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八章 职业技术教育德化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有陶瓷业、农业、林业。尤以陶瓷业最具特色。德化陶瓷业的发展与陶瓷教育息息相关。唐代,颜化鲧受到良好教育,编著陶业法 绘制梅岭图 ,才有后来熊熊的梅岭窑火。有了教育,才有宋、元、明、清时代直至民国时期的陶瓷烧制技术;才有何朝宗、林朝景、苏学金、许友义、徐其中等璀璨瓷星;才有当代瓷都的辉煌。教育铸造了德化陶瓷的文明。德化农业、林业等职业技术教育亦为德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不可替代的人才。第一节陶瓷职业技术教育一、传 承(一)家传父艺子承是德化陶瓷教育的亮点之一。何朝宗,明代瓷塑大师,自幼从父何善富学艺,到各地宫庙寺院雕塑、修饰佛像,认真总结和吸取前人泥塑
2、、木雕、石刻造像技艺之长,并根据瓷塑工艺的特性,精雕细镂,设计创作了象牙白胎釉烧制的观音、如来、达摩等作品,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被西方国家誉为“国际瓷坛的明珠” 、 “东方艺术的精品” ,被后人尊为瓷圣。林日盛,出生于明万历元年(1573 年),德化宝美岭兜人。少年时就随父到窑场劳作,学得陶瓷造型、配方、烧制等工艺。儿子育芳、育菲、育美长成后,自制自烧瓷器,产品远销国内外。孙启浈(育美三子),继承家业,以瓷为生。一家四代业瓷。颜英助,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13 岁开始到自家窑场学做瓷。艺成后,青年时代先后建成 5 座龙窑,建窑、瓷土配方、瓷土加工、成型、烧成等工艺均有较高造诣,
3、堪称一代名师。其产品有 45 吋、55 吋的碗、青花盆、青花大碗、洋碟等。后来其妻张氏把 5 座龙窑分给 4 个儿子经营。其后裔遵祖训,世代以瓷为生,祖传的手拉坯成型工艺闻名遐迩。许良西,清代德化城关湖前人,受家庭环境熏陶,爱好泥塑与木雕,技艺精湛,能在一个桃核大小的瓷体上精镂细刻出观音大士、十八罗汉、善财龙女等作品,为德化瓷塑名艺人。第二代许起苑、许起萱、许起芙、许起蓉、许起淼随父学艺,皆善雕塑。第三代许友义、许友官、许友簪随父学艺,尽得家传奥秘。许友义又拜雕塑名家苏学金为师,经潜心钻研,集泥塑、木雕、瓷雕技法于一身,创造出风格独特的观音、达摩、花木兰等塑像,先后在国际博览会荣获四次金奖,获
4、特等雕塑师称号。第四代许世华,民国 19 年(1930 年)随父许友义为仙游龙纪寺塑造五百尊神态各异的罗汉瓷雕。民国 37 年春徙居香港。2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创建世华瓷厂,创作有观音、达摩、罗汉、弥勒等款式新颖的数十件作品,深受东南亚及中东地区和美、英、法等国的赞誉。渡海观音、达摩、哪吒降龙等遗作珍藏于香港云麟陶瓷厂陈列馆。许世南自幼深受艺术家庭熏陶,17 岁开始到上海、香港等地经销瓷雕产品,民国 37 年夏携长子兴陶,徙居香港,业瓷为生。1979 年创建云麟陶瓷厂,其汉彩、唐三彩陶瓷,瓷塑及蜡塑作品远销东南亚、欧美等地。1986 年 10 月,汉彩陶塑打马球入选“港产精选”展览会。第
5、五代许兴满,自幼受其母善塑瓷梅花、观音佛像雕塑艺术氛围的熏陶,爱好瓷塑工艺。1962 年赴香港定居,受聘于香港陶瓷厂。1975 年 8 月独资创办兴丽艺园,次年改为兴丽陶瓷厂。成功地研制出唐三彩仕女、骆驼、马,仿唐开片釉(石榴红) ,仿故宫博物院明青花十二生肖古玩瓷塑等 200 多种工艺品畅销欧美等地。许金盾、许兴评俩兄弟,深得祖辈雕塑技能之奥秘,并能开拓创新,1985 年创作的玉螺茶具被国家农牧渔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95 年,其兄弟合作的素胎瓷雕木兰从军、关公系列作品荣获中国(成都)民营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和新产品博览会金奖。兄弟俩均为陶瓷工艺美术师。许瑞侨、许成业、许成州、许成全四位堂兄弟为
