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48503 上传时间:2020-04-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与经济政策【基础知识梳理】一、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商业发展历程(1)商朝: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后世称从事商业活动的人为“商人”。(2)春秋战国:_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3)秦汉:商业发展艰难,商业总体水平不高,但还是得到了发展。(4)隋唐:都市商业和农村_得到发展;_和飞钱相继问世。(5)宋元宋代:商业环境宽松,商品种类增加,出现纸币“_”,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6)明清商业繁荣,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_贸易发展较快,货币作用加大。出现了_的商人群体,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轻巧识记古代

2、商业发展的“三先”“三后”2市的变迁位置、时间政府监管设市表现宋朝以前在特定的位置设市,与_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政府设_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管理西汉长安设东、西市九处;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宋朝时期城中_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经营时间限制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市场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以汉口镇、佛山镇、_及朱仙镇最著名3.城市的发展(1)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_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2)表现北方:长安、洛阳、开封、大都等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_,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南方:扬州、成都等南方城市逐渐繁荣,出现“扬一益二”的

3、说法。4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表现西汉:由于开通陆海_,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政府设_专门管理外贸。南宋:海外_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处,由政府特许的广州“_”统一经营对外贸易。(2)特点:以_为主;以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为目的。图示总结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概念阐释朝贡贸易朝贡贸易就是中国政府与海外诸国官方的朝贡和赏赐关系。其特点是:由官府控制,私人和民间组织禁止参与;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政府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要宣扬国威,加强

4、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特别提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四大特点(1)前期以陆路为主,后期以海路为主。(2)官方贸易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加强友好往来。(3)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4)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1“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周社会上出现了商业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_等问题。封建统治者以此保护农业生产和_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2)表现战国首倡:商鞅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发展。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明清时期:明太祖强调“厚本抑末”;清雍正帝强调“农为

5、天下之本务”;继续实行专卖制度。(3)影响:破坏了工商业的正当经营,影响到_的发展。2“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二者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上的反映。原因表现影响明朝“海禁”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_,危及统治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_,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一方面,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_,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另一方面,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清朝“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_;认为天朝大国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不许片板下海易错提醒“海禁”与“闭关锁国”的区别(1)“海禁”是指明清时期严厉禁止私人出海

6、贸易,海外贸易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即所谓“朝贡贸易”。(2)“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概念阐释广州十三行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十三行反映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国的侵略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也阻碍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与经济往来,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细讲重点】主题一古代中国商业与城市的发展史料实证史料一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

7、。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史料二(东京)朱雀门外除东西两教坊,余皆居民或茶坊。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又北山子茶坊仕女往往夜游吃茶于彼。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史料三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新安奢而山右俭也。明谢肇淛五杂俎卷四地部二解读首先,应注意史料出处,判定时空。如史料二中的宋东京梦华录,可知是宋朝的东京;史料三中的“明”,则反映的是明朝商业状况。其次,应从宏观上理清史料层次,三则史料分别体现了唐代城市

8、、宋代城市和明代商帮的发展情况。再次,注意解读关键信息:史料二“鬼市子”“夜游吃茶”反映了宋代东京商业不受时空限制。史料三反映了明代江南江北两大商帮在经营范围、消费理念方面的不同。划线处表明唐朝政府对市的设置有明确规定。划线处表明宋朝的市已突破时空限制。划线处表明明代后期出现了许多地域性商人群体即商帮,如史料中出现的新安派指徽商,山右派指晋商。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的“市”与唐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史料三分析,明朝的商业呈现出什么特点?史论归纳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变化规律及其影响(1)变化规律商业活动场所、时间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是时间、地点

9、固定,后时空限制被打破。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交流地区间的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转向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交易媒介的变化:开始是物物交换,接着出现一般等价物贝壳货币,后来货币固定为金银。北宋还出现纸币。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商帮。经营领域的变化: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相结合。(2)影响刺激了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同时也是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的挑战。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市民的生活和观念发生了变化。主题二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史料实证史料一(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

10、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解读 史料一主要反映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解读史料注意按句号划分层次。处“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转向科举”说明商人投资方向为买田置地和供应下一代读书。处“引发人们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说明了阻碍商业发展的原因。史料二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

11、方,故有四五千金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论南洋事宜解读史料二反映了“海禁”政策产生的危害。注意省略号在研读史料中的作用:省略号前内容“海禁”政策限制了开拓海外市场。省略号后内容“海禁”政策导致了沿海居民贫困化等严重的社会问题。史料运用(1)概括指出史料一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2)史料二中反映的经济政策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史论归纳1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

12、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2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不同点时间封建社会初期出现,并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明代中期出现,到清朝进一步加强目的促进农业发展,稳固封建统治基础抑制中外交往,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作用在封建社会前期和王朝初期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主权;但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导致中国的落后相同点都是封建统治者实行的经济政策;都重视农业、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传统经济的发展

13、;都导致了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下降【真题演练】明考情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2012年T26,明代后期工商业经济的发展2013年(卷)T26,明朝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卷)T40,我国自古对海洋利用的史实和相关政策2014年(卷)T26,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卷)T27,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2015年(卷)T27,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2016年(乙卷)T40,清代中期人口膨胀练真题1(2015新课标全国卷,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

14、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2(2015课标全国卷,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3(2014新课标全国卷,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4(2014新课标全国卷,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

15、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5(2014山东文综)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答案精析基础知识梳理一、1.(2)官府控制商业(4)集市贸易柜坊(5)交子(6)长途贩运地域性2.民居市令坊市景德镇3.(1)大运河(2)军事重镇4.(1)丝绸之路市舶使贸易税十三行(2)朝贡贸易二、1.(

16、1)政权统治小农(3)资本主义萌芽2.倭寇互市抗清斗争资本原始积累细讲重点主题一(1)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政府对商业的控制有所放松;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2)出现了地域性商人团体商帮,以经营日用品为主,利润丰厚。主题二(1)现象:商人积累的财富主要用于购田置地;供应子女读书。因素:重农抑商政策。(2)不仅给沿海人民带来了困苦,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造成了社会动荡不安。真题演练1C材料反映了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民间崇拜的现象得到朝廷的认可,而且在后世影响不断扩大,本质上是该地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影响力提升的结果,故选C项。中国古代王朝没有重视对海洋的开发与利用,故A项错误;古代社会女性地

17、位没有根本改变,故B项错误;古代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不可能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2B从“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可知明成祖定都北京的目的是促进国家统一,A项是明成祖的主观目的,不是客观影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因而促进跨区域贸易繁荣不是明成祖的主观想法,属于定都北京带来的客观影响,故B项正确;商帮是明清时期形成的,没有因定都北京而发展受到限制,故C项错误;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是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形成的,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时期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根据材料中“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可知B项的结论错

18、误。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4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题干材料反映了清初实施海禁以前,中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但外国货物在中国很少,外国银钱已在民间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货物出口增多,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外来货币是否干扰了中国市场,排除B项。也无法体现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朝统治出现问题,排除C、D两项。5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从所给材料看,A项的说法显然错误。注意题干时间是唐宋时期,而自然经济解体是在近代,在唐宋时期,传统经济也就是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B项的说法错误。从所给材料看,出现了专门的以种植一种作物为主的农户,实际上是强调了当时农业发展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项内容材料中没有涉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