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财务管理专业学年论文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普遍采用负债经营方式参与市场竞争。负债经营已是广大企业所接受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它不仅能及时、快速地满足企业对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要求。负债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获得节税效益,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降低综合资金成本。负债经营是一种有效的经营方式,在一定条件下能为企业带来生机和巨大效益,但同时也具有不利的风险一面。因此,正确认识负债经营及带来的风险,充分发
2、挥它的正面效应,尽可能避免或控制其不利因素,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词】:负债经营 财务风险 筹资 负债比率 股票 权益资金【Abstract】: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more competitive, as the main competition of the enterprises, the general mode of operation, using the liability to participate in market competition. Debt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vast number o
3、f enterprises as a means of financing, it is an enterprise through bank loans, issue bonds, commercial credit in order to raise funds, such as mode of operation. Liabilities of operating as a business strategy, not only in time to quickly meet the business-to-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requirements of
4、 the necessary funds. Liabilities of business enterprises can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expand their scale of production to enable enterprises to be effective financial leverage, access to tax benefits, reduce the loss of currency devaluation,Integrated to reduce the cost of capital. Debt is an effec
5、tive mode of operation,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can bring vitality and tremendous business benefits, but also with the risk of adverse side. Therefor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operating liabilities and risks,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positive effect, as far as possible to avoid or control t
6、he negative factors, a business-friendly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in the competition.【Key Words】:Operating liabilities Financial Risk Financing Debt ratio Stock Equity capital1 负债经营风险的种类所谓负债经营风险,主要是指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而增加的财务负担,并由此而引起的可能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而使得企业破产的风险。1.1负债经营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企业进行负债经营必须保证投
7、资收益高于资金成本,否则,将出现收不抵支或发生亏损,降低了偿债能力。在负债数额不变的情况下,亏损越多,以企业资产偿还债务的能力就越低,财务风险也就越大。过度的高额负债,使筹资风险增大,不仅需要支付巨额的利息,而且降低了企业的安全性和竞争能力,危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最终将因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倒闭。终极的财务风险表现为企业破产清理后的剩余财产不足以支付债务1.2过度负债降低企业的再筹资能力,影响筹资组合企业过度负债,导致债务负担过大。企业债务到期,若不能按期足额的还本付息,就会影响到企业的信誉。若是信誉好的企业,可以很容易地举新债还旧债;但是信誉不好的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企业就不愿再给此企业提供资
8、金,再筹资能力也就降低了。筹资组合即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长期资金成本高,缺少弹性,企业在借款期内,即使有一段时间无需资金也要付息;而短期资金却正好相反,资金成本低,弹性好,风险大。两者不同比例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风险程度。1.3负债比率过高,导致股票市场价格下跌企业负债经营是否适度,是指企业的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即企业负债比率是否与企业的具体情况相适应,以实现风险与报酬的最优组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选择最优化的资金结构,是复杂和困难的,对一些生产经营好,产品适销对路,资金周转快的企业,负债比率可以适当高些;对于经营不理想,产销不畅,资金周转缓慢的企业,其负债比率应适当低些,否则就会使企业在原
