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认为,高血压病是因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损伤,或因年老体衰,肾精亏损等导致脏腑阴阳平衡失调,风火内生,痰淤交阻,气血逆乱所致。治疗时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肝阳上亢型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目胀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平肝潜阳、滋养肝肾之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苓)。该方具有镇静、镇痛和降血压作用,故本方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常用方。用该方出现筋脉拘急,手足痉挛,舌绛(深红色)苔少等症状则要停用。2.肝肾阴虚型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眩晕,伴头痛耳鸣、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辨证
2、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养阴填精法。方用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具有降低血管外周阻力,调血脂和抗动脉硬化的功效,适于肾性高血压患者。需注意如果平时脾胃虚弱、食少、大便稀烂的患者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用。3.阴阳两虚型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腰腿酸软、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淡、脉沉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阴助阳法。方用金匮肾气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该方能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微循环,并通过调节高级神经活动而起到降血压作用。用该方出现口干、咽痛、发热等症状则要停用。4.痰浊中阻型表现此证多见
3、于肥胖型高血压病患者。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胀、沉重如裹、胸闷多痰、肢体沉重麻木、苔腻、脉滑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化痰祛湿、健脾和胃法。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术、天麻、陈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枣)。半夏白术天麻汤能有效改善痰浊中阻型高血压患者的血脂代谢,使患者血脂代谢正常,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增强血管弹性,从面使血压趋于正常。用该方出现口干喜饮,五心烦热等症状则要停用。5.淤血阻滞型表现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如刺、痛有定处、胸闷心悸、舌质紫暗、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治疗宜活血化淤、理气止痛。方用血府逐淤汤(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该证型多见于老年
4、高血压病患者,多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血府逐淤汤具有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性的作用,通过扩张血管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该方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比如高血压并发脑出血者则要停用。6.冲任失调型表现本证多见妇女更年期前后,血压不稳定,多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以血压升高兼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两胁胀痛、舌质红、脉弦细为辨证要点。治疗宜用滋补肝肾、调和冲任法。方用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知母、黄柏)。研究表明更年期高血压是妇女更年期中的一个主要病证,二仙汤由壮阳与滋阴益精药合用,其既能温补肾阳,又能滋阴益精,濡养冲任,诸药合用,直达病所而获降压效果。用该方出现湿热下注、足膝
5、红肿热痛等症状则要停用。以上是高血压病的几个常见中医证型,临床上要准确把握每个证型的辨证要点,治疗以代表方为主,随证加减,灵活运用,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服用西药降压后,症状仍不能缓解者,配合中医辨证论治,不仅能提高降压效果,而且还能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所在。高血压伴随症状的中药加减兼见失眠:加用中药柏子仁、酸枣仁、远志、灯心草、夜交藤、合欢皮等安神助眠。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厌食:加用苏梗、旋复花、丁香、藿香、佩兰、荷叶、砂仁、蔻仁等。兼见耳鸣重听:加用石菖蒲、郁金、磁石等。兼见腰膝酸软,可加用桑寄生、川续断、巴戟肉、鹿角胶等。目前认为具有降压作用的
6、单味中药钩藤、夏枯草、桑寄生、淫羊藿、菊花、黄芩、丹皮、杜仲、酸枣仁、臭梧桐、决明子、山楂等。编后:中医药在对高血压的症状治疗上,有其独特的优势,与西药联合使用更能互相取长补短,提高疗效。但与单用中药相比,西药降压作用更为有效、确切。因此,中药不能完全替代西药的作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规范地使用。目前,对高血压病的病因认为是饮食劳倦和情志失调,同时又与年龄、起居等因素密切有关。其病机则表现为风、火、痰、虚、瘀。 风因思虑忧伤,精神紧张,急躁善怒,导致肝郁气滞,若化热且热极生风,风阳上扰头目,则有头痛、眩晕诸症。 火因烦劳,五志过极,则化热生火,火盛则水衰,不能制火而涵木,形成肝火循经上冲
7、头目,而出现高血压诸症。 痰饮食高粱厚味,体肥而气弱则食滞不化,聚湿成痰,痰浊中阻,阻遏气机的正常升降,则眩晕内生。 虚嗜欲无度,劳役伤肾,或生育太多,以致肾水亏虚,肾虚不能上滋肝木,肝阳无制而妄动,不能上承心火,则成心肾不交等诸症。瘀病程日久,或久治不愈即可导致瘀血的产生,而气虚、肝火、痰阻等皆可成为血瘀证的病因。辨证分型 虽然过去曾制定过一些辨证分型方案,以及其他分型方法,但目前一般都趋向于下列分型: 1.肝阳上充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目胀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尿黄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2.肝肾阴虚 头晕目眩,双目干涩,五心烦热,腰腿酸软,口干欲饮,失眠或人睡易醒,尿黄,便干。
