监察制,在地方设刺史监督官员。经济上,统一铸钱(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促进经济发展。思想上,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兴办太学。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民族外交关系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民族联系,拓展疆域,开通丝绸之路。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大力反击匈奴,解决匈奴的威胁。5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张骞通西域(汉武帝时期):开通了西汉联系西域以至中亚各地的通道。第一次:时间:公元前1
16、38年,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第二次:时间:公元前119年,目的:加强与西域的交流与联系。2)张骞通西域的历史影响:对丝绸之路的直接开通起了重大作用。扩大了西汉的政治影响,发展了同西域各族的友好关系,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3)丝绸之路的路线:从长安(起点)出发过河西走廊到敦煌经阳关或玉门关进入今新疆,然后分天山南路和昆仑山北路到达中亚、西亚和欧洲。丝绸之路是当时欧亚陆路交通要道。4)丝绸之路的作用: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往来,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建立.是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汉朝的丝绸、铁器、漆器等商品,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传到西方,西域
17、的良马、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胡桃等也纷纷东来。佛教后来也由印度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5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归属中央,新疆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东汉末年割据动荡的重要原因: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KD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三国鼎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形成,最终形成魏蜀吴三国三分天下的局面。2)官渡之战: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以少胜多。此战使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208年,曹操率军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决战于赤壁,孙刘联军以少胜多。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3).三国鼎立形成:魏:220年,曹操之
18、子曹丕废汉献帝,建立魏国(曹魏)定都洛阳。蜀: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蜀汉)。吴:229年,孙权在建业(现江苏南京)称帝,建立吴国(东吴或孙吴)4)三国时期各国发展生产的措施: 曹魏:重视农业,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蜀汉: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开发.2.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打败实力强大的袁绍?(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2)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3)军事上,积极练兵,战术得当;(4)人才的使用上,曹操任人纳谏;而袁绍不善用人,骄傲轻敌;(5)人心上:统一北方,人心所向。3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事隔八年,
19、为什么兵强马壮的曹操却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呢?你从这两场战役曹操的胜败中得到什么启示?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2)曹操骄傲自满。(3)孙刘联军战术正确。(4)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不成熟(根本)启示: 1、要谦虚谨慎,骄兵必败;2、学会利用自然条件;3、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 4、事在人为,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4.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现台湾),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5. 西晋的建立1) 西晋建立的时间: 266年 /建立者 司马炎 /都城 洛阳 西晋统一全国的时间: 280年 2) 三国归晋的根本原因是: 北方经济的到恢复和发展3) 八王之乱:晋惠帝 在位时期,昏庸无
20、能,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奇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结果:西晋衰落。影响:A、是西晋灭亡的主要原因 B、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高潮。6.西晋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史称“五族内迁”或“五胡乱华”。7.东晋的建立与灭亡找出东晋建立的时间: 317年 /建立者 司马睿/ 都城 建康 /东晋灭亡的时间: 420年 8.南朝政权更替: 宋 、 齐 、 梁 、 陈 9.淝水之战(1)背景:前秦统一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局面(2)交战双方: 前秦 与 东晋 (3)与淝水之战有关的成语是 A投鞭于江,
21、足断其流 B.草木皆兵 C.风声鹤唳 (4)特点:是中国古代又一次 以少胜多 的重要战役。(5)结果:前秦灭亡,北方分裂。先后建立“十六国”10.北魏建立与魏孝文帝改革(1)建立北魏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鲜卑族(2)魏孝文帝改革措施:A、迁都洛阳 B、汉化措施:说 汉语 、穿 汉服 、改汉姓 、通婚。C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 北魏的实力 11.江南地区的开发 1)条件:A、自然条件优越 B、北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C、南方战争少,社会安定 D、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2)主要表现:农业: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牛耕、粪肥、选种、育种、田间管理技术得到推广。 手工业:快速进步 商业交流与城市
22、繁荣。3)江南开发的重点区域:长江中下游、岭南一带(今浙江、福建、广东)北方虽然长期处于政权分立的战乱状态,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12.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1)主要方式:生产生活: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学习汉族君主专 制。思想文化: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 歌舞。 社会习俗:各民族 互相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民族隔阂与民族心理逐渐减少。2)意义: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为 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的时代特点:政权分立、民族交融、文化多元。13.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科技文化农学贾思勰: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最早
23、的一部完整农书书法:东汉末年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曹魏钟繇 和 胡昭的书法作为标准楷书数学三国刘徽:“ 割圆术 ” 西晋设书博士 教学生学习书法南朝 祖冲之:1.缀数 2.精确计算出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七位 东晋 王羲之 的书法为古今之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集序,人称“书圣”北魏:魏碑天文历法南朝祖冲之大明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绘画东晋 顾恺之 擅长人物画 代表作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雕塑山西大同的 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 龙门石窟 考点5: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1贞观之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背景: 唐
24、太宗注意吸取隋亡教训。原因: 政治上,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民族关系上,注意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外交上,开放交流,兼容并包。2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鼎盛阶段,被誉为“开元盛世”。原因: 唐玄宗开元年间重用贤能,任用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宋璟为相;整顿吏治,注重地方官员考核;提倡节俭;减轻人们负担,重视发展生产。表现:农业:曲辕犁、筒车(灌溉工具)的发明;手工业:越州青瓷、邢州白瓷、唐三彩,其中唐三彩是世界工艺中的精品;商业:北方有长安、洛阳,南方有扬州和成都,其中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广州是对外贸易
