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四年级课本.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16701 上传时间:2020-04-1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81.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四年级课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学四年级课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学四年级课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学四年级课本.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学四年级课本.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四年级课本第一课:草的故事1草的故事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A 说明文B 记叙文C 描写文D 议论文2下列哪几项说明了草的特征? I 构造简单II 生命力旺盛III 繁殖快IV 它的花有色无香A I和IIB I和IIIC I、II和IIID I、II、III和IV3“风儿是我们的媒人,风一来,我们便唱起结婚狂舞曲。” 以上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I 比拟II 借代III 比喻IV 夸张A I和IIB I和IVC II和IIID II和IV4以下哪句不是采用比拟修辞手法? A 春天把寒冬驱走后,我们便开始抽取土地的养料,加工后,大量地储存在我们的种子里。B 我们的花粉儿在空中飞翔,有的升到离

2、地四千尺,随风飘去和千里情人相会。C 你们从种子里得到它,也从草食动物的肉、乳和其他产品中得到它。D 我们最懂得立稳脚根的哲理,我们的根韧劲有力,散得远,抓得牢。5文中第八段里的“草莽英雄”这个词,在句子中的感情色彩是属于A 褒义词B 贬义词C 中性词D 形容词6本文的主旨是A 记叙草对人类生活的贡献B 说明人类发现草的种子的秘密C 说明草如普通人一样平凡,不被人重视D 告诉我们草的花是无色无香的7“我们不只保护土壤不受水和风的侵袭,还能充实土壤。” 以上句子是属于什么复句?A 递进复句B 条件复句C 因果复句D 转折复句8 我们牺牲了自己,把美好的土地留给你们去开垦。 以上画线的词的词性分别

3、是A 名词、副词B 代词、介词C代词、助词D名词、动词9“我们虽是一些谁也瞧不起的小草,却占有全世界五分之一的陆地。” 以下哪个短语和以上句子中画线短语的类型相同?A 抓得牢B 喂养家畜C 大量的储存D 情人相会10根据课文,以下哪项关于草的德行是正确的? I 坚强的求生意志力II 牺牲小我III 保卫国土IV 团结A I和II B I和III C II、III和IVD I、II、III和IV11根据课文,以下哪项说明是不正确的?A 草的种类有稻、麦和玉蜀黍B 草从泥土中摄取养分,并将养分储存在根部里C 文中第七段赞美草对水的贡献D 人类利用种子里的“能”去生活 中四华文课本 第 二 课 荷

4、花 梅 逊1. 荷 花 这 篇 文 章 属 于 什 么 体 裁 ?A 说 明 文 B 记 叙 文 C 描 写 文D 议 论 文2. 这 篇 文 章 采 用_ 的 手 法 进 行 描 写。A 顺序 B 插序 C 倒序D 描述3. 以 下 哪 一 些 是 荷 花 的 别 称 ? I 莲 花 II 芙 蓉 III 菡 萏 IV 芙 蕖 A I 和 II B I、II 和III C II、III 和IV D I、II、III 和IV4. 以 下 有 关 哪 一 项 有 关 栽 种 荷 花 的 要 诀 是 不 正 确 的。A 上 午 不 宜 加 水 B 田 土 比 较 适 合 用 于 栽 种 荷 花 C

5、 宜 常 摘 荷 叶 D 栽 种 时 需 保 护 藉 秧 上 的 嫩 芽5. 父 亲 栽 种 荷 花 的 主 要 目 的 是_。A 用 荷 叶 泡 茶 B 供 邻 人 赏 玩 C 他 喜 爱 花 草 D 能 为 家 庭 带 来 幸 福6.“日 寇 的 铁 蹄 以 踏 上 了 可 爱 的 乡 土。” 上 述 句 子 中“铁 蹄” 指 的 是 什 么?A 日 寇 用 于 行 路 的 自 行 车 B 日 寇 的 残 暴 行 为 C 日 寇 的 战 车 D 日 寇 的 铁 手 婉 政 策7若 干 亲 友 讨 了 我 们 的 藕 殃 去, 却 栽 不 出 好 的 荷 花 来。 以 上 的 句 子 属 于

