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状况分析2009 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企业总数为 592 家,其中大一型企业 9 家,大二型企业 43 家,中一型企业 20 家,中二型企业 72 家,小型企业 448 家。职工总数为26.46 万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2.59 万人,管理人员 3.33 万人。固定资产原值 146.96 亿元,净值 97.49 亿元,工业总产值按 1990 年不变价计算 344.13 亿元,按现行价计算为293.87 亿元,利润总额 12.92 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4.72 万元人年(按工业增加值计算)。一、市场需求对象及产品覆盖范围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
2、、健康地发展,在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推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市场。国民经济各部门将有一大批企业为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要进行技术改造,尤其国家近两年对冶金、石化、造纸等七大行业进行重点技术改造,对仪器仪表会形成较大的需求,在冶金、石化、环保等连续生产过程的领域中,需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控制系统 130 万台(套)以上,其中主控装置(大型 DCS、中小型DCS、 PLC、单、多回路调节器)15 多万台(套),变送器约 25 万台,检测仪表达 50多万台,调节阀 20 多万台,新一代现场总线式工业控制系统需求将有较大的增长;科研、教育、农业、环保、气象、医药卫生、地质和机电工业每年需要仪器仪表 100
3、 万台以上(各类分光光度计 2.5 万台,汽车检测仪 1.5 万台,环境监测仪 1.3 万台,医疗仪器 3 万多台);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水平也必然进一步提高,照相机需求每年 1000 万台左右,复印机预计销售量每年为 8 万多台。1998 年仪器仪表行业的出*货值为 94.75 亿元(自营出口创汇额 7.21 亿美元),其中自动化仪表占2.4,实验室仪器占 2.02,分析仪器占 0.54,光学仪器占 4.98 照相机及器材占71.3,电影机械占 0.23,电工仪器占 6.19。主要出口产品有电能表、显微镜、水表、煤气表、转速表、温度表、压力表、减压器等。 199
4、8 年仪器仪表行业进口额为 20.8 亿元,其中光学仪器 2.33 亿美元,大地及水道测量、海洋水文、气象等用仪器 1.05 亿美元,流量、液位、压力等检测仪器 1.49 亿美元,理化分析仪 2.36 亿美元,电量及射线仪器 3 亿美元,分散型工业过程控制设备 1.01 亿美元,自动调节或控制仪器及装置 2.75 亿美元,未列名测量或检测仪器 5.02 亿美元。二、生产装备水平及关键设备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在九五期间的技术改造中,针对行业内基础工艺制造条件差和开发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添置了加工中心、数控机床等精密加工设备,使仪器仪表箱体、模具加工、模板制造、部件加工精度、外观工艺质量有了明显的改
5、善。部分骨干企业还购置了小型计算机、工作站等,实现了生产、营销的综合计算机管理,提高了仪器仪表行业的产品开发及市场应变能力。但总的来说,我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制造技术水平仍然较低,装备仍较落后。仪器仪表行业对产品制造技术要求较高,但多数企业仍采用普通车床加工、人工装插元器件和测试。归纳起来,表现为两个四多四少 ,即在加工方面:一般设备多,高精度设备少;通用设备多,专用设备少;常规设备多,CAM 少;通用技术多,关键技术少。装备方面:手工装备多,机械装备少;人工焊接多,自动焊接少;通用仪器多,专用仪器少;常规仪器多,CAT 少。 近几年来,仪器仪表行业按照市场经济规模的要求,加大企业结构调整力度,企
6、业间通过联合、兼并等方式,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到 1998 年年底已达到 31 个,其中超过 3 亿元的2企业有 6 家。仪器仪表产品结构基本合理,各类产品的发展比较协调。目前,共生产 13大类 143 个小类 800 个系列 1.4 万多个品种。其中工业自动化仪表约占 33.5,科学测试仪器约占 33.11,电影、照相机、复印机、缩微等文化办公设备类约占 34.39。 我国现有自动化仪表及系统仍以模拟仪表为主,一般性产品多,技术含量高的高附加值的产品少,在 7000 多个主要品种中,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只占 20.5。目前国内
7、变送器水平属中低档次,量程小、功能少,且以模拟量和非智能型为主,可靠性指标MTBF 为 3 万小时,而国外 MTBF 为 8 万小时以上。执行器多数产品可靠性技术指标比国外低 12 个数量级。 科学测试仪器的精度大多比国外同类产品低 0.51 级,多数产品的可靠性指标MTBF 在 20003000 小时范围以内,不足国外同类产品的一半。新技术应用少,智能化水平低,应用软件种类少、附件不全。目前国外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2009 年目前国外仪器行业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新技术普遍应用目前普遍采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数字信号处理(D
