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型概念、简答、论述,一般来说简答题是比重最大的,论述题有12道。跨国公司概论第一章 概述(只有高亮文本是重点)第一节 跨国公司概念一、跨国公司这门学科属于边缘交叉学科,20世纪60、70年代兴起,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二、跨国公司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态:(一)概述1.出现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3.跨国公司开始多被称为多国公司,1973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拉丁美洲国家提出它们的“多国公司”含义和国际通行含义不同,于是跨国公司正式作为唯一的称呼出现。(二)定义:跨国公司是一种在多
2、个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并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全球性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三个判断标准:1结构性定义标准:通过研究一个公司的跨国范围及对子公司的股权安排和控制程度,来判断其是否属跨国公司。地区分布数量:至少6个国家以上投资(美国标准);2个国家以上投资(欧洲标准)。生产或服务设施:投资建厂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直接投资、拥有生产或服务设施。所有权:资产所有权问题(国营、私营合作)、经营净值所有权问题(归其所有)、企业的国籍问题,关于所有权的认识各异。2业绩性定义标准:根据营业额等各种业绩指标及企业在国外的生产销售量、员工人数超过25%的海外利润来源即为TNC3、行为定义标准(
3、战略取向标准):以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动机是否具有全球性来划分其是否为跨国公司。企业在进行决策时的心态、思维方法、策略取向来判定是否为跨国公司。企业从国内向外国三个取向选择(三个阶段)。(1)母国取向(规模较小,利益中心在母国)(2)东道国取向(人员资产上有实力,决策开始分散和下放,考虑母国利益的同时,兼顾东道国利益,以东道国为中心)(3)全球取向(全球一盘棋、统筹分布)综上,跨国公司(TNC),指在两个或更多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企业,不论此等实体的法律形式和活动领域如何;该企业在一个决策体系下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稳合的政策和共同的战略,该企业中各实体通过
4、所有权或其他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其中一个或更多实体得以对其它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责任。(三)区分子公司与分公司子公司:注册地在东道国,在东道国直接拥有50%以上的股东选择权,有权指派或撤换多数管理、经营或监督人员的股份制企业。分公司:在东道国的独资或联合拥有的非法人企业。设在东道国的分公司被视为“外国公司”,不受当地法律的保护,但受到母国的外交保护。工作人员持外交护照,遵守母国法律。第二节 跨国公司的分类一、 按经营结构可分为横向TNC,纵向TNC,混合型TNC(一)横向TNC经营产品相对单一,母子公司分工没有明显差别,公司内部无形资产(专有技术、商标)转
5、移大,销售网络大,盈利高,技术含量相对低。特点:1.地理分布多样化,不同国家地区多家子公司避开贸易保护主义壁垒。2.内部转让技术的无形资产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来克服或填补公开市场不完全的缺陷。(二)纵向TNC母公司与子公司在经营内容上可有所差别,但必须为相关产品,一般是同一系产品的不同生产阶段(eg石油公司),产品行业多样化明显,但有纵向联系、规模大、实力强。(三)混合型TNC可谓是生产经营任何产业产品(eg三菱)(日本战后的格局是六大财团,合称“日本财团”。包括三井、三菱、三和、住友、第一劝业银行、芙蓉现在的财团的特点之一就是专业化经营逐渐消失,混合经营越来越多。)二、发达TNC的特征(一)
6、行业利润相差悬殊(办公自动化,印刷造纸)(二)资源规模、公司数量差异明显(三)明显的行业分布(石油、化工、汽车、制药居多)(四)发展极不平衡(五)地区分布极不平衡三、发展中国家TNC的特征(一)从事劳动密集型制造为主(二)规模小,数量有限(三)发展速度快第三节 跨国公司发展历程一、 跨国公司兴起与发展:(一)TNC的产生和第一个高峰1.时间19世纪中叶产生,至20世纪初形成第一高峰,规模增大,数量增多。2.迅速发展,理由:(1) 组织创新和管理技术的发展(16、17世纪工业革命)(2)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工业化社会带来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广泛机会,本国市场容量有限时,向海外发展成为
