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79422 上传时间:2020-05-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莅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膃类别:默认分类 | 浏览(1382) | 评论(0) 2009-04-13 13:28 袁 儿童保健发展现状与趋势螇 丁宗一蒄 北京军区总医院 100700蚂一 儿童保健是儿童医学中的重要基础和基本任务蚁1820年儿科从内科独立出来的时候是以单纯治病为目的的(狭义儿科学)。随着营养学,免疫学,细菌学等基础科学的发展,儿科开始注重疾病的预防,但这只是在二级预防层次上的预防。由于物质代谢,生物化学知识的深化以及各种抗菌素生产,激素的提取与合成商业化,预防接种常规开展,使得传染性疾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得到有力的控制,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下降。儿科学的重点转向未成熟儿,先天缺

2、陷,病毒性疾病,神经系统和心肾血液疾病。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起,以费明翰调查(Freimingham Study)为代表的二战后那一代的年青研究者对生活方式、心理行为对疾病发生发展影响的认识已经有了与以前极不相同的看法。此种看法在儿童生长发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的启迪下发展为对疾病模式的新认识。危险因素和生活方式的概念彻底改变了病因学的视角。阿波罗登月、费明翰调查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和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后两项研究揭示在对疾病、健康和生命现象本质的认识上,本世纪人类所达到的高峰。以费明翰调查为代表的新的流行学革命与计划生育引发了第二次流行学革命,这次革命的直接结果是医学关注的重点不仅仅

3、是疾病,而且关注健康。生命质量第一次被提到研究的前沿。与此同时,环境污染与环境保护成为疾病防治和健康促进中必需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有关环境问题的认识有所深化,我们认为,对儿童生长发育而言,良好的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物质环境,而且应当包括心理精神环境。这一学术观点,受到包括美国总统克林顿在内的国际有识之士的认同与重视。在当代科学观点不断深入和迅速更新的发展潮流中,受其影响和儿科本身发展规律驱动,儿科同样超越疾病把健康作为新世纪的目标。新一代的儿科医生所面临的任务与他们的前辈大不相同:老一辈儿科工作者终身致力与降低儿童死亡率和发病率,新一代儿科医生的难题是如何保持已经降得很低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4、并且不让它上升。同时,怎样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由于行为心理的问题日趋增多,单纯诊治生物疾病已远远不能适宜时代的要求。对儿科医生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到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的水准。与此同时,学术界逐渐认识到,儿童医学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不仅是个体,还有群体;不仅是治疗疾病,还有健康促进;不仅有纯生物学问题,还有社会-心理-行为问题。儿童保健便成为代表这一学术思想的新专业方向。袈复习从1834年俄国第一部儿科教材到今天各国儿科教科书可以看出从单纯临床儿科到儿童医学(广义儿科学)的历史演变。从单纯临床儿科扩展到儿童医学不是词义学的变换,是新的学术概念,内涵,视野,领域和方法学的革

5、命性演变。儿童医学不再是以成人医学为主的医学架构中的一个小小的年龄分支,它是以生长发育为主线的生命过程的医学。从年龄段而言,是从受精卵着床到青春期结束。儿童医学涉及的时间前出到孕前期,延续到青春期发育结束。儿童医学所涉及的领域从父母的行为,家庭生活方式到青春期生物-心理-行为的生理病理改变。促成这个学术巨变的驱动是儿童保健在基础,临床和人群研究中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袆 儿童保健的日常工作要求对儿童生长发育进行常规监测,对儿童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早期检出有害健康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疾病,识别儿童动作-语言发育和行为-心理发育迟缓或障碍,同时对上述各种情况予以正确处理。儿童保健工作还要为降低人群常见