6、良西的第六代传人。瑞侨(兴满养子)随父母学艺,协助经管香港兴丽陶瓷厂。成业、成州(金盾之子)随父学艺,勤学勤问勤动手,较快掌握雕塑技能。1989 年后,许成业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创作设计 200 多种款式新颖的雕塑工艺品,为龙浔镇陶瓷工艺厂产品赢得了市场,其中关公骑马获全国创新产品三等奖。成州在父病故后,承接家业,继续经营宝源陶瓷工艺美术研究所。成全(兴评之子)自幼爱好艺术,在父亲精心指导下,掌握了雕塑技法,于 1990 年创办宝源陶瓷工艺厂。许文君从师许友义,深得真传,为德化陶瓷工艺美术师。其子许兴泰,从小随父学艺,在实践中,潜心钻研,博采众长,不断创新,在 50 多年瓷塑艺术生涯中,创作设
7、计坐岩观音、立莲观音、鲤鱼朝观音、嫦娥奔月等数十件作品,分别获国家、省部级嘉奖。1993 年获国务院授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 年被德化技术学校聘为雕塑教师,他还与儿子许瑞峰创办泰峰艺术瓷有限公司。苏学金,德化城关人,自幼随父苏万春学艺,广取博采,继承何朝宗等大师艺术风格,在程田寺格创建蕴玉瓷庄。民国 4 年,其作品瓷梅花首次入选“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荣获金奖。苏勤明(学金养子,第二代传人)生于清宣统二年(1910 年),10 岁遵养父临终托孤,前往许友义(学金雕塑高徒)处学艺,艺成后返回苏家,继承父志,重振瓷业,其技艺兼承苏、许之长,成为当时瓷坛新秀。1953 年 4 月,为首批
8、应聘人员之一到德化利民瓷厂,担任雕塑组组长、大组组长。13 年创新产品 200 余种,应邀参加北京十大建筑设计研讨会,为全国第一次工艺美术艺人代表会议代表。第三代传人苏玉景、苏桂英、苏玉峰,自幼爱好美术与瓷塑工艺,励志自学成才,继承先辈技艺。苏玉峰于 1984 年创作的 60 多种瓷塑工艺品赴香港展销,客商盛赞“巧夺天工” ,作品飞天女、孔雀开屏、十八罗汉朝观音、瓷塑花篮等获国家级奖励,1987 年获省政府授予的3工艺美术专家称号。1994 年,瓷塑作品十八罗汉获全国(成都)星火科技精品金奖。2001 年被省政府评定为工艺美术大师。苏珠庄(玉峰之子,第四代传人)自幼爱好瓷艺,1984 年,其作
9、品达摩系列获全国(成都)星火科技精品展金奖。1986 年进入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进修 1 年。1998 年 9 月进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德化陶瓷雕塑班进修 1 年。1999 年 9 月受聘于德化职业中专学校任雕塑专业教师,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委员会会员,德化陶瓷文化研究会理事。2001 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陈其章,德化南斗人,生于书画艺术之家。民国 29 年在城关德新街与他人合营瓷彩店。1957 年受聘于德化集联瓷厂(后为德化第二瓷厂),从事陶瓷工艺美术作品创作。他把中国画应用于陶瓷装饰工艺,独自创作设计花盆、花插、笔筒等 40 多种新产品。1959 年,创作釉下青花牡丹花瓶作品 5 件
10、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被故宫博物院收藏;国庆 15 周年时,为人民大会堂用瓷设计釉下青花水仙花图案。其子陈行一(1960 年生)自幼深受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爱好美术。1977 年随父回故乡,潜心学习瓷饰绘画艺术知识和技能技巧。1978年在德化红旗瓷厂工作,从事绘画,花鸟、山水、梅花等作品在省、市展出并获奖。1995 年 11 月被评为工艺美术师。颜清着,生于清宣统三年(19u 年),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人,陶瓷窑炉建筑师。其祖父于梅岭窑场业瓷,精于窑炉砌筑。他少年时随父颜地林学习祖传建窑技艺,擅长拱建龙窑。他不断总结经验,革新技术,并把工艺诀窍传授给六个儿子,即瑞估、瑞芬、瑞润、瑞柔、瑞昌