7、企业进一步壮大的必由之路。(其实似乎组织也是一种管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技术发展都是创新的范畴)(二)TNC的迅速崛起和第二个高峰1.时间二战后,1960年到70年代末2.美国TNC崛起,原因:(1)二战使欧洲其它国家受到重创,但美国却没有受损,美国给欧洲提供贷款,向欧洲输出产品(2)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美元成为世界货币(3) 战后西欧的劳动力价格水平明显低于美国(4) 美国政府出于自身对外政治、经济扩张的需要,对本国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提供了优惠政策。(东道国的优惠政策)(5)战后大量的军事订单3.日本TNC崛起,原因:(1)强大的经济实力是日本跨国公司崛起的内在动力(2)发展TN
8、C是日本缓和国际贸易磨擦、开拓国外市场的必须选择(3)日本政府在政策安排上积极扶持TNC的发展。日产省对日本奇迹的出现做出重大贡献。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TNC的兴起,原因:(1)首先,得利于经济进步,经济实力增强,使资本积累得到较快增加。(2)再者是希望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3)同时,也通过投资于资源部门而确保原料供应,试图通过向美国等发达工业国直接投资,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4)此外,绕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限制,扩大和争夺海外销售市场,也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TNC的重要原因之一。5.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原因(主要以战后为准)客观原因(1)生产的进一步集中,垄断的加深
9、是战后TNC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战后资本主义TNC不断合并,兼并来壮大自己的实力。毕竟价格竞争是当时竞争的重要方面,而规模经济是降低长期平均成本的过程,可以帮助企业赢得降价空间和价格优势。(财团的相关知识:美国的十大财团:波士顿财团(肯尼迪家族),加利福尼亚财团,芝加哥财团,德克萨斯财团,摩根财团,杜邦财团,梅隆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最大的财团是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一起控股了美国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通用汽车。美国的杜邦财团,创始人是从法国移民,在法国大革命时逃离法国来到美国。起家是通过化工和军火企业。在一战之前的总资产是7500万美元,二战期间是36万美元,二战结束
10、后是220亿美元,参与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计划,研究通过导弹的形式携带核弹头。现在的埃克森-美孚是全球生产规模最大的石油公司,虽然从销售额讲比英国的皇家壳牌公司要小,它是以洛克菲勒家族为基础的。)(2)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3)战后殖民体系的瓦解,发展中国家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促进了TNC的发展。(在每次政变的背后都有跨国公司的力量。现在的叙利亚抵制一切美国公司在它国内进行投资。对于取得民族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外国的政府是非常提防的,但是可能会接纳对方的企业投资。现在的东南亚国家对日本的投资仍然进行了相当多的限制。)(4)西欧日本的迅速崛起也是推动TNC发展的原因
11、(博弈导致双赢)正和博弈市场化国家:新加坡、美国、香港。(所谓竞合,美国在战后给自己扶植了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主观原因(1)寻求资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2)保障市场(保护原有的国际市场分额,拓宽新的国际市场)(3)发挥优势第四节 跨国公司的地位与作用一、TNC与国际贸易、世界经济二、TNC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一)促进了国际商品流通1.TNC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发展为母公司的出品创造了稳定的国际市场子公司是TNC的主要出口地2.TNC内部多层的商品流转也大大增加国际贸易额(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很多。对于美国而言,跨国公司的进口大约80.7%,出口大约97%,首先其占有的份额非常大。至于二者的差值
