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中学历史).ppt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53184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8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中学历史).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中学历史).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中学历史).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中学历史).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专题(中学历史).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专题,知识归类1、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概况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1418世纪末,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6世纪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引发了“商业上的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欧诸国的早期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在英国、法国和北美等地发生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中,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机器大工业时期:19世纪至今蒸汽时代的资本主义:19世纪初至19世纪70年代。a.主要资本主义国英、法、美、俄和日等,先后在19世纪中期和19世纪后期完成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b.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

2、范围内的确立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及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仍保持飞速发展势头。c.自由资本主义兴盛发展起来。电气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a.19世纪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过渡到电气时代,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大变化,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d.促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e.以私人垄断为主要形式。,一战后到20世纪30年代:a.一战对欧洲各国造成严重破坏,英法经济凋敝衰退,德国和意大利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3、。b.各国在20年代出现了经济复苏局面。c.美日在大战中受益,成为债权国。d.国际经济力量结构发生变化,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30年代大危机后至今,逐渐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a.30年代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发生变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德日发展军国主义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发展。b.二战期间的战时体制,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c.二战结束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生活的支配力量。d.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影响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一直保持增长状态。由于制约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

4、未消除,经济危机并未克服,资本主义仍处于温和衰退与缓慢上升之中。e.战后世界国际格局发生变化,多极化趋势和经济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化正在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英国概况:a.14、15世纪,出现手工工场,羊毛纺织品远销海外,资本主义兴起。b.新航路开辟后,英国成为大西洋航运中心,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加强海外掠夺。通过圈地运动,农村出现许多资本主义的牧场和农场。奴隶贸易使英国许多城市兴盛起来c.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前期,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19世纪中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亦称“世界

5、工场”,在世界工业中居垄断地位。e.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缓慢,先后被美德超过,丧失了世界工业垄断地位。f.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经济霸权地位开始动摇。g.二战后靠美国援助恢复了经济,经过稳定发展时期后陷入“滞胀”阶段。,特点:a.英国是世界上最先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国。b.是世界上最早发生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国家。c.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影响巨大,被成为“殖民地帝国主义”。d.从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强国。e.从20世纪至今,英国经济势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一直保持下降趋势。,法国概况:a.18世纪,农业在法国占统治地位,工商

6、业发达程度在欧洲大陆首屈一指。b.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基本完成。法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c.普法战争失败后的割地赔款,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d.19世纪末,法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再美德之后。垄断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在国内外信贷领域,被称为“高利贷帝国主义”。e.一战后,由债权国变为债务国。20年代经济发展速度较快,1924年工业产量超过战前水平。f.30年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g.1967年参加成立“欧共体”,经济稳定发展;20年代进入“滞胀”时期。,特点:a.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影响巨大,影响了国内市场和工业生产的发展。b.是较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

7、在19世纪中期以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c.高利贷对国家影响大。d.两次世界大战对法国影响巨大。e.是较早向美国经济霸权挑战的国家之一。,美国概况:a.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中部盛产小麦,南部种植园经济繁荣,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b.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c.19世纪中期,美国北方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都迅速发展。1960年,美国成为世界第四号工业国。d.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1894年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资本和生产急剧集中,美国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被称为“托拉斯帝国主义”。e

8、.一战期间,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战后逐渐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工业生产高涨,居世界首位,g.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美国经济遭受沉重打击;罗斯福新政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h.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还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倡议成立了关贸总协定,企图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控制更广阔的世界市场。,i.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一方面利用资本主义世界霸主有利地位,大力拓展世界市场;一方面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经济

9、稳定发展。j.7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遇到挑战。日本和欧共体在世界市场上占据了有利地位,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70年代经济危机结束后,进入“滞胀”阶段。k.80年代经过改革,经济出现持续增长。此外,加快同加拿大、墨西哥的谈判。1992年三国签署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l.90年代,经过改革,美国经济增长加快,财政赤字逐年递减,甚至出现盈余,出新繁荣景象,而且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特点:a.具有发展经济有利的客观环境:市场广阔、政局稳定、远离大战战场、积极吸引人才。b.美国经济自我调节能力强,保持持续、快速发展。c.后

