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湘中名校2015-2016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时量:60分钟 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1、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等级 乐队 乐舞 王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士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B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C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2、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运作过程中,“从决策机制看,很多皇帝虽然是决策和行政的最高负责人,但其决策都是建立在集体讨论、决议的基础之
2、上。”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汉武帝的内外朝制B唐前期的三省分权C明朝后期的内阁制D清朝中期的军机处3、清朝军机处设置之初“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其职能是A辅佐皇帝,主导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训练将士,率兵征战D监督官员,整顿吏治4、有历史教材评论某次改革“肃清了氏族制的残余,标志着雅典一个多世纪以来平民与贵族斗争的胜利结束,确立了奴隶主民主政治”。这次改革A开始实行陶片放逐法B推选伯利克里为首席将军C由执政官梭伦来推行D将雅典民主推向“黄金时代”5、万民法是继公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
3、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该法律A稳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B是罗马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C适用于罗马境内的一切人民D适应了罗马共和国的发展需要6、恩格斯说:“在英国,谁都知道,土地贵族和(工业)资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争夺统治的要求,是英国全部政治斗争的中心”。反映这一“要求”的史实是A光荣革命B英国宪章运动C圈地运动D1832年议会改革7、有学者认为,杰斐逊的名言“自由政府是建立在猜疑之上,而不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奠定了美国民主和宪法的基础。这一结论的依据是美国1787年宪法A加强了联邦政府权力B建立了责任内阁C建立了中央集权政治D重视分权与制衡8、有西方学者评价全体选民选举出来的德国下院(德意
4、志帝国议会)时说:“下院是汽车的第五个车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各邦代表组成的联邦议会是最高机构B德意志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C德意志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D德国民主制度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9、“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对未来的理想社会提出了各种设想。他们还曾天真地幻想,有朝一日统治阶级或大富翁能够良心发现,大发慈悲,掏出钱来帮助他们建立一个理想中的人人平等的社会。”材料中所述的“他们”包括 圣西门 卢梭 马克思 欧文A B C D10、列宁于1917年3月从瑞士发电报给俄国同仁:“完全不得相信新政府,一丝一毫也不支持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临时政府,建立布尔什维克的一党专政”。
5、这说明列宁A要求进行社会主义革命B对民众的现实诉求清楚C主张必须推翻沙皇政府D反思巴黎公社失败教训1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事实能够支持这种说法的是 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第一次国务会议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BCD12、有人把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分为“宗教构梦、战争追梦、政策筑梦、内乱毁梦”四个篇章。“政策筑梦”是指A永安建制,分封诸侯B定都天京,军事全盛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D天京变乱,由盛转衰 13、(1898年)新政始基中说,此战实
6、际上是分界线,“未之战也,千人醉而一人醒”,但是“一战而人皆醒矣,一战而人皆明矣”。材料中的“战”A是西方联合侵华的开端B拓展了列强的侵华途径C使清廷沦为洋人的傀儡D民主共和意识成为主流14、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正确是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总统任命并对总统负责 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ABCD15、下图是中国近代某次战争形势图。下列口号与该图内容相吻合的是 A外争国权,内惩国贼B打倒列强,除军阀C打土豪,分田地D要想攘外,必先安内16、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金沙水拍云崖援,大渡桥横铁索寒”
7、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秋收时节暮云愁,雳雳一声暴动” “浴血东瓜守,驱侨棠吉归(注:东瓜和棠吉是缅甸城镇名称)”ABCD17、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27年8月至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时间 19217 19236 19274 19278 19349 19371 19454 194910 人数 57 432 57万 1万多 30多万 4万多 121万多 448万多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18、2015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8、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的转折点,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A赢得了与西方大国的平等地位B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 C为世界赢得和平作出突出贡献D赢得反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19、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大表大会制尚未建立B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 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20、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和马英九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双方认为应该继续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推动两
9、岸关系和平发展。“九二共识”A以两岸“三通”为前提 B发展为“一国两制”构想C开拓了国际关系新领域D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21、在二战后非殖民化的浪潮中,亚非拉地区出现了一批新兴的民族国家。为了发展同新兴民族国家的关系,中国A提出“另起炉灶”的方针 B放弃“一边倒”的政策C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坚持“独立自主”方针22、毛泽东曾说:“两霸,我们总要争取一霸,不能两面作战。”周恩来也说:“这一突破使世界上的国家都愿意跟我们来往了收获就在这里。”二人讲话围绕的核心问题是A“一边倒”外交方针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中美关系改善D争取加入世贸组织23、美国的梦想中有这样一条口录:“马歇尔计划: 一箭双雕
10、”。这里的“双雕”是指A控制西欧和遏制苏联B遏制欧洲和称霸世界C输出资本和对抗苏联D复兴欧洲和干涉中国24、1945年10月,盟军最高司令官麦克阿瑟指示日本政府修改1889年制定的明治宪法。1946年11月3日,日本公布新的日本国宪法,翌年5月3日正式实施。新宪法A没有铲除日本军国主义的社会经济基础B保留了天皇原有的地位和权力C有利于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D助长了日本追求成为政治大国的野心25、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A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
11、步丧失 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C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共两小题,其中26题22分,27题28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26、 (2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发端于中央政府文武职官分野体制的建立 ,定型于秦汉时期 ,成熟于隋唐时期 ,衰败于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体系庞大 ,内容丰富 ,特点鲜明 ,几乎蕴涵了现代公务员管理的主要环节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官制建构 ,特别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同时对于我们当前深化人事行政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梁仲
12、明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探析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1)阅读材料一,根据所学知识列举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三种文官选拔制度
13、。(6分)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2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4分)27、 (28分)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14、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
15、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请通过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来反驳材料中“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观点。(8分) (2)从材料二中归纳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有哪些?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6分) (3)材料三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什么民主?该民主制度有何特点?(4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分阶段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16、10分)湘中名校2015-2016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AADDDC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CBBBDADDD题号2122232425答案CCACC26 (1)途径:察举制、征辟制、荫袭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等。(任答3点即可得6分) (2)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或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政党分赃制”带来的弊端;为了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为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 (4点,每点2分,共8分。) 影响:进一步打击了英国旧贵族和保守势力,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
17、断完善;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腐败现象,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确立的一些基本原则对西方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文官制度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4分,每点2分,任答出两点给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作用:不断拓展干部队伍的选拔渠道,实行选拔方式多样化和选拔范围社会化;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坚持选拔标准的刚性化;建立健全选拔机制,实行选拔程序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任答2点即可得4分,其它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27(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2分)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6分)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或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任答2点,共4分) 策略:依法治国。(2分) (3)制度:农村民主或基层民主。(2分) 特点:广泛性、直接选举等特点。(任答1点,共2分) (4)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6分)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共4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