11、、瑞坤,后又传至孙辈,即春木、春联、尤添、尤佳、尤进、尤坡、景阳等。民国期间,其建窑技术传遍县内各乡村窑场。新中国成立后,又传至省内外陶瓷厂家,省外的有安徽旌德、江西广昌南丰,省内的有宁德、屏南、福鼎、柘荣、福安、闽侯、闽清、永泰、建阳、建瓯、崇安、浦城、邵武、三明、顺昌、沙县、尤溪、永安、大田、莆田、仙游、厦门、晋江、南安、永春等市、县。他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独特的龙窑建造技术。其窑体长度由传统的 10 多目延长为 41 目加 l 横。泗滨南岭窑长 33 目加 1 横,江西广昌南丰窑、大田县瓷厂的龙窑均为 41 目加 1横。坡度也由原来的 1523 度升至 1830 度,增加了空气
12、调节孔,使燃料充分燃烧,节省能源。扩大拱顶弧度,增加窑炉容量,缩小窑室温差,提高产品质量。20 世纪 80 年代末至 90 年代初,每年建造的龙窑 100 多座。90 年代以后,又开始建倒焰窑,以及用油、电、液化气为燃料的隧道窑,结构日趋科学、合理,成为久负盛名的窑炉世家。20 世纪 70 年代末,德化瓷厂、红旗瓷厂为传承德化陶瓷生产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经省政府批准,允许 8 级工以上的老艺人带子学艺,全县招收 100人。经多年学艺培训,这些艺人子弟绝大部分都成为工厂的技术骨干。(二) 、师承德化陶瓷技艺师传的历史悠久。宋元时代就有拜师学艺或到外地传授技艺的传统。据乐陶村周、孙、陈的族谱记载,
13、明、清直至新中国成立后,共有4100 多人到周边县,本省闽东、闽西、闽北,以及外省传授制瓷工艺。龙浔、三班亦有不少制瓷师傅出外传艺,本县内拜师学艺者比比皆是。近代特等瓷塑大师许友义,不满足于自已的技艺,从师一代瓷塑名家苏学金,潜心钻研,集泥塑、木雕、瓷塑技艺于一体,创造出活动瓷链,捏塑珠串等新技法,他创作的观音、达摩、花木兰等瓷雕作品,造型匀称,装饰华丽,雕工精细,形象生动,先后在国际博览会上四次荣获金奖。20 世纪 30 年代的雕塑艺术名家苏勤明,从师许友义。艺成后,继承父志,重振瓷业。1953 年后在德化瓷厂(利民瓷厂)致力于瓷雕创新设计,并把技艺传授给徒弟。有徒弟约 80 人,后来多数人
14、成为德化瓷坛新秀。邱双炯,民国 35 年进蕴玉瓷庄当学徒,拜瓷庄主人、著名雕塑艺术家苏勤明为师。6 年的艺徒生活,得出的是“勤奋学习、不怕劳累、善于观察、大胆尝试、必有作为”的深刻体会,初步掌握了陶瓷雕塑工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法。19511991 年从政 40 年间,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雕塑艺术和窑炉知识等书籍。在“文化大革命”期问,自建小电窑炉,重操瓷塑小刮刀,创作小玩具和部分人物等。1991 年退休后,创办了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以自办的陶瓷雕塑研究所为基地,吸收学徒传授技艺,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徒关系,不收学徒的红包,也不收谢师礼,倾心传授技艺,还为徒弟提供住宿,并给予生活补贴。至 2000
15、年,有 70 多名徒弟学成后,在本县、泉州、汕头一带大展艺术才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1956 年 5 月进德化瓷厂雕塑组拜组长、工艺师苏勤明为师。在学艺中做到“三多”(多看、多学、多问)。1963 年离开德化瓷厂,到永春、建阳、古田、三明以及本县东漈等瓷厂带徒传艺。在建阳瓷厂培养徒弟黄新民,使之成为建阳瓷厂的技术骨干。在东潦瓷厂工作期间,带有 6名艺徒,后都成为技术骨干。其中陈进宝已获得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在德化县莹玉艺术陶瓷研究所从事创作设计,是苏清河的得力助手。周雅各,1956 年进德化瓷厂,师从近代著名雕塑家苏勤明、陈其泰。他勤问好学,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继承何派传统风格,并与现代艺
16、术相结合,走出一条“学习一创作一再学习一再创作一不断提高创新”的艺术人生之路。40多个春秋,创作了数百件瓷塑艺术珍品,其中:济公戏蟋蟀、嫦娥皮灯等 7 件获国家级奖;披坐观音、莲花酒具等 12 件获省级奖。他带徒学艺,有艺徒数十名,并受聘到德化技术学校、德化职业中专学校授雕塑课。1994 年后,其艺徒学成后先后创办永成瓷雕工艺美术研究所、永成陶瓷有限公司。艺徒郑泽龙任龙岩红坊瓷厂厂长兼技术员,徐林晃任南昌工艺美术厂厂长。二、学校教育民国时期,德化县有识之士向省政府申请创办陶瓷学校。民国 24 年(1935年),省教育厅批准创办省立德化陶瓷职业学校。民国 26 年因经费困难而停办。中华人民共和国