12、,一种解释是母公司需要对子公司提供原料之类,但是产品并不会再进口回母国)3.TNC的投资直接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4.TNC促进了国际市场竞争。(这种竞争已经不仅仅是价格竞争的含义,还包括质量、品牌之类很多方面。)(二)TNC促进了货币资本在国际间流动:商品进出口贸易、海外生产、国际投资1.TNC和跨国银行相互促进(其实看日美的财团,日本有第一劝业银行,美国有第一花旗银行,本身都是跨国银行了)2.TNC与国际金融市场关系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是伴随TNC发展起来的(密切相关,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应运而生的,比如说需要贸易国家之间的货币兑换。财团是松散的联合体,没有法人地位,相互指派高管,相互监督)3
13、.TNC对各国金融的影响对母国:短期造成本国资产外流对其国际收支不利长期又会因所获的各种投资收益回流,而对其国际收支产生有利影响对东道国:短期TNC的外来资金会在有利于其国际收支长期由于汇出的资金多于流入资金,必然对本国国际收支产生消极影响4.TNC对国际货币体系也有重要影响TNC巨额资产的流动及其在国际市场流动,促进了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的形成与发展。(三)TNC促进了商业资本与再生产过程更紧密的结合对于TNC来说,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永远是结合在一起的。三、TNC对东道国经济的作用(在二战结束,1945年1960年,大约跨国公司的建设是美国和日欧双向建设,因为有相似的消费习惯和相近的技术接受能
14、力。但是在1960年代末期以后,状况就发生了变化。东道主国多变成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金砖四国。)(一)正面作用1.注入资金的作用2.调整经济结构的作用(对经济结构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的,比如说,对我国来说,TNC投资经营的产业主要在第二产业,而我国比较缺乏的第三产业却比较少,这样就会导致产业结构发展的畸形。)3.学习的作用学习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4.就业的作用(选择了一国作为子公司的建设地点,就相当于选择了这个地方的人作为劳动力了。)(二)负面作用1.对东道国的经济构成威胁TNC可能控制东道国的一些行业,影响其经济发展目标2.外商通过非法竞争手段对本国的企业进行打击第五节 有关TNC问题
15、的剖析一、TNC的规模二、股权控制格局(一)跨国公司与多国公司多国控股并不能改变其所有权关系(大部分);全球500强中有70%形成战略联盟,没有绝对大股东,而以契约形式存在,松散的组织结构,多国公司的概念不断地扩大。(二)跨国公司与国际卡特尔列宁全集中关于卡特尔的描述:随着资本输出的增加,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和殖民地联系,以及势力巩固的极力扩张,自然就使得这些同盟订,达成全世界的协定,形成卡特尔(国际性的垄断资本集团的联合,垄断价格,控制市场)在一战二战之间比较盛行,现在已经名存实亡,跨国公司已将其取代。二战之后TNC成为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其原因如下:1.美国垄断资本的大膨胀,特别
16、是对欧洲(欧盟)所以多数情况下,美国TNC没有必要达成垄断同盟。2.经过战争的破坏和削弱战前的国际卡特尔已经难以恢复,加之现在欧美都有相关法律限制的垄断。3.TNC可以采取其他隐避的手段同样在某些方面起到国际卡特尔的作用。4.TNC经营多样化及管理体制上的复杂化,使先前卡特尔的简单办法不能适应形势。例:OPEC对石油价格产量上的控制。(三)TNC的股权控制二战刚结束时,如日本,外来投资大部分来自USA,但虽随着日本、欧盟的崛起,70、80年代股权灵活政策,但USA在境外企业仍有70%80%的控股,这与投资策略也有关系,但日本只有40%左右,这与其技术含量少、劳动密集有关,而USA则强调其专利及
17、管理技术上避免或减少流失,故控股较多,到90年末至今天,格局又有变化,TNC召回股权,完成由合资独资经营,这有利于全球战略下对公司进行完全的控制。3、 非TNC与TNC的异同点(一)共同点1、都是同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与生产的积累和集中高度发展的产物。2、都是垄断资本通过各种途径建立起的垄断组织。3、经营动机都是获得高额利润。一战结束到二战的理念是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现在会有的说法是:相关者责任最大化和CSR。以造纸的制造工艺为例,用胶把大树的纤维粘合在一起,然后用各种化学药剂将多余的胶清洗掉,说明造纸业的污染是非常重大的。虽然成本是低的,股东的利益可能是最大的,但是对
