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学习要求掌握: 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2、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3、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4、疲劳产生的原因。5、恢复过程的阶段性及其特点。熟悉:1、调节赛前状态的方法。2、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3、稳定状态的分类及特点。4、不同类型运动疲劳的特征。5、促进机能恢复的措施。了解: 1、“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2、准备活动的作用机理。3、判断疲劳的方法。内容精要运动过程中人体生理机能的规律性变化包括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及恢复过程五个阶段。第一节 赛前状态赛前状态是指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
2、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产生机理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几乎所有的器官、系统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机能变化。赛前状态的反应程度与比赛性质、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及心理状况等因素有关。赛前状态的机理是在大脑皮质的主导下,通过两个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而建立的自然条件反射。二、赛前状态的类型1、起赛热症: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多见于初次参加比赛的年轻运动员,参加特别重大比赛的运动员或心理负担过重的运动员。2、起赛冷淡: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起赛冷淡是起赛热症的继发性反应。3、准备状态:其特点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适度提高,植物性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惰性有所克服,机体机能得到预先动员。三、影响
3、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 1、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思想问题,比赛经验等。 2、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1)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对待比赛的意义;(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第二节 准备活动准备活动是指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通过准备活动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即将进行的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一、准备活动的类型 准备活动包括一般性准备活动和专门性准备活动。一般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及机能特点不相似的活动。其目的在于
4、提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体温升高;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以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预防运动损伤等。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节奏及强度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其目的是提高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强化动力定型。二、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1、代谢水平提高,体温升高。2、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增强内分泌的活动。3、提高呼吸和循环等内脏器官的机能。 4、促进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 5、增强皮肤血流量,有利于散热,防止或减小正式练习时体温过高对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6、调节赛前状态,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三、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1、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 准备活
5、动是指比赛或训练前进行的各种人为活动。其生理机理是“痕迹”效应,即通过准备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相应部位留下兴奋性提高的“痕迹”,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运动能力。2、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 影响准备活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准备活动的时间、强度、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及准备活动的内容等。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 运动开始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进入工作状态。长期的运动训练可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从而使机体能够更快地发挥出更大的工作效率,提高运动成绩。一、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包括物理惰性和生理惰性两方面。物理惰性是指人体由静止到运动,或者由低速