9、来商业风险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筹资风险。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企业资产负债普遍过高,一般在70%左右,有的在80%以上。.就股份制企业而言,负债经营所产生的财务风险,不仅影响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会影响到股票的市场价格。当负债率超过允许范围,负债比率越高,股票风险越大,其市场价格也必然随着下降。1.4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影响资金的周转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按期支付本息,一方面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如果还款期限比较集中,短期内要求企业筹集巨额资金还债,就会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和使用。如果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强,企业获利能力就会下降,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的风险就越高;反之,若资产的流动性较弱
10、,企业丧失现金偿付能力就越大。1.5负债经营降低权益资金利润率 虽然财务杠杆效应能有效提高权益资本的收益章,但风险与收益是并存的,杠杆效应同样可能带来权益资金收益的大幅下滑。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的低潮或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数额的利息负担,在企业资本收益率下降时权益资本收益牵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2企业负债经营失败的原因21缺乏稳健意识,行为过于冒险负债经营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的企业家都有很强的冒险意识。所以负债经营特别需要能够有效防范财务危机的措施。可是很多企业没有,或自认为本企业进行了信用管理,但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和资金储备,信用管理的作用大打折扣,完全不足以防范风险。
11、企业不能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忽视风险的存在,过度的负债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并直接危及到企业的生存,所以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以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22资金支配不到位我国企业长期以来在国家高度计划经济条件下运行,国家对企业实行“统收统支”或“半统收统支”政策,从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对独立核算的工、商企业由拨改贷,而企业自身资本积累,自我造血机制没有形成,有的老企业运转已有几十年,而所需资本90以上还靠银行贷款,国家补给企业的周转资金也成了企业的负债。企业在经济高度增长的情况下为求生存,谋发展只有在原相对较高负债率的基础上,继续举债,造成负债率越来越高。23名誉负债率与实际
12、负债率有较大差异 企业在长期经营中一方面金额或绝大部分金额上缴国家,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但另一方面企业自身的消耗得不到完全补偿。固定资产磨损价值远高于为补偿其消耗而计提的折旧额;企业的存货由于近年来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等原因,其实有价值也严重失真;结算资金由于长期以来得不到清理而谨慎性原则又无法真正体现,造成资产不实。如果目前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认真解剖,实际负债率远远高于名誉负债率。2.4企业自身造血功能不健全 近年国家为提高企业的造血机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税前还贷,税后留利补充流动资金,调整折旧方式等办法。但这几年来企业的运行机制一直采用经营承包责任制的方法。主要考核指标是以利润为中
13、心,造成部分经营者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出现了该使用的政策不到位,该补充的资本金未补充,造成企业资本金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2.5负债的期限结构的不合理若负债的期限结构安排不合理,例如企业需要长期资金但却采用了短期借款,或者相反都会增强企业的负债风险。但一般来说,企业所用的负债资金到期日越短,其不能偿还本息的负债风险就越大;负债资金到期日越长,企业的负债风险就越小。其主要原因是:长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固定不变的而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很可能会有大幅度的波动;如果企业大量举借短期借款用于投资长期资产,那么当短期借款到期时,于投资的回收期还没有到,可能会出现难以筹措到足够的
14、现金来偿还短期借款的情况,此时,如果债权人由于各种原因而不愿意将短期借款延期,则企业有可能会被迫宣布破产;长期借款的筹资速度慢,取得成本通常较高,而且还会有一些限制性条款。3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与控制31应树立风险意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在风险临头时,企业毫无准备,一筹莫展,必然会遭致失败。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正确承认风险,科学估测风险,预防发生风险,并且有效应付风险32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15、企业的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应高于借款利息率。这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如果计算出的利息率高于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不能举债,只能用增资的方法筹资,并且应努力减少现有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否则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除考虑投入与回报外还应考虑以下问题:首先,把握好负债率指标。从发达国家控制负债率看都具有具体标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金缺乏,企业多举债经营,因而负债比率很大,各年代一般均在7080之间,美国负债率控制在4050之间。目前,我国统一的负债率指标虽不存在,但对具体企业来说(如资产,利润明确情况下)存在着最优负债率。国家也应根据经济发展状况,按行业制订负债率上限指标,切实控制负债