18、社会人的影响时非常严重的,因而这个目标现在是不被认可的。4、都在不同程度上操纵着国家机器,使用政府政策和法令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并对国民经济产生极大的影响。垄断资本的强大,对政府的干预作用也会变大。在美国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时,通用汽车首先是通过美国汽车联合工会对白宫施加压力。三大汽车公司。(二)不同点1、TNC是多国经营,经营范围跨国界。2、TNC从全球战略出发,安排生产经营活动(寻求合理生产布局)定点生产,定量销售。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不以局部子公司得失为条件而以全局、总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日本和美国在汽车产业方面从80年代开始就是劲敌,但是现在两国的公司彼此之间是参股投资的。跨国公司因为这次金融
19、危机的爆发,国际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机会。美国本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制造业的,但是危机发生后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企业长远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就是企业的战略。3、 TNC管理体制的集中统一程度远远大于非TNC。董事会对公司资金和人力的安排进行非常集中的安排。以杜邦为例,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存在着二百多个企业。必然是高度统一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秩序。4、TNC为对工人罢工而转移生产的程度比较高。应对罢工和不安定因素的措施:(1) 在生产地域中心建立半成品的“战略储备”以应对该地区对半成品的需求。以法国为主对非洲的侵略,对中国在非洲的利益造成了重大的伤害。美国等很多国家可以说是“
20、无利不起早”。实力是敢拼的资本。利比亚和伊拉克是完全一样的,有很多部落,在没有中央集权的时候,矛盾冲突十分严重。铁托在南斯拉夫,卡扎菲在利比亚,萨达姆在伊拉克。减少不确定性,降低风险。(2) 为减少因罢工而造成的停产往往就同一部件建立多条生产线。动用其余的生产线可能调整以前的生产节奏。(3) 为增强社会应变能力,而使生产保持充分的灵活。英国和埃及开展之后,把许多民用工厂转成军事工厂,甚至让英国政府都十分惊讶。5.TNC的利润远远大于非TNC。TNC规模大。6.TNC在海外的风险远远高于国内。来自东道国政策法令的制约、政治动荡的影响。(还有文化和传统)仍然以利比亚为例。70年代,反对派推翻政府之
21、后可能把很多的跨国公司的资产没收。古巴比如,从资本主义形式变成了社会主义形式,使美国在古巴的资产受到了重大损失。早前的NIKE的广告用语对华人不敬(源于无知),结果遭到了媒体的关注,最后道歉来着。第2章 跨国公司经营的基本理论(理论的主要内容) (只有高亮文本是重点)前言综述l 直接投资公司以母国为基地到其他国家投资设厂,进行生产销售。投入的可以是现金或实物等有形资产,也可以是无形资产,如专利、专有技术、商誉、管理经验等。(必须要有固定的生产设施,只有办事处不能说明是直接投资)l 解决三个问题why/where/whatWhy动机:TNC在涉及海外时能很多种手段,为何FDI而非其它。Where
22、流向:去向何国。What决策:A在母国加工生产然后出口B采用直接投资(可绕开关税壁垒;保证TNC获得技术资产的全部收益)C投入专利,收取使用费第1节 垄断优势理论也有人称为特定优势理论。1、 理论提出及主要内容:早期的跨国投资理论的研究都是围绕美国进行的,二战结束后。70年代开始对日本和欧洲进行研究。(一)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海默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二战前间接投资,二战后直接投资为主,后其导师金德尔伯格将其提炼形成理论:海默金德尔伯格传统(取代赫-俄理论)内容:一个企业或公司之所以对外FDI就是因为其有比当地企业或公司有利的特定优势,“企业特定优势论”即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垄断优势。用两个基本观点解
23、释对外直接投资: 1.垄断优势:企业对某些经营要素大量占有或完全独占而形成的优势。例如专有技术、资本数量、融资能力、管理经验、销售渠道等。 2.市场不完全性:市场受到垄断优势的企业影响而呈现出不完全竞争或寡占型局面的性质。(在东道国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条件下,TNC可以利用垄断优势排斥自由竞争,维持垄断高价获得超额利润。)若没有垄断优势和市场不完全性,TNC要排斥东道国国内企业的竞争难以实现。海默认为东道国民族企业拥有TNC所缺优势。1.如民族企业更能适应本国投资环境,往往得到本国政府的优惠和保护。2.民族企业比跨国企业支付成本少、风险小。3.民族企业的优势是敢于迎来国外企业直接投资,有与国外T