17、成立后,为适应陶瓷工业的发展,1958 年 5 月,在德化瓷厂创办德化瓷业技术学校,1960 年,更名为德化瓷业学校。1980 年秋创办了福5建省晋江地区技工学校德化分校;1981 年秋创办福建省德化城关职业中学;1994 年创办德化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这三所学校为德化陶瓷业培养了数千名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为提高陶瓷艺术设计水平,德化县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办学方式,以及培训联办等渠道,多方位地培养中高级陶瓷人才。从 1981 年开始,每年都选拔一批学子到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深造。1984 年,县二轻联社选送十多位技工分别到省工艺美术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深造。1992 年,县政府拨专
18、款委托集美轻工业学校举办“国际金融贸易培训班”和陶瓷工艺美术培训班。19962001 年,德化职业中专学校分别与香港西南艺术公司、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更名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办学,聘请大专院校教授到德化任教。为了适应德化陶瓷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 战,德化县于 1999 年开始筹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一) 、省立德化陶瓷职业学校民国 24 年,省建设厅、省教育厅拨筹建款 3000 元,在西门德化陶瓷改良场内,创办“省立德化陶瓷职业学校” ,建有教学厂房 3 幢,可供实习的小窑炉工场 3 间。是年 8 月底,正式开学,王世杰为校长,招生 30 多人,教职
19、员 4 人,学制二年。民国 26 年,因无经费而停办。(二) 、德化瓷业学校德化瓷厂于 1958 年 5 月创办德化瓷业技术学校,校址设在厂区内。1960年,更名为德化瓷业学校。首届设陶瓷美术和陶瓷工艺专业,面向德化、南安、晋江、泉州、安溪、永春等县招生,分设初级和中级 3 个教学班,学制 3 年,实行半工半读。是年,随着陶瓷工业的调整和压缩,学校随之停办。学员全部在德化瓷厂和新建瓷厂就业。许多学员成为瓷厂技术员、车间主任和厂部管理人员。黄聪敏,晋江人,是毕业生中的姣姣者,历任第二瓷厂彩画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兼设计室主任。1965 年该校复办,面向德化、永春和泉州招生 50 名。学制 3 年,
20、实行半工半读。学习期满,分配在德化地方国营瓷厂当技工。1967 年停办。(三) 、泉州市德化技术学校1980 年 9 月,创办福建省晋江地区技工学校德化分校,校址设在德化城关双渔新村,校长黄森春。1986 年 4 月,随地改市更名为泉州市技工学校德化分校。1995 年 4 月,更名为“泉州市德化技术学校” 。2001 年 10 月与德化职业中学、成人中专等合并迁址于凤凰山。先后任校长、副校长的有赖希贤、黄昆水、陈真实、庄华鹏、郑全相、张金灶。创办时使用原部队后勤部留守处旧营房,占地面积 23 亩,仅有 l 幢 173 平方米砖木结构平屋作为教室,办学条件十分简陋。省、市、县政府先后 3 次拨款
21、近 160 万元,扩建校舍总面积达 3500 平方米,还对校园内的道路、运动场所等进行改建。此外,学校先后购置陶瓷、树脂等教具 3000 多件,基本满足教学需要。6至 1989 年,陶瓷专业每年定向招收城镇居民户口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约 50人。学制 2 年。毕业生由县劳动局分配到德化瓷厂、德化第二瓷厂当技术工人。1990 年起,招生对象为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 3 年。1992 年秋季,专业名称改为陶瓷工艺。1994 年起实行自主招生、自谋就业的办学原则,每年招生均在120 人以上。1992 年,经评估,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合格技工学校。2001 年,在校生数 272 人,教职工由开办时的 9 人,增