10、来居上,长期取代英法掌握世界经济霸权。d.从两次大战中受益,为经济发展和掌握世界经济霸权提供契机。,日本概况:a.17世纪初,德川幕府建立后,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不断兴起和扩大。b.18世纪早期城市出现商业、金融机构和享有特权的大商人、高利贷者。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c.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并得到发展。1853年美国军舰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日本被迫开放一些港口,西方国家工业品涌入日本市场。d.明治维新使日不能很快进入经济迅速发展时期。19世纪80年代完成工业革命,在政府保护下产生垄断组织。e.一战期间乘机发展工商业,由战前债务国变为战后债

11、权国。战后不久,发生经济危机。f.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工业生产普遍下降,农产品价格惨跌。g.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美国大批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新技术、新产业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h.20世纪90年代,日本力图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对亚太地区的援助、投资、贸易等都占据重要地位。,特点:a.日本是亚洲唯一摆脱殖民地半殖民地、最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这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b.军国主义在国家经济生活中影响巨大。c.外来因素对日本

12、经济影响重大。向西方学习、对中国及周边国家的掠夺、周边国家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为日本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德国概况:a.19世纪早期,工业革命在德国开始,普鲁士的莱茵地区尤为突出。19世纪30年代以后,德意志的纺织、冶金、采煤、农业化学和铁路运输等部门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b.19世纪50年代,普鲁士重工业发达。c.1871年完成统一后,工业生产超过英法,仅次于美国。d. 30年代受到经济危机冲击尤其严重。法西斯上台后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e.二战后,联邦德国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管理,重视发展科技和教育,发挥了市场经济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起飞。60年代初,德国成为欧洲最强的经济大国,居世界

13、第二位。,特点:a.德国统一时经济发展的转折点。b.战争对经济发展影响大,普法战争促进了经济发展;两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经济。c.利用机遇,为经济发展制造了条件。如巧妙地利用了一战后战胜国在赔款问题商的矛盾,恢复经济;二战后积极利用美援和外资。,俄国概况:a.17世纪,俄国已经出现资本主义手工工场,但发展缓慢,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国家。彼得一世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工业获得发展。b.19世纪上半期,俄国资本主义工业有一定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其发展。19世纪中期以后,俄国开始工业革命。c.1861年,俄国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d.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

14、义阶段。垄断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了决定作用,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e.十月革命前,俄国是一个资本主义中等发展水平的国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不到一半,农业仍占优势,依赖外国资本。,特点:a.封建残余在经济发展中严重存在,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b.军事因素对经济影响大。c.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不相称。,意大利概况:a.14、15世纪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意大利的威尼斯和佛罗伦萨出现。b.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的商业地位逐渐被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英国、尼德兰所代替。c.二战后,与西欧国家关系密切。特点:a.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b.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路转移,影响了经

15、济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英国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都铎王朝一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鼓励工商业和海外掠夺,增强英国的实力。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克伦威尔当政时对内以武力维护统治,发展工商业;英国工业革命前夕,英国资产阶级对外积极发展海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内进一步推行圈地运动。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过分依赖殖民地,由于不愿更新国内生产设备和技术,造成经济发展缓慢,失去了19世纪中期以来在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影响下,设置关税壁垒,保护本国经济。,法国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经济政策:a.君主立宪派掌权期间,制宪会议通过决议,取消教会和贵族封建特权,没收

16、教会财产,取消关卡等,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制度。b.吉伦特派统治时期,颁布了一批新的土地法令,进一步改造封建土地所有制。c.雅各宾派执政时期,国民公会颁布法令,无条件地废除一切封建权利,解决了土地问题。对日用生活品实行最高限价政策,赢得了城市贫民对雅各宾派政权的支持。d.拿破仑一世统治时期,进行财政改革,创办法法兰西银行,鼓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美国美国内战期间,1862年林肯政府通过宅地法,这成为扭转战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一方面美国为保护本国经济,于1930年通过国会法案,把近900中商品的进口关税平均提高近40,由此引发一场关税大战。另一方面,罗斯福上

