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地理高考考什么?王玉民2009 年高考日益临近,在逐渐向新课程标准过度的今天,在高考中地理学科到底考什么呢?在同学们进行紧张的复习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呢?选取社会热点、与生活实际相关的问题为素材,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强化应用能力就成了现在高考的大方向。因此科学的备考尤为重要。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高考基础题在每年的地理高考试题中,尽管题目的情景新颖,设问的角度和方式不同,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难度有所降低,中低难度试题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有将近一半试题是直接运用基础知识就能解答的。即便是以能力立意为主的试题,也无一例外地是建立在对“双基”融会贯
2、通基础上的知识应用能力的考查,由此可见,无论情景材料、设问角度及题型怎么变,对基础主干知识的考查,是高考永恒的主题。例 1. (2008 年全国)读下图,回答(1)-(2)题。(1)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 )A. B C D. (2)海拔低于 400 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 )A.005 km B05rkm C5 km D50 km(剖析) 本组题以一幅简单的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面积计算这一基础知识。第(1)题,图中四条线段的图上距离相近,穿过的等高线条数越多其坡度也就越大,线段穿过四条等高线,坡度最大。第(2)题,海拔低于 400 米的区域位于该图的东北角,先估算
3、图上的大致距离,再根据比例尺计算其面积,要注意米和千米的换算。(答案)(1)D (2)A二、知能应用实践探究开放实践题能力立意是历年高考试题命制的基本宗旨, “能力立意”的内涵是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次: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获取、解读要求认真审题,弄清题意,首先,弄清考什么,即题目所给的地理信息及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其次,弄清问什么,搞清楚具体问的是成因、分类、影响还是措施等;最后,弄清考哪里,即题目的意图是考哪些区域,具体哪些知识点,避免答非所问。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对信息的解读,理出思路,对接课本,调
4、动和运用掌握的知识,实现知识的迁移。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4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提供大量新信息,设置新情境,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文科综合测试”的显著特色。要求考生根据试题信息整理好的思路,精选要点,组织语言,写出规范合理的答案,把思维过程清楚地表达出来。教材分析例 2 .(2008 年全国)读下图,回答(1)-(3)题。(1)判断 G 河自 N 点至 M 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2)说明 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3)指出 G 河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剖析) 本题以非洲刚果盆地的地形与水系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用相关地
5、理知识、综合分析解释地理现象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1)题,主要考查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要根据所给图中的等高线数值水系分布状况等条件分析。第(2)题,主要考查河流某个水文特征的成因,要从气候、地形、水系特征多角度分析。第(3)题,主要考查河流三角洲的相关知识,回答这一问题可用我们熟悉的知识,如长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形成的条件,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能力迁移,从而从河流含沙量、潮流作用、海底地形等角度来回答。(答案) (1)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等高线判断,该地形区为盆地。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
6、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 汇)水区面积广。 (3)入海口附近,泥沙不易沉积,因为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入海泥沙量较少,因为 G 河在M 点以上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易于泥沙沉积;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域内热带雨林面积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三、信息转化能力迁移高考创新题如何对图表资料信息进行筛选,把试题信息进行图文转化,是地理高考命题的重要方向。考生能否顺利有效地提取信息、加工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是高考成绩形成区分度的重要原因。图文信息转换类试题是近年高考试题中用以表达地理现象、原理、过程、规律的主要题型,是考试说明中能力要求“熟练使用和说明各种等值
7、线、示意图、景观图像,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及图表等,并能根据要求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熟练判读各种比例尺地图及地形剖面图,并能在图上填绘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和分布区”的具体体现,通过以文考图、以图考图、无图考图、图文结合互变设疑,综合考查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知能应用能力。例 3. (2008 年全国)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回答(1)-(3)题。(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太阳辐射 C土壤 D. 降水(2)导致 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 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洋流 C土壤 D. 降水(3)导致 P 地樱
8、花初放日期比 M、N 两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 B. 洋流 C太阳辐射 D. 降水(剖析) 本题以全新的材料为背景,主要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合理转化,联系已有知识,分析判断的能力。第(1)题,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题干中的 “自南向北变化”说明太阳辐射对气候的直接影响。第(2)题,N 地沿海有日本暖流流经,增温增湿,气候更温和,因而 N 地樱花初放日期比 M 地早。地形、土壤两地一样,降水不是引起樱花开放早的主要因素,且两地降水相差不大。第(3)题, P、M、N 位于同一纬度,但是 P 地位于内陆的山地丘陵上,其气温低于沿海地区的气温,造成山区花期滞后,这就是教材分析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原因。而洋流、太阳辐射、降水对其影响不大,故 B、C、D 错误。(答案)(1)B (2)B (3)A四、热点问题纵横关联地理应用题热点问题往往是以某区域为依附点,热点问题发生地的相关地理问题往往是高考命题所青睐的重点。地理热点包括:1. 地理热点路线:(1)领导人出访路线。2007 年重庆高考中,考到了胡锦涛主席的出访路线。(2)历史上跨区域活动线路:对沿途经过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进行考查。如 2008年全国卷,以土尔扈特回归路线为情境,2008 年全国卷以“驼峰航线”为情境,进行东南亚、中亚和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及区域地理知识的考查。(3)科学考察、体育等热点
10、。2007 年上海高考、2008 年北京高考、2008 年重庆高考都有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的内容。2. 热点问题:包括长期热点和时事热点,长期热点如农业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我国新世纪重大工程等;时事热点包括突发性的与地理相关的新闻热点,如“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 “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汶川地震,某个重大事件或某次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某个协议的签定、某项政策的出台、国家领导人某次带有倾向性的讲话、某种科技成果等时效性强的重大新闻事件。3. 热点区域:与我国近年关系密切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欧盟等,也包括在某一方面在世界上或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区域,如中东地区、
11、东南亚、中亚、南亚等。另外,若某区域在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方面具有典型意义,也被列为重点考查区域,如天山南北、黄土高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中部地区、台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等。近年来,高考中越来越重视对微观区域的考查,有利于区分考生在具体区域分析方面的能力差异。例 4(2008 年重庆) 甲、乙、丙、丁分别为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境外传递途经的四个城市。读下表,回答(1)-(3)题。(1)流经四城市附近海域的洋流 ( )A. 为暖流 B为寒流C. 为寒流 D. 为暖流(2)地处广阔平原之中的城市是 ( )A. 甲 B乙 C丙 D. 丁(3)火炬传递活动当日,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A. C. (剖析)本题以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路线为背景,考查学生空间定位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考查洋流性质,正午太阳高度判断等基本知识点。第(1)题,据表中信息判断四地的海陆位置,进而判断洋流。地位于美国西部海域,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地位于南美洲东南部海域,为巴西暖流;地位于印度洋北部、 ,为季风洋流;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海域,为东澳大利亚暖流。第(2)题,只有城市乙位于广阔平原中。第 (3)题,正午太阳高度角从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向两侧递减,4 月份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所以地比地更接近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