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三政 治暑期复习资料01.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47562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 治暑期复习资料0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政 治暑期复习资料0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政 治暑期复习资料0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政 治暑期复习资料0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政 治暑期复习资料0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三历史暑期复习资料 01 中国近现代史(一)一、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08 全国卷 I,13)一位在华美国人士在评论近代中国的一部著作时说:“它是因中英战争刺激而产生的一部成果我们认为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态,驱散中国统治者和学究们的愚昧无知,证明他们所属的并非地球上的惟一一个国家 ”该著作的作者是( )A姚莹 B徐继畲 C郑观应 D严复解析:B 首先根据题中“中英战争”判断,应为鸦片 战争之后,因而可将答案确定为 A、B两项中的一项;C 项郑观应是在 19 世纪 60 年代出现的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在盛世危言中最早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D 项

2、严复是 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最早将西方文化系统地介绍到中国。再由 “它将极大地摧毁傲慢心 态”等,可以排除 A 项,姚莹在康輶纪行中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西南各地;而徐继畬撰写的瀛环志略介绍了世界各国史地情况,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有利于中国人冲破封建思想牢笼。2.(08 全国卷,13)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它A.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动摇了清朝的统治基础C.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D.实施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解析:B 解答该题,首先要搞清中国近代化的含 义,在中国近代,近代化就是工 业化和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 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转型,由封建社会

3、转变为近代社会。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三是政治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变化。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肩负起了民主革命的反封建反侵略基本任务,属于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但其主要目标是推翻清王朝,主要功绩是沉重地打击了专制清王朝,加速了清王朝的衰亡。所以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上,答案选 B。选项 A、D 叙述不当,C 不是主要表现。3 (08 北京卷,15)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选项 A B C 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

4、不足,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则迁彼处 则迁彼丰处 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解析:C。由题目中所给材料可知 C 选项的“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 “兴办保险事业”符合题目意思。ABD 中的内容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制度、社会建设等方面。4 (08 北京卷,16)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A “一条鞭法”实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 “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解析:A 。A

5、项,一条鞭法总括一县之赋役,悉并为一条,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银均一省徭役,每粮一石编银若干,每丁审银若干;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B 项,地丁银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地丁银制的推行,一定程度上废除了汉唐以来的人头税,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农民人身地位提高。C 项中“出超”不能造成白银外流,只有“入超”才能造成白银外流。D 项,自鸦片战争前夕清朝白银开始大量外流,鸦片战争后愈发不可收拾。5(08 上海历史,A 组 11) 以下农民运动受基督教影响的是A.秦末农民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6、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解析:C. 太平天国运动利用了拜上帝教,而拜上帝教是洪秀全将基督教和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而创出的一种宗教,因此 C 项为正确答案。6(08 年广东单科,9)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A 19 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 20 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C 1853 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 1850 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

7、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解析:C 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的过程是“纺与织”“耕与织” 分开的过程,根据这个“原理”, 查看材料,即可得出。7 (08 海南历史,15)19 世纪 30 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撰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 “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 )A垄断贸易的要求 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 D资本输出的要求解析:B 注意题干的时间 是指 19 世纪 30 年代。只有 B 符合当时的西方的要求,希望

8、打破中国的自然经济的状态, 实现商品倾销的目的。其余几个选项是 19 世纪晚期的西方侵略的要求。8 (08 全国卷,37)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92 年,英国以给乾隆皇帝祝寿为由,派马戛尔尼使团前往中国,并致函两广总督,通 报此事。英方在信函中说,英国国王为了“与中国皇帝发生友 谊,并增进两国之邦交,扩充两国人民之商业”,决定派遣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使 团携带有英国国王赠送给中国皇帝的许多精美礼物,以表达英国国王的真诚 心意,从而 “发扬两国之得益,建立两国永久之协和”。两广 总督向朝廷上呈的信函译文称,英国国王命“马戛尔尼前来,带有贵重贡物进呈天朝大皇帝,以表其慕顺

9、之心。惟愿大皇帝施恩 远夷,准其永 远通好,俾中国百姓与外国远夷同沾乐利”。 摘编自清史编年等材料二 乾隆皇帝接见马戛尔尼使团后,在给英方的回信中说:咨尔国王,远在重洋,倾心向化。朕披 阅表文, 词意盹恳,具见尔国王恭顺之诚,深为嘉许。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 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又据尔使臣称,欲求相近珠崇山峻岭地方小海岛一处,商人到彼,即在 该处停歇,以便收存货物。天朝尺土俱归版籍,疆址森然。即 岛屿沙洲,亦必划界分疆,各有专属。此事尤不便准行。 摘编自清实录