6、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制定正确的策略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因此,儿童保健工作是在儿科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扩大其管理范围,达到防治疾病,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的目标。儿童保健是儿童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是与儿科临床互不相干的部门。在许多发达国家,儿科医师的教育和训练课程中有相当大部分的内容是儿童保健教。越是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这部分的比重越大;人群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高,对儿童保健的要求越多。儿科医师除了熟知各自专业知识和技术外,均定期参加儿童保健门诊,从事儿童保健日常工作,这一点与成人医学的分科即分离的状况截然不同,与我国面前儿科临床和儿童保健相互分离的状况迥异。目前存在的儿科临床与儿童保健截然分离的状况,有

7、其历史原因。但从学术发展和人员培养的角度来看是不利的。不利于儿童医学的迅速全面发展,不利于迎头赶上国际儿科的先进水平并与其接轨,不利于高级儿科医师和研究人员的培养。肂 八十年代末,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国际儿科学会就把儿童保健定为本世纪末和新世纪儿科发展的工作重点,1990年国际儿科学会在北京召开的常务委员会其主题是2000年儿童保健。从国际儿科学会所举办的历届学术大会的论文和课题分布来看,有关儿童保健的课题逐年增多且发展速度极快。1998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的第22届国际儿科学会学术会议上涉及儿童保健的领域有17个占30%,论文数占20%,比任何一个专业都多。有关儿童权力,女童,

8、意外损伤,单纯肥胖症,环境污染与损伤,心理-行为,能力发育等一大批非传统临床儿科课题成为大会重点题。这个趋势表明了国际儿科学界的发展方向,显示儿童医学概念,内涵与领域的扩展。我们应当尽快扭转观念,从人员培训,课题配置,专业方向,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重组。由于疾病谱变化,传统疾病减少,新的保健服务(知识,技术,方法)一时跟不上,许多地方儿科呈现萎缩态势,业务锐减,人员分流,病房关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单纯肥胖症成为常见疾病,原有的知识结构已无法解决这个难题。环境污染增多,如何防治儿童铅损伤成为必需应对的挑战。换奶期喂养不力已经是妨碍我国婴幼儿生后第一年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的主要危险因素,科学指

9、导泥状食品添加是继母乳喂养后需要大力推广的营养改善行动。促进儿童语言,动作,潜能良好发育已经是广大家长迫切要求。所有这些已经出现在儿童医学日常工作面前的现实告诉我们,儿童保健是所有从事儿童医学人员的必修课。儿科临床医师不参加一定时间的儿童保健工作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了。莂儿童保健专业涉及基础儿科学,前瞻儿科学,社会儿科学以及流行学,统计学诸领域,尤其需要具有生长发育,营养学的修养。这些相关知识的研读与训练又是高级儿科医师必需接受的严格专业教育。仔细分析发达国家儿科教育(包括继续教育)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在提升高级职称前,每一个儿科医师必需具有上述各个课程的学分,必需具有相应领域的科研能力。

10、任何一个高级专科儿科医师对儿童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最新进展了如指掌。我国老一辈儿科先驱无不是临床各科的精英,又是儿童保健的带头人。诸福棠教授生前多次嘱咐要高度重视儿童保健,大力开展相关研究。他一再要求临床儿科医师要懂儿童保健,身体力行参加儿童保健工作。我国有些城市婴幼儿死亡率已经控制在7或以下达到进入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儿科发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一个标志,是几代儿童保健工作者多年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新世纪带来之时,展望未来,儿童保健将是儿科学发展和突破的重要前沿。儿童保健还是老年保健医学发展的重要导引。儿童保健基础研究的成果和人群实践将引发医学和预防医学的重大变革与前进。蚆二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11、儿童保健发展的脉络羄 在保护、促进儿童健康的目标下,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儿科医师在下述领域里作出自己的贡献:蒁1疾病的人群控制膂 儿科医师所接受的传统临床训练使他们囿于狭小的眼界、习惯于对个体疾病的诊治。由此,绝大多数儿科医师缺少关于疾病人群控制的科学方法学知识和严格训练。由于知识的匮乏产生对该领域的专业性生疏与恐惧,但表现为一种职业的蔑视和清高,看不起预防、看不起保健。这种心理学上有趣的因恐惧引发过度防卫的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儿科医师中尤为突出。在经常接触新信息、新知识的专业人群中基本上没有这种知识落后、陈旧的特征了,代之以对预防保健的极大热忱和娴熟的修养。蚇在新的世纪里,疾病的人群控制是所有