25、的重要城市。二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1概念: 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2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确立。科举中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科,进士科考试难度大。3唐朝科举制度得到发展和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时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实行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5影响:便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拨人才,扩大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基础;把读书、考试和任官结合起来,提高了官员素质;也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唐诗的繁荣;同时对亚洲国家和欧洲近代文官
26、考试制度的确立产生较大影响。三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1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各部族首领尊为“天可汗”。2唐与吐蕃: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成亲,尺带珠丹上表唐蕃已“和同为一家”。3意义: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谊,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四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1日本派往唐朝进行交流学习的使者叫做“遣唐使”,遣唐使回国后,对日本影响很大,他们参照唐朝制度改革日本政治、经济和法律制度,许多风俗也仿照唐朝。2玄奘是唐朝高僧,贞观初年西行沿着丝绸之路前往佛教圣地
27、天竺(今印度)求取佛经。其见闻被编成著作大唐西域记,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3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佛教界邀请,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第六次终于东渡成功,他在日本广泛传播我国佛学、建筑、医药和艺术等成就,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考点6: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经济重心的南移(拟增)1.原因:中国古代北方经常发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多次大规模南迁,带去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使得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2.过程:汉末三国时期,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加速南移;南宋时南移完成。“苏湖熟,天下足”就是反映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南宋谚语。二.宋代的都市生活1宋代使中国城市
28、文化达到了一个高峰。临安等大城市人口超过百万。2宋代城市的特点:打破了严格的市、坊分界制,时间上也打破了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都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出现专门的娱乐场所和表演场所瓦舍(瓦子、瓦肆)。娱乐和表演场所里有演戏、说书、杂技、摔跤、歌舞表演等节目,最盛行的体育项目是足球(蹴鞠)。3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开封)及汴河两岸风光,展示了当时各阶层人物的生活风貌。宋代节日很多,其中春节称元旦,很受重视。考点7: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一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1明朝的主要措施: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 明太祖时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立了东厂,以监视官员百姓。明
29、朝从朱元璋开始还实施“廷杖”制度,使君臣关系沦为主仆关系。2清朝的主要措施:清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标志封建专制和皇帝集权达到了顶峰。为控制思想,明清两朝都实行了八股取士,并制造文字狱。二郑和下西洋的史实。1西洋:明朝时期把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叫做西洋。2目的:宣扬国威和寻求珍宝,加强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明成祖时派郑和出使西洋。3概况: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并越过了赤道。4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增强了中国的声望,加强同西洋各国的往来和交流;给明朝政府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三戚继
30、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1元末明初,日本海盗、武士勾结不法商人,结成“倭寇”。明政府派戚继光平息东南沿海的倭患,他率领的军队号称“戚家军”,在台州大败倭寇,到1566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2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清初)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了荷兰殖民者,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地区。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取得两次雅克萨之战的胜利。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和
31、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四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实,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对西北的管理:康熙平定蒙古族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加强对蒙古地区的控制。乾隆皇帝平定新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加强对天山南路的管理,从此天山南北合称新疆。2对西藏的管理:顺治时赐予五世达赖“达赖喇嘛”的封号,康熙时册封另一位喇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并规定此后达赖和班禅,都需经过中央政府册封。雍正时开始设驻藏大臣,通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乾隆时创立“金瓶掣签”制度。 3对台湾的管理:清初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康熙时郑成
32、功后代归顺清朝,16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五“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1目的:防止中外反清势力的联合和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渗透。2表现: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一处口岸与国外通商,并对外商和华商的活动都作出了更为严格的限制,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3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这使得中国与世隔绝,限制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业的发展,进一步导致了国家的闭塞,使得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考点8:科学技术一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青铜时代主要是指夏商西周时期。商周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礼器)和战争(兵器)。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产于商朝。二华佗、
33、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李时珍和本草钢目等名医名著。1扁鹊:春秋战国时期人,“四诊法“(望、闻、问、切)。2华佗:东汉末年人,擅长外科手术,研制出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术,早欧洲1600年),创造了“五禽戏”。被誉为“神医”。3张仲景:东汉末年人,著有伤寒杂病论,奠定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他被称为“医圣”。 4李时珍:明朝医药学家,代表作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收录了一万多个药方,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三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重要著作。1齐民要术: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2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星著,是一部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