10、等(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陈述两国关系方面,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与英方信函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14 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英国国内背景。 (8 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乾隆皇帝对英方要求的回应。 (10 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材料中所给信息的阅读理解分析提炼归纳概括能力。即对材料提供的鸦片战争前夕中英两国外交思想政策、经济发展差异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归纳比较、说明论证。第(1)小题第一问答案在材料中,第二问实际考查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其影响。第(

11、2)小题要求从英国国内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出使中国目的等几方面入手,简练作答。第(3)小题要说清楚乾隆皇帝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中国产生的双重影响。答案要点:(1)不同之处:两广总督译文:视两国关系为蛮夷之邦与天进上国的关系,视双方往来为朝贡关系。英方信函:增进邦交,扩大贸易(8 分)原因:清朝长期闭关锁国,对外部世界缺乏了解,自认为是天朝上国,两广总督上呈的译文是出于这种心态(6 分) 。(2)工业革命;拓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中国成为其目标(8 分) 。(3)乾隆拒绝了英方的各项要求(4 分) 。维护了领土主权;盲目自大,坚持闭关锁国政策(6 分) 。9.(08 重庆卷,37) (3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 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 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隋书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 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 ”九月,黄河泛滥,太宗辛白马坂以观之。旧唐书材料二 凡有水旱, (清朝统 治者)略不可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 有纵贪官污吏,布 满天下,使剥民脂膏。杨秀清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十年间,民边迭起,个族人民的起义和暴动达余次,以广西

13、、广东、湖南三省声势最盛。摘编自王文泉中国近代史材料四 1933 年 5 月,国会通 过了联邦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 年 8 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 了过去有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 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1)根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 (4 分)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 (4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采取上述态度和举措的原因。 (4 分)(2)材料二反映

14、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在哪些方案中提出了改善百姓生活的办法,各举一条相关内容。(6 分)(3)根据材料四,说明美英两国社会福利改革各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2 分)归纳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措施。 (2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对当时美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4 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 分)解析:(1)根据材料一,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隋炀帝仍然征兵,并亲自帅兵出征高丽(今天的朝鲜),死亡的人数众多。贞观即唐太宗,此 时由于洪水,唐太宗发布诏令,进奉的财务减少,受灾的地区赋役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减少,说明唐太宗

15、重视民间疾苦。这是因为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重视百姓。(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面对水患时的态度,在面对水患时,清朝统治者对百姓漠不关心,放纵贪官污吏搜刮百姓。材料三说明社会动荡 ,各地区各民族人民起 义反抗清朝统治。第二问需要回答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的改善百姓生活的办法,重在回答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天朝田 亩制度重提倡平均分配土地和产品, 资政新篇中关于兴办保险事业、医院和慈善机构等都是关注民生的措施。(3)材料四说明美国 1933 年,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 年开始了“ 福利主义”试验。英国为了摆脱困境,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 政策,实施社会改革。美国社

16、会的福利改革主要措施在于国会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并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这样的专门机构。改革关注民生,使得民众安定,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国家 稳定,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根据材料的核心内容:关注民生,促进民生安全和发展的内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回答要点要结合人民生活来回答,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答案要点(1)隋炀帝置百姓于不顾,仍然征发兵役、徭役;唐太宗关心民间疾苦、重 视赈灾。减省诸司进奉(戒奢从简);减轻徭役;救济灾民;亲临灾区了解灾情。吸取隋亡教训;具有“ 存百姓”的思想。(2)清朝统治者漠视民生,放纵贪官污吏搜刮百姓;这是造成社会动荡不安,各族人民纷起反抗的重要原因之一。 天朝田亩

17、制度、 资政新篇 。平均分配土地,或 实行圣库制度等;兴办保险事业,或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等。(3)美国开始“ 福利主义” 试验 ;英国实行“福利国家”政策。 颁布相关法令;成立专门机构。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国家稳定。(4)略。10 (08 年山东文综,29)(35 分)从 1840 年被迫打开国门,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的现代化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3 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 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之北,万不得一。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

18、为非者亦半。-汉冶萍公司。材料二 在通商以后的上海,随着大量新事物的涌入,出现了一些新词语,如洋行、洋布、洋油、洋铁、洋火、洋车等。它 们日益流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语。-据车长莉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的哪些现象?(4 分)“机器之利”显而易见,为什么“名卿巨公”还“以为非者亦半” ,(3 分)(2)材料二中大量带“洋”字的词语,后来在百姓日常用语中逐渐消失,其原因是什么,(4 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曲折的历程。答案提示:(1)现象:近代工业地区发展不平衡(或南北发展不平衡或南方先进于北方);人们

19、对近代工业的认识不一( 答出具体认识的可酌情给分)。原因:思想守旧,对西方近代文明存在抵触;担心近代工业发展会威胁专制统治。(2)政治上: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中国取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奴役。经济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10(08 上海历史,共同部分 36) 1840 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有学者在谈到这次战争之后中外交往的历史时曾说:“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问题:(13 分)(1)“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指的是什么?(2 分)(2)简要叙述中国在 19 世纪是如何受到“不平等待遇”的。(9 分)

