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合物的化学式、命名原则一 配体位次(“原则”10.25)1化学式“原则”在IUPAC1970规定一致,即:(1)“在配位个体中如既有无机配体又有有机配体,则无机配体排列在前,有机配体排列在后。”例:cis-PtCl2(Ph3P)2。因此,如Cr(en)2Cl2Cl,Co(en)2(NO2)(Cl)SCN,Pt(en)CO3等都不符合(1)。 (2) “无机配体和有机配体中,先列出阴离子,后列出阳离子和中性分子。” 例:KPtCl3NH3,Co(N3)(NH3)5SO4。因此如Co(NH3)5ClCl2,Pt(NH3)2Cl2,Co (NH3)5(CO3)+, Co(NH3)3(OH2)Cl2
2、+,Co(en)2(NO2)(Cl)+,Pt(en)(NH3)(CO3)等都不符合(2)或(1)和(2)以及“原则”10.3(见下文)。(3) “同类配体的名称,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例:Co(NH3)5H2O3+。据此不能写成CoH2O(NH3)53+。(4)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相同,则将含较少原子数的配体排在前面,较多原子数的配体列后。” 例:PtNO2NH3NH2OH(Py)Cl。因此,Co(NH3)3(NO2)3不符合(4)。2 命名 配体命名的顺序,按“原则”示例可知,与配位个体中中心离(原)子后的配体书写顺序(化学式)完全一致;IUPAC的规则却不同,是按配
3、体的英文名称词头字母(例中有底线者)的英文字母顺序命名,故与化学式的顺序不一致;日本则按阴离子配体、阳离子配体、中性分子配体的顺序命名2,与我国的“原则”大体一致。例:(1)K3Fe(CN)6 六氰合铁()酸钾(stock方法), 六氰合铁酸(3)钾(EwenBasett方法);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或potassium hexa cyanoferrate(3)(英)以下仅用stock方法。(2) Co(N2)(NH3)5SO4硫酸叠氮五氨合钴() penta ammine azidocobalt()sulfate(3) NH4Cr(NCS)4(NH3)2
4、四(异硫氰酸根)二氨合铬()酸铵 ammonium di ammineterakis (isothiocyanato) chromate ()(英)(4) Na2Fe(CN)5NO 五氰亚硝酰合铁()酸钠 sodium penta cyano nitrosylferrate()(英)有的教材中,将K4Fe(CN)6称为六氰合亚铁()酸钾,其中的“亚”字实无必要;而有的则称之为六氰合铁酸()钾,并将KCo(NH3)2(NO2)4称为四硝基二氨合钴酸()钾,这些显然不是笔误。至于如将Co(NH3)3(H2O)Cl2称为一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则从化学式到命名均无符合“原则”之处。二 配体命名(
5、“原则”10.3)“原则”规定,“带倍数词头的无机含氧酸阴离子配体命名时,要用括号括起来,如:(三磷酸根)。有的无机含氧酸阴离子,即使不含倍数词头,但含有一个以上直接相连的代酸原子,也要用括号,如:(硫代硫酸根)、。”对于有机配体,也“一律用括号括起来。”据此Ag(S2O3)23应称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离子;Fe(NCS) 6 3应称为六(异硫氰酸根)合铁()离子,不应称为六异硫氰合铁()离子。事实上,“硫氰”、“异硫氰”、“硫代硫酸”等的叫法,在各教材中出现的频率不低,而且括号也常被忽略。其他与命名有关的例如配位个体的化学式,应该用“”号括起来,但不少书中误用了“”号;又如Fe3+离子与SCN离子所形成的一系列配合物,根据“HSAB”原理,已用Fe(NCS)n3n,(n=16)表示,但至今仍不乏用Fe(SCN)n3n来表示者。最后尚须说明,当讨论配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时,其化学式可以根据需要而不必拘泥于“原则”所规定的顺序书写。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