8、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及表面贴装技术(SMT )等技术。 二、产品仪器仪表产品目录全国拟在建项目汇编征订结构发生变化在重视高档仪器开发的同时,注重高新技术和量大面广产品的开发与生产。 注重系统集成,不仅着眼于单机,更注重系统、产品软化。随着各类仪器装上了CPU,实现了数字化后,软件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今后的仪器归纳成一个简单的公式:“仪器 =AD/DACPU 软件”,AD 芯片将模拟信号变成数字信号,再经过软件处理变换后用 DA 输出。 三、产品开发准则发生变化 从技术驱动转为市场驱动,从一味追求高精尖转为“恰到好处” 。开发一项成功产品的准则是:用户有明确的需求;能用最短的开
9、发时间投放市场 ;功能与性能要恰到好处;产品开发准则的另一变化是收缩方向,集中优势。 四、注重专业化生产而不再是大而全 生产过程采用自动测试系统。目前多以 GP-IB 仪器组建自动测试系统,生产线上一个个大的测试柜,快速地进行自动测试、统计、分析、打印出结果。2009 年电子信息产业运行分析2009 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产业在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成为国民经济中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在全行业的共同努3力下,随着国内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和世界经济逐步回暖,电子信息产业自下半年起开始呈现企稳向好的迹象,生产增速低位回升、出口下滑速度放缓、经济效益降幅收窄,总体
10、回升态势基本明朗。未来产业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形势监测并加大调整力度,才能确保产业平稳协调发展。 一、基本情况(一)产业规模继续扩大2009 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收入 51305 亿元,同比增长 0.1%;利润1791 亿元,同比增长 5.2%;出口交货值 28932 亿元,同比下降 5.6%。软件业务收入9513 亿元,同比增长 25.6%。(二)发展速度总体回落,前低后高态势明显1、生产增速低位回升。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5.3%,扭转了上半年下滑的势头,但比上年增速下降 7 个百分点;实现销售产值 50202 亿
11、元,同比增长2.4%,扭转了前 10 个月连续下滑的势头。 2、重点产品增长面扩大。自二季度起,重点监测的 27 个电子信息产品中,实现正增长的产品面不断扩大,12 月有 20 个产品产量实现正增长,是全年增长产品最多的月份。彩电、微型计算机、手机累计产量分别于 4、5、9 月扭转了下滑势头,集成电路于10 月起开始出现月度正增长;累计到 12 月底,微型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手机产量分别增长 33.3%、7.2% 、9.6%、10.7% ,集成电路产量同比下降 0.7%。3、经济效益速度回升。前 11 个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收入下降 1%,利润下降 3.4%,二者降幅分别比上半年回
12、升 7.5、37.6 个百分点;至 12 月底,二者均扭转下滑势头,增速分别达到 0.1%和 5.2%。全行业亏损面为 26.1%,比上半年下降 9.4 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亏损额达到 382 亿元,同比增长 45%。计算机和电子元器件行业效益相对较差,利润降幅分别达到 26.7%、9%、39.4%;通信和视听行业效益较好,利润分别增长 49%和 23%。4、外贸出口下滑明显。2009 年,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 7719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8%,这是本世纪以来首次负增长。其中出口 4572 亿美元,下降 12.5%,占全国出口的 38%;进口 3147 亿元,下降 13.5%,占全国进口的
13、31%。出口降幅逐步收窄,11、12 月连续正增长。基础产品下滑明显,电子元件、材料分别下降 23.6%、36.3%;整机产品降幅相对较小,通信、视听、计算机产品出口分别下降 3.8%、12%、8.9%。5、投资增速出现回落。2009 年,全行业 500 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 4147 亿元,同比增长 17.5%,增幅低于上年 15.8 个百分点。新增固定资产 2621 亿元,同比增长 34.9%,增幅高于上年 3.4 个百分点。通信设备行业投资增长较快,增速达到 36.5%;电子器件行业投资增长 2.8%,其中集成电路行业下降 21.7%。全年新开工项目 4443 个,同比增长41.4%
14、,占全部施工项目的 63.5%,主要集中在光电器件、通信设备、光纤光缆等领域。6、软件保持平稳增长。2009 年,全国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 9513 亿元,同比增长25.6%,增速比上年低 4.2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中,每月增速呈放慢趋势,自 9 月份起开始回升,11、12 月增速达 30%以上。分领域看,软件技术服务增长 31.4%,占全行业比4重(22.4% )比上年提高 2 个百分点。嵌入式软件和 IC 设计收入增速均比上年下降 5 个百分点以上。软件外包服务出口 2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三)产业发展实力增强1、在国民经济中依然保持重要地位。2009 年,尽管电子信息产业收入下
