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摘要本文简洁明了地阐述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脉络,主要是介绍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第二部分为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历程,核心内容是其主要思想流派及代表人物,主要介绍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即分散主义与集中主义两种主要城市规划理论;第三部分讲述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历史意义;第四部分为结语。关键词理论演变 田园城市 柯布西耶目录1.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2.1.霍华德的“田园城市”2.2.柯布西耶的“当
2、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2.3.西方现代其他城市规划思想3.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4.小结1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背景 工业革命以后,西方普遍进入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期,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一时期西方城市中的人口和用地急剧扩张,各种新的空间要素不断出现,城市的蔓延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形态呈现出犬牙交错的花边形态和明显的拼贴特征,城市环境的异质性增强,特色日渐消失,质量日渐下降。这时人们强烈的认识到,有规划的设计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整体的形态规划,才能摆脱城市发展现实中的困境。人们从社会改革角度对解决城市问题所作的种种探索正是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
3、论的起源。2 现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 早期的一些理想城市模式有托马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欧文的新协和村等,这些设想和理论学说成为以后的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规划理论的渊源。发展到今天的立足于以人为本,主张建设和谐,自然,绿色,平衡的城市,和西方规划思想长期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今天的规划思想正是由田园城市、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运动、雅典宪章这三大支柱孕育而生的。2.1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是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词汇。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的生活状况一书中对当时曼彻斯特工人的生活状况的触目惊心的描述和深刻的分析,成为“田园城市”等一系列城市社会改革方案的背景。田园城市是以
4、绿地为空间手段解决城市社会卫生状况的方案,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把城市土地归于城市。Garden City 方案不但是这个时期的城市社会改革的标志性方案,而且还由于其划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大量经济方案的内容,被普遍地认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霍华德1902年以明日的田园城市为书名,重新发表了他的1898年末造成重大影响的明日:一条迈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田园城市的名字和思想迅速传遍了大西洋两岸。2.2 柯布西耶的“当代城市”和赖特的“广亩城市” 柯布西耶在1925年发表的城市规划设计中就将工业化思想大胆地带入城市规划,之后他又发表了一个称为“300万人口的当代城市”的规划方案,城市的路网是方格
5、对称地构成,几何形体的天际线,标准的行列式空间的城市。他以建筑美学的角度,从根本上向旧的建筑和规划理论发起了冲击,主张提高城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向高层发展,增加人口密度。 在柯布西耶提出了空间集中的规划理论的时候,另一位却相反地提出反集中的空间分散的规划理论。赖特在1935年发表于建筑实录上的论文广亩城市:一个新的社区规划充分地反映了他倡导的美国化的规划思想,强调城市中的人的个性,反对集体主义。他呼吁城市回到过去的时代,认为大都市将死亡,美国人将走向乡村,家庭和家庭之间要有足够的距离以减少接触来保持家庭内部的稳定。对比柯布西埃和赖特的两个极端的规划理论,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即:都有大量的绿化空
6、间在他们“理想的城市”中,都已经开始思考当时所出现的新技术:电话和汽车。而在1933年制定的雅典宪章指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城市功能的正常进行。2.3 西方现代其他城市规划思想 此外,有人从城市功能要求出发提出各种城市布局形态,如带形城市、同心圆式的环状城市、楔状结构城市、多核心城市等;有人则从城市中各种系统的组织出发,宏观地研究城市所在的地区的空间结构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也有人从微观上对构成城市的单元细胞进行剖析来研究城市的形态。近些年来,从系统观念出发研究城市结构和形态的学者日益增多,也出现了马丘比丘宪章、邻里单位、有机疏散思想等多种规划思想与学说。3 现代西方城市
7、规划理论演进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历史背景,演进过程,主要思想的分析可知,这些思潮对后来的分散主义与有机疏散思想,城市人文生态学研究与社区邻里单位思想,及功能理性主义,人本主义规划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随着的近年来城市问题的不断变化,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来指导后人解决城市问题,并在某些城市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如伦敦,巴黎,堪培拉和东京等。4 小结 不同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脱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时期及背景,不同的城市规划思想总是由于特定的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不同城市规划思想的出现最终可以归结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基本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而城市规划必须从单向封闭转向复合分散,从最终理想状态的静态向动态过程,从刚性转向弹性,从指令性转向引导性,以此应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