12、儿科医师的职责。即使在发展中国家、在贫困地区或街区,疾病控制不再是孤立的、个体化行为。只有当疾病在人群中得到有效地控制,健康才能成为人民日常生活中的经常性享受。为此,各国应当根据本国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本国疾病人群控制战略。儿科医师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而且应当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莇疾病的蔓延、反复和难控制无不与儿童营养、体质健康水平、免疫状况、生活习俗和环境条件有关。这些具体的影响疾病人群控制效果的的危险因素是儿科医师熟知的。儿科医师在制定疾病人群控制的具体方案时可以作出很大的贡献。膄2营养改善薈即使是个体的营养改善对于临床儿科医师也是一个陌生的领域,现行儿科教育中的营养学知识,还停留在“试管科

13、学”的阶段。对家长的营养指导大部分是纯理论、化学性的、枯燥的说教。与儿童喂养、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营养改善适宜技术需要、也只能由儿科医师来创造、传播。关于人群营养改善,首先要掌握社区营养诊断的技术。其次要学会分析存在问题、确定需求、识别危险因素等知识和技术。最后,要善于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案、并且会组织现场实施、评估效果。蝿对儿科医师而言,营养改善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贫困地区营养不良、城市的生长不良、单纯肥胖症,微量营养素缺乏、维生素不均衡、重要营养素如钙、铁、碘的营养不良,常见维生素如维生素A、D过量等。这些问题或产生在贫困地区、或产生在贫困地区脱贫之后、或产生在快速都市化、或产生在快速致富

14、之后。其共同的特征是缺乏正确、合理的营养学知识,生活方式不正确。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仅靠纯生物医学、化学营养学知识,还需要社会行为知识与健康教育。这些工作只能有儿科医师来完成。蒅营养改善并不是营养物的简单投放与叠加,儿童的营养环境主要是由家长提供的,家长的喂养行为和儿童本身的进食行为、进食环境、摄食时的情绪、膳食习惯、烹调水平与习惯都直接影响儿童的营养结局。只有儿科医师长期与儿童及其家长打交道,能够了解、研究这些相关因素,能够对家长进行适宜的交流。对于儿科医师来说,营养改善是一个全新的、大有可为的领域。薄3健康促进荿随着现代化和都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越来越珍惜生命的价值,越来越追崇生命的质量,进

15、而认识到长寿和老年期的体质健康需要从儿童期开始干预。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展示了二十世纪医学的关注点从疾病投向健康,预览了二十一世纪世纪以保健为中心、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医学架构。究其根本,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展使人们终于醒悟:在下一世纪健康问题将走上世人瞩目的历史舞台,儿童保健是研究健康与健康促进的突破口。成年期的健康(包括有关知识、技术、措施)必将、而且只能得益于儿童保健的任何一项进步。薆 健康促进的理论基础是儿童有氧能力发育。与之相关的心肺、血液、肌肉、骨骼、脑神经等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训练以及运动处方的制定是具体的干预手段。现有的儿科教育缺乏这方面的内容和

16、训练,这些知识需要临床医生重新学习。有氧能力是体质健康的基础,是八十年代兴起的新的前沿课题。目前这个课题尚缺乏必要的基本数据、参照人群值,对一些基本规律了解不多,急需开展基础研究。在健康促进领域里,有关健康的概念、健康的组成、衡量健康的参数和方法、保护健康的措施、促进健康的活动方式、运动量、运动频率、运动处方的制定等都是儿科医师进行科学研究的课题。薃4心理卫生与精神健康肃国内对心理卫生的重要性至今还远远没有受到包括专业人员在内的深刻认识和充分重视。这一方面是由于研究心理卫生所需的学术、技术要求极高,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能满足其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生活水平使人们还顾不上对心理健康的追求。贫