15、滑,但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依然达到 10%左右。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在全国外贸出口中的比重超过1/3,全年降幅低于全国出口 2 个百分点,为减缓出口整体下滑发挥积极作用。从业人员达到 755 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 9%左右。2、全球生产大国地位更加凸显。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第一制造大国,手机、微型计算机、彩电、数码相机、激光视盘机产量分别占全球的49.9%、 60.9%、48.3%、80% 、85%,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额占全球的 15%以上。3、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累计到 2009 年底,全国电话用户超过 10 亿户,互联网民超过 3.8 亿户,移动网民突破 2 亿户。目前,移动电话普及
16、率达到 56%,城镇居民彩电、计算机拥有比率均比上年提高 3 个百分点以上。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加快,通信、金融、电力、交通行业应用软件收入均超过 25%。金卡工程稳步推进,目前已累计发放各类 IC卡超过 70 亿张,广泛用于金融、社保以及城市生活各个领域。4、科技创新稳步推进。至 2009 年底,全国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总量达 100 万件左右,比上年增长 20%以上;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六成,通信、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等领域是国内创新较好的领域;华为、中兴仍然位列内地企业专利申请总量排行榜的前两位,申请总量均超过 1 万件。新品开发保持平稳增长,新产品产值增长 2.3%,占销售产值的比重达到
17、22%,比上年提高了 0.3 个百分点。5、重点企业发展良好。2009 年,电子信息百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接近 1 万亿元,增长 2%,利润也保持正增长,均好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超过 1 百亿的企业占 1/5。软件业务百家企业收入超过 200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以上,实现利润增长超过 30%,其中面向金融、电力、通信、交通行业应用的企业业绩突出。二、运行特点近几年,电子信息产业逐步从过去的高速增长期转入平稳发展的新阶段,产业各项指标增速开始趋向甚至慢于工业平均水平,过去产业增长相对依赖产品出口、依赖外资企业、依赖整机行业、依赖东部地区的格局逐步改变;2009 年以来,国际金融
18、危机对产业带来较大冲击,也从一定程度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国内市场、内资企业、中西部地区在产业中的比重进一步攀升,电子元器件行业从前两年拉动产业增长的主要力量转变成受冲击最明显的行业,产业结构的阶段性特征出现新变化。具体表现为:(一)全行业指标增速与工业平均水平差距拉大近几年,全行业指标增速逐步与工业持平,部分指标甚至慢于工业平均水平。国际金融危机使外需大幅下滑,电子信息制造业由于出口依存度相对较高,受冲击十分明显,导致行业各项指标增速与工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09 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低于工业平均水平 5.7 个百分点,销售收入增速与工业平均水平相差58 个百分点
19、,利润降幅低于工业平均水平 11 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低于工业投资增速 8.7个百分点。电子信息制造业从过去引领工业增长的重要力量变为当前下滑最明显的行业,除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一方面反映了产业整体调整转型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对外依赖度高、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问题。(二)内外销比例出现变化,国内市场拉动效应明显由于国家采取了扩内需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了 3G 与 TD、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拉动了国内市场的增长。全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内销产值 21270 亿元,同比增长 15.8%;进入二季度以后,每月内销产值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其
20、中 9 月份以来每月增速均达 20%以上。出口受外需影响下滑明显,全年完成出口交货值 28932 亿元,同比下降 5.6%。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业市场格局的调整,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内外销比例从上年的 1:1.71 变为当前的 1:1.36,出口依存度(57.6%)相比上年下降 4.9 个百分点。(三)企业呈现不同走向,内资企业比重提升金融危机对外向型企业冲击明显,特别是三资企业发展明显放缓,内外资企业份额出现变化。全年内资企业销售产值增长 17.6%,占全行业的比重(26.7%)比上年提高3.3 个百分点;港澳台企业销售产值下降 0.8%,外商投资企业下降 1.5%,所占比重同比
21、分别下降 0.9、2.4 个百分点。从效益看,内资企业利润增长 48.4%,占行业比重(46.5% )比上年提高了 16.2 个百分点;港澳台企业下降 27.4%,外商投资企业下降 25.1%。从投资看,内资企业增长 49.5%,占全行业比重(63.3%)比上年提高 14 个百分点;港澳台企业投资下降 11.2%,外商投资企业下降 15.7%。从出口看,三资企业下降 13%,高于全行业降幅 1 个百分点,占全行业比重比上年下降近 1 个百分点。(四)整机调整回升较快,元器件下滑明显整机行业中,视听产品行业发展较快,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拉动,全年行业销售产值增长 7.3%;通信设备行业和终端