34、技术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四“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造纸术: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蔡伦改进的纸被称为“蔡侯纸”。后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方便了知识的传播。2印刷术: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朝印制的佛教典籍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发明活字印刷早约400年。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3指南针:战国时期,我国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北宋时期发明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时,普遍应用于航海。后传入欧洲。它为宋元明时期我国航海业的发达,欧洲新
35、航路的开辟创造了重要条件。4火药:唐初炼丹家发明了火药。唐末,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在战争中广泛使用。后来又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考点9:思想文化一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1孔子(春秋末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创始人。主要思想 “仁”(核心)和“礼”,政治上主张“德治”。教育方面,兴办私学。其思想体现在论语一书中。2百家争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儒家:孟子(战国时期)主张“仁政、轻徭薄赋、民贵君轻”还提出“自然资源持续利用”的思想,思想体现在孟子一书中。 荀子(战国时期)将儒家和法
36、家思想结合,主张礼法并施。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一切不义战争”。 举贤,节俭。道家:老子(春秋时期)主张清净无为,朴素辩证法思想;庄子(战国时期,老子思想继承者)主张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强调“法治”,君主专制。兵家:孙武(春秋时期)代表作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百家争鸣影响:是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促进了思想繁荣和和会进步。二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1唐诗: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顶峰,著名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2宋词:宋词是继唐诗之后中国文学的又一高峰,著名词人有柳永、李清照(婉约派)、苏轼、辛弃疾(豪放派
37、)。3明清小说:明清小说繁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的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描写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三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1史记: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至西汉武帝时期共3000多年的历史。 2资治通鉴:北宋史学家司马光所著,记述战国到五代13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两部史书叙史范围的重叠时期是战国到汉武帝时期。四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等为
38、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1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最高水平,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大运河:隋炀帝时开凿,古代史上最长的人工运河。三个城市:涿郡、(中心)洛阳、余杭。四大河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作用:对加强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起到了巨大作用。3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奇迹”,设计者为隋朝的李春。4北京故宫:北京是中国古都,元、明、清三朝在此建都。北京城由外向内为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故宫
39、),位于北京城中心,是明清皇帝居住的地方。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5长城:时间长度起止地点防御民族功能秦长城秦朝一万余里临洮辽东匈奴防御、纽带、象征意义明长城明朝六千多千米嘉峪关鸭绿江蒙古象征意义;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史考点10: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一林则徐虎门销烟。1背景: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2经过:1839年6月3日至6月25日,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全部销毁。
40、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二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1背景: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清政府在1842年被迫签订南京条约。2内容: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割让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中国的领土完整)。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英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进出口货物的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最能体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2影响:破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
41、经济开始解体,开始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1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占领北京,抢劫并烧毁了万园之园圆明园。2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四马关条约及影响。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史称“甲午中日战争”,在黄海海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率致远舰英勇杀敌,壮烈殉国。2马关条约内容
42、:1895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方便列强资本输出,打击了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深入中国内地长江上游)。3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掀起瓜分狂潮。五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1八国联军侵华: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扩大在华利益,俄德法美日奥意英(饿的话每日熬一鹰)八国联军发动了侵华战争。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近代赔款最多的条约)。2内容:赔偿白银4.5 亿两。严禁中国人民参
43、加反帝活动(最能证明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界内不准中国人居住。3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考点11:近代化的起步一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1概况:19世纪6090年代,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2学习内容:西方先进技术(器物)3评价:进步性:引进西方先进科学
44、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局限性:没有触及封建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是一次失败的封建地主阶级自救运动。二知道百日维新的内容。1背景:马关条约签订,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学习内容:西方先进制度(君主立宪制) 3变法主要经过:序幕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公车上书”。高潮1898年光绪帝发布变法法令,史称“百日维新”。变法主要内容有:经济上:促进农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准许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裁撤冗官,任用维新派人士;军事上:编练新式陆海军;教育上,各地开办新式学堂,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结束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政变(戊戌政变),废除变法法令(只保留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 4历史意义:是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三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1894年创办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905年成立同盟会,(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纲领,后来被孙中山概括为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