22、加到 18 人。学校共为本县和周边县市的陶瓷企业输送 1237 名中级技能人才,就业率近100。大部分毕业生成为陶瓷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少数人自主创业,其中李志毅、曾昭腾、陈天来、郑少波、陈武聪、许瑞峰、郑雄鹏等自办陶瓷企业或研究所。2002 年,许瑞峰被省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1994 年 12 月,成立泉州市技工学校德化分校职业技能鉴定站。1995 年 4月,随校名更改为泉州市德化技术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通过中级陶瓷雕塑、雕刻等工种的技能鉴定的有 885 人。1997 年,被市劳动局授予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称号。(四) 、福建省德化职业中专学校1、沿革1981 年 8 月
23、24 日,成立德化城关职业中学筹办小组。校址设在屈斗宫古窑址边。10 月 16 日正式开学。苏玉盾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1994 年 4 月升格为福建省德化职业学校。1995 年 3 月更名为福建省德化职业中专学校。2001 年 10 月与德化技校、成人中专等合并迁址于凤凰山。2008 年 8 月,从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分离迁址于鹏祥开发区。苏玉盾、郑智民、邱瑞礼、张南章等任校主要负责人。2、设施1981 年秋,县政府拨款 87 万元购买 723 野战医院旧营房为校舍(占地面积 28 亩,有土木结构平房 18 幢,建筑面积 3240 平方米),拨款 173 万元,砌筑围墙 600 多米。19
24、831997 年底,省、市、县三级政府拨款 467 万元,再征地 20 亩,扩建综合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餐厅、200 米环形跑道运动场等,总建筑面积达 9000 多平方米。1982 年秋自筹 10 万元,建陶瓷制作和彩画 2 个实习工场。1984 年投资 55万元,创办校属陶瓷工艺厂,建筑面积 984 平方米,供实验、实习、生产和科研。购置陶瓷专业教具 3000 多件,各类专业图书资料万余册。1994 年,省教委配给 16 台 386 电脑,建电脑室 1 间。19951998 年投资 50 万元,购置486、586 电脑各 40 台,建电教室 2 问,各处室亦配置电脑。2001 年
25、迁入新校址后,添置价值 300 万元的办公、教学、生活、体育等设施。2008 年鹏祥校址占地面积 5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1593 平方米。3、规模1981 年招生 2 班 99 人。1983 年 6 班 216 人。1987 年 8 班 237 人。1992年 10 班 295 人。1993 年 12 班 475 人。1994 年 14 班 500 人。1993 年、1994 年,7与集美轻工业学校联办陶瓷美术专业,每年招生 46 人:1996 年 14 班 520 人。1997 年 16 班 596 人。1998 年秋开始,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联办德化陶瓷雕塑进
26、修班,与景德镇陶瓷学院联合创办陶瓷雕塑成人大专班。2001 年,3 校(职专、技校、成人中专)新招生 54 班 862 人,学生总数为2368 人。设有 7 个专业。2008 年,职业技术学校招新生 870 人,在校生 1600多人。表 7 一 l 福建省德化职业中专学校各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专业名称 专 业 课陶瓷雕塑 素描、速写、浮雕、造型、动物雕塑、人物雕塑、工艺品创作设计陶瓷装饰 素描、速写、图案、装饰基础、浮雕、书法、国画、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工艺品创作设计陶瓷电脑设计 国画、素描、图案、色彩、计算机应用基础、陶瓷装饰、电脑平面设计、电脑三维设计、创作设计工艺美术 素描、速写、色彩