17、台后推行新政,主要内容有: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对工业加强指导;调整农业政策;积极推行“以工代赈”。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了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冷战期间,推行马歇尔计划。5070年代,美国积极应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新兴工业;还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计划进行投资。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逐渐扭转经济颓势。,日本德川幕府统治时期,规定藩主在藩内拥有政治、军事、司法和税收权利,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对外实行锁国政策,几乎隔断了日本同世界市场的联系,造成日本的落后。明治维新中,进行经济改革

18、,主要有:改革土地制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积极兴建铁路,兴办邮局、电报、电话;开办工厂,扶植私人企业;发展对外贸易。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明治政府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在政府保护下,出现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解决土地问题的方式,英国:14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一方面使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发展成为新贵族;另一方面,农民失去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资产阶级革命期间采用拍卖王室土地等方法,形成并巩固了大地主土地所有制。法国:法国大革命中,君主立宪派颁布法令,对法国进行初步改造,动摇了封建土地所有制。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把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19、,从而形成了小地产制。美国:美国内战期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促进了西部的开发。俄国:1861年改革中,农奴以高于地价数倍的价格,出钱赎买份地。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买卖土地的禁令,统一征收地税,使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前提和条件第一次工业革命:a.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b.具备了市场、资本、技术等条件。第二次科技革命:a.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b.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进展;c.国内市场和世界市场形成;d.大机器生产以及对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第三次科技革命:a.二战后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b.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c.科学

20、技术的发展;d.社会要求迫切。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从英国向各国扩展。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80年代,从发明使用机器开始,主要由有实践经验的工人技师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表现为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用和电讯事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二战期间,至今仍方兴未艾。,主要发明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和制造棉纺织机器、蒸汽动力机器和交通运输机器。第二次科技革命,主要有电动机、内燃机、柴油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等。第三次科技革命,主要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及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主要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a.主要在资

21、本主义国家开展。b.由一国向多国扩展。c.将资本主义发展推进到蒸汽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a.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开展。b.有坚实的科技基础,规模广泛。C在一些国家中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第三次科技革命:a.科技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作用日益重要。b.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条件加快。c.科技密切结合,各个领域间相互渗透。,影响和后果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导致了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巨变:a.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两大对立阶级产生,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使工业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b.第二次科技革命导致垄断地产生,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使现代资产阶级统治模式成型。c.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

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亚非拉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影响巨大,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主要经济思想,自由主义19世纪以后在欧洲的主要社会思潮。代表人物事: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主要思想:集中体现在国富论中,其中心思想是经济自由,也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其主张为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凯恩斯主义当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凯恩斯1936年提出。核心是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借此刺激有效需求,即刺激消费和投资。这种思想符合了占统治地位的垄断资本主义集团日益同国家结合的要求。二战以来,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推行凯恩

23、斯主义,成为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基本指导思想,它对缓和资本主义的矛盾,实现经济增长起了一定积极作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演变形成原因:17世纪较早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在国内的的统治。掌握世界殖民霸权,拥有广阔的殖民地。18世纪60年代率先进行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发1840年前后完成工业革命。地位形成:19世纪中期地位丧失的原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工业设备陈旧,资本家把大量资本投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英国广阔市场,对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缺乏应有的积极性,造成生产率低下。美德工业迅猛发迅速赶上和超过英国,使英国逐渐失去“世界工场”地位

24、。地位丧失:19世纪末。,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美国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大发横财;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战争中力量削弱。一战后,美国逐渐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二战后,美国操纵国际金融,建立了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标志着美国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领域霸主地位的确立。,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在欧共体和日本崛起的情况下,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几次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资本主义

25、经济危机1857年由美国开始,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19291933年由美国开始,爆发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知识深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备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前提和四个条件”:“三个前提”是社会稳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适应。“四个条件”是科技条件、市场条件、资本条件、自由劳动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关系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反映和延续,一切政治问题都可以从经济方面寻找根源,也只有以经济现象为基础才能为政治事件的发生、

26、发展找到原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其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阻碍,阻碍的因素或是封建专制统治,或是国家政治分裂,或是外国殖民统治等等。这也说明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是历史的必然。由于各国历史环境的差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不同方式及特点。资产阶级时代的许多口号、主张,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与商品经济有密切关系。而其他的主张都是从自由平等中衍化而来的。,评价世界近代经济事件、现象、政策的标准世界近代史时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基本定型的时期。评价此时期重要的经济事件、现象、政策要始终遵循生产力标准,即是否符合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其中,圈地运动、西进运

