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吴训友).doc

上传人:kuailexingkong 文档编号:114732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吴训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吴训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吴训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吴训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改革高校管理体制(吴训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职业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改革初探吴训友 廖继红摘要:目前职业高校较为普遍的学生管理模式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逐步显示出其内在的矛盾和不足,随着高校导师制的逐渐引入,完善职业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趋凸现。传统的高校教育体系中,班主任工作既不受高校重视,又遭受当代大学生摒弃,作用流于表面化。职业高校学分制的改革呼唤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导师制是传统班主任制在理论要求上的回归和实际操作层面上的实现,高校实行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具有可行性。关健词:学生管理、辅导员制、导师制、取代、班主任制On the reform of student management

2、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Abstract: At present, the student management patter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hat the instructor and the class teacher implement the moral education and daily management to the students together . But this kind of management model grad

3、ually shows its inherent contradictions and shortcomings. With the gradual introduction of university tutorial sysyem,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moral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ly highlighted. In the traditional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not only the work of the class te

4、acher is not taken seriously by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ut also it is subjected by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role superficial.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college credit system call for a new model of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tutorial system is the return of the traditi

5、onal class teacher system in the theoretical requirements and the achievement on the practical operational level. The tutorial system in place of class teacher system is feasible. Key words: student management, instructor system, tutorial system, in place of, class teacher system随着 16 世纪欧洲出现班级授课制以后,

6、学校开始广泛实行班主任制。班主任对一个班的各项工作全面负责,使学校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有步骤地顺利贯彻实施。我国在解放后,继承了老解放区的传统,吸取了前苏联的教育经验,在学校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制和实行班主任制,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我国大学辅导员的产生,是以1953年清华大学提出设立政治辅导员为标志。高校辅导员制度已经具有50多年的历史。辅导员制伴随着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发展而逐步发展。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维护高校稳定的重要组织保证。导师制起源于 14 世纪英国

7、,由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率先提出并实施,这项制度很好地诠释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强调个性发展和追求培养对象能力多样化等为特点,几百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以推广,使很多大学获益良多。目 前 , 我 国 职 业 高 校 大 多 是 采 用 辅导员和班主任共同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和日常管理,但这种管理模式逐步显示出其内在的矛盾和不足。为完善高校德育工作,探索一种能适应当前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德育教育和常规管理模式,笔者认为导师制的引入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管理模式的不足。一、高校班主任制缺陷首先,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大,不利于其自身发展。长期以来,班主任都是学校中工作任务最多、最琐碎的教师。班主任不仅要完成好自己的

8、学科教学任务,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班级的管理与育人工作。从班级的卫生状况到学校教育理念的贯彻等。因此,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身体上,班主任都承受着比其他教师更大的压力。 其次,班主任对每一个学生学习、思想状况的认识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班主任在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方面所能做的工作是极其有限的。班主任制对学生的培养通常仅仅局限于时间和空间都比较有限的课堂,而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但要全方位、全时空,还要所有教师全员参与,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切实让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发挥出育人的作用。 另外高 校 学 分 制 的 实 施 使 班 主 任 制 不 再 适 应 要 求 , 尽 管 大 多 高 职 院

9、 校 还 未 实 行 真 正意 义 上 的 学 分 制 , 但 学 分 制 是 未 来 发 展 趋 势 , 也 是 历 史 必 然 。 实 行 学 分 制 后 , 大 学 生 的生 活 和 学 习 趋 向 个 体 化 、 微 观 化 、 动 态 化 、 复 杂 化 。 同 一 班 级 内 部 同 学 学 习 的 内 容 、 进度 、 时 段 、 场 所 、 空 间 将 不 再 完 全 一 致 。 实 行 学 分 制 后 , 学 生 获 得 时 间 和 空 间 选 择 。学 生 的 主 体 性 和 主 动 性 得 到 了 极 大 的 张 扬 , 传 统 意 义 上 班 级 框 架 逐 渐 瓦 解