6、运动到高速运动时所必须克服的惯性;生理惰性是指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特性。影响生理惰性的主要因素有:1、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 2、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植物性神经的支配,神经体液的调节)。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1、运动项目;2、训练水平;3、运动强度;4、赛前状态;5、准备活动等。三、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极点”及其产生的机理 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练习者往往会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肌肉酸痛无力、心率剧增、胸闷、头晕、动作迟缓不协调、精神低落,甚至不想再继续运动等,通常将这种机能状态称为“极点”。“极点”现象多出现于中
7、长跑等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项目。其主要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 2、“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机理 “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躯体性神经和植物性神经的机能水平将会达到新的平衡,从而使运动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得到恢复,机体不良的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心率趋于平稳,这种现象称为“第二次呼吸”。 “第二次呼吸”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开始进入到稳定状态。 “第二次呼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1)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内脏器官活动逐步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2)“极点”出现后,运动
8、强度暂时下降,。第四节 稳定状态稳定状态是指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的状态。根据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可将稳定状态分为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一、真稳定状态的特点是: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运动中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为主,因此,运动持续时间较长。 二、假稳定状态的特点是: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运动中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因此,运动持续时间较短。第五节 疲劳一、疲劳的概念疲劳是指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疲劳导致运动能力下降是暂时的,经过适当的休息可以恢复。力竭是疲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疲劳发展的
9、最后阶段。它是指肌肉或器官完全不能维持运动的一种疲劳现象。二、疲劳的分类 1、根据其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2、根据产生疲劳的主要器官不同可分为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疲劳及呼吸系统疲劳。3、根据运动方式可分为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4、根据整体和局部可分为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此外,疲劳还可分为心理疲劳和体力疲劳等。三、疲劳产生的机理 1、衰竭学说(又称为能源耗竭学说):疲劳产生的原因是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2、堵塞学说(又称为代谢产物堆积学说或窒息学说):疲劳的产生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的。 3、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疲劳是由于血液中PH值下降,细胞内、外离子
10、平衡破坏以及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造成的。4、保护抑制性学说:无论是脑力疲劳,还是体力疲劳都是大脑皮质保护抑制发展的结果。运动时大量冲动传至大脑皮质相应的神经细胞,使之长期兴奋,导致消耗增多,为了避免过度消耗,当消耗到一定程度时便产生了保护性抑制。5、突变学说:运动性疲劳的发展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及兴奋性衰减过程中,为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存在的一个运动能力急剧下降阶段。它是由于运动过程中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及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造成的。6、自由基损伤学说:疲劳是自由基破坏细胞的结构,并造成细胞功能下降的结果。 除此之外,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机能异常以及免疫系统机能低下也与疲
11、劳有着一定的关系。四、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的特征1、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磷酸肌酸耗竭引起ATP转化速率降低所致;2、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降低而导致机体机能下降的结果;3、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肌糖原和肝糖原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工作肌氧气供应减少以及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等;4、静力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过度憋气导致心血管机能下降。五、疲劳产生的部位1、中枢性疲劳中枢性疲劳是指发生的大脑皮质至脊髓部位的疲劳。具体表现为:(1)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2)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2、
