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全真密押预测题全国执业资格考试2011年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1“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体现了中医学的A治病求本原则B辨证论治原则C因人制宜原则D因时制宜原则E整体观念2一日一夜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F午C前半夜D后半夜E中午3手少阴心经分布于上肢内侧的A前缘B中线C后缘D上部E下部4五行相克的规律是A木一火一土一水一金一木B木一土一水一火一金一木c金一木一水一火一土一金D水一火一土一金一木一水E木土金水火木5头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的哪两种物质有关A精与气B津与液C气与血D气与津E精与血6治疗血行异常病证要加补气理气药
2、是因为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载气E血能养气7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8肺对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作用称为A游溢精气B通调水道C散精D水之上源E蒸腾作用9疾病趋向好转或痊愈是由于A正衰邪盛B正衰邪衰C正盛邪盛D正胜邪退 10在五脏中最易发生阴阳互损的脏是A心B肺C肝D脾E肾11新鲜的中药饮片,保存不当最易引起A虫蛀B风化C腐烂D潮解E泛油12下列杂志中双月刊的是A药学学报B中国中药杂志c中国药学杂志D中草药E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3对抗驱虫法是A利用害虫的致死温度,用高温或低温杀死害虫B利用环境消毒杀死害虫c利用有特殊气味的药物与易生虫药材共存以防止生虫D利用化学
3、药剂杀死害虫E通过清洁环境和库房防止生虫14“证”是指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B表里、虚实、寒热C对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D对疾病的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E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15阴阳转化的前提是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D阴阳制约E阴阳交感16以下除哪一项之外均归属于火A赤B苦C长夏D暑E南方17善动是下述哪一邪气的致病特点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8趋下是下述哪一邪气的致病特点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19引起虚热证的病机是A阳盛B阴盛C阳虚D阴虚E阴阳皆盛20引起实寒的病机是A阳盛B阴盛C阳虚D阴虚E阳盛阴虚21下面哪一组完全属于望局部的内容A头发、眼睛、耳朵B鼻、
4、唇、态c咽喉、齿龈、形D皮肤、色、神E形、态、语音22中医四诊中的“闻”字,有“听”和“嗅”两层意思,下列不属于“听”范畴的是A呼吸B语音C口气D嗳气E咳嗽23在问诊中,下列哪一问是最重要的A问一般情况B问起病C问病史D问家史E问现在症状24判断疾病部位的是A表里辨证B虚实辨证c寒热辨证D阴阳辨证E脏腑辨证25判断疾病性质的是A表里辨证B虚实辨证c寒热辨证D阴阳辨证E脏腑辨证26气虚无力升举的证候是A气滞B气陷C气逆D气闭E气脱27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A虚证B实证c虚实夹杂证D邪盛正虚、尚耐攻伐,兼顾扶正会助邪E正虚邪盛,不耐攻伐,兼顾祛邪会伤正28毒性药品处方应保存A1年B2年C3年D4年E5
5、年29伤寒论中的处方被称为A古方B经方C时方D验方E秘方30属于审方应该注意的内容是A审查药品质量,保证无假冒伪劣饮片B是否有重量误差c是否有配伍禁忌和妊娠用药禁忌D计价是否准确E是否有错味、漏味31需要临时捣碎的一组药物有A肉豆蔻、郁李仁、枸杞子B山楂、黄芪、五倍子c桃仁、苦杏仁、莱菔子D草豆蔻、公丁香、石斛E肉桂、紫苏子、葶苈子32引起饮片泛油的原因是A淀粉含量高B脂肪含量高C水分太多D被虫蛀E发霉33人参与哪药同贮可以防虫蛀和霉变A泽泻B灯心草C细辛D绿豆E蛤蚧34非处方药物的简称为AOIEBOCTCTOC DCOTEOIT35用于风热感冒的非处方药物是A荆防颗粒B扑感片c午时茶颗粒D银
6、翘解毒片E感冒清热颗粒36当归丸属于A内科用药B外科用药C妇科用药D儿科用药E五官科用药37药物不良反应的英文缩写是ADEABOIECADR DDAREARD38对于中药常见的中毒情况,治疗时常采用A甘草、绿豆煎汤饮用B芍药、甘草煎汤饮用c参苓白术散煎汤饮用D人参、附子煎汤饮用E山药、枸杞煎汤饮用39与化疗药联用可降低患者因化疗而导致的白细胞降低等不良反应的中药是A石菖蒲B牵牛子C黄芪D柴胡E白芍40药物经济学不仅关注药物治疗的效果,同时也关注A医疗服务的质量B社会养老保险C药物的治疗成本D家庭照顾E成本效果分析B型题(配伍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题均对应同一组备
7、选答案,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A表里辨证B寒热辨证c虚实辨证D阴阳辨证E脏腑辨证41辨别疾病性质的纲领是42辨别疾病部位的纲领是43辨别邪正盛衰的纲领是44辨别病证的总纲是A真热假寒B血枯经闭c气滞胀满D湿热癃闭E血瘀崩漏45塞因塞用适用于46通因通用适用于47寒因寒用适用于A泛油B风化c熔化D腐烂E升华48含植物油脂多的药材,内外色泽加深,油质渗透外表的现象是49含结晶水化合物和钠盐类药材在空气干燥条件下,药材表面出现粉末状物质的现象是50微生物在药材上繁殖,分解和同化它的营养物质,其表现是A主气B纳气C统血D主血E藏血51心的功能是52肝的功能是53脾的