27、动虽然使英国农民和美国印第安人处境悲惨,但有利于英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而法国雅各宾派的土地政策,虽然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但产生的小地产制,缺却不于法国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及历史作用世界市场是指通过国际间的买卖而使各国国内市场得以联系起来的交换领域。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和扩大,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乃至世界历史发展的重要内容。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国际贸易从区域性贸易发展成为世界范围的贸易。资本主义创造了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满足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世界市场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6世纪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性作

28、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于改造全世界,因此这时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期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第二阶段:18世纪中期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扩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第三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世界市场的形成,其作用有:促进了世界各国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促使东方国家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发展壮大。加强了

29、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导致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垄断组织的影响垄断组织的积极作用有:就客观条件和影响而言,它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产生后反过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从主观动机来看,实质上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托拉斯等高级垄断组织,对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有更为有利的条件。垄断组织也有固有的剥削性和侵略性的加强,表现在:垄断组织的形成,意味着对劳动人民掠夺得加强。垄断资本的形成,就是大生产吞噬小生产的结果,其间充满了暴力、欺诈的行为及种种卑鄙丑恶的手法。垄断的形成,产生了游手好闲的寄生虫阶层。垄断组织的形成,推动了殖民扩张,出

30、现了瓜分世界的狂潮,有更多的国家、地区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垄断资本是战争的根源,殖民扩张必然导致争霸,不可避免地发生战争。,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其原因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资本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以及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萎缩的矛盾,危机是上述矛盾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经济危机的破坏性极强:大量商品积压,企业倒闭,生产下降,失业人数急剧增加,危机期间,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端混乱和瘫痪状态。,经济

31、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的发生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充分证明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一般来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国家已经达到相当数量,并散布于世界各地。这些国家的工业生产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些国家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已经占有一定份额并影响到殖民地、半殖民地。这些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对全国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西方各国的反危机措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逐步取代了不加干预的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内部机制的逐步调整。,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与垄断资本主义在经济领域内地结合的一种资本

32、主义生产关系,不包括上层建筑的因素。凡是国家以各种所有者身份,参与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以保证自身或私人垄断资本获取垄断利润的活动,都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内容。面对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以罗斯福新政为先导,开创资本主义国家在和平时期全面干预经济的先例,英法等国效仿美国,而法西斯国家则建立战时体制。二战中各国进一步实行战时体制。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后,使新兴部门和行业增多,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与这些变化已不适应。为此,资本主义国家不仅从外部干预经济生活,还直接参与社会生产,从内部进行调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多建立的一种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作用。一

33、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地弊端,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经济危机。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根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也不会消除经济危机,还会一定程度上加深资本主义经济的停滞趋势。,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全球一体化,是指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不断加深的一种战后世界经济新现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若干的国家联合起来,实行比世贸组织更严格的市场纪律,相互提供更高的优惠,促使生产要素尽可能在本组织成员国地区流通,以达到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成员国共同繁荣的目的。目前,区域性经济通常分为: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从发展过程来看,区

34、域集团在20世纪50年代是初创时期,6080年代是发展时期,90年代是北美、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时期。两者表面上看似乎对立,范围大小不同,实际上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新。区域集团化是实现全球一体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推动世界范围内经济的发展进一步联系和融合,全球一体化则是区域集团化的最后归宿。,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基本规律世界经济一体化规律世界科技不断向纵深发展规律世界经济不平衡规律,宏观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繁荣的若干历史因素及其轨迹历史因素:前提:新制度确立后体现了其先进性。环境:相对和平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活动。科技:科技发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掠夺:对本国人民的剥削和对别国的掠夺

35、。轨迹: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次经济发展繁荣,70年代后处在滞胀时期,但从整体上看资本主义经济仍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社会问题,关于科学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生产力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科学革命概述:科学革命发轫于16世纪,发展的关键是17世纪。近代科学是以观测和实验作为基本特征的,其中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科学革命兴起的原因:从经济上看,是这一时期经济变化的结果,这时资产阶级逐渐打破封建秩序,迫切需要把科学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与清教的发展紧密联系,清教刺激了人们的思想,使之更为开放、进取和求职。是欧洲科学知识的积累、增长蕴育的