8、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3.阴阳两虚 头昏目花视糊,心悸气短,间有面部烘热,腰酸腿软,四肢清冷,便溏纳差,夜尿频数,遗精,阳痿。舌淡红或淡白,质胖,脉沉细或弦细。 4.痰湿中阻 头晕头重,胸脘满闷,恶心欲呕,心悸时作,肢体麻木,胃纳不振,尿黄,便溏不爽。舌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5.气虚血瘀 头晕肢麻,倦怠乏力,活动欠灵,胃纳呆滞,动则气短,日轻夜重,甚至半身麻木,小便失禁。舌质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分型治疗 (1)肝阳上充 治法: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处方:龙胆草12克,天麻12克,泽泻12克,柴胡1o克,黄芩9克,山栀10克,木通9克,生地30克,菊花30克,钩藤30克,决明子30克,车前子
9、20克,茵陈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龙胆泻肝汤、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加减。 (2)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 处方:生地30克,山药30克,何首乌30克,桑寄生15克,枸杞15克,杜仲15克,川牛膝15克,天麻12克,萸肉12克,丹皮12克,泽泻12克,白芍15衷,珍珠母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杞菊地黄汤或合建瓴汤。 (3)阴阳两虚 治法:滋阴温肾。 处方:熟地15克,杜仲15克,麦冬15克,巴戟天12克,萸肉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苁蓉10克,肉桂3克,制附子6克,五味子9克,石斛9克,石菖蒲9克,远志9
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一疗程。常用成方:地黄饮子等。 (4)痰浊中阻 治法:化痰降浊。 处方:半夏9克,陈皮9克,南星9克,菖蒲9克,白术12克,天麻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生山楂30克,车前子30克(包煎),丹参30克,川芎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一疗程。 常用成方: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涤痰汤加减。(5)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活血。 处方:黄芪30克,柴胡9克,当归9克,枳壳9克,桃仁9克,红花9克,川芎15克,川牛膝15克,生地15克,丹参30克,菊花30克,钩藤30克,灵磁石30克,炒枣仁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下疗程
11、。 常用成方:可选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加减。专方治疗(1)降压方 组成:生石决30克,罗布麻叶30克,豨莶草30克,白芍10克,益母草10克,汉防己10克,桑寄生15克,丹参15克。 加减:头痛项强加葛根、藁本;面红目赤、便秘加黄芩、大黄;腰痛楚、夜尿多加川断、益智仁、黄精;心悸、脉结代加炙甘草、桂枝、大枣、阿胶;胸闷、心前区前痛加全瓜蒌、郁金、失笑散、延胡;血脂高加山楂、泽泻、茵陈、制首乌、决明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次。(2)活血潜降汤 组成:川牛膝20克,钩藤30克,丹参20克,益母草10克,桑寄生15克,地龙10克,川贝母6克,生地10克,山药10克,泽泻20克,甘杞
12、子10克,制附子3克,茶叶适量。 加减:失眠加夜交藤、炒枣仁;心悸气短加五味子、明党参;神疲乏力加焦自术、黄芪;腰酸肢冷者川牛膝改怀牛膝,附子增至10克,加杜仲;舌麻肢麻加全蝎、白僵蚕;半身不遂加川芎、黄芪;动脉硬化加首乌、草决明;血脂及胆固醇高加山楂;纳差加山楂或莱菔子。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3)平调阴阳方 组成:女贞子1530克,旱莲草1530克,桑椹子15克,白芍15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地龙10克,钩藤12克,茺蔚子12克,珍珠母30克,杜仲12克。 加减:肝阳上亢加黄芩、栀子、泽泻、车前草;痰湿盛加半夏、苍术、佩兰;夹血瘀加赤芍、川芎、桃仁、红花;阳虚加附子、肉桂;气虚
13、加黄芪、党参;高血脂加山楂、首乌、泽泻;肢麻加伸筋草、豨莶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4)平降汤 组成:泽泻60克,益母草30克,怀牛膝15克,钩藤15克(后下),夏枯草15克,桑寄生1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明天麻10克,青木香10克。 加减:肝火旺加生地、龙胆草、黄芩、大黄;阴虚阳亢加茺蔚子、生龙牡、生熟地、桑椹子、豨莶草;阴阳两虚加淫羊藿、仙茅、鹿角胶、肉桂、知母、黄柏、山萸肉、生地;痰湿壅盛加苍术、白术、半夏、茯苓、陈皮、厚朴、木香;肝风上扰加生地、菊花、丹参、珍珠母、龙齿、女贞子、旱莲草。 用法:每日1剂,水煎至500毫升,早晚分服,2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中间停7天
14、。 (5)清脑降压汤 组成:珍珠母20克,石决明25克,何首乌50克,白菊花15克,钩藤15克。 加减:肝阳上亢(高血压期)加玄参、白术、牛膝、蒺藜、地龙、黄芩、夏枯草;肝肾阴虚(高血压期)加淫羊藿、金樱子、巴戟天、黄芪、茯苓、杜仲、熟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6)凉肝通络汤 组成:丹皮20克,地龙30克,栀子12克,白芍24克,石决明24克,牛膝15克。 加减:心悸加桂枝;口渴加玄参;肢麻加桑枝;胸闷加川楝子;眼花或耳鸣加菊花;腰膝酸软加桑寄生;面及下肢浮肿加黄芪、附片;咳嗽痰喘加礞石、半夏。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7)降压汤 组成:丹参30克,葛根20克,钩藤30克,泽泻60克,川芎10克,川牛膝20克。 加减:肝肾阴虚加杞子、沙菀、蒺藜、白芍、黑芝麻;肾阳虚加怀牛膝、仙茅、仙灵脾、桑寄生;脾虚肝郁加党参、白术、茯苓、陈皮、木香、郁金、白芍;心脾两虚加山药、白术、茯苓、枣仨、炙远志、当归;痰湿壅盛加半夏、陈皮、茯苓、郁金、姜南星、炙远志。 用法:2日1剂,水煎服,日服34次,15剂为一疗程,连服12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