12、外周性疲劳外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是:(1)神经肌肉接点释放乙酰胆碱减少;(2)细胞膜损伤、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下降,肌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肌细胞功能降低;(3)收缩蛋白:去抑制作用减弱,横桥与细微丝结合受阻,收缩蛋白结构异常;(4)兴奋收缩脱偶联六、判断疲劳的方法1、骨骼肌疲劳测定:(1)肌肉力量;(2)肌肉硬度;(3)肌电图。2、血管疲劳测定:(1)血压体位反射;(2)心率;(3)心电图。3、感官及神经系统疲劳测定:(1)皮肤空间阈;(2)闪光频率融合;(3)反应时;(4)脑电图。4、主观感觉判断疲劳。5、教育学观察。6、生理生化指标,如血乳酸、血尿素、尿蛋白、血睾酮等。第六节
13、恢复过程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一、恢复过程的阶段性1、运动时恢复阶段:消耗大于恢复;2、运动后恢复阶段:恢复过程占明显优势。3、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超量恢复的程度及出现的时间与运动量的大小、能源物质种类等因素有关。二、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1、整理活动:运动后进行的各种较为轻松的身体练习。2、积极性休息:运动过程中为了消除疲劳而采取的各种变换动作或运动强度的练习。3、营养:合理安排营养(膳食)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恢复。 4、睡眠:睡眠代谢活动以合成代谢为主
14、。所以良好的睡眠可使人体的精神和体力得到良好的恢复。5、盐水浴。6、中草药。习 题 一、名词解释1.赛前状态2.进入工作状态3.稳定状态4.疲劳5.“第二次呼吸”6.“极点”7.外周疲劳8.中枢疲劳9.恢复10.超量恢复11.积极性休息12.整理活动13.一般性准备活动14.专门性准备活动15.准备活动二、选择题 【A1型题】1.赛前状态的生理机理是A、非条件反射 B、运动性条件反射C、防御性条件反射 D、自然条件反射E、状态反射2.起赛热症的特点是A、神经系统兴奋性过低 B、超限抑制 C、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 D、反应迟钝E、神经系统的稳定性较高3.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是A、气候 B、比赛经验
15、C、比赛项目 D、年龄E、性别4.适宜的准备活动可A、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B、产生疲劳 C、促进恢复 D、产生“第二次呼吸”E、出现“极点”5.准备活动的本质是A、操作性条件反射 B、姿势反射 C、防御性条件反射 D、储备能量E、人为活动6. “极点”现象常出现于A、短跑项目 B、中长跑项目 C、跳跃项目 D、投掷项目E、体操项目7.产生“极点”现象的原因是A、有氧代谢能力过强 B、摄氧量太小 C、需氧量较大 D、准备活动不充分E、摄氧量小于需氧量8. “极点”现象出现在A、真稳定状态阶段 B、疲劳阶段 C、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D、恢复阶段E、假稳定状态阶段9.不属于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
16、律的是A、赛前状态 B、准备活动 C、进入工作状态 D、稳定状态E、恢复10.“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意味着A、进入工作状态结束 B、疲劳 C、运动结束 D、摄氧量大于需氧量E、内脏器官的活动达最高水平11.假稳定状态的特点是A、机体不欠氧债 B、摄氧量大于需氧量 C、机体处于疲劳状态 D、摄氧量小于需氧量E、摄氧量等于需氧量12. 人体运动时,躯体性神经机能惰性比植物性神经A、大 B、小 C、无明显差异 D、不确定E、相同13.准备活动的适宜强度约为A、45%VO2max B、70%VO2max C、正式比赛的强度 D、最大摄氧量强度E、无氧阈强度14.准备活动与正式比赛之间时间间隔根据A、气
17、候确定 B、运动项目确定 C、训练水平确定 D、赛前状态确定E、“痕迹”在体内残留的时间确定15.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物理惰性 B、准备活动不充分 C、训练水平较低 D、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E、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16. “衰竭学说”的证据是A、疲劳时ATP含量接近零 B、呼吸困难 C、摄氧量不再增加 D、心率减慢E、疲劳时CP、糖原含量明显下降17.中枢性疲劳的特点是A、兴奋收缩脱偶联 B、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减弱 C、神经肌肉接点兴奋传递障碍 D、肌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下降 E、大脑皮层细胞兴奋性降低,发放神经冲动频率减慢18. 安静时,优秀运动员的心输出量A
18、、升高 B、不变C、下降 D、较大E、与普通人相同19. 充分的准备活动可缩短 A、疲劳时间 B、紧张运动时间 C、稳定状态的时间 D、进入工作状态时间E、恢复时间20.安静状态下,优秀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的机能特点是 A、心肌收缩幅度小 B、心输出量大 C、每搏输出量大 D、心率快E、心肌耗氧量大【B1型题】A、赛前状态 B、进入工作状态 C、疲劳 D、恢复 E、准备活动1.运动开始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称为2.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称为3.人体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称为4.机体不能维持原有运动能力的现象称为A、摄氧量增
19、大 B、需氧量减小 C、摄氧量大于需氧量 D、摄氧量满足需氧量E、摄氧量小于需氧量5.真稳定状态的特点是6.假稳定状态的特点是7.赛前状态和准备活动均能使A、翻正反射 B、牵张反射 C、条件反射 D、人为活动 E、状态反射8.赛前状态的机理是9.准备活动的本质是A、赛前状态阶段 B、进入工作状态阶段 C、疲劳阶段 D、稳定状态阶段 E、恢复10.尿频、肌肉颤抖等现象出现于11.“极点”现象发生于12.“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意味着进入13.运动引起机能下降现象出现于A、100120次/分 B、1030分钟 C、23分钟 D、15分钟E、150次/分以上14.准备活动适宜运动强度的心率约为15.准
20、备活动持续时间一般约为16.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比赛开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7.一般性体育教学课中准备活动与正式练习之间时间间隔约为A、衰竭学说 B、堵塞学说 C、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 D、保护抑制性学说E、突变学说18. 认为疲劳是由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学说是19. 认为疲劳是由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加强造成的学说是20. 认为疲劳是由能量消耗、力量下降及兴奋性丧失三维空间关系改变造成的学说是21. 认为疲劳是由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的学说是22. 认为疲劳是由内环境稳定性遭到破坏造成的学说是A、磷酸肌酸耗竭 B、乳酸大量堆积 C、PH值升高 D、血糖浓度下降E、免疫能力下降23.短时间、最大
