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zo银监会或新推监管三大利器.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114552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zo银监会或新推监管三大利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zo银监会或新推监管三大利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zo银监会或新推监管三大利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银监会或新推监管三大利器,以防范系统性风险发表于:2010-09-28 16:57 浏览(147)摘要近期,银行股正受到监管层收紧政策传闻的打击,尽管银监会否认了近期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消息,但新的监管工具也正在酝酿之中。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表示,除了已有的监管工具外,银监会还准备引进动态拨备和杠杆率,作为资本监管的重要补充。据了解,除了资本要求外,监管当局正从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流动性等方面厘定最新的监管标准,并希望以此对系统性风险作出防范,并反映巴塞尔委员会的最新工作成果。银联信认为,这将对银行业经营模式、盈利结构、核心竞争力提升等造成很大影响。建议银行合理考虑转变增长模式,不要一味过度

2、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占有。一、三大利器以防范系统性风险1、拨贷比的影响拨贷比在巴塞尔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其实质是针对中国国情的“土”政策。“由于国内银行主要依靠利差盈利,因此放贷冲动较大,监管层引入此标准意在控制各家银行的放贷规模。除了拨贷比外,拨备率的另一个指标是拨备覆盖率,作为重要的监管指标,其已在银行监管中实施,目前的标准为不良贷款余额的 150%,并将作动态调整。在决定具体拨备数额时,监管层拟议将二者比较,并采取依拨备值孰高的原则确定。尽管标准还未实施,但市场已经开始判断。如果此前传出的不对称加息成为事实,在存款利率上浮 10%、马上引入 2.5%拨备比的假设条件下,政策叠加的

3、效果会侵蚀 2010年全年银行业 15.6%的利润。据计算,在 16 家上市银行中,华夏银行 2010 年利润所受的冲击最小,低于 2.47%,继华夏之后,新政对建行、农行和工行等国有大行影响也不大;与国有大行相对应,股份制银行则对 2.5%拨备比规定较为敏感,政策对深发展、中信、宁波和兴业等银行影响最大。正是考虑到了上述可能的影响,监管层寄望于通过过渡期的差别对待来减轻对银行造成的冲击。据了解,对于拨贷比的实施,监管层拟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区别对待。2.5%的指标拟议 2010 年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过渡期到 2012 年底,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过渡期到 2016 年底。2、

4、流动性指标拨贷比之外,流动性指标的新鲜出炉也颇让人眼前一亮。与拨贷比的原生性相比,流动性指标则完全是舶来品。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覆盖率”(LCR,“liquiditycoverageratio” )和“净稳定资金率”(NFSR,“netstablefundingratio”)。前者旨在为保证银行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流动资产,这些资产被认为可以在银行需要的时候在 30 天之内变现来抵御监管机构定义的流动性危机;而后者被用来促进银行提供更多的中长期资产,并保证银行在 1 年内有足够的流动资金需求。按照监管当局拟议中的要求,该两项指标的达标水平为 100%,而达标时间为2011 年底,目前,银行业整体上

5、已达标,而大银行情况优于小银行。根据巴塞尔委员会关于过渡期的要求,“流动资金覆盖率”将会在 2015 年 1 月 1 日被引入,而经修改后的“净稳定资金比例”将要在 2018 年 1 月 1 日之前达到最低比例,同时,委员会将会采取严格的报告程序对各国的进展进行监控。3、杠杆率杠杆率是指核心资本与总资产(含表外)的比例,监管层希望各家银行达到 4%的水平。该标准将于 2011 年开始实施,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局希望其 2012 年底达标,而对于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当局希望其 2016 年底达标。与资本充足率不同,杠杆率以总资产为基础,而资本充足率的分母是风险资产。有分析指出,相对于资本充

6、足率计算的复杂性,杠杆率可以提供一个更为直观监管标准,对资本充足率形成一个良性的补充,杠杆率一方面可以约束银行表内非信贷的膨胀,同时控制表外业务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也可以限制银行集团中不受资本充足率控制的子公司的快速扩张。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03 年至 2008 年,商业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从 -2.05%提高至 9.92%,提高 11.97 个百分点;但商业银行杠杆比例从 -1.85%提高至 5.51%,提高了 7.35 个百分点,幅度相对较小。二、面对监管压力,银行应转变增长模式未来银监会对银行业资本质量的监管要求将进一步提高,除了资本要求外,监管当局正从资本要求、杠杆率、拨备率、流动性

7、等方面厘定最新的监管标准,并希望以此对系统性风险作出防范,并反映巴塞尔委员会的最新工作成果。这将对银行业经营模式、盈利结构、核心竞争力提升等造成很大影响。银行需要克服长期以来信贷增长缺乏有效约束、受行政影响较大导致信贷投放大起大落的局面,建议银行合理考虑转变增长模式,不要一味过度追求资产规模的扩张和市场份额的占有。针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现状,实现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坚定不移的进行经营转型。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仍然是以存贷利差为主的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尽管很多银行都在积极探索非利息收入的盈利模式,也不同程度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整体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并没

8、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因此,商业银行需坚定不移地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经营模式。2、走差异化、专业化经营之路。目前,国内商业银行的同质化经营现象非常严重,业务结构趋同、客户结构趋同、收入结构趋同、体制趋同、机制趋同、产品趋同、机构布局趋同、服务手段趋同,甚至文化与战略也趋同。因此,转型亟需走差异化经营,专业化经营之路。既在管理、战略、文化、品牌、服务、技术、产品、业务结构、客户结构、收入结构等诸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避免同质化。3、做大做强中间业务市场,拓宽盈利空间。在深挖产品开发、提高产品议价能力基础上,坚持服务优化与产品创新相结合,努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客户差异化的个性需求,促进中间业务收入跨越增长。同时,大力拓展私人银行业务和电子银行业务这两个新领域。4、全面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银行经营的就是风险,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风险反映在综合管理和驾驭能力不足导致的管理能力不足上。风险管理的核心内涵是风险和收益的合理匹配,商业银行的管理能力也主要体现在风险与收益的匹配能力上。因而,银行要取得转型成功,必须有科学的风险文化价值导向,必须全面提升风险经营与管控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