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本问题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从其功能上可以分为人类理想理论、现实批判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各国共产党人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属于社会实践理论;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统一。 论文关键词: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三大基本原理 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是知识海洋。如果要给马克思主义的不同层次进行定位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大哲学,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是大科学,泛义的马克思主义则是大文化。何以谓之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社会理想、思想来源、实践领域都是极其广阔、极其高妙、极其博
2、大、极其繁杂的,非“大” 字不能涵盖之。马克思主义是追求人类解放的大学问。 马克思主义原理可以有三种解读:第一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理论表达,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解读;第二种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精神、精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以人为本,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完美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精华是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三种是笔者提出的一种解读,即寻找马克思主义经典命题中最富于哲理、最容易理解、最经得住时间考验,而又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三个命题。 马克思主义第一原理,又叫人类原理。旧唯物主义的
3、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 马克思主义第二原理,又叫实践原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马克思主义第三原理,又叫辨证原理。“辨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即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辨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这三大原理之于马克思主义好比几何公理之于欧几里得几何。马克思主义的其他经典命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看作三大原理的推论,如“两个必然 ”、“
4、两个决不会”、“ 两个决裂”等归根结底是辨证原理的运用。 如果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笔者倾向于用“人人为本,事事求实” 这八个字概括。人人为本,是对以人为本的发展,人人为本的涵义有几层:一是指每一个人都是社会之本,都是构成社会有机体的细胞,本质上是平等的,或者说人人平等;二是指每个人都以人为本,以他人为本,这就是集体主义;三是指人人都追求人的发展这个根本,事事求实是对实事求是的发展。实事求是,重心在求是上,“是” 在这里指规律,人们探寻规律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改造世界。所以求是的目的是求实,事事求实就是指办任何事情都要明实情、出实招、创实效。 把马克思主义
5、原理定位为大哲学,目的是构建马克思主义哲理学。马克思主义哲理学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各门具体科学相结合形成的分支哲学的总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经济哲学、文化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道理哲学、教育哲学、心理哲学等,这些领域是极其活跃的,分支哲学发展起来了,会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纯哲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科学的发展,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大文化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大科学是指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美学、马克思主义史学等。通常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其实是大科学。坦率地讲,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虽然阵容庞大,但乏善可陈,许多研究人员把过多的精力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