10、 。二、职业高校实行导师制的意义1全员育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导师制的实行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导师与辅导员工作紧密配合,通力合作,就能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并从整体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度和广度。2融洽教与学的关系。导师制的引入,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思想教育,消除学生意识上的障碍,引导学生的积极求知的同时,顺理成章地接受思想教育。因此,导师制是解决教与学矛盾的关键。3有利学分制改革。导师制是实行学分制的重要保证。学分制下的班级是比较松散的组织,班级和专业观念比较淡薄,学生在学业上、思想上会有许多问题需要指导和帮助。另外,学分结构体系是整体性的,学生如果不理解其内在联系,会造成片面追

11、求学分,只去选择那些容易得分的课程,肢解知识结构体系。因此,在实施学分制的同时,必须建立导师制。4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实施导师制,有利于教师加强自身素质,加快更新知识体系,使教师在工作中学习中心更加突出,从而形成一个促进学校师资队伍素质提高的合力。由此可见,实施导师制后,由于实际工作需要,可极大地推动师资队伍的持续优化。5能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不同的学生之间都存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承认个体差异。导师制下,教师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能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为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方案,针对每个

12、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教育和解答,因而,导师制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最有效的途径。三、 “辅导员导师制”的优势分析(一)有利于教育管理工作的深入和细化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下,一名辅导员带 200 多名学生,一个班也有 20-60 名学生。有的高校班主任不能配备到位,有的班主任不是本院系的老师,在二级管理模式下,难以开展工作,难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另外班主任、辅导员也大多是年轻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不足,大多是只能作一般性的指导,被顾及的学生是学生班委或所谓的“后进生” ,更多的学生容易被忽视。引入导师制后,一名导师指导的学生一般为 10-20 名左右,容易做到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在指导学生时频率

13、高、针对性强、内容层次上有深度,成效自然比班主任的要好得多。这时的辅导员也等于有更多教师的支撑,有更有时间和精力做细、做深教育管理工作。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自然会被深入和细化。(二)有利于高校全员育人格局的形成选配导师不能局限于专业教师,要着眼于所有的干部和教师,任课教师和党政干部都可以担任导师。如果仅靠有限的专业教师,势必要增加单位导师所带学生的数量,加大导师的工作量,从而影响指导的效果,无异于安排专业教师来做班主任,又回到目前“辅导员班主任制”的模式。只有把教师和党政干部都调动起来,形成培养教育学生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才能改变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错误观念,那就是把学生的教

14、育管理仅仅看作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事情,把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都归结到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院领导或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身上。(三)有利于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导师制能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让思想觉悟高、作风正派、有一定学术造诣的优秀教师或党政干部担任导师,一方面,导师指导学生的学业,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营造学术氛围,了解学科前沿,能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个性发展,挖掘个人潜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创造意识。另一方面,导师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加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导师容易了解学生的思想

15、动态,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导学”的过程中,导师的言行举止、工作态度、治学精神也无不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 “春雨润物细无声” ,这样真正实现了“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在这样良好的培养机制下,高校人才的质量得到保证及提高。四、 “辅导员导师制”可能存在的问题(一)制度落实的问题随着学分制的普遍实行,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实行导师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多高校纷纷出台了导师制实施方案,但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就脱节了,最终是有导师制之名,无导师制之实。(二)导师的问题1、指导频度偏低。指导频度是指导师在一定的时期内指导学生的次数。频度的高低影

16、响导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直接影响导师制的效果。2、指导内容偏重于宏观。当前,我国很多高校的导师制限于粗略地、宏观地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科研设计,与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地指导学生学业、品行的导师制差距很大。学生最希望得到老师指导的内容是希望得到选课、学习方法的指导,得到心理问题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作为导师应该更细致地、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3、指导方式单一。学生与导师另一个问题就是通过何种方式互动。是直接面对面的,还是通过媒介的?是一对一式的个体间双向互动,还是一对多的互动?因为不同的方式其作用效果是不同的。但目前有不少教师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原因还难做到多种互动。(三)学生

