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下历史背诵汇总1. 简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中心问题?(1) 时间:1949年9月(2) 地点:北平(3) 中心问题: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2. 简述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内容、意义?(1)内容:制定共同纲领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确定国名、国都(改北平为北京)、国旗、代国歌、国徽、采用公元纪年及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2)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准备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3. 简述共同纲领的内容、作用?(1)内容:确定新中国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阶级: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国体:新民主主义国家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各级政权
2、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2) 作用: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4. 简述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宣告者及意义?(1)时间:1949年10月1日(2)地点:天安门广场(3) 宣告者:毛泽东(4) 意义: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5.简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统治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国家独立自主,人民当家做主(2)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6.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原因?(1)历史原因: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现实原因:当时西藏存在着分裂势力,企图策
3、划西藏独立 至1950年6月除西藏以外,全部中国大陆获得解放7.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谈判双方代表?(1)时间:1951年(2)谈判双方代表:西藏:阿沛阿旺晋美 ;中央:李维汉8.简述西藏和平解放前,中央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的结果如何?结果:双方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9.简述西藏和平解的意义?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实现了各族人民大团结;巩固了新生政权。10.简述西藏和平解前,哪一宗教了领袖拥护中国广产党的统治?十世班禅确吉坚赞11.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背景?(4) 背景:二战后,美苏以朝鲜半岛中部38度线为界,分区占领朝鲜。三八线以北为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以南为大韩
4、民国。由于制度不同,南北双方在38度线附近不断发生军事冲突,最终在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2.简述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出兵的原因、目的?(1)原因:新中国的安全面临严重威胁(主要原因)朝鲜请求中国政府出兵援助(5) 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3.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时间、参战部队名称及司令员?(1)时间:19501953年(2)参战部队、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彭德怀14.简述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重要战役?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黄继光)15.简述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及他们身上体现的精神品质?(1)英雄人物及事迹: 黄继光: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口 邱少云:严守潜伏
5、纪律,被大火吞噬(2)精神品质: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16.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性质及意义?(1)结果:1953年7月,美军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2)性质:反侵略的正义战争(3)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17.二战结束后,两级格局逐渐形成,世界大战短期内不会再有,但局部地区冲突不断,这种冲突有时也叫“局部热战”?“局部热战”的表现有哪些?19501953年,朝鲜战争(由于美国的介入演变为抗美援朝战争);19611973年,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18.简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 时间:19531957年
6、(苏联前两个五计划的时间是19281937年;)19.简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基本任务?(1)背景:我国工业水平落后,尤其重工业基础薄弱(2)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注意: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经济的需要 ;增强国防的需要)20.简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1)重工业方面: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沈阳飞机制造厂(2)交通运输业: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公路:新藏、川藏、青藏(新川青);大桥:武汉长江大桥(1957年)21.简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
7、划的结果及完成的意义?(1)结果: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任务(2)完成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22.简述三大改造的时间、改造的对象(行业)?(1)时间:19531956年(2)对象: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3.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手工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农业手工业的方式:农业合作社;手工业合作社;2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什么方式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有何作用?(1)方式:公私合营(2)赎买政策(作用:实现了和平过渡,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5.简述三大改造 的实质、结果、意义?(1)实质: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公有制(2)
8、结果: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5)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6.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什么事件?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注意: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1936年新宪法的颁布,比我国造20年)2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性是事件什么?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28.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政治、经济两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1)政治:召开一届人大,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经济:实行“一化三改”,一化指社会主义工业
9、化,三改指三大改造;29.简述社会主义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体措施,三大改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补充措施,二者是“一体两翼”的关系。30.简述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机构、内容、作用及性质?(1) 时间:1954年;(2) 机构:一届人大(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内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4)作用:确立了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5)性质: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政治制度: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体)。
10、(2)经济制度: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确立我国根本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公有制;(由于三大改造在后,就把时间下限1956年,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注意:制度,是一个特别大的概念,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文化、外交等各个方便。我们只是讨论了政治、经济这两个主要方面。)32.社会主义探索的良好开端是指哪一事件?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33.简述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背景、内容?(1)时间:1956年(2)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中共八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3)内容: 分析了主要矛盾: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制定了主要任务:集中
11、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4)意义: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34.在社会主义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1) 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 1958年发动的大跃进运动(3) 1958年发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35.简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的时间、内容?(1)时间:1958年(2)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36.简述大跃进运动在工业、农业方面的主要表现?(1)工业方面:以大炼钢铁为中心(2)农业方面:浮夸风,放卫星37.简述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含义、特点?(1)含义:人民公社即政社合一的社会基层组织。(2)特点:一大二公三平(规模大、公
12、有化程度高、平均主义)38.简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起的时间、影响?(1)时间:1958年(2)影响: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 造成了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39.简述造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误的原因?原因:急于求成,犯了左倾错误;忽视客观经济规律40.简述面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经济困难,我党采取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开始实施的时间、及全面调整的会议?(1)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核心为调整)(2)开始时间:1961年(3)全面调整:1962年,七千人大会41.左倾错误最严重的后果是出现了什么动乱?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42.简述文化大革命中