6、 哪 一 种 类 型 的 复 句? A 转 折 复 句 B 并 列 复 句 C 递 进 复 句 D 承 接 复 句8. 以 下 哪 一 些 句 子 属 于 并 列 复 句? I 荷 缸 不 必 深, 宜 多 用 田 土。 II 莲 壳 既 去 墨, 又 不 伤 砚。 III 那 三 只 荷 缸, 倾 覆 在 地 上, 打 得 粉 碎。 IV 一 张 张 高 挚 的 碧 玉 般 的 绿 叶,在 晓 风 中 摆 动,晶 莹 的 露 珠,在 叶 上 不 住 滚 来 滚 去。 A I 和 II B I、II 和III C II、III 和IV D I、II、III 和IV9荷 花 确 实 是 可 爱。

7、每 当 夏 日 清 晨,一 张 张 高 挚 的 碧 玉 般 的 绿 叶,在 晓 风 中 摆 动,晶 莹 的 露 珠,在 叶 上 不 住 滚 来 滚 去。 横 线 上 的 句 子 采 用 什 么 修 辞 手 法?A 比 喻 B 夸 张 C 衬 托 D 拟 人 10. 以 下 哪 一 些 句 子 采 用 了 比 喻 修 辞 手 法? I 一 张 张 高 擎 的 碧 玉 般 的 绿 叶, 在 晓 风 中 摆 动 II 那 粉 红 色 的 鲜 妍 荷 花, 亭 亭 地, 有 如 晨 妆 初 罢 的 少 女, 娇 羞 婀 娜, 迎 人 微 笑。 III 莲 蓬 一 天 天 地 膨 大, 像 一 张 张

8、生 满 了 眼 睛 的 绿 色 怪 脸。 IV 我 欢 乐 的 童 年, 也 如 当 日 荷 花 的 香 气 一 般 消 散, 不 可 追 寻 了。 A I 和 II B I、II 和III C II、III 和IV D I、II、III 和IV中四课文 第三课 鞭虎救弟记节录 蒋衡题解:本文叙述一个名叫程含光的人,和他十五岁的弟弟,行山路遇虎,弟弟被虎攫去,他用短鞭击虎,从虎口里救出弟弟。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道出了兄弟间应该友爱的道理。体裁:抒情兼议论的文言文。内容大意:段落内容大意第一段叙述含光带着他的弟弟从六安回来,他的弟弟被老虎捉去,他舍命救弟弟的情形。第二段讲述含光的弟弟对哥哥的思念

9、。第三段讲述含光的处身,以及为人处事的方式和态度。第四段讲述含光孝顺父母,以及对朋友的方式,可惜他在中年时就去世。最后一段作者对含光舍命救弟弟的看法。1. 程含光和他的二弟经过那座险峻的山岭时,是在什么时候? A 半夜 B 凌晨 C 黄昏 D 夜晚 2. 以下事例可证明含光能舍己救弟,除了A 以短鞭追赶老虎 B 用力把弟弟从虎口中拉出来 C 背身受中伤的弟弟疾奔下岭 D 亲自用嘴遍吮弟弟的伤口3. 何以见得程含光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A 他为人排解纠纷。 B 他和人交往极守信用。 C 他常救济有困难的人。 D 他把所有赚取的金钱财物,全交予父母,从不私下偷偷分给自己的妻子。4. 程含光为什么不