17、困地区自然是苦不可言,脱贫致富地区追逐的多是物质享受、对暴富者则无健康可言。但对儿童来说,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是应当从小加以训练、培养和保持的,儿科医师负有责无旁贷的义务。聿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是健康促进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心理不健康,身体就无法健康,即使有一时的健康,也不能持久。我们谈健康,包括身心健康两个方面。躯体的生物学健康一般好理解,心理卫生,精神健康容易忽视。人性教育,性格塑造,气质养成等心理-精神-行为境界的健康往往没有从小培养。许多家长或是宠溺娇惯孩子,或是把自己过高的预期目标放在孩子肩上,使孩子苦不堪言,精神扭曲,人格异化,心理冲突。不仅造成身心疾病,有的还出现暴

18、力或犯罪。我们容易注意物质营养,忘却精神营养。我们只重视知识教育,忽视了道德教育。由於不能积极地适应社会,最后还是害了孩子,让他们身心受苦。薇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虐待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虐待对儿童造成的损伤有立刻显现的、短期的损伤,也有立刻显现但保持终生的或成人期、生活后期才显现的长期损伤,这与虐待的种类、强度、持续的时间和发生的频率有关。发生在家庭里由双亲施与的虐待对儿童的损伤最剧烈,在那些家庭里双亲粗野、无教养、残暴,家庭中无正常的人文、亲情关系。在这种家庭中,儿童体验不到应有的关怀、照顾和保护,看到和体验到的只是阴暗的、负面的情绪、病态的行为。挨打(拳头、利器)是经常的事,身体伤害由轻(青肿、

19、擦伤)到重(骨折、内脏出血、昏迷),同时还有器官、脏器功能性和器质性损伤,几至生命垂危。身体虐待严重阻碍儿童认知发展并引发大量心理社会问题,学术界称之为“暴力诱发的智力伤残”。有研究显示,在10的受虐待儿童中,虽然此次虐待已结束,但该虐待所造成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迟缓可持续4年。受虐儿童中可发生多种神经和神经心理紊乱。在经过治疗的 待受害儿童中易罹患精神/意识分裂症状。青春期受到 待的受害者多有自杀、压抑,而且自我评价极低。羆从行为心理发育的角度来看,儿童期所养成的行为心理特征可以保持终身,而且在生命后期有强烈的表达。因此,儿童期性格培养、气质朔造、习惯养成、行为教养、文化底蕴积累、作风训练等

20、人文特征朔造的工作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仅使一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长为一个具有高度文明和科技知识、体魄健壮的完美个体,而且使整个民族、社会和人类世界都成为高度发达、文明的世界。这种世界的改造,源于个体的培养。儿童保健医师医师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职业工作者所无法比拟的。蒃5儿童权利衿本世纪后期儿童权利成为国际社会中一个重要论题,以各国首脑签署的国际儿童权利公虿约为此种国际努力的里程碑。儿童权力诸多方面中,依其生物医学-社会-心理发展的顺序,下列权力是属于基本权力.肄-享有生存和保健的权力袂-享有自由和尊严的权力薀-享有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力蒆-享有法律保护的权力蒇-享有受教育,文化

21、,运动休闲的权力莁-享有工作和在工作中受到保护的权力莀 上述权力可以归结为:蒇 基本生活条件权力薅 教育权力羅 健康权力肁儿童权利的任何损害,都会在儿科医师的实践中无一例外地被检查出来。因此,儿科医师在捍卫儿童权利方面处于特别敏感和有利的位置。当然,儿科医师在捍卫儿童权利的努力中,应当和政府各个部门、非政府组织和个人密切合作,而不是孤独的个人奋斗。蕿 6女童蚃女童问题是妇女运动中一个基础课题,是争取妇女解放,独立,平等权力中第一个需要争取的权力和重视的领域.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设立”女童论坛”后,各国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同时着手改善女童状况,提高女童地位.女童问题最初是从社会角度

