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后进生转化的几点体会内容提要:长期教育实践的体会是:不能轻易把学生归为后进生;不能认为他们什么都差;不能迷信一种教育方法;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承诺;不能以为后进生教育是一劳永逸的。关键词: 宽容 鼓励 后进生 作者单位:南京市秣陵中学作者姓名:高东美邮 编: 211111联系方式:527556731关于后进生转化的几点体会后进生在教育词典中对“ 后进生 ”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品德不良的后进生有以下特点:(1)表现在认识特征上是认识能力低下,对道德、法纪愚昧无知,常常是非模糊或颠倒。形成错误的人
2、生观,常表现为亡命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低级下流的乐趣观。(2)表现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们义气,常表现为不分是非的感情用事。情感不稳定,变化多端,喜怒无常。(3)表现在意志特征上是薄弱型,有时显现两极特点。常常是在正确方面表现出自卑和意志薄弱;在狭隘的利己主义方面表现出意志力畸形的“ 坚强” 。学校中产生后进生的原因主要有:(1)学生本身素质差,不求上进,觉悟低。(2) 家庭的不良影响。(3) 社会的不良影响。(4)教师教育不得法,师生关系紧张等造成的恶果。其中以(2) (3)两种较为普遍。后进生在班级中的数量往往只有少数几个,然而当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深刻地认识到:班主任工作成功与
3、否,其中很大的一个因素就在与对班级中几个后进生的教育上。他们在班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影响着整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因此各类有关转化后进生的文章随处可见,许多同行介绍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笔者读了受益非浅。这里,笔者只想谈一谈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自己的一些体会。供大家参考。我的体会是:第一、不要轻易把学生归为后进生。要坚定这样的信念:他们只是暂时处于后进状态。不要因为他们犯了几次错误就把他们一棍子打死。没有一个学生是天生的后进,也没有一个学生自愿把自己称为后进生。但是,对于有些处于临界区域的学生来说, (这些学生往往平常表现自觉性较差,又缺乏自信)生来一旦把他们归到后进生的行列,他2们会对自己产
4、生心理暗示,加上周围同学的白眼,久而久之,他们就真的成为后进生了。因为这些学生本身就丧失了自信心,成绩长期跟不上,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爱与帮助,自暴自弃,对教师对学习产生了逆反心理。这时候如果老师再把他和比他更差的同学归为一类,就等于把他向后进生的队伍推了一吧,相反,如果我们主动地把他和后进学生区分对待,给予鼓励,拉他一吧,也许他顺势就上来了。而对于班主任来说,后进生的队伍越大,转变难度会成几何级数上升。因此宁可信其不是,不可信其是。但是,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有时,个别学生我们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理智上我们不想把他归为差生,可感情上总不免有点嫌弃,这时,如果你有孩子,想想自己的孩子吧!如果是
5、自己的孩子犯了这样的错误,你会怎么做?也许你的孩子不会同时犯这个学生的所有错误,但也许他也偶尔犯其中的一两个错误吧。你会认为他是差生吗?如果你还没有孩子,那么想想你小的时候,是否犯过类似的错误或有过犯类似错误的冲动?你是差生吗?第二、不要认为他们什么都差。 即使有些学生确实可称为后进生,甚至受到过处分,也不要武断地认为他们什么都差。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 ”事实上,后进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教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但是,做到这一点比上面那点更难。确实,站在老师的角度,有些学生学习差,劳
6、动不积极,体育又不行,甚至连身体都不好,简直一无是处。我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我的做法是:到学生中去,看看学生对他的看法如何?结果却出乎我的预料。他在学生中的人缘相当好,再问大家是怎么回事?学生的看法与我的截然不同。除了学习差这点有一致之处之外,学生对他的看法是:为人大方、不斤斤计较、讲义气、乐于助人、集体荣誉感强。缺点就是缺乏上进心,有点3得过且过。在同学眼里,他根本就不是老师想的那样不可救药。在老师眼里的那些不可容忍的缺点,在同学眼里,根本就没什么。反思自己是不是带着有色眼镜看后进生了?我们常说:对待后进生要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要看到后进生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引导后进生学习其他同
7、学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树立起自信心。如果我们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后进生,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又怎么能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呢?我们不仅要看到他们的闪光点,还要把他们的闪光点放大了看。象上述那位学生,当我发现他乐于助人之后,就有意识地安排他为班级做一些事情,让他体会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重要,从而去除原先那种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感觉。逐渐地,他在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鼓励下,也慢慢地有点上进心了,成绩也有一点点进步了。第三、不要迷信一种教育方法。无论你是“晓之以理、动之以请”的母爱式教育;还是你坚信:“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或是你喜欢采用“赏识教育” 哪一种单一的教育方法都不可能轻易地转变
8、一个后进生。因为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基本上是“刀枪不入” 。况且,套用一句名言“先进的学生往往是相似的,而后进的学生却各有各的后进” 。怎么可能用同一把钥匙开不同的锁呢?因此,即使是你自己或别人成功的方法,拿来套用,也不一定管用。在教育后进生的方法上,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断地摸索和尝试各种方法。要不同的学生不同对待,要软硬兼施,真诚的关心与严格的纪律相结合。第四、不要完全相信他们的承诺。前面我们说到:要充分相信后进生,但并不是相信他们所说的一切,尤其不要轻易相信他们的承诺。我们只要坚信他们能最终被转变就可以了。如果他们的诺言那么可信,那他们就不叫后进生了。也许他们在许诺的时
9、候,确有改过自新的决心,但往往转过脸去,他们就忘了,或又回到他的狐朋狗友当中去4了。因此,越是轻易许下的诺言越不可信。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让他们写几份保证书或几个诺言,而是看他们的行动。行动上即使只有一点点进步,都要予以认可甚至表扬,而嘴巴上说的再好,都不要太相信。第五、不要以为一劳永逸。不要以为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教育之后,就能够彻底转变,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说服教育,情理感化、纪律约束后后,思想上会出现一定的波动,有的会强烈的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 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技巧等,行为上可能暂有收敛。 这个时候班主任切不可认为工作已毕,从而放弃努力, 如果老师忽视了严格的
10、管理,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 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可能又会出现。因为学生这一阶段的心理上容易接受好的思想观念, 但更容易回归到以前曾根深蒂固的坏思想。因此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切不可掉以轻心,有一劳永逸的幻想。事实是他们就象大病初愈,还未来得及康复的重病患者,随时都可能旧并复发。又象放在你身边的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爆炸。不知何时,他们就会给你捅个什么娄子,让你前功尽弃。因此我们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对后进生进行长期的密切的监控,直至完全转变,不再反复。总之,后进生是客观存在的,后进是有原因的,比如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心理等原因。后进不是智商和情商上的弱智,是可以改变的。对于“后进生”我们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有爱心、信心、耐心和恒心等待他们成长。要花时间,受得起委屈。关键在心态、情感、价值取向上加以引导,使他们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态,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宽容、鼓励他们。做平等的长辈,交心的朋友。以名人启发,用亲身经历感动。帮助他们走进集体行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材。2006.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