16、风险。其次,引入偿债能力指标。其计算公式为:负债比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股权比率股东权益/资产总额100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息费用从以上公式中可以看出,负债比率越高,索偿权的保障程度就越小。反之,索偿权的保障程度就越大。因此,此项指标也必须保持一定适当的比率。日本政府和学术界一般认为股权比率和负债比率保持各50左右较为适应。利息保障倍数指标反映出企业的经营所得保障去付负债利息的能力,它的倍数必须大于1,否则就难以偿还债务及利息。再次,在考虑以上因素时,还应考虑一定时期内整个企业现金净流入量与新投入现金净流量的关系。33确定适度的负债结构331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17、决定了企业的融资环境,影响着企业的负债结构也就是说,我国企业的负债能力有多大,不能与别国,甚至是别的行业和企业无条件地类比,而只能是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及融资环境加以判断。企业应首先判断进行负债经营对企业是否有利,一旦确定应改进负债经营,随之要确定举债额度,合理掌握负债比例。332考虑供入资金的来源结构企业在举债筹资时,必须考虑合适的举债方式和资金类别。随着改革的深入,举债方式由过去单一向银行借款,发展到可多渠道筹集资金,企业应根据借款的多少,使用时间的长短,可承担利率的大小来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向银行借款。这仍然是企业借款的主渠道。但由于银行是我国进行宏观调控的主战场,银行贷款既要受资金头寸的限
18、制,又有贷款额度的制约,双向钳制,所以贷款难度较大。如果国家抽紧银根,最先遭到调控的就是那些借债大户。向资金市场拆借。它是通过金融机构组织,对某些企业的闲散资金,通过资金市场集中起来,然后再借给那些短期内急需资金的企业。这种渠道得到的资金,一般使用时间不长而且资金成本较高。发行企业债券。向企业内部发行债券,可以把职工紧紧团结起来,为企业的兴衰存亡而共同奋斗,但能筹集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向社会公开集资,虽然可以筹集到数额较大的资金,资金成本高,但是,资金来源于千家万户,债券到期一定要按期偿还,稍有不慎,会带来很大风险。稳妥的使用商业信用。它是当今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筹集融资方式,不
19、仅成本低,而且十分灵活,在交易活动中,它可以背书转让;在资金紧张急需现款时,可以在银行贴现取款。它是解开债务三角的最佳选择。但使用商业信用,要有健全的经济法规和良好的商业道德,即商业信誉好,才能稳妥地为我所用。否则,最好的办法,对商誉太差的人来说也是一纸空文。引进外资,即通过种种渠道从国外引进资金。但一定要考虑汇兑风险。目前虽然国家利率政策宏观控制较严,但社会折资成本化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在选择筹资渠道时不能有病乱投医,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同时要考虑借入资金的期限结构。企业借入资金的使用期限短,企业不能还本付息的风险就大;使用期限长,风险小,但资金成本高。所以企业对不同期限的借入资金要搭配合理,
20、以保持每年还款相对均衡,避免还款过于集中。34积极筹建资金偿还债务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债务,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应当有相当的优良资产可供重组,一旦投资项目失败或出现其他麻烦,可通过重组资产偿还债务;或者有良好的信用,可再融资。负债经营的关键不是能否筹集到资金,而在于是否有强大的再融资能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一定量的资金加快循环速度,实际上就实现了资金的增量。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提高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减缓负债经营所带来的压力。35优化资产结构,建立控制、抵制、风险机制。优化资产结构,建立控制,抵御风险机制。为化
21、解风险,建立行之有效的抵御风险机制。如投入固定资产,技术改造等应采取提取税前风险补偿金,加速折旧补偿等办法。如短期经营性负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提取削价准备金,产品开发基金,坏账准备金等,如企业资金不足,存货过多就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在产品,积极销售产成品,降低原材料库存;如应收账款过大,就应成立专班,催收欠款;如长期投资不合理,就应检查合同和协议,及时进行调整,收回投资;如固定资产闲置过多,短期内不能发挥作用,就应积极处理,变死物为活钱;如摊子铺得过大,一时难以收缩,而预测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较好的回报,就应向外筹集新的资金,增加流动资产的数额。4结论因此,企业必须坚持适度负债的财务原则。所谓适度负
22、债就是按需举债、量力而行,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资金未来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偿债能力等制定合理的举债规模,不能盲目举债,不能超越自身的偿债能力举债。追求负债经营的效益性。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企业在举债时,应充分认识到,举债具有正负效应两重性,只有以提高效益为中心,才能去弊存利。从效益出发,企业对负债来源的选择要得当,期限和结构搭配要合理。企业对由于负债而可能引发的财务风险和风险危机要有清醒的认识。企业要有监测风险机制和应对、化解风险措施。唯有如此,负债经营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参考文献】1蔡建民. 财务管理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2尉杨.负债经营的风险及其防范J.财会月刊,2007(30).3赵之先.负债经营的风险及其控制J.财会研究,2006(8).4李红霞.现代企业负债经营的适度性分析J.西部财会,2006(11).5初波,王雨松.企业负债经营与对务风险研究J.北方经贫,2005(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