22、提出的.近年来,已成为多学科共同关心的课题.国际儿科学会(IPA),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席会议把女童问题列为儿科中一个重要课题.蒄 女童问题的核心是女童权力,即女童享有与男童同等的权力.提出女童问题的目地在于女螁童与男童一样有相同的机会,条件和服务使之具有健康的体格,健全的心理素质,内在的潜能得以充分训练和发挥,其社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机会得以充分表达和获得.与其他领域的工作人员相比,儿科医师在女童问题中应当发挥更多的作用。应当认识到:今天的女童是明天的母亲,保护女童就是保护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评价,一个文明、发达的社会,是以女童所享受到的无微不至的

23、呵护、细致周到的卫生保健服务、充分发挥潜力的社会生活环境为标志的。 莆科。早期儿科学的内容也只是对于小儿疾病的诊治。嗣后,学术界认识到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其生理特点和病理现象各异,环境条件、膳食营养供应和卫生保健状况对儿童的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不同。时值营养学、免疫学、细菌学等基础学科的快速发展,儿科学开始把注意力投向基础学科。进入本世纪,随着物质代谢、免疫学知识的发展和各种抗菌素生产、激素的提取与合成商业化,预防接种普遍开展,使得营养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得到有力的控制,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儿科学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未成熟儿、先天缺陷、病毒性疾病和心肾血液疾病。肆7意外伤害袃儿童期意外损

24、伤已被国际学术界确认为二十世纪儿童期重要健康问题。亦是二十一世纪儿科和儿童保健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的前沿课题。儿童期意外损伤(childhood injury)也可称为儿童期意外事故(childhood accident)。按字面界定, 可以定义为由意想不到的原因所造成的损伤或死亡。即所谓Unintentional injuries。目前认为意外损伤是一种突然发生的事件, 它是生活中对人生命安全和健康及生活质量有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因素。意外损伤的发生既有外部原因,亦有内在规律性。它属于一类疾病,国际疾病分类(ICD-9)已将其单独列为一类。从70年代末期起欧洲、欧洲以外发达国家和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

25、的流行病学报告表明意外死亡已成为儿童总死亡顺位中的首位。90年代初期, 连一般发展中国家象尼日利亚、巴巴多斯、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等国家的意外死亡除在0岁组居死亡顺位第三位外, 在1-4岁, 5-9岁, 10-14岁组皆为第一位。我国妇幼卫生项目县局部抽样调查表明, 意外死亡已占0-14儿童死亡顺位的第一位死因。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结果, 在1-4岁组中无论城市、农村或全国平均皆为第一位死因。薁儿科医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组织协调工作:(1)呼吁建立由政府各有关部委组成的联合领导小组, 统一规划国家级监测系统、干预方案。各级政府及部门制订各级相应方案。(2)组织多学科研究, 对不同类型意

26、外损伤的发生机制、预防方案、急救转运体系等问题提出规划。(3)加强预防儿童期意外损伤的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介或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家长会把防范儿童意外损伤的知识交给广大群众和儿童青少年。在意外损伤的防治工作中,健康教育是应坚持不懈的基本措施。儿科和儿保工作者还应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促进在各种环境中设立安全警告标志。生产安全产品,加强急救运输体系的建设, 加强现场首次抢救技术与知识的普及, 加强立法管理, 例如禁止燃放烟花炮竹, 限制养犬、禁用含铅汽油等法律。此外还应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有意外事故发生机制中心理冲突, 情绪压抑, 精神分裂, 行为偏离, 性格畸型, 人格异

27、化, 攻击行为等心理-行为因素的作用。蒈 8环境保护膄我们所说的“环境”不仅之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物质环境,还包括我们得以愉快生存的精神-心理环境。对儿童来说,尤其如此。环境污染,包括自然环境被有害物质污染,还包括精神-心理环境被那些污浊,格调低下,烦心恼人的语言文字画面等不良信息污染。物质污染和信息污染是今天我们生活环境中最具杀伤力的危险因素。对儿童生长发育而言,为儿童提供良好生存环境,需要在这两方面进行保护。芃适宜生存的空间-安全城市节这不是一个夸张的词汇。环境安全性(或称安全城市) 是目前衡量生活水平,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盲目盖高层建筑,急剧扩大建筑面积,缩小了绿化面积是都市化进程中