10、能享有长寿?因为他A 长期辛勤操劳。 B 舍命救弟时受伤。 C 曾用嘴将弟第口中的毒血吸出来。 D 大江南北走图谋生活。5.“至于今,八十老翁,一鞭抚摩,时时以血泪拂拭” 上述句子中的“以”字是什么意思?A 按照 B 根据 C 用 D 因为6.“家少康,远近亲朋重其才,有重务,悉资之,未尝以劳瘁辞,故不克永世。” 上述句子中的“以”字是什么意思?A 按照 B 根据 C 用 D 因为7.“俄而腥风骤起,飞沙疾卷,木叶扑面如雨下,猛虎攫其弟去。” 上述句子中的“俄而”是什么意思?A 突然 B 一阵子 C 不久 D 然后8.“家道中落”是什么意思?A 家境中等 B 家境越来越贫寒 C 家境由富转穷

11、D 在中年时家境由富转穷9.“光目中不知有虎,并不知其为竹鞭,且不知有己。”上述句子是属于哪种复句?A 转折复句 B 并列复句 C 递进复句 D 承接复句10.作者在第三、四段时,采用哪一种写作手法来记叙含光的为人,对朋友的友爱、对父母孝顺和待 人处事的态度? A 顺序 B 倒叙 C 插叙 D 补序中四课文 第四课 醉人的春夜 吴金良题解:这是一篇微型小说,主人公陈静在夜里因为自行车坏了,而得到好人的帮助,令她看到一切是那么 地美好,连春夜都会醉人。1.课文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环境的描写与塑造人物形象。这种文章属于什么体裁? A 长篇小说 B 中篇小说 C 微型小说 D 人物传记2.课文里有

12、多少个人物?他们是谁? _3.这一篇作品的叙述手法是 A 以第一人称顺叙 B 以第一人称插叙 C 以第三人称顺叙 D 以第三人称插叙4.以下哪句话反映陈静的矜持和自卫心理? A“再遇到人,一定开口。” 陈静想着,抬眼望了望胡同里昏黄的路灯。 B 咦!骑车的小伙子又回来了。陈静心里却紧张起来:“这么晚了,他” C 她心里咒那小伙子:“骗人!叫你今晚做个恶梦。” D“五块?敲诈?” 陈静心里一惊,却又无可奈何地掏出钱包。5. 小伙子是个怎样的人? I 热情 II 机灵 III 细心 IV 风趣 A I、II 和III B I、II 和IV C II、III和IV D I、II、III和IV 6.试

13、找出本文中的中心思想。 A 呼吁所有车主应具备修车的技能。 B 歌颂小伙子热心助人的好品德。 C 警戒女性对陌生男子应有防备之心。 D 讽刺陈静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7. 为何陈静会认为当晚是个醉人的春夜? _ _8.“链子卡在大套里了” 文中画线词语的汉语拼音是 A k B k C qi D qi 9.“她从心底发出一声无可奈何的谓叹” 试写出上文中的状语。 _10.试从文中举出一个采用顶真修辞手法的句子。 _中四课文 第五课:蒲公英1蒲公英这篇文章是属于什么体裁?A 说明文。B 描写文。C 议论文。D 记叙文。2为何作者说:“我不是为王加冕,竟是为蒲公英加冕了”? _3这篇文章应用了什么

14、修辞手法?例句修辞我愿菊花在我眼中,消失了她的富丽堂皇,蒲公英也解除了她的局促羞涩。而在我忧来无方的时候,玫瑰和桂花也一样成为粪土;在我心情怡悦的一刹那,高贵清雅的菊花也不能和手中的蒲公英争夺位置。不能因为大家都 爱 雏菊,世上便消灭了蒲公英;不能因为大家都敬礼超人,世上便消灭了庸碌。菊花的价值反不如蒲公英,超人的价值反不及庸碌了。4作者认为应以什么态度来对待万物?A 不能偏爱或偏憎。B 不能经历庸碌或消灭超人。C 不能以爱怜态度对待花卉。D 不能以平常心,处处齐平。5试从文中找出一个并列短语和一个偏正短语。A 为我的女王加冕、俯身摘下。B 翻成淡漠、编成王冠的形式。C 消灭了蒲公英、悟到万物