13、的两个反革命集团是?林彪反革命集团;江青反革命集团43.简述文化大革命中的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44.简述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性事件?事件: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年文革结束。45.简述十年探索(19561966年)时期,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1)钢铁:建成武钢、包钢(2)油田:建成大庆、胜利、大港油田(3)新兴工业:电子、原子能、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4)铁路:兰新、兰青、包兰线(5)科技: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46.简述十年探索(19561966年)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影响:初步形成独立的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47.简述
14、十年探索(19561966年)时期,涌现出的模范人物有哪些?模范人物: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48.简述十年文革(19661976年)的成就有哪些?(1)1967年,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2)1970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3)1973年,袁隆平培育成功籼(xian)型杂交水稻49.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1)社会背景:人们要求纠正文革的错误(2)政治:“两个凡是”方针的推行引起不满(3)思想: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其奠定思想基础50.简述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开始的标志?这场讨论的结果、性质及意义?(1)开始标志: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
15、一标准文章的发表(2)结果:肯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直理的唯一标准(3)性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4)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51.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主持者?会议的内容及意义?(1)时间:1978年(2)主持者:邓小平(3)内容:思想路线: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路线: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52.简述十一届三中全
16、会后,我党进行了哪些拨乱反正的工作?(1)平凡冤假错案:列如,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文革中最大的冤假错案得到平反(2)1977年恢复高考53.拨乱反正工作完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该文件的通过有何意义?(1)完成标志: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2)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54.简述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次巨变?巨变领导人地位第一次1911年辛亥革命孙中山“醒过来”第二次1949年新中国成立及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毛泽东“站起来”第三次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富起来”55.简述党的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事件转移第一次192
17、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第二次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第三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56.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哪两个领域?首先从哪一领域开始?改革的重点是哪一方面?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 领域:农村(业)、城市(2) 改革开始领域:农业(村)(3) 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4) 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57.简述农村改革的原因、措施?(1)原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人民公社体制挫伤农民的积极性(2) 措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作用: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18、58.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内容、形式、实施过程及作用?(1)内容: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使用权归个人,把劳动者的责、权、利结合起来;(2)形式:包产到户(大包干)、自负盈亏(3)过程:开始: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创包产到户的形式普遍: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4)作用: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59.简述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1)19501952年,土地改革(土地私有)(2)19531956年,三大改造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土地公有)(3)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土地公有)(4)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
19、任制(土地公有)(注:括号备注内容为土地的所有制形式。1950年的土改,今年中考虽已取消,但作为一个大的事件,要知道。)60.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时间、中心环节、背景?(1)开始: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3)背景: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职工积极性低61.简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作用?(1)内容: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改革管理体制: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作用: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62.简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这一目标提出的时间?提出: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63.简述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有何作用?(1)含义: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推动作用。64.简述我国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注意:资本主义国家改革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例如:罗斯福新政。)65.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1)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2) 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66.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1)开始:1980年,建立经济特区(2)扩大
21、: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建立海南岛经济特区(最大的特区,全省开放)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我国的金融中心和经济中心)1992年,开放内地城市(3)对外开放的新阶段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67.简述对外开放的方向、格局、特点?(1)方向:点线面结合,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进(2)格局: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3)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68.简述经济特区建立的时间、地点、窗口及作用?(1)时间:1980年(2)地点:在广东、福建两省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
22、济特区;(3)深圳: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4)作用:对引进外资、技术、经验,推动国内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重要作用69.简述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作用: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70.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体包含哪些思想?(3) 邓小平理论;(4)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 胡锦涛科学发展观;(6)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注意:不要把毛泽东思想放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71.简述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
23、革开放的决策(2)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5)1992年,中国十四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6)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72.简述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时间、背景、内容、作用?(1)时间:1992年;(2)背景: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改革遭到严重挫折;国内:出现了自由主义思潮及对改革开放的质疑(3)内容: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发展才是硬道理(4)作用:进一
24、步解放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入新阶段73.简要评价邓小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74.简要评价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75.简述我党何时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02年,中共十六大76.简述哪一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77.简述我党何时把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2年,中共十八大78.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基本要求是什么?(1)第一要义是发展(2)核心是以人为本(3
25、)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79.简述我党何时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017年,中共十九大80.简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及作用?(1)内容:指出我国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81.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创建于何时?建立: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共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建军节)82.简述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名称的变化过程?军队名称变化:1927年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1928年井冈山会师(工农红军第四军)抗日战