8、功能是54肾的功能是A推动作用B温煦作用c防御作用D固摄作用E气化作用55与维持恒定体温有关的是气的56防止血液逸出脉外是气的57与精、气、血、津液相互转化有关的是气的A气上B气下c气缓D气结E气消58喜则59怒则60思则A气逆B气虚c瘀血D热血妄行E皮肤干裂61津液不足的表现是62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是A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动则加重,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无力B头晕目眩,少气倦怠,久泻久痢,或脱肛,子宫下垂,胃下垂,脉弱c胸胁脘腹等处胀闷疼痛,胀重于痛,部位不定,舌淡红,脉弦D面色萎黄,爪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手足麻木,舌淡苔白,脉细无力E面色萎黄,少气懒言,身倦乏力,头晕目眩,
9、心悸失眠,爪甲色淡,脉细弱63气血两虚的临床表现为64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65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为A瓜蒌B益母草子C瓜萎仁D瓜蒌根E大力子66天花粉的别名是67茺蔚子的别名是68牛蒡子的别名是A砂仁、豆蔻、鱼腥草B西洋参、西红花、人参c车前子、葶苈子、海金沙D姜汁、梨汁、蜂蜜E阿胶、鳖甲胶、鹿角胶69需要后下的一组药物是70需要另煎的一组药物是71需要烊化的一组药物是A清洁养护法B除湿养护法c密封养护法 D对抗养护法E低温养护法72通风法属于73蛤蚧与花椒同贮属于74在梅雨、炎热季节,蛤士蟆油常需用A用于肝气不疏所致痛经B用于寒凝血滞所致痛经c用于气血两亏所致痛经D用于活血调经E用于补气血,调经止
10、带75乌鸡白凤丸76益母草膏A腹泻类药B虚证类药c胃痛类药D头痛类药E眩晕类药77加味左金丸属78薄荷锭属79香连片属80附子理中丸属x型题)(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81根据阴阳相互制约原理确定的治法有A寒者热之B阴中求阳c阴病治阳D阴阳双补E滋阴潜阳82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是A有一定季节性B可几种病邪兼夹感受c有强烈的传染性D与居处环境有关E多有由表及里的传变过程83易耗伤津液的病邪有A火邪B厉邪C燥邪D暑邪E湿邪84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体现于A排出体内浊气B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于全身c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D输精于皮毛,润泽
11、肌肤E保证呼吸道通畅85影响大肠传导变化的因素有A肺的肃降功能B胃的降浊功能c肾的气化功能D小肠的分别清浊功能E肝的疏泄功能86实证包括A六淫病证B疫疠病证c食积病证D痰饮病证E瘀血病证87阴偏衰的病机特点是A机体阴液不足B滋养、宁静功能减退C阳相对偏盛D阴相对不足E虚热内生88气的生理功能有A气化作用B推动作用c温煦作用D固摄作用E防御作用89人体气生成的来源是A先天之精气B水谷之精气c自然之清气D肺气E脾胃之气90脾与胃的关系表现在A经脉互相属络B纳运配合C燥湿相济D升降相因E病理上相互影响91易升华药材有A樟脑B薄荷油c薄荷脑D乳香E冰片92属于阳的特性有A明亮B晦暗C上升D浮脉E滑脉9
12、3将其归类于五行中“火”行的有A心B舌C小肠D耳E喜94处方格式包括A姓名性别B处方前记C医嘱D处方正文E处方后记95中药调剂常规包括A审方B计价c调配D复核、发药E收款96中药的特殊煎法包括A先煎B后下C包煎D捣碎E烊化97易泛油的中药饮片是A火麻仁B核桃仁c杏仁D云木香E.怀牛膝98非处方药物筛选中,要遵循应用安全的原则,其含义包括A古今资料和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具有安全性B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c处方中不含剧毒药物D用药前后不需要特殊检查诊断E无“三致”作用99OIE药物中,用于风寒感冒的药物有A参苏片B银翘解毒颗粒c桑菊感冒片D荆防冲剂E羚翘解毒丸100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有A辨析病证不确
13、B给药剂量失准C疗程长短失宜D给药途径不当E违反用药禁忌模拟试题(一)答案A型题1B 2D 3C 4B 5E 6C 7D 8B 9D 10C 11C 12E 13C14C 15C 16C 17A 18D 19D 20B 21A 22C 23E 24A 25C 26B 27D 28B 29B 30C 31C 32B 33C 34A 35D 36C 37C 38A39C 40CB型题41B 42A 43C 44D 45B 46E 47A 48A 49B 50D 51D 52E53C 54B 55B 56D 57E 58。C 59A 60D 61E 62A 63E 64A 65D 66D 67B 68E 69A 70B 71E 72B 73D 74E 75E 76D 77C78E 79A 80Bx型题81ACE 82ABDE 83ACD 84ABCD 85ABCDE 86ABCDE 87ABCE 88ABCDE 89ABC 90ABCDE 91ACE 92ACDE 93ABCE 94BDE 95ABCD 96ABCE 97ABCDE 98ABCDE 99AD 100ABCDE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