21、强度运动产生疲劳的原因是24.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产生疲劳的原因是25.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产生疲劳的原因是A、中枢疲劳 B、快速疲劳 C、耐力疲劳 D、外周疲劳 E、整体疲劳26. 短时间、剧烈运动引起的疲劳称为27. 运动刺激使大脑皮质细胞工作能力下降而产生的疲劳称为28. 长时间、小强度运动引起的疲劳称为A、CP B、肌糖元 C、蛋白质 D、无机盐 E、ATP29.运动后,最早出现超量恢复的物质是30.运动后,最晚出现超量恢复的物质是A、整体疲劳和局部疲劳 B、快速疲劳和耐力疲劳 C、骨骼肌疲劳和内脏疲劳 D、运动疲劳和心理疲劳 E、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31.根据运动方式可将疲劳划分为3
22、2.根据疲劳发生的部位可将其划分为A、下移 B、延长 C、增大 D、倒置 E、增多33.疲劳时,心电图中ST段34.疲劳时,心电图中T波35.疲劳时,肌电图肌电振幅36.疲劳时,肌电图电机械延迟37.疲劳时,脑电图慢波成分【X型题】1.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有A、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B、准备活动C、气候 D、比赛经验E、思想问题2.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包括A、提高心理素质 B、积累比赛经验 C、适宜的准备活动 D、休息 E、思想教育3.准备活动的作用有A、消除疲劳 B、降低血压C、调节赛前状态 D、体温升高 E、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4.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是A、准备活动不充分 B、运动强度太大C、内
23、脏器官的生理惰性 D、物理惰性E、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5.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有A、准备活动的时间 B、准备活动的强度 C、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间隔 D、训练水平 E、准备活动的内容6.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变化规律包括A、稳定状态 B、疲劳 C、进入工作状态 D、恢复E、赛前状态 7.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有A、运动项目 B、训练水平 C、赛前状态 D、性别E、准备活动 8.赛前状态机能变化特点是A、内脏器官活动减弱 B、血压升高C、比赛规模越大,反应越明显 D、离比赛时间越近,反应越明显E、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 9.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的原因是A、受躯体运动性神经的调节 B、受植物性神经
24、的调节C、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D、负荷刺激较小E、植物性神经的生理惰性较小10.“第二次呼吸”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 B、乳酸得到完全清除 C、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得到克服 D、运动强度暂时下降E、机体内环境逐步得到改善11.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有A、蛋白质耗竭 B、运动强度太大 C、自由基损伤 D、内环境破坏E、代谢产物在体内大量堆积 12.乳酸浓度升高导致机体产生疲劳的原因是A、呼吸运动加强 B、抑制糖酵解过程 C、阻碍神经肌肉接点处兴奋的传递D、抑制氧气和血红蛋白的结合E、影响粗、细两种微丝间的相互作用13.静力性运动产生疲劳的原因是A、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 B、兴奋
25、收缩脱偶联 C、能源物质耗竭 D、内脏器官机能下降E、过度憋气导致心血管机能下降14.判断疲劳的方法有A、教育学观察法 B、主观感觉平价法 C、营养状况观察法 D、生理指标测定法E、比赛兴趣观察法15.有训练者完成定量负荷运动时,机能变化特点是A、机能动员快 B、心率高 C、机能反应低 D、恢复快 E、呈不稳定状态 16促进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有A、整理活动 B、积极性休息 C、营养补充 D、睡眠 E、药物17超量恢复的特点是 A、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量越大,超量恢复出现的越晚 B、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量越大,超量恢复越明显C、任何运动都会出现超量恢复D、出现超量恢复的早晚与能源物质种类有关E、
26、超量恢复具有暂时性特点18.外周性疲劳主要发生在A、大脑皮质细胞和运动神经元 B、神经肌肉接点C、肌细胞膜 D、细胞器E、骨骼19.运动性疲劳的特点是A、疲劳是暂时的 B、疲劳是运动能力下降的标志C、运动本身引起的 D、产生原因具有项目的特异性E、疲劳是运动的必然产物20.整理活动的作用有A、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痛 B、增强散热C、加速乳酸的消除 D、提高有氧能力E、促进血液循环三、简答题 1.简述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2.简述准备活动目的。3.简述判断疲劳的方法。4.简述恢复过程的阶段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5.简述准备活动的作用。6.试述“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7.简述疲劳产生的原因。8.简述促
27、进疲劳恢复的措施。9.简述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的特征。10.简述“极点”产生的原因。11.简述稳定状态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12.简述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13.简述影响超量恢复的因素。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赛前状态: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各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机能变化。2.进入工作状态:运动开始后人体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3.稳定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或动态平衡的状态。4.疲劳: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5.“第二次呼吸”:“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
