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84361 上传时间:2020-05-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练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知识梳理: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1、20世纪2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认为 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原因是氨基酸多种多样的 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2、20世纪30年代,人们认识到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它的化学组成包括 、 和 ;它有 种,由 决定。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直接证据)关键思路:设法将 和 等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的类型和特点菌落荚膜毒性致病力R型S型(2)实验过程:实验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方法巧妙构思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实验思路过程、结果标记细菌 标记噬菌体 噬茵体侵染细菌

2、实验结果 实验分析实验结论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三、烟草花叶病毒实验 结论: 四、生物的遗传物质1.原核和真核细胞遗传物质都是_,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2.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_ _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即只有在DNA不存在的情况下,RNA才是遗传物质)。典型例题:1、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则小鼠体内S型、R型细菌含量变化情况最可能是下图中的哪个选项2、(2011广东模拟)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搅拌、离心后发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的放射性很

3、低,对于沉淀物中还含有少量的放射性的正确解释是()A经搅拌与离心后还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B离心速度太快,较重的T2噬菌体有部分留在沉淀物中CT2噬菌体的DNA分子上含有少量的35SD少量含有放射性35S的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内3、(2011威海模拟)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D若用32P对噬菌体双链DNA标记,再转入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n

4、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4、如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其内的营养成分中不含有32PB图中的A表示噬菌体侵染过程,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噬菌体的DNAC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增殖后的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D若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3次,则子代噬菌体中含32P的占1/4练习反馈:1、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将从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用DNA酶进行了处理,并将处理后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结果发现培养基上仅有

5、R型菌生长。设置本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A.证明R型菌生长不需要DNAB.与“以S型菌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的实验形成对照C.补充R型菌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D.直接证明S型菌DNA不是促进R型菌转化的因素2、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部分噬菌体没有完成侵染细菌的过程B.32P标记T2噬菌体的DNA在细菌体内复制时,需要的酶是由噬菌体携带到细菌体内的C.在此实验中最后获得的子代噬菌体大部分不含有放射性D.在细菌体内产生的mRNA不含有放射性3用同位素3

6、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有 ( )A35S B32P C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4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下。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中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选项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A 全部无 全部32S 全部31P B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C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D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5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

7、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B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C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D32P、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6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经培养、搅拌、离心。检测上清液的放射性占15%,沉淀物的放射性占85%。上清液带有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A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B搅拌不充分,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未与细菌分离C离心时间过长,上清液中析出较重的大肠杆菌D32P标记了噬菌体

8、蛋白质外壳,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7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时,对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让其中一个已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最后释放出100个噬菌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最后释放出的100个噬菌体中,有98个噬菌体的DNA含32PC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噬菌体D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此细菌培养噬菌体8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从表可知( )实验组号 接种菌型 加入S型菌物质 培养皿长菌情况R蛋白质R型R荚膜多糖R型RDNAR型、S型RD

9、NA(经DNA酶处理)R型A不能证明S型菌的蛋白质不是转化因子 B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C和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9、为研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详细过程,你认为同位素标记的方案应为 ( )A.用14C或3H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 B.用18O或32P培养噬菌体,再去侵染细菌C.将一组噬菌体用32P和35S标记 D.一组用32P标记DNA,另一组用35S标记蛋白质外壳10、以下与遗传物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甲流病毒的遗传物质含有S元素CT2噬菌体内,碱基A、C、G参与组成的核苷酸有6种D可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DNA

10、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11、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用32P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以上4个实验一段时间(适时)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A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沉淀C沉淀、上清液、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上清液12、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对此实验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实验所使用的被标记的噬菌体是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获得的

11、B本实验选用噬菌体作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结构组成只有蛋白质和DNAC实验中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把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D在新形成的噬菌体中没有检测到35S,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13、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含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结果显示:在离心的上清液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1)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2)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请你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