20、(3)你如何评价这位学者的观点?(2 分)解析:本题是材料评论题,主要考查对法国大革命中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的认识。解题的关键是全面正确的释读材料,材料一反映了自由平等思想,但未涉及妇女的公民权,材料二表达了妇女的民主权利,这也是材料一未涉及的。评价时 首先对材料一的进步性作出评价,再据材料二指出其局限性和不足。答案要点:(1)清朝前期盲目自大,实行闭关锁国政策。(2)组织:列举;部分列举,部分有简单组织;语句连贯通顺;回答形成结构和层次。史实:包括近代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3)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如:能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反思性的回答。二、中国

21、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1.(08 全国卷 I,14)洋务运动时期,有一类企业是“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采用这种经营管理方式的企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发昌机器厂 D耶松船厂解析:B 根据题中信息判断此类企业应属于官督商办类型。A 项是洋务运动时期官办军事工业,是洋务派创办的规 模最大的军事企业;C 项 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D 项属于外商创办企业。 B 项是洋务运动的最早、规模最大的民用工 业。12.(全国卷,14)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下列人物中,其主张与冯桂

22、芬的观点相似的是A.龚自珍 B.洪仁玕 C.李鸿章 D.严复解析:C 材料含义为典型的“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思想, “中国之伦常”即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此所谓根本,再“ 辅以 诸国富强之术” ,即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显然属于洋务派观点,冯桂芬属于早期维新派,是从洋 务派分化出来的,答案 选 C。此 题迷惑性最大的是 D 项维新派人物严复,不 认真阅读材料就会出 错。13 (08 天津卷,18)1900 年以后在天津老城南门外(南市一带)出现了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荣的地区,俗称“三不管” 。这本质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23、D建设的散乱随意性解析:C 这一地区“ 租界与天津地方当局均不实施管理”是在半殖民地斗封建的社会才有出现的现象。这样的地区一度畸形繁荣进一步证明中国近代城市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14 (08 天津卷,22)1895 年 4 月,俄国财政大臣表示, “假使日本占领南满(今东北南部) ,对我们将是威胁” ,为保护西伯利亚铁路的修筑,应“采取适当措施” 。此措施是( )A阻止签订马关条约 B联合德、法干涉还辽C租占旅顺、大连 D修建满洲铁路解析:B A 不符合史实,俄国并没有阻止 马关条 约签订;C 和 D 是 1898 年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的内容;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为阻止日本对其在中国东北对其

24、利益构成威胁,联合德、法干涉还辽,日本被迫把 辽东半岛归还 中国。15 (重庆卷,19)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解析:B 。洋务派和顽固派的根本目的都是 维护清朝 统治,不同在于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主张原封不动的维护清朝统治,所以在治国方略上两者存在区别。新旧道德之争在新文化运动中,政治体制之争主要是维新派和顽固派之间关于在中国实行何种政治制度之争。16 (08 四川文综卷,15)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A 南京条约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B 南京条约 马关

25、条约 辛丑条约C 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 辛丑条约D 黄埔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解析:A。 南京条 约关于关税的 规定是“协定关税”;望厦条约、 黄埔条约均享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除割地赔款外的所有特权。而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没有关于关税的特别规定,故 选 A。17 (2008 宁夏,30)表 2 18701910 年中国一些进口贷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年份 棉布 金属和矿物 机械1870 28.0 5.8 1880 24.9 5.5 1890 20.2 5.7 0.31900 21.5 4.7 0.71910 14.7 4.3 1.5表 2 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

26、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答案:C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除机械进口稍有增长外,18701910 年我国对棉花、金属和矿物的进口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我国自身工矿企业的发展,客观上抵制了外国资本的经济侵略。18 (08 宁夏,31)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C 本题考查“甲午战争的失败, 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这一论断。 “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明显指的是洋务运动,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

27、掷金黄” 体现的是甲午海战中北洋舰队的惨败,因此 选 C。19(08 上海历史,A 组 12) 有首上海的旧民谣,讲述了清朝 260 多年的大事,其中与戊戌政变有关的句子是A.昊三桂要去借清兵,顺治帝登基享现成 B.林则徐严禁吸洋烟,忠心报国无人识C.曾国藩团练起湘乡,淮军还有李鸿章 D.好头颅六个凭空送,菜市街夜夜叫冤魂解析:D 戊戌政变是慈禧太后发动的,其间屠杀了包含谭嗣同在内的著名的“戊戌六君子”,因此 D 项符合 题意要求。20(08 年广东单科,6)某思想家在 1925 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严复 D 胡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