27、、创作职业经理 计算机应用、礼仪、经济法、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推销实务、国际贸易、财务会计、公共关系学、谈判技巧财会电算化计算机基础、经济法、会计原理、财务管理、税收、统计学原理、审计基础、会计电算基础、金融基础、国际贸易电子商务 计算机基础、Internet 与应用、计算机网络、网页设计、电子商务学、基础会计、贸易基础、对外贸易、营销学、管理学1981 年在编教职工 6 人,1982 年 17 人,1990 年 40 人,1994 年 82 人,1998 年 136 人(包括兼职 32 人)。2001 年 108 人,其中,大学本科学历 20 人,中、高级职称 35 人。开办初期,陶瓷专
28、业课聘请高级工艺美术师杨剑民、林质彬等 8 位老艺人担任;先后选送 20 多名在职教师、优秀毕业生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后返校任教。2001 年 7 月,引进 17 名景德镇陶瓷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高校本科毕业生充实专业师资队伍。2008 年,教职员工 85 人。4、成果至 2001 年底,为社会输送各类中级技术人才 4489 人,其中陶瓷专业 3363人,占毕业生总数 75,就业率达 98。分布在本县、泉州、厦门、广东等沿海开放城市的陶瓷、树脂等工艺类企业从事产品设计开发、策划和生产管理工作。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的陶瓷产品设计技术人员大部分是该校毕业生
29、,有几十名优秀毕业生已成为陶瓷企业家,其中:毕业生林文昌为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毕业生尤少青(女),于 1997 年在县民营科技园区创办德化青心陶瓷有限公司,该公司 1998 年被县政府评为民营科技企业先进单位。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撰写 65 篇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苏健强的说课稿鼻子获全国首届职业技术教育优秀说课稿一等奖,编入全国职业技8术教育说课稿精粹 。陈桂玉、康新禄、苏健强、卢美达、苏珠庄等绘画、雕塑作品木兰卸装、东方之珠、搏、瓷国名珠、心语、巫山女神分别获得省级以上金、银、铜奖。1997 年,成立“福建省陶瓷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中心”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30、”和“泉州市青年干部计算机培训点、考点” 。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1 人达三级、92 人达二级、413 人达一级。19852001 年,先后荣获市校务公开先进单位,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勤工俭学先进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1998 年 lO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为学校题词:“瓷都艺术人才的摇篮” 。学校先后获得“福建省先进教育单位” 、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五) 、德化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94 年 11 月,省教育委员会同意筹办德化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次年秋季正式开学。校址设在诗墩,1998 年 10 月迁至苏坂里,新建 2 层钢混结构 22
