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1 -地区发展研究报告第 47 期国家信息中心 2010 年 3 月 9 日2010 年我国地区发展格局及信贷政策建议内容提要:本文对 2009 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重大事件进行盘点,指出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与趋势;对我国各省区市经济发展和四大板块现状进行分析,指出过去一年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根据中国区域监测评价体系监测结果,对各省区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发展潜力进行分析判断。在此基础上,对 2010 年
2、区域发展格局进行展望。从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角度对未来我国区域发展格局和投资环境进行分析,并对投资机构区域信贷发展战略提出意见建议。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2 -一、地区发展总体格局2009 年,为应对金融危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国家在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制定和出台了诸多重大政策措施,先后出台了 12 个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与若干意见。其中,涉及东部地区 6 个,占 50%;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 东北地区各两
3、个,分布情况如下图。图 1:2009 年国家战略规划分布图这些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性文件的出台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发挥积极作用。发展情况表明,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合作进程加快推进,区域经济合理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3 -布局与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进展顺利。2009年国家战略要点如下:1、制定并出台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横琴总体发展规划,以打造“ 一国两制” 下粤港
4、澳合作新模式的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的先行区、促进珠江口西岸地区产业升级的新平台,共同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深化开发开放、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2、出台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三大规划,以全面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3、出台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将海西地区建成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实现与海峡东岸实现经济发展的全面对接。4、出台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以进一步推动东部地区快速发展。5、出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助推中部六省沿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
5、“ 两横两纵”经济带的发展;批复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大力推进中部地区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全面促进中部崛起。6、出台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以积极促进东北地区加快发展。7、批复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4 -以大力推进海南 国际旅游岛全面建设。2009 年,面对调整经济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务院在一年内批复了 12 个国家级
6、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力度之大超过前 4 年之和。我国区域经济已呈现出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的沿海地区辐射、中部为中枢、西部承接、东北振兴的发展新格局。二、2009 年地区发展特点1、各省经济运行特点从各省经济运行情况看,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半年经济出现明显下滑,外贸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大部分省市呈现负增长态势。在各省“应 危机、遏下滑、保增 长”的战略指导和重大措施指导下,各省经济企稳回升明显,微观层面活力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成 为拉动经济重要引擎,工业增速稳步提升,呈现“前低后高”态势。后金融危机时代,由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各省区市的经济发展仍然难
7、以预测,但总体不会出现金融危机时代大幅度下滑的趋势。详见附件一。2、四大板块发展态势从四大板块经济运行情况看,西部地区发展总体势头较好,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排在最后。西部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存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长率在四大板块中高居首位,分别为13.6%、17.9%、31.4%、19.7%,19.2%和 16.9%,西部地区发展势头迅猛;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5 -中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同
8、比增速在四大板块中最高,达到 36.5%;东北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为 12.6%,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东部地区:表现不容乐观,绝大多数指标落后于其他三大板块,说明金融危机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影响要远大于其他板块。四大板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见下图。具体数据见表 1。0816243240地 区 生 产 总 值 财 政 收 入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贷 款 余 额 存 款 余 额 社 会 消 费 品 零 售 额 工 业 增 加 值%东 部 地 区 中 部 地 区 西 部 地 区 东 北 地 区图 2:2009 年各地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增速表 1:2009 年各地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增速地区名称地区生
9、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贷款余额(%)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工业增加值(%)东部 10.70 14.96 23.00 32.10 27.80 17.30 11.70中部 11.60 14.40 36.50 34.00 27.70 19.10 16.30西部 13.40 17.90 35.00 37.50 31.40 19.20 16.90东北 12.60 15.40 32.30 35.10 27.40 18.70 11.703、各地发展潜力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
10、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6 -中国区域监测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发展潜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随着近几年东北振兴规划的实施,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正大幅提升,中西部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从综合发展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和广东等地居全国前列。仅从经济、社会、 创新三大发展指数来看,北京和上海两市常出现此弱彼强相差较大的情况,但就综合发展指数而言,两者则相差无几,分别为 88.97 和 88.53。图 3:各地综合发展指数从经济发展看,东部省份大多表现出强大的综合实力,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经济发展总指数位居前列,其中,上海经济发
11、展指数为 93.65,远远高于位居第二的北京(79.31), 见下图:0-30.1630.17-33.5733.58-37.5537.57-88.9788.98-100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7 -图 4:各地经济发展指数在经济发展指数中,发展基础较好的有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 苏和山东等地;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和山西的发展结构排名前列;发展速度排名靠前的有内蒙古、陕西、吉林、重庆、安徽和辽宁,主要集中在西部
12、地区。与上一年有较大区别,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一方面,金融危机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的确造成了一定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的区域振兴战略正在发挥积极作用;而上海、天津、北京、黑龙江、江苏、广东、山东和河南等地发展效率相对较高。从社会发展看,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辽宁的社会发展指数在全国 31 个省区市中位居前列,其中,北京社会发展指数高达93.79,远远高于其他省区市,上海市社会发展指数值为 80.50,位居全0-31.5531.56-38.8538.86-42.8642.87-93.6593.66-100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
13、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8 -国第二位,如下图所示:图 5:各地社会发展指数在社会发展指数中,东部多数省份和东北三省的人口发展与素质较高,包括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江苏、浙江和黑龙江,与去年排名基本一致;北京、江苏、浙江、天津、上海、广东、山东和江西等地社会公平与就业排名靠前;公共服务与保障方面,北京、上海、天津、新疆、青海、内蒙古、山西、辽宁、浙江、江苏和宁夏排名靠前,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省份,这一指标地区排名与去年相比变化较大;自然资源与环境方面,福建、浙江、江苏、北京、海南、山东、天津、广东
14、、广西和重庆等地相对较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创新能力看,北京、上海、天津创新能力名列三甲,创新指数分别为:98.65、77.87、58.79,远高于其他省区市,如下图所示:0-36.0636.07-40.7740.78-46.9040.91-93.7993.80-100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9 -图 6:各地创新能力发展指数在创新能力指数中,创新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仍是科技教育资源较为集中的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陕西、辽
15、宁、吉林等地;在创新投入方面,上海、天津、北京、浙江、辽宁、江苏、宁夏、山西等地投入较大,天津创新投入超过了北京,主要因为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以及循环经济的大力发展;在创新转化方面,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广东、江 苏、辽宁、山东等地较为靠前,东部省份优势显著;在创新产出方面,天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重 庆 、吉林、福建等地位居前列,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总体而言,我国创新能力区域差距较大,特别是创新资源空间分布极为不均,创新转化和创新投入区域相差悬殊,东部地区在创新各个方面都占据明显优势,只有科技教育资源集中的少数西部省份如陕西、重庆等地才会在排名中才会占一席之地。0-7.717.72-1
16、0.4810.49-17.3917.40-98.6598.66-100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10 -从时间序列看,近 10 年来,各地发展指数提升幅度出现较大差距,贵州、重庆、安徽、新疆、江西、河南等地提升幅度较大,超过了 60%,宁夏、黑龙江、福建、青海和河北五省等地提升幅度较小,基本在 30%左右,其余地区则介于二者之间。具体见下图。图 7:2000-2008 年各地综合发展指数2000 年,排名前五位的是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其综合发展指数分别为 62.57、56.20、48.70、36.21 和 35.88;2005 年,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和浙江位居前五位,五省市发展指数分别为 76.4、75.1、62.8、46.8 和 45.7,与 2000 年相比,北京、上海、天津仍保持前三位,江苏则超过浙江和广东两省排名第四,广东则排名成为第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