17、的问题在实行导师制过程中,学生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主动性。主要表现为:不主动和导师联系;不知道导师的考核标准;不认真对待对导师的评价。大部分学生不太了解或一点也不了解导师制,不知道自己和导师在导师制中的作用。有事不找导师,不利于导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具体问题,从而影响导师工作的时效性,不利于融洽师生关系;对导师考核标准的不了解,使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权利和导师的义务;对导师评价的失真,不利于导师工作的完善。总之,没有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没有对导师制目的和任务的明确认识和正确理解,势必会影响导师制的实施。四、对策与建议1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倡导个性教育思想,大力宣传导师工作制度随着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

18、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育体制必须要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而导师制的实施正是顺应了这个转变。在实施班导师制度之前,宣传工作要先行,要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宣传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思想,阐述导师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宣传班导师制实施办法,明确认识,统一思想。2建立健全制度,为导师制提供保障导师制比原来的班主任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制度作为保障。比如制定职务职称晋升制度、导师考核制度、奖励制度或“承包”制度,将担任导师与职务职称晋升和经济收入挂钩,通过制度约束、感召和激励等一系列措施吸引学有所长的教师担任导师工作。3逐步启动导师制任何事情不能一蹴而就,要让学生

19、有一个适应性过程。特别是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一年级专职辅导员制,二年级专业导师制”是由高职学院的发展和学生工作实际情况决定的,符合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涵,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首先,新的学生管理机制,符合高职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解决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学生管理队伍年轻、不稳定、经验不足等诸多问题。专业导师主要通过学生主动和专业导师联系,充分利用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让学生逐步对专业导师有良师益友的认同感。二年级是大学生活稳定阶段。这一阶段是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和重要阶段,同时又是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刻,思想非常活跃,由于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大学生开始显现人生走向上的差异,个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20、。因此,如何引导他们进入业务学习主轨道,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如何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和正确的恋爱观等问题就异常重要。这个时期的教育就要由专职辅导员和导师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来共同完成。4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不设班主任,并不是说不要学生干部。由辅导员和学生干部来共同完成较为松散的班级管理工作,则必须做好以下几点:选拔德才兼备、品学兼优、模范带头的同学担任学生会干部和班干部。特别是新学期开始,就要根据学生的德、能、勤、绩来进行选举。培养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是辅导员的得力助手,是协助辅导员管理学院和班级日常事务的得力干将。要想让他们既做好管理,又要省时、省力、省心,

21、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因此,如何培养学生干部值得思考,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1)辅导员的模范作用。辅导员是年级的组织者、领导者,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作为辅导员要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处理问题及时、公正、客观。如有失误,勇于承认等。 (2)让学生当好“主持人” 。为了更好地树立班干部的威望,教师在稍大的活动中放手让他们去当“主持人” ,在活动中成长。如:学习、体育、文艺、卫生、中队活动等方面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要求,具体要做些什么让学生干部各行其责,当好主持人。使用班干部。学生事务是比较繁琐的工作,辅导员毕竟精力有限

22、,要能更好地搞好管理,必须和学生干部共同协商、齐抓共管。因此,在使用学生干部时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1)责任明确,分工到位。力争让学生干部各行其职,处理好相关环节,让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2)方法点拨,适当激励。学生干部在处理班级事务中难免会有不妥之处,辅导员可适当引导,加以点拨。这样,处理起问题就会公正、客观、全面。当然,学生干部较好地处理了一件班级事务时,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获得荣誉感,增强自信心,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3)严格要求,大胆使用。要求同学们做到的学生干部一定要身先士卒,做好榜样,以理服人。同时辅导员要信任班干部,大胆放手,让他们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充分发挥其能力,更好地为各级管理效力。主要参考文献:1. 廖怡华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年 8 月2. 刘昌友 高校学生管理中“四位一体”模式探讨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年 7 月3. 曹十芙 学分制下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2006 年 1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