31、50平方米教育综合楼。2001 年 10 月与其他学校合并迁址于凤凰山。首任校长王辉煌、副校长颜曙锋。1995 年秋季,教职工编制 13 人,正式教职工 5 人。1997 年 37 人,实际在册 11 人。2001 年底,在编教职工 6 人。学校设有陶瓷雕塑、电脑、涉外财会、汽车拖拉机运行与维修、保安、乡镇企业管理等专业。学制 3 年。面向全市招收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或是已取得高中、职高、技校等毕业证书需学习第二专业的社会青年。首届招生 4 班 157 人。1996 年 3 班 119 人。1997 年 2 班 36 人。1998 年 3班 50 人。1999 年 1 班 41 人。199820
32、01 年连续 4 年与集美轻工业学校联办陶瓷雕塑专业,招生数分别为 46 人、39 人、36 人、14 人(第三、四学年在集美轻校就读)。截至 2001 年底,共有毕业生 259 名(包括联办 42 名)。( 六) 、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1、筹建决策1995 年,县领导率教育部门有关人员一行 6 人赴景德镇陶瓷学院、职工大学考察后,提出了筹建德化陶瓷学院的建议。1999 年 9 月,德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11 月,成立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苏荣蹯为组长,黄春淮、黄耀昆、颜清平为副组长,成员 23 人。12 月,制定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并于次年
33、3 月向泉州市政府递交申办报告。市政府两次向省教育厅发出正式筹建函。2002 年 11 月 22 日,省教育厅正式函复同意筹建德化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资金筹集截至 2002 年 12 月 30 日,总共筹集资金 2725.9 万元。政府投入 17505 万元;学校自筹 295 万元;社会捐资 6804 万元,其中县党政领导和干部职工捐资 2026 万元。捐资 5 万元(人民币)以上名录如下:9200 万元:颜氏(纯炯、纯清、纯安、宝铃、海燕)家族50 万元:佳美集团公司2021 万元:德化第一建筑公司三队、泉州龙鹏集团有限公司。10 万元:陈德康,福建冠福现代家用股份有限公司、德化龙腾冶炼有限公
34、司、福建省双旗山金矿、德化诚煌陶瓷有限公司8 万元:陈义明5 万元:陈金定、林保仁,福建省德化阳春矿业有限公司、德化县兴美陶瓷有限公司、德化矿产资源开发公司、福建省德化臻峰陶瓷有限公司、福建省德化县友盛陶瓷有限公司、德化雅红瓷业有限公司、德化县世盛陶瓷有限公司、泉州隆泰化工有限公司。2、规模陶瓷学院建设计划总投资 7500 万元,总建筑面积 75 万平方米,征地450 亩。2000 年 9 月为行政办公大楼奠基。2001 年 8 月一期工程竣工。学院占地 252 亩,投资 4200 多万元,建有行政办公大楼、普通教学楼、美术教学楼、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教职员工住宅楼(2 幢)、综合服务部、大门
35、、传达室等,总面积为 4.3 万平方米;同时完成主干道硬化、标准运动场、通水、通电、通信网络、围墙、污水处理及校园美化绿化。11 月 18 日,泉州市市长施永康等市领导和县五套班子领导为陶瓷学院一期工程竣工剪彩,并举行庆典大会。泉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少萍代表市委讲话。德化职专、技校、成人中专 3 校及县矿物质分析中心于 2001 年 l0 月合并迁入凤凰山新校址。当年,开设陶瓷雕塑、陶瓷装饰、电子商务、陶瓷电脑设计、职业经理、财会电算化、工艺美术(普高班)7 个专业,招收新生 862 人,在校学生 2368 人。2003 年投入资金 1000 万元建设图书艺术馆、实验楼、实训工厂和专家楼