36、结果。科学革命的意义:科学革命为西欧各国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直接预示和推动着后科学的更大发现和知识的进步,特别是震撼世界的工业革命,带来了社会的巨大变革和普遍进步。从世界范围来看,此时西欧各国在科学技术上的独占又是,也为日后西欧各国向落后国家的扩张、取得世界优势地位和建立霸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比较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的不同背景不同: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主要内容不同:文艺复兴提倡“人性”;启蒙运动崇尚“理性”。方式不同:文艺复兴时许多思想家借用宗教的外衣;启蒙运动已提出无神论思想,公开向宗教神学挑战。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启蒙运动是在科学

37、技术突飞猛进的前提下进行的。,比较欧洲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分析两者在产生、发展以及影响上的异同从产生来看:都是生产技术进步、社会分工扩大、商品经济发展的物。从发展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在城市发展迅速,并且深入农村;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因为封建制度的严重阻碍,发展缓慢,仅出现在个别地方和少数的几个部门,没有深入农村。从影响来看: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瓦解了封建社会,并且使欧洲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而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在鸦片战争后即被阻断,没能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教派斗争的实质实质:教派斗争仅是“旗帜”和“外衣”而已,其实质是英国社会不同阶级利益

38、和政治观点的对立即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封建王权之间的对立。,法国大革命的阶段特征,革命初期阶段是君主立宪派掌权,其特点是革命沿上升路线展;吉伦特派掌权时期,比君主立宪派在反封建斗争中更为激烈,为大革命立下汗马功劳;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是法国大革命的高潮时期,但有些做法超越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目标,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最终导致分裂,并被热月党人推翻,革命的上升路线被断。热月政变不能表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仅是象征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已经过去。热月政变结束了法国大革命沿直线上升的趋势,是一个转折点,反映了资产阶级建立正常统治秩序的愿望。从此,法国大革命进入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寻找适当人选和统治方式的新时期。

39、,英法两国处理传统农业生产关系方式的不同及其影响,在革命前,英国圈地运动已经开始,大量地农民丧失土地。在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大量地王室土地通过拍卖的方式落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手中。资产阶级革命后,圈地运动公开地大规模进行,大批农民丧失土地,成为廉价劳动力。其特点是大量的土地集中到资产阶级手中。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雅各宾派把没收来的逃往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卖给农民,公用土地一律归还农民。其特点是土地分散到农户手中,形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小农经济。英国处理土地的方式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廉价的雇用劳动力以及大量的原料和资金。而法国的方式造成了新机器、新技术的发明和推广困难,工业劳动力

40、和工业资本相对缺乏,国内市场也不很景气,工业革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工业革命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工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机器时代”。经济布局的变动。产业结构化城市化和工厂制度。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的表现改革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贵族地主仍占有大部分的私有土地,导致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政治上,一方面沙皇专制统治没有任何,沙皇仍然拥有没有任何改变。另外,贵族地主仍然把持从中央到地方的权力。,美德两国摆脱经济危机的不同方式及其原因和影响不同方式: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摆脱了危机,保留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德国则建立了法西斯

41、独裁专政。原因:德国有军国主义传统;美国有民主传统。美国经济实力雄厚,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的颁发摆脱危机;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急于用极端的办法来摆脱危机。德国阶级矛盾尖锐,纳粹党被看作镇压革命的理想工具;美国阶级矛盾尚不致危急资产阶级统治。影响:德国走上军国主义道路,成为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和主要发动者,给自身和世界造成了巨大损失;美国经济恢复,阶级矛盾缓和,保留了民主制度,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创造了条件。,美国罗斯福新政实施的历史必然性,新政的实施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资本主义经历了长期的发展之后,由自由竞争到垄断竞争,都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常常引起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资产阶级千方百计寻求摆脱危机的出路,新政正是这种要求的反映。新政是符合美国国情的选择。美国是世界经济霸主,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借鉴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强大思潮,为新政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