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概要(一) 走进化学科学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1)化学是具有创造性、实用性的科学(3)化学科学的探索空间(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实验法: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性质的方法。分类法: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物性。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2、状态硬度、密度的相对大小延展性导电性颜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良好良好银白色金属钠与水反应现象结论金属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金属钠迅速熔化成球状熔点低,反应剧烈,放出大量热钠四处游动,并发出咝咝声放出气体,反应剧烈滴入酚酞的溶液变红溶液中有碱性物质生成收集气体点燃,发出爆鸣声有可燃性气体生成总结:2Na + 2H2O = 2NaOH + H2钠与氧气反应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在空气中放置迅速失去金属光泽变为灰白色4Na+O2=2Na2O在空气中加热钠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成淡黄色固体。2Na+O2=Na2O2以上实验说明,金属钠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软金属。是一种活泼金属。补充知识钠的氧化物的性质:钠有两
3、种氧化物,氧化钠(Na2O)和过氧化钠(Na2O2)。其中,氧化钠为白色固体,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的性质: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氧化钠的性质:Na2O + H2O =2NaOH(2)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就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其一般程序:通常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了解物质的存大状态、颜色、气味等;其次,要通过实验来探究物质的有关性质。进行实验时,往往要对物质性质进行预测,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然后,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一致的性质,
4、并对实验中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总之,在研究过程中,预测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以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对实验结论进行整合,都是非常重要环节。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可表示为。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预测物质的性质实验和观察解释及结论发现特殊现象提出新问题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实验1氯气显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氯气是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形成氯水实验2试管内液面上升,气体颜色变浅,试管内液体呈黄绿色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结论与氢气反应纯净的H2在Cl2中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氢气和氯气相混合,用强光照射发生爆炸与
5、磷反应剧烈反应,产生烟、雾磷与氯气反应生成PCl3,是液态的PCl3与过量的Cl2反应,生成PCl5,是固态的,所以看到有烟雾产生。与钠反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晶体(NaCl)与铁反应反应剧烈,产生棕黄色烟,溶于水显黄色溶液与铜反应反应剧烈,产生棕黄色烟,溶于水显蓝色溶液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HCl + HClO氯气与碱反应2NaOH + Cl2=NaClO + NaCl + H2O2Ca(OH)2+2Cl2=Ca(ClO)2+CaCl2+2H2O与溴化钠、碘化钾溶液的反应Cl2 + 2NaBr = 2NaCl + Br2 加入CCl4,油层为橙红色Cl2 + 2KI
6、= 2KCl + I2加入CCl4,油层为紫色什么是萃取?氯气不仅能溶于水,还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它遇到有色物质时,能破坏其中的有机色质使有色物质退色,是永久漂白。次氯酸钙与氯化钙的混合物是漂白粉的主要成份,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三)物质的量 (符号 n ) 单位为摩尔 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 NA=6.021023 mol-1 含义:12 g 所含碳原子数目。(或1mol气体所含的分子个数) 1 mol 含有6.021023个原子 1 mol NO3- 含有6.021023个NO3-1 mol H2O含有6.021023个水分子 又因为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H
7、原子和1个O原子,所以1 mol H2O中含有 26.021023个H原子,和16.021023个O原子。注意分子与分子中原子之间的关系。物质的量(n)等于相应的微粒个数N比阿伏加德罗常数NA如:3.011023个氧分子的物质的量=0.5 mol (摩尔质量 M 为 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如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都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如:O2的摩尔质量为32 gmol-1 ,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1。 物质的量(n)等于相应物质的质量(m)比物质的摩尔质量(M) 如:64g O2 的物质的量0.4 mol NaCl的质量(摩尔体积(Vm)为1 mol任何气
8、体在同温同压下所占的体积。如:在标准状况下Vm=22.4 Lmol-1。注意:摩尔体积随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与条件有关,所以在应用时要注意条件。 物质的量(n)等于一定条件下气体体积比相同条件下的摩尔体积(Vm) 如:在标准状况下,33.6 L O2的物质的量(CB为物质的量浓度,为1 L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molL-1,V为溶液体积) 如:2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H2SO4溶液,所含硫酸的物质的量溶液的配制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概要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知识概要:检查所需仪器药品。计算所需的溶质的质量。称量溶质。在烧杯中溶解药品。移液,将溶解后的药品转移到容量瓶中。洗
9、涤烧杯和玻璃棒。稀释溶液到离刻度线12厘米。改用滴管定容,到液面与刻度线相切。塞紧摇匀。静置后装瓶,贴上标签。注意:溶液的配制时为了准确一般采用的是浓溶液稀释法。具体步骤:(1)把称量或量取的一定量的溶质在烧杯中用少量适当的溶剂(如酸、蒸馏水)溶解。应特别注意,烧杯中的液体的温度高于或低于20,就必须待液体的温度恢复到室温后才能向容量瓶中转移。(2)把溶液从烧杯移到容量瓶里,并多次洗涤烧杯,把洗涤液也移入溶量瓶,以保证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里。轻轻旋摇容量瓶,使液体混合均匀(不要倒转容量瓶)。向容量瓶中缓慢地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到标线(小心操作,切勿超过标线)(3)盖好盖塞,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使溶液混合均匀。注意:转移溶液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用胶头滴管向容量瓶里加蒸馏水时,要逐滴慢加,水滴要落在瓶内液面中央位置。滴管的尖嘴要在瓶口以上12cm处。在读取容量瓶内液体的体积数时,要使眼晴的视线与容量瓶的刻度线平行。当液体凹面与容量瓶的刻度线恰好相切时,立即停止滴加蒸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