24、NC竞争的经济基础。即TNC在东道国需付出比民族企业高的代价、冒高的风险。如:远距离经营费用、汇率变动。对TNC垄断优势的进一步论述: 知识优势:是其他优势的基础、源泉。包括专利、专有技术、信息、知识、管理以及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类无形资产,能提供给管理者和执行人员生产其他企业不能生产的产品,管理其他的管理者无法管理的组织运行,取得其他的企业或个人无法取得的工作成就所需要的关于如何做与怎样做好的知识技能。(知识优势的生产成本很高,但通过直接投资来利用这种优势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等于零) 产品差异优势:是指为适应不同层次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需要与偏好,通过产品实物形态的差异化,赢得消费者满意和欢
25、迎而形成的市场偏好优势。 规模优势:规模经济可来自于生产过程内部,如扩大目标市场范围,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高效率机床设备。也可来自生产过程外部,如增加分支结构。 管理优势:现代公司制的特点1.能较好处理的所有权、占有权、经营权和使用权等关系。2.内部实行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首脑是母公司,负责经营管理活动。3.通过严密计划控制和统一财务管理制度,利用现代化通讯技术和管理手段,统一指挥。4.公司采用全球战略,经营决策服从于整个公司在全球市场上发展需要,子公司受母公司领导。5.公司集合一大批专家(市场研究、金融、证券、财务专家等)为制定各种决策极其贯彻实施提供技术领导。 资本优势:TNC
26、进行直接投资谋求垄断优势,是以资本投入为前提。TNC资金实力雄厚毋庸置疑。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 技术优势 有雄厚的研发队伍2. 先进的管理经验3. 雄厚的资金实力(有风险时转向经营,“船大好调头”)4. 信息(获取信息渠道比较多)5. 国际声望、商誉较好6. 销售渠道优势,手段优势宝洁刚刚在中国的时候是没有任何的销售渠道的,但是击败了之前的民族日化之后,获得了它们的销售渠道。7. 规模经济,把成本降到最低该理论是市场不完全的结果,市场不完全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海默提出)1.产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不完全。2.规模经济导致了市场不完全。3.政府干预经济而导致的市场不完全。4
27、.由于关税及其他税赋所导致的市场不完全。注释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市场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垄断,某些个别经济人对商品的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按照竞争的强弱程度,不完全竞争市场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是与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相反的一种市场,同完全竞争一样在实际中很少见。注释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较大,垄断程度较小,比较接近完全竞争,而且要现实得多,在大城市的零售业、手工业、印刷业中普遍存在。从总体上说,这种市场具有以下特点。海默还解释了美国为何从证券投资改为FDI、放弃出口和许可证交易而利用其垄断优势原因如下:1.市场不完全性:东道国的关税壁垒阻
28、碍企业通过出口,扩大市场,USA不得不绕过关税壁垒维持并扩大市场。2.技术资产不能像其他商品一样通过销售获得全部收益但可通过FDI获收益。FDI对外经营三种方式1.FDI股权控制2.非股权投资3.出口二、理论的评价(一)贡献1.开创了FDI理论研究的先河,并且具有科学性;2.首次提出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并论述了市场不完全的类型;3.提出了TNC拥有垄断优势,是其实现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获得高额利润的条件;4.同时也分析了垄断优势的内容,知识的转移是TNC直接投资过程的关键(特别是USA);5.提出了TNC寡占反应行为是导致其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原因(获取垄断利润,且可以阻
29、止竞争对手进入市场)。(二)局限性研究对象限制在美国少数实力比较雄厚,对外扩张能力强的大型TNC而对中小企业及发展中国家的对外FDI则没有任何分析、论证,但80年代之后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这使得海默的理论不再适用。第二节 产品生命期理论一、理论概述由美国哈佛的维农提出后做出多次修订,将产品由新到旧的过程从营销的角度进行划分。二、理论内容第一阶段:创新阶段,基本在美国国内生产,国外只能依靠美国来满足该产品需求,美国可以利于其独创性垄断市场。(关注:1.产品设计是否满足消费者兴趣整个生产过程变化多端,不断更新设计做出调整;2.刚建立初级市场,忽略价格因素。)第二阶段:成熟阶段,生产旺盛,