22、行业呈现不同走向,前者保持 10%以上增速,后者则下降 10%以上;计算机行业受价格下降影响,增量不增收现象突出,销售产值下降 0.6%。整机产品结构调整明显,平板电视对 CRT 的替代加快,液晶电视占彩电产量的比重由上年的 40.5%上升到 68.3%;笔记本电脑增势迅猛(38.2%),占微型计算机的比重(82.4%)比上年提高了 2.5 个百分点。电子元器件行业下滑明显,尽管产能恢复较快,但投资、效益仍大大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前 11 个月电子元件、器件行业利润分别下降 9%、 39.4%,下降额占全行业下降额的一半以上;全年投资增速分别为 3.9%、2.8%,远低于全行业 17.5%的平均
23、水平。(五)中西部增势明显,东部地区增长趋缓2009 年,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分别增长 24.1%、25.6%,成为遏制全行业下滑势头的重要力量,东部地区销售产值同比仅增长 1.5%。从效益看,中西部地区收入分别增长 18.9%、17%,利润分别增长 23.4%、2.4%,但东部地区收入利润分别下降了 2.3%、5.4% 。从投资看,全年中西部地区增速均达 40%以上,四川、陕西、河南、湖南、安徽增速均超过 35%;东部地区与上年基本持平,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福建降幅均达两位数。从出口看,广东、江苏、上海等东部沿海省市出口分别下降61%-27%,但中西部地区中,部分比重
24、较大的省市出现正增长,如四川、安徽、湖北实现5%-50%不等的增长。总体上看,国际金融危机从某种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加速了产业调整转型的步伐,产业格局正在此作用下向良性方向发展,抓住时机加大促进本土企业、夯实产业基础、深化内需市场、优化区域布局的工作,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课题。三、值得关注的问题当前,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从技术发展、市场竞争、宏观环境等方面都出现一些新的苗头,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产业调整升级趋势加快一是技术和网络的融合。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使整机产品的界限日趋模糊,三网融合逐步走向实质发展阶段,互联网电视、手机电视、PCTV 等融合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移动互联
25、网成为产业链发展的重要平台,同时随着智慧地球概念的不断研究和落实,传统的网络将进一步拓及物联网,也将影响制造业的发展格局。二是服务化趋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需求日益从产品转向服务,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代表和发展方向,特别是基于网络的内容开发和在线服务成为下一步重要的增长点。三是产业链分工整合。电子信息产业分化整合趋势更加清晰,跨国公司日益将战略重心转向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等高端环节,日益将低端环节外包出去。软件外包服务更加深入,传统的业务外包转向战略合作和产业链整合,传统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也逐步向整合设计生产模式转型。四是生态发展要求。废旧电子产品对环境污染
26、问题日益突出,电子产品充电器、电池、网络接口等统一标准的要求日益明确,生态设计模式从源头整合产业各个环节的能耗、环保要求,将成为产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二)国际产业竞争日趋加剧一是国家力量介入明显。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各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大对 IT 等高技术领域的战略投入,产业竞争上升为国家间的竞争。二是大企业并购增多。2009 年是电子信息企业并购重组的重要一年,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大企业并购和基础领域整合增多,如日本 NEC 电子和瑞萨合并成立了第三大半导体公司,台湾地区多家半导体企业整合建立了“台湾记忆体公司” ,群创并购奇美等,都将在全球半导体、面板领域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此外,松下并购三
27、洋、甲骨文并购 SUN等重大并购案件,也将对家电、软件产业格局带来深远影响。三是产业链竞争突出。当前企业间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更多是基于产业链开展的竞争。近年来,跨国公司经常基于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利用局部领域打击竞争对手。(三)行业发展秩序仍需规范一是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问题突出。由于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为适应市场需要,更多注重新品开发的节奏,而相对忽视了质量和服务的问题。根据中国电子商会315 消费电子投诉网统计,2009 年手机、平板电视质量投诉案件同比增长 30%以上,成7为消费市场的投诉热点。二是低价竞争现象明显。电信运营商集中采购时价格竞争现象明显,通信产品价格同比下降 20%