28、一个代表性特徵。在夏天湿热,空气流动凝滞时,使都市上空层流带缺氧,造成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和血铅水平在夏季上升。高层建筑大量使用玻璃墙,加剧光污染,使儿童弱视,近视,散光等发病率上升。汽车无限增多,不仅造成尾气污染空气,鸣喇叭声造成儿童听力下降和神经衰弱,睡眠不良,情绪不稳,好斗,急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高层建筑带来了核心家庭形态,造成离群索居,人际交流障碍。这些疾病现象称之为“新发病率”。“新发病率”上升,给我们提出新的挑战和任务。儿科首当其冲。葿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和外层空间旷日持久的掠夺性开发恶化了我们生活的环境,科学技术越是发展迅速,这种恶化越是残酷。现在已经到了人们必需懂得要善待自然、赎回

29、历代所造孽犯下不可饶恕罪恶的时候了。从猿到人以及人类发展的全部历史虽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这个文明的代价是相互残杀、无尽的战争。今天,环保与和平是人类文明的要求。人类不应当再象他们原始、野蛮的祖先那样愚昧无知。蒆环境保护中防治以铅镉为代表的重金属污染对儿童尤其重要。这些重金属(如铅)是亲神经毒性和亲胎盘毒性毒物,具有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作用,对儿童智力发育,神经系统功能,全身免疫能力,肾功能损害。尤其直接危及儿童身心健康。因此,必须立即展开人群防治。学龄前儿童铅污染的危险因素,如:手口动作多。环境铅暴露高,更应开展简便易行的预防方法降低铅暴露。儿科医师在儿童期铅污染

30、防治工作中任重道远。在防治重金属中毒的工作中要抓好一级预防,其重点是既不要轻视麻痹,又不要过分紧张、恐慌。特别要注意不法厂商的恶意炒作、歪曲和误导。螂 9自由基肂我们对自由基的认识还停留在纯“理论”上,没有和临床症状相联系。机体的老化、健康的损伤除了各种损伤因素的直接作用外,绝大部分是通过自由基来杀伤的。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病痛、不舒服、难受,一些归属不到某类疾病的“异常”,实质上是自由基杀伤的表现。为了维护健康,清除自由基是一个基本措施。机体在内外各种因素作用下,直接、间接产生大量自由基,被机体及时清除的自由基就不会产生疾病或癌症,未被清除的就会造成损伤。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我们每天有2,0

31、00次癌变发生。通过DNA修复及时消灭这些癌变,保持健康。如果修复不及时,会留下癌变细胞。自由基在攻击正常细胞的过程中,损害健康和DNA修复功能。在儿科杂志上我们介绍了金属硫蛋白(MT)在清除自由基的功能。金属硫蛋白(MT)不仅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还有平衡微量元素、对抗重金属毒害的作用,是环境保护和健康促进的有效用品。芆10凋亡蚅我们还把“凋亡”仅仅看成是一个“基础”的知识,与健康联系不起来。其实,凋亡是机体维系健康的一个重要自我保护的生命过程。如果脂肪细胞的凋亡正常就不会产生肥胖。我们对单纯肥胖儿童脂肪细胞凋亡研究时发现,肥胖儿童脂肪细胞的基础凋亡率比非肥胖儿童低。凋亡率下降,使得衰老,伤残

32、的细胞不能程序化,进入生理性死亡,必然引发病理性死亡。这对健康的损伤是十分严重的。长期积累便导致癌变,老化。充分均衡营养,适度体力活动,充足睡眠,愉快心情,规律的生活节奏就可以保证正常的凋亡水平,避免很多疾病危险因素。这就是为什么提倡科学的,正确的生活方式。当然,现在的研究一直致力于寻找影响凋亡水平的措施,以期干预癌变,老化,杀伤等一系列危害健康的危险因素。膂11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均衡蒈我们需要加强对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均衡的重视。从现有的人群营养实践情况分析,在液体食物、泥糊状食物和固体食物三个营养源供应阶段,供能营养素的充足补充得到了一定的了解和正确应用,但对其比例和均衡的知识和技术较差。在