30、出现模仿者(美国国外也出现),所具有的独创性、技术优势丧失,成本价格因果起的作用增强,伴随着国内市场需求日趋饱和,而此时国外劳动价格生产成本低于美国,当时的西欧就符合这个条件。故美国的企业最先投资于西欧。第三阶段:标准化阶段,独创技术大白于天下,公司特有技术优势完全丧失,产品竞争完全表现在价格竞争上,为了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美国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70、80年代)。三、理论评价(一)贡献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首次运用了动态分析的方法,特别是将国际直接投资由发达国家投向不发达国家的现象解释的较清楚,令人信服。2.回答了企业为什么到国外投资和为什么能到国外投资以及
31、到什么地方投资的问题。3.强调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是同一企业进行的。(二)局限性这个理论无法解释这个现象:进入80年代,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原来的发展中国家)的TNC纷纷开始同发达国家投资,这种“逆向”投资的现象开始非常明显,(“新横向”投资)更无法解释以国外自然资源为目标的直接投资。不能解释不具备明显生命周期的产品。第3节 比较优势的投资理论一、理论背景金融危机时辽东和山东的日韩企业纷纷倒闭,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没有垄断技术优势;二、将一些资金撤出,集中在华中和华东进行投资,是出于战略考虑。该理论也称边际产业扩张论,小岛清,于1978年提出。二战结束后,TNC都是以海默和维农的理论为基础和主
32、体的;20世纪70年代以后,了解了日本国情之后,感觉这些理论无法对海外投资现象做出令人信服的结论,故日本学者认为美国的两个主线理论产生于美国也最适合美国,对于日本不很适合,并认为这些理论只注重微观而忽略了(宏观经济学)宏观层面,宏观因素对跨国公司的影响。二、理论内容1.一国应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并把已经和即将处于劣势产业定义为边际产业,并指明这些边际产业除了已趋于比较劣势的劳动密集部门还可以包括某些产业中生产、装配某些特定部件的劳动力密集部门。2.小岛清认为,国际贸易是按照既定的比较成本进行的,而对外直接投资由于按照从趋于比较劣势的行业开始的原则,因此可
33、以扩大投资国与东道国的比较成本差距,使两国在FD1中均受益,形成新的互补格局。补充:日企的FDI与美企的FDI相比,特点(1)日本投资行业以失去和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行业为主(比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进口、纺织品、零部件等标准化的劳动力密集产业)(2)日本投资主体多为中小企业。(3)采用合资形式。(4)日本FDI以其国际贸易互补直接投资,扩大了贸易,可称为“顺贸易型”的FDI。美企的FDI与日企的FDI相比,特点(1)美国的FDI集中在技术密集行业。(2)投资主体多为行业的寡头垄断公司,投资主要流向西欧发达国家。(3)多采用独资,目的在于通过海外投资维护在东道国地位,占领国外市场。(4)美国的对外投
34、资违反了比较成本与比较利润率对应的关系,直接的结果使双方的比较成本差距缩小,不利于贸易的扩大,与贸易是替代的关系,因此可称为“逆贸易型”的直接投资。三、理论评价(一)贡献1.小岛清打破了国际贸易投资理论以海默、维农理论为基础,以欧美企业的研究为基础的格局,对日本的FDI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该理论。2.小岛清以多产品、多产业、多企业的角度去研究,这有别于之前理论的单一产品、单一产业研究。3.他的基本思想在于强调FDI应当促进投资两方比较优势的发展,从而扩大两国之间的贸易。(二)局限性1.基本反映了日本作为5070年代后起之秀的投资情况:20年间国内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和改造,依次从纺织服装玩具等进行F
35、DI。2.但却仅在这一特定时期具有意义,之后显示出其不适应性。3.之后日本的FD1形式逐渐与美国趋同,而这种依据日本国内情况并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理论不再适用。4.这种适应发展中国家的理论只强调了FDI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而对危害只字不提。现在习惯把小岛清与维农理论归为区位优势理论。第四节 内部理论1、 理论背景任何一个跨国公司理论都不可能对所有的跨国公司做出完整的解释,都会有自己的局限性。创始人:Buckley(巴克力)与Casson(卡森)合作创立巴克力的理论到现在还是可以解释很多跨国公司投资行为。2、 理论内容(一)假设前提该理论是建立在3个假设的基础之上的:1.企业面对的是不完全市场,