28、协调关系得到恢复,机体不良的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的现象。6.“极点”: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如呼吸困难、肌肉酸痛无力、心率剧增、胸闷、动作迟缓不协调及精神低落等。7.外周疲劳:由于从事身体训练导致运动单位机能下降而产生的疲劳。8.中枢疲劳:由于运动刺激使大脑皮质细胞工作能力下降,大脑皮质出现广泛性抑制而产生的疲劳。9.恢复: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10.超量恢复:运动时消耗的能源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
29、有的水平。11.积极性休息:运动过程中为了消除疲劳而采取得各种变换动作或运动强度的练习。12.整理活动:运动后进行的各种较为轻松的身体练习。13.一般性准备活动: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及机能特点不相似的活动。14.专门性准备活动:与正式比赛或训练动作结构、节奏及强度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15.准备活动: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二、选择题【A1型题】1.D 2.C 3.B 4.A 5.E 6.B 7.E 8.C 9.B 10.A 11.D 12.B 13.A 14.E 15.D 16.E 17.E 18.C 19.D 20.C 【B1型题】1.B 2.A 3.D 4.C 5.D 6
30、.E 7.A 8.C 9.D 10.A 11.B 12.D 13.C 14.A 15.B 16.D 17.C 18.A 19.D 20.E 21.B 22.C 23.A 24.B 25.D 26.B 27.A 28.C 29.A 30.C 31.B 32.E 33.A 34.D 35.C 36.B 37.E 【X型题】1.ABDE 2.ABCE 3.CDE 4.CDE 5.ABCE 6.ABCDE 7.ABCE 8.BCDE 9.BC 10.ACDE 11.CDE 12.BCDE 13.AE 14.ABD 15.ACD 16.ABCDE 17.ABDE 18.BCD 19.ABCD 20.AC
31、E 三、简答题1.调整赛前状态的方法有:(1)不断提高心理素质,正确认识和对待比赛的意义;(2)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2.准备活动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从而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即将进行的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3.判断疲劳的方法有:(1)生理学指标测定法;(2)教育学观察法;(3)主观感觉评价法;(4)生物化学指标测定法。4.恢复过程及其特点是:(1)运动时恢复:运动时物质消耗过程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2)运动后恢复:运动后物质恢复过程占优势,恢复大于消耗;(3)超量恢复:运动中消
32、耗的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来水平。5.准备活动的作用有:(1)代谢水平提高,体温升高;(2)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快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增强内分泌的活动;(3)提高呼吸和循环等内脏器官的机能;(4)促进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5)增强皮肤血流量,有利于散热;(6)调节赛前状态,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6.“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是:(1)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内脏器官活动逐步加强,氧气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2)“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减慢,需氧量减少,机体内环境逐步改善,被破坏的“动力定型”得到恢复。 7疲劳产生的原因有:(1)衰竭学说;(2)堵塞学说;
33、(3)内环境失调学说;(4)保护性抑制学说;(5)突变学说;(6)自由基损伤学说。8.促进疲劳恢复的措施有:(1)整理活动;(2)积极性休息;(3)营养;(4)睡眠;(5)盐水浴;(7)中草药9.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的特征是:(1)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磷酸肌酸耗竭引起ATP转化速率降低所致;(2)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是由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降低而导致机体机能下降的结果;(3)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是由肌糖原和肝糖原大量消耗、血糖浓度下降、体温升高、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工作肌氧气供应减少以及神经系统活动能力下降等;(4)静力性运动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过度憋气导致心血管机能下降。10. “极点”产生的原因是: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造成体内氧气供应不足,致使大量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血浆PH值降低所致。11.稳定状态的分类及特点是:(1)真稳定状态,特点是摄氧量能够满足需氧量的要求,运动中能量供应以有氧代谢为主;(2)假稳定状态,特点是摄氧量不能满足需氧量。运动中能量代谢以无氧代谢为主。12.进入工作状态产生的原因是:(1)物理惰性;(2)生理惰性: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13.影响超量恢复的因素有:(1)运动量;(2)能源物质;(3)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