33、这三个营养源阶段内,对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的重视、知识和实践存在问题很多。在这个领域内商家和广告起到了很坏的作用,他们制造了一个负面的营养环境,误导人群,歪曲正确的知识。保护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要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同时也要清除错误的宣传。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在体内含量不多,每日摄入量也很少,但一日不能或缺,多了又会中毒。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营养素作为食物、药物和毒物的三种形态、三种发生条件。正确规范人群的营养实践。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早期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的缺乏,不仅造成体格发育迟缓,同时造成年长期智力、能力、认知发育障碍和行为偏离。即使在补充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素后,此种损伤还会长期存在,在某些条件下

34、还会复发。莈12 有氧能力发育螃健康的物质基础是有氧能力。我们说的体质健康(Physical Fitness)取决于有氧能力的大小。我们说的“身体底子”好坏,基础还是有氧能力高低。只有有氧能力水平高,免疫能力、反应能力和应答能力才能达到最佳水平,身体的“底子”才好,“素质”才高。健康促进的关键是提高有氧能力,健康促进的方案是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是生理学中的一项专业技术,需要在测试氧消耗的基础上经过计算而得。每个人的运动处方不形态,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健康水平和身体状况其运动处方也不相同。在不同训练阶段,其运动处方还不相同。运动处方和训练计划不是同一件事。这些是需要区别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已

35、经做出了318岁这个儿童青少年有氧能力发育的参照值,可供参考和使用。薁13转基因食物艿英国的一位研究人员最先公布的实验结果说:用含有转基因的马铃薯饲养大鼠,引起了大鼠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减轻、免疫系统遭到破坏。不久,英国皇家学会在专门对此组织的评审中,却对这项实验指出6条缺陷:不能确定转基因和非转基因马铃薯的化学成份有差异;对食用转基因土豆的大鼠,未补充蛋白质以防止饥饿;供试动物数量少,饲喂几种不同的食物,且都不是大鼠的标准食物,缺乏统计学意义;试验设计差,未作双盲测定;统计方法不当;试验结果无一致性等。2002年,英国自然和美国科学杂志又陆续报道:纽卡斯尔的研究人员发现,转基因食品中的DNA片

36、段可以进入人体肠道中的细菌体内,这似乎证明肠道的菌群会对抗生素产生抗性。英国食品标准协会为此做了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第一个人体实验哈里吉尔伯特等学者给12名健康志愿者和7名手术切除部分结肠的志愿者,吃了含转基因大豆的汉堡包和牛奶冰激凌食品。结果发现:健康者的粪便中没有发现转基因大豆的转基因。但是,在那些切除过结肠的受试者的粪便中,确实发现了3.7的大豆转基因,这一结果提示:有极小量的细菌摄入了大豆转基因。但这一数据没有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他们肯定地说,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种转基因的漂移对人有副作用。英国皇家协会的研究指出基因食品可能带来过敏等不良症状,而且对儿童和婴儿的危险尤其大。国际上许多国家

37、和环保团体都呼吁对基因食品进行标签,进而停止转基因生物的商业性释放。 在中国,科学家们对转基因的安全也泾渭分明地分为两派.中科院科学新闻发表的一篇文章,将转基因食物“可能”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总结为三点:一,转基因作物中的毒素可引起人类急、慢性中毒或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二,作物中的免疫或致敏物质可使人类机体产生变态或过敏反应;三,转基因产品中的主要营养成份、微量营养成份及抗营养因子的变化,会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使其营养结构失衡。到目前阶段,对转基因安全性的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是:这是一个需要多中心纵向研究的课题。荿14纳米肆有三个研究小组分别报告说,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毒性。位于休斯顿的美国宇