36、且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2.当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企业创建内部市场的动力就会产生3.企业市场内部化的界限超越国界时就产生了跨国公司(二)基本内容1.出处该理论出自巴克立的跨国公司的未来,书中指出影响企业交易成本,从而导致市场内部化的因素有4个,即产业特定因素、区域因素、国际因素和企业因素,其中产业特定因素主要取决于中间产品的特性和结构。产业特定因素:指由产品特性差异所出现的市场交易障碍(故障)使企业走向内部市场。商标、商誉专有技术,上游部门提供各项技术和支持。(零部件半成品),使产品技术知识含量逐渐提高。区域因素:指由于地理位置社会心理、文化差异所造成的外部市场交易障碍,使公司走向内部化市场
37、。国家因素:主要指东道国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上的差异所出现的市场交易企业因素:由于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经验控制和谐调能力的差异所出现的。2.具体内容内部化理论认为,由于市场的不完善或交易成本上升,若将企业所拥有的特定的技术和知识等“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来组织交易,则难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如果把这种中间产品通过跨国公司内部一体化形成内部市场,实行内部转让,以内部市场来代替原来的外部市场组织交易,就有可能克服外部市场的某些不完全性所造成的风险和损失,使TNC取得最大利润。补充:A什么是中间产品?是指继续投入生产过程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在制品,是经过一些制造或加工过程但还没有达到最终产品阶段的产品,在
38、此处主要指技术和知识,也包括上游部门提供的各项投入(零部件、半成品)。B市场失效市场机制与中间产品的特性不相适应而暴露出的严重缺陷。主要是企业难以通过市场让渡中间产品而取得最佳经济效益。C交易成本从字面理解,企业为了克服外部市场交易障碍所付出的代价。交易的障碍与中间产品的特性直接相关。一般意义上讲,技术和知识是作为整体转让的,也就是说有不可分割性。美国的企业,80年代初期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在外交政治表格上,中国被认为是限禁的第4名。也就是敌对国家。伊朗、朝鲜、古巴,在中国的前面。美国的企业有意将高新技术搞投资来中国进行内部交易,是不被允许的当时。如果现在来中国投资的时候,会把技术进行分拆
39、,将核心技术保留。这样就可以将中国的子公司牢牢的控制。投资的时候是可以分拆的,但是在转让购买的时候是不可以的。营销,中小企业比较灵活方便。调整生产非常快,但是市场寿命也会比较短。市场的模仿者出现的速度很快。一般来说有技术性的东西,会很大规模,如果自己研究的话需要的时间非常久。这样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可以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垄断地位。正常情况下杜邦的流动资金不会很多的。老师说不超过10亿。跨国公司进行技术转让的时候一般来说是转让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技术的转让是建立在双方信任基础上的。双方都有继续转让的可能性。D所谓内部化,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
40、起着润滑内部的作用,使内部市场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3.延伸说明采用直接投资的原因:东道主国有区位优势(1)区位资源(2)地理距离(3)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中国的转基因水稻不准出口到欧盟,这个是由欧盟设定的技术壁垒。海尔的技术标准本身就是比较高的,它的标准就是ISO的标准(最高标准),在美国直接投资的目的是学习技术和管理经验,当然和接近市场需求也是有关系的。(4)经营环境政治局势。老师的很多观点是非常大众化的,中国的集权一直是持续的,问题是中国一旦进行分裂必然会出现很多不安定因素,正是因为集权,所以中国的政局非常稳定,所以现在中国的跨国公司很多,中国现在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吸引外资国。犹太人
41、的势力非常大,美国的历届总统对其的态度都是敬而远之。之前美国的四大传媒集团家族的董事会执行主席全都是犹太人。所以总统历来支持犹太人的利益集团。但是现在以色列没有一家美国的企业。应该是认为区位的稳定性不够。政策待遇。许多国家对外来国家的投资实行了很多优惠政策。比如印度。现在的中国,只有国家大力支持的产业才会对跨国公司进行比较多的优惠,对于边缘的产业或者是污染严重的企业甚至会设置一些进入障碍。区位优势不是跨国公司的,而是东道国自有的,跨国公司只能去适应。补充:对垄断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的比较评价:(一)贡献:1.垄断优势与内部化理论终始是最为重要的两大理论。(1)垄断优势理论:从市场的不完全和寡占