26、争期间(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包括八路军和新四军)抗美援朝的部队称为志愿军解放战争时期至今(中国人民解放军)83.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何时?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84.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哪一支部队?华东军区海军85.简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由哪三部分组成?组成: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组成86.简述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何时交接入列?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交接入列;87.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是在何时?自主研制出导弹驱逐舰是在何时?(1)1970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2)1971年,我国自主研制出导
27、弹驱逐舰88.简述我国导弹部队建立的背景?(1)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核能的广泛使用,为核武器的研制提供条件;(2)美国最早研制成核武器,并对中国进行核威胁。89.简述我国导弹部队建立的时间?何时更名为火箭军?(1)建立(前身):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更名:2015年,二炮部队更名为火箭军90.简述我国有哪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91.简述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新格局是什么?新格局的实质是什么?(1)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2)实质:军政、军令分开,即作战指挥和领导管理将分成两条线,相互独立。92.简述国防与外教的关系?国
28、防是外交的保障,外交促进国防。93.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哪一外交政策?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94.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方针?“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95.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背景?(1)二战后,美苏对峙,形成冷战局面(2)在苏联的影响下,东欧和亚洲一些国家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3)美国敌视中国(4)中国为维护自身安全,也为获取苏联在经济、军事上的援助,势必倒向社会主义阵营96.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即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有哪些?(1)建国第一年,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交,其中苏联第一个与中国建交,并于1950年,中苏
29、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该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3)1954年,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4)1955年,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97.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是什么?敌视态度。表现为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98.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提出是在何时?正式确立是在何时?它的内容是什么?意义有哪些?(1)首次提出:1953年(2)正式确立:1954年,成为中、印、缅之间处理外交关系的基本准则。(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
30、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意义: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99.简述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特点?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的贡献?简述万隆会议的作用?(1)背景: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要求召开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会议(2)时间、地点:1955年,印尼万隆(3)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4)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5)作用: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100.简述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原因?并指出“同”和“异”分别指什么?简述该方针的作
31、用?(1)原因: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本来的矛盾与分歧(2)“同”指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异”指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3)作用: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101.简述万隆会议后形成的万隆精神是什么?万隆精神:团结、合作、友好102.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国取得了哪些外交成就?(1)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2)1972年中日建交(3)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03.简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原因?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104.简述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可以考排序题)(1)1971年4月乒乓外交(2)1971
32、年7月基辛格访华(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4)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05.简述哪一事件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971年4月乒乓外交“小球转动大球”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106.简述尼克松访华的时间、意义?(1)时间:1972年(2)意义: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07.简述中美建交的时间、意义?(1)时间: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意义: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108.简述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1978年12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109
33、.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会议、恢复的权利及意义?(1)时间:1971年10月(2)会议:第26届联合国大会(3)恢复权利: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4)意义: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110.简述中国能够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的提高(2)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111.简述21世纪,中国全方位外交表现在哪些方面?(1)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拓展多边外交(3)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4)积极参与多边经济,社会活动112.简述21世纪,中国全方位外交格局是什么?格
34、局: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113.简述21世纪,中国外交成就有哪些?(1)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2)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3)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2001年,成立上海合作组织114.简述我国外交事业取得成就的原因?(1)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2)奉行正确的外交政策(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115.简述决定外交政策(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因素是什么?影响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116.简述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原因?(1)增强国防力量,提高国际地位(2)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威胁117.简述我国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1
35、)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6年,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试验取得成功(3)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4)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118.简述我国研制“两弹一星”中,杰出的科学家有哪些?科学家:邓稼先、钱学森119.简述“两弹一星”精神?及“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意义?(1)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2)意义: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核垄断,增强我国国防力量,提高我国国际地位;促进我国外交发展120.简述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何时发射成功?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121.简述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
36、何时发射成功?具有怎样的意义?(1)时间:2003年,神舟五号首次载人(杨利伟)飞行成功(2)意义: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22.我国第一次实现太空行走是在何时?宇航员是谁?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实现太空行走123.我国发展高科技的计划是什么计划?发展基础研究的计划是什么计划(1)“863计划”-即发展高科技计划(2)“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124.我国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时间?培育者?培育成功的意义?(1)时间:1973年(2)培育者:袁隆平培育出籼(xian)型杂交水稻(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3)意义:解决我国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保障我国粮食安全125.简述青蒿素发现的时间、发现者?(1)时间:20世纪70年代(2)发现者:屠呦呦(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26.简述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是在何时?1956年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127.简述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在何时?2012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128.我国科技文化取得成就的原因?(1)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