38、航局太空中心的研究小组发现,向小鼠的肺部喷含有碳纳米管的溶液,碳纳米管会进入小鼠肺泡,并形成肉芽瘤。杜邦公司的一个研究小组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用聚四氟乙烯制作的纳米颗粒毒性更强。纽约州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让大鼠在含有这种纳米颗粒的空气中生活15分钟,就会导致大多数老鼠在4个小时内死亡。在另一项研究中,该研究小组发现用碳13和锰制作的纳米颗粒能够进入大鼠的嗅球,并迁移到大脑。芄15驱铅用品罿多年来,国内外临床上一直使用络合剂作为驱铅治疗的主要药物,该类药物多使用不便,副作用大,不适于预防用药,特别是亚临床期的儿童,因此,寻找更为理想的驱铅药物已成了许多药物工作者的重要工作。市场上也有许多该

39、类产品,如使用Zn、Ca、Fe、Vc、果胶纤维素、半胱氨酸、中草药等产品进行驱铅。无机元素Zn、Ca、Fe等与铅(Pb)有取代和拮抗的相互作用,Zn还可诱导机体产生金属硫蛋白(MT)达到驱铅的目的,但是,如果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大大超过了机体调节能力,同样对人体是有害的,Zn被人们誉为“生命之花”参与人体内80余种酶和蛋白质核酸的合成,但当体内锌量超过正常值,就可引起锌中毒,慢性则表现为食欲不振、腹痛、呕吐以及顽固性贫血等症状,急性锌中毒的临床表现则与锌进入体内的途径有关。同样,过量的Fe(在体内超过正常量的1020倍)也可出现慢性中毒症状,肝、脾有大量的铁沉着,可表现为肝硬化、骨质疏松、软骨钙

40、化、皮肤呈棕黑色或灰暗,胰岛素分泌减少而导致糖尿病;Vc在体内可使氧化型谷胱甘肽转变为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酶系统的活性巯基免受毒物破坏,但用于解毒时须同时应用其他疗效较好的特异性解毒剂,其配伍禁忌多,大量或长期使用后,可有恶心、烧心、腹痛、头痛、排尿困难、高尿酸血症及结晶尿等;果酸、纤维素可使肠道中的铅沉淀,减少吸收并促使排出,但对非肠道吸收的铅及体内蓄积的铅则无大疗效;L半胱氨酸是注射剂,注射过快可出现呼吸抑制,还可引起恶心、呕吐、嗜睡、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中草药驱铅也有报道,但他们的化学成分复杂,有些药物疗效较好,如中医认为“解百药毒”的甘草,其所含的甘草甜素能与有毒金属如铅、镉、汞等结合

41、并排出体外,又可调节体内宏量和微量元素的水平,但其内服可至假性醛固酮增多症、低血钾并诱发肝昏迷、血压升高,幼儿长期吮吸至中毒等不良反应,美国等国家不允许中国甘草及含甘草制剂进口。膆16人文与方法学修养膄在当代科学观点不断深入和迅速更新的发展潮流中,受其影响和儿科本身发展规律驱动,儿科同样超越疾病把健康作为新世纪的目标。新一代的儿科医生所面临的任务与他们的前辈大不相同:老一辈儿科工作者终身致力与降低儿童死亡率和发病率,新一代儿科医生的难题是如何保持已经降得很低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并且不让它上升。同时,怎样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水平。由于行为心理的问题日趋增多,单纯诊治生物疾病的“看病匠”已远远不能适宜

42、时代的要求。对儿科医生的素质要求进一步提升到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的水准。就今日而言,在世纪之交,儿科的目的是保护、促进儿童健康。对于各个级别所有儿科医生来说,其工作目标不仅仅是治疗疾病,应当是保护、促进病人的健康。评价任何一种教育规划、方案,均以是否能更好地达到这个目的为标准。此外,受过儿科教育的人,应当具有高尚的人格、献身精神、娴熟的基本功训练和满足社区健康/患病儿童保健及其他各项需求的相关技术。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r den persnlichen f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des fins commerciales. , , .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幼儿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