42、的市场结构论述了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2)内部化理论:从TNC面临的内外部市场的差异以及国际分工、国际生产组织的形式等来研究FD1的行为和动机。它既可以解释发达国家FDI行为,也可以解释不发达国家的FDI行为。较好的解释了TNC在FDI出口贸易、许可证安排、参与国际投资的三种方式的选择的依据。(二)局限性: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它解释的只是TNC行为的充分条件,即TNC通过本身财务和组织管理以发挥企业内部效率的机能;没有解释TNC行为的必要条件,即TNC通过生产和销售活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机能给予说明和解释。第五节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模型)内部交易只是说明了交易不是在外部市场发生
43、,但是没有确定内部化发生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老师说邓宁就像以前吃烩菜一样。一、理论概述邓宁归纳吸收了以往理论中的有用的观点,兼收并蓄形成了1.兼顾各种理论解释需要2.并涵盖各种跨国经营活动(货物贸易、无形资产的转让、FDI)3.同时,适用于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生产折衷模式二、理论展开通过三个优势解释企业对外FDI(一)所有权优势(垄断优势,竞争优势,企业优势)两方面含义:1.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技术知识商标等)2.企业规模所产生的优势(93年把这种优势称为“共同管理经济”,TNC对全球经济协调管理带来的优势)。(这种优势与传统所有权优势相比,区别:来源于企业跨国经营活动本身,无法为单
44、独国内企业所拥有,进一步强调了传统所有权优势与企业是否进行FDI没有必然联系。)(二)内部化优势给出解释:企业在通过FDI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所拥有的优势,指企业通过内部化把资产转移给国外子公司,这比外部交易成本收益高。(三)区位优势区位优势指东道国拥有的,企业无权支配,只能适应、利用这种优势。区位因素包括人口密度、地理位置、资源、政策法规、基础设施等。优势经营方式所有权内部化区位FDI出口无形资产转让三、理论评价(一)贡献集大成、最权威、最全面的理论体系(二)缺陷1.所有理论集大成,从而影响了整个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2.邓宁理论只有同时具备3种优势才能进行FDI,然而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产品不可
45、能同时具有3种优势,却也向发达国家进行FDI,这是该理论解释不了的。3.它只能解释顺差贸易而不能解释横向和逆差贸易。4.无法解释非私人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5.在理论中过于简单地假定TNC的主要目的就是利润最大化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第六节 竞争优势理论一、 理论背景(一)竞争优势理论又称为战略管理理论,是由麦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的。核心研究国际竞争环境、TNC竞争战略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动态调整及相互适应过程。(二)麦克尔波特著有竞争战略、竞争优势。二、理论内容“钻石理论”:构成竞争优势的这些因素彼此相互影响。(一)因素状况1.自然状况2.教育和技术3.熟练程度 简言之,因素状况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条
46、件,是一国资源、教育、基础设施转化为专业优势的能力。因素状况即生产要素状况,分为基本要素和高等要素。基本要素是指自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一国先天拥有的或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就能获得的要素。高等要素是需要长期的投资和后天的开发才能创造出来的要素,如现代化电信网络、高科技人才、高精尖技术等。对于国家竞争优势来说,高等要素更为重要:在特定条件下(1.要素的劣势不能处处存在2.企业必须可从环境中获得正确信息3.企业要面对有利的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及相关产业),一国某些基本要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前,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地位奋发努力,最终在高等要素上具有竞争力。(二)需求状况1.市场大小国内消费者的数量2.消费者的精明程度3.传播媒介对产品进行宣传简言之,表示一个行业产品或服务国内消费者的数量,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