12、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_,其原因是_。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是否有误差的来源呢?_,请简述理由: _。(3)请设计一个方法,来大量制备用32P标记的噬菌体 。14、自2009年3月起,墨西哥和美国等先后发生甲型H1N1流感后,我国及世界各国都先后向世界卫生组织申请索要甲型H1N1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我国研制出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在全国进行分批次免费接种。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研制疫苗过程中,实验室获得大量甲型H1N1病毒,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在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将其接种到7日龄的活鸡胚上培养,其原因是_。(2)利用特定的颜色反应

13、来鉴定H1N1流感病毒的化学成分,原理是: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DNA被甲基绿染色剂染成绿色;_。(3)在上述鉴定其化学成分的基础上,请利用活鸡胚为材料,检测鸡胚组织中是否含有H1N1病毒为指标。设计实验探究H1N1病毒的遗传物质并预测结果结论。实验设计思路:_。实验结果、结论:a_,说明H1N1病毒的RNA和蛋白质都具有遗传效应。b_,说明_。c只在用蛋白质感染的鸡胚中检测到H1N1病毒,说明_。知识梳理:一蛋白质排列顺序脱氧核苷酸含氮碱基 磷酸 脱氧核糖碱基二DNA蛋白质:粗糙无 无 无 :光滑有有使人患肺炎或小鼠患败血症(2)转化因子 DNA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实验

14、材料T2噬菌体、大肠杆菌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巧妙构思噬菌体只有DNA和蛋白质两种成分实验思路S是蛋白质的特有元素,P几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的观察它们的作用。过程、结果标记细菌细菌+含35S的培养基含35S的细菌细菌+含32P的培养基含32P的细菌标记噬菌体噬菌体+含35S的细菌含35S的噬菌体噬菌体+含32P的细菌含32P的噬菌体噬茵体侵染细菌含35S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内没有35S,35S分布在宿主细胞外含32P的噬菌体+细菌宿主细胞外几乎没有32P,32P主要分布在宿主细胞内实验分析过程3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未进入细菌内

15、部,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的内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三、结论:RNA是遗传物质。四、1. DNA DNA或RNA 2. DNA RNA DNA典型例题:1、【解析】随着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S型细菌的数量变化呈现S型曲线的变化。R型细菌在小鼠体内开始时大部分会被免疫系统消灭,随着小鼠免疫系统的破坏,R型细菌数量又开始增加。【答案】B2、【解析】在该实验中,搅拌离心的目的是将吸附在细菌表面的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分开,但是,由于技术等原因,经上述处理之后,还是有少量含有35S的T2噬菌体吸附在大肠杆菌上,没有与细菌分开。T2噬菌体没有轻、重之别,故B项错误;在噬菌体的DNA

16、分子上没有35S,C项错误;侵染细菌时,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内,D项也是错误的。【答案】A3、【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选用了理想的实验材料噬菌体以及理想的技术手段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在噬菌体的亲子代之间,只有DNA有连续性,子代噬菌体的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这可以通过分别用35S和32P标记时,放射性的分布差别来判断,由于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因此,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一切条件,除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其余均由细菌提供。D项中,经复制n次后,含32P的有2个DNA,比例为

17、2/2n1/2n1。【答案】D4、【解析】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在体外环境中不能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蛋白质外壳留在外边;一个含32P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3次,共产生8个噬菌体,其中有2个噬菌体含32P。【答案】A练习反馈:BBBDC 6.A 7.D 8.C 9.D DBB13.(1)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2)升高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是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出现放射性(3)先用32P标记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可大量获得被32P标记的噬菌体。14、【答案】(1)病毒的繁殖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2)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3)将H1N1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开,分别用RNA和蛋白质感染活鸡胚组织,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分别检测鸡胚中是否存在H1N1病毒a.在用RNA、蛋白质分别感染的鸡胚中都检测到了H1N1病毒b只在用RNA感染的鸡胚组织中检测到H1N1病毒H1N1病毒的RNA起遗传作用cH1N1病毒的蛋白质起遗传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