36、,建筑面积 10000M2。2004 年秋招收“五年制”大专电脑美术设计、装璜艺术设计专业 150 人。2005 年,学院确定为“三年制大专”开设雕塑艺术设计、陶瓷艺术设计、装璜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四个专业,向省内部分地市招生。秋季,招生 89 人。2006 年 9 月,新增材料工程技术、热能力设备与应用、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等专业,面向福建省招生。学院有福建省陶瓷技术开发基地、福建省陶瓷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福建省陶瓷技师、高级技师培训与鉴定基地。2006 年,福建省工艺美术学会陶瓷艺术专业委员会成立。学院拥有教授、副教授、高级讲师等 50 多人。3、机构2006
37、年 5 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德化陶瓷学院为福建省主管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艺术学校。同年 8 月学院机构规格确定为副厅级。学院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行政管理委托德化县人民政府负责,教学业务归省教育厅管理。筹建10期间粘秋生为院长,张南章、胡张福为副院长。2006 年后陈师宪为党委副书记,吴志伟、董美斌为副院长,林诗峰为院长助理。三、职业培训随着国家用工制度的改革,各职能部门和企业为新增劳动力,以及提高在职人员、转岗人员、下岗人员技术水平,以更好地就业,开展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一) 、职能部门培训1983 年 6 月,县劳动服务公司坚持为劳动者就业和再就业实施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宗旨,为全县
38、各陶瓷企业、集团公司举办陶瓷雕塑、装饰、设计等培训班 125 期,参培人员达 7564 人。1983 年 11 月,县二轻局聘请省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周荷生定期来德化作工艺美术讲座。1984 年,组织职工文化补课,取得晋江地区“文补”第一名。19841986 年,又选送许淑珍、苏献忠等十几位技工分别赴省工艺美术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进修。1986 年,浔中镇政府创办文化技术学校。1991 年,又筹集资金 190 万元,在城后路旁建教学综合楼,以及生产、实习场所等,占地 45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7500 平方米的新校园。县乡镇企业局于1989 年牵头委托德化职专培训在岗陶瓷人员 4
39、9 人,19911996 年,又采用在岗人员短期培训,以及选送委托景德镇陶瓷学院、湖南湘潭机电学校、省农业大学(省农学院)、省第五工程学校、省工业学校、集美轻工学校,泉州黎明大学、泉州农业工程学校、泉州电力学校、商业学校和德化职专培养陶瓷工艺、硅酸盐企业管理、涉外财会等专业人员。至 2001 年底,已举办 78 期瓷雕、彩画、电脑、财会等 20 多个专业的培训班,参训人员达 5285 人,其中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 200 人。(二) 、企业培训陶瓷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培训,特别是对新员工进行岗前基础教育、技能和岗位职责培训,以及在岗员工技能提高、转岗和特殊技能人员培训等。泉州冠福集团有限公司于 2000 年秋委托德化职专培养陶瓷营销 36 人,财会电算化 49 人。福建省佳美集团公司每年从利润总额中提取 10作为员工教育培训基金。毛录贵、邱玉云等许多艺人,在城关开设形式多样的雕塑培训班,为陶瓷企业输送急需人才。第二节 农 林 卫职业技术教育一、 农业(一)德化县私立尚养农业职业学校为改变“学子欲求中等学识颇难”和“生产不丰,民智幼稚”的状况,民国三十三年(1944 年),上涌绅士陈庆南捐租 100 担,山园 2000 亩,与知名人士发起募捐,共集教学基金稻谷 470 担,建立校董会,接收原浔北中学校产,创办德化县私立尚养农业职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