28、以上。计算机产品价格下降明显,上网本、一体机对传统微机价格冲击明显,2009 年价格降幅比往年正常水平提高 10%以上。三是山寨产品已成为行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山寨产品从手机行业日益向彩电、计算机等多个领域延伸,成为行业发展不容忽视的力量。四是部分领域盲目建设的苗头有所显现,一些低水平重复建设倾向突出。(四)产业环境亟待改善一是核心领域的政策仍不能满足产业需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的新政策始终未能出台,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信心。国家增值税制转型后,集成电路、液晶面板企业进口面临的增值税税负压力巨大,严重影响企业的流动资金。以旧换新政策不断落实,但配套的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仍需完善。二是管理机制仍
29、不适应产业发展和三网融合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在发展产业中的手段依然不足,难以有效反映和协调产业发展的问题。广电、通信网络不能有效地互联互通,数字电视标准不统一,导致制造企业难以适从。网络电视管理体制需要改善,加强内容管理和促进制造业发展应统筹推进。三是宏观环境变化影响产业比较优势。近几年,国家实施汇率改革、出台新劳动合同法、统一企业所得税率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人民币升值预期明显,将对产品和服务出口带来不利影响。四、2010 年展望2010 年,电子信息产业形势发展总体向好,但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一)国际市场逐步转好,但贸易保护日益加剧2010 年,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主要经济
30、体出现好转,一些新兴经济体增速加快。联合国 2009 年 12 月发布的报告预测:2010 年世界经济有望增长 2.4%。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开始好转,半导体领域出现复苏迹象。根据 IDC、Gartner 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10 年全球 IT 支出将增长 3%以上,软件支出将超过 5%,相关的服务市场将达到两位数增长;DisplaySearch 预计全球彩电出货量比 2009 年增长 6%,Gartner 预计手机将增长12%,微型计算机将增长 12%,SIA 预计集成电路将增长 10%以上。还要看到,国际市场环境趋紧,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2009 年以来,发达国家陆续对我钢铁、轮胎、
31、鞋等多个产品采取了反倾销、特保等贸易保护措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同样面临很多壁垒,一些国家提高了液晶显示模组和整机等产品的关税,影响了我国彩电和显示器的出口。电子信息产品生态设计和环保要求愈显迫切,低碳经济的理念日趋盛行,都将对我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带来深远影响。(二)国内需求依然旺盛,但内生增长机制有待建立2010 年,我国经济形势将好于 2009 年,国务院调整完善了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中央工作经济会议上预计全年 GDP 将保持 8%的增长水平,社会消费品市场将保持两位数增长。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依然看好。2010 年是 3G 全面商用的一年,各大运营商均投入资金用于营销和终端补贴,预计全年新增移
32、动电话用户 1 亿户,加上用户更新手机,预计全年国内市场需求超过 2.5 亿部。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政策不断落实,实施产品和地域范围逐步扩大,有力促进乡镇和农村市场的发展,预计全年彩电市场将增长 20%。8彩电、手机等整机市场增长将带动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增长,预计国内集成电路市场将增长 15%以上。但要看到,当前产业增长与政策拉动效应密切相关,特别是投资拉动作用明显,真正基于消费和创新的拉动机制仍待完善,农村和中小企业市场需要进一步拓展。2009 年国家鼓励房市发展,对彩电业拉动明显,但 2010 年实施相对从紧的管控措施,可能影响彩电行业的增长。同时,产业核心基础薄弱、关键技术和元器件受制于人、
33、低水平重复建设等深层次问题将在较长时间制约产业发展。(三)产业投资保持增长,但产业链与区域布局仍需改善2010 年,3G 建设和商用全面推进,基于 3G 网络的新业务开发将大幅扩张,通信领域的系统集成和软件服务市场前景看好。近年来,国内新上了数十条液晶面板和模组生产线,大部分投资都将在 2010 年实现,将给产业增加新的后劲。2010 年是金融、保险、交通、电力等服务行业建设的重要一年,对信息化系统的更新换代投入加大,将带动信息化投资的增加。还要看到,当前投资中,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仍未完全形成,下游对上游的压价明显,影响了电子信息企业的整体效益。粗放型发展面临的环境和资源约束日益明显,产业盲目建设的苗头有所显现,特别在光电领域表现相对明显。一些地区投资更多基于当地的产业利益,缺乏区域间的联动和统筹推进,也影响投资的整体效益。总体上看,2010 年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形势比 2009 年要好,但形势中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产业面临的困难和矛盾也很突出。预计 2010 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可能出现前高后稳的态势,全年制造业增长将超过 6%,产品出口将实现正增长,软件业务收入增长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