15、相衬托。D 玫瑰的浓郁和桂花的清远、雪后浓阴的天。6以下哪一项关于作者对花卉的情感描述是不正确的?A 作者喜爱玫瑰的浓郁。B 蒲公英能为作者解忧。C 作者把菊花比喻成超人。D 作者对花卉没有爱憎之分。7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动机是什么?A 说出作者对蒲公英的爱怜。B 说出每一件事物都有它的价值与长处。C 说出蒲公英在美人头上照耀了几点钟。D 说出作者以蒲公英缀将起来,编成王冠。8世上的一切事物在重重的对照下会产生什么效果? _中四华文课本 第六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1.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什么?A 俊俏的江山 B 浩浩的海浪 C 赤壁的风景 D 豪杰的气概2.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里,

16、作者在赤壁旁想起谁?A 大乔 B 曹操 C 小乔 D 周瑜3.在这首词里,作者抱着什么心情去看赤壁?A 欣赏古迹 B 大败曹操 C 观看周瑜 D 欣赏小乔4.以下哪一句在侧面描写周瑜年轻?A 遥想公瑾当年 B 小乔初嫁了 C 卷起千堆雪 D 一时多少豪杰5.以下哪一句形容周瑜从容不迫的形态?A 樯撸灰飞烟灭 B 千古风流人物 C 多情应笑我 D 羽扇纶巾6.“故国神游”里的“故国”是指什么?A 蜀国 B 魏国 C 吴国 D 楚国7.为什么作者在词里笑自己多情? I 自己碌碌无为却满头的白发 II 自己年事已高却无所建树 III 徒有满腔热血却壮志难酬 IV 自己神游故国却无法如愿 A I 和I

17、I B I、II 和 III C II、III 和IV D I、II、III和IV8.“早生华发”里的“华发”是指什么?A 白色的头发 B 黑色的头发 C 花白的头发 D 棕色的头发9.“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显示作者怎样的心情?A 毫不在乎 B 无可奈何 C 起伏不定 D 不复留念 10.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下阕中,作者以什么写作手法感叹江山依旧,人物全非? I 见今怀古 II 借古喻今 III 无病呻吟 IV 风流多情 A I 和II B I、II 和 III C II、III 和IV D I、II、III和IV中四课文 第七课:失败的滋味1作者对“苦”有什么反应?A 从小作者就爱吃

18、苦的东西,故他挨吃苦菜、苦瓜。B 作者指出失败的滋味是苦的,但苦中也会有些许甜意。C 作者尝过考国立大学失败之苦后,痛定思痛,发愤读书。D 作者认为人生中的失败虽然苦,若能坦然处之,也可以暂时回归自我。2作者为什么会有偏向孤独的个性?A 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B 因为他经历过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C 因为他自小就喜欢吃苦菜、苦瓜的缘故。D 因为他初中三那年考试失败而进入留级班。3本文的主旨是 A 做事只喜欢成功,厌恶失败。B 不要害怕失败,也不必在乎失败。C 失败能使我们反省、检讨并继续奋斗。D 失败是坏的,让我们沮丧,失去信心,一蹶不振。4文中的“只要肚子填饱”说明作者A 家境穷困。 B 时常饿

19、着肚子上课。C 吃饱了就上图书室看书。 D 只要没吃饱,就不去上课。5以下哪一项不是作者所表达的意见?A 作者认为失败后面,仍然有生机和希望。B 作者认为接受失败,使人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C 作者认为失败可以成为一个转机,通往成功之路。D 作者认为喜欢吃苦的东西的人,必定也是能承担失败打击的人。6于是在杜鹃花城的四年当中,我眼里几乎没有榴裙繁花。 上句中画横线的词语是采用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 B 仿拟。 C 借代。 D 比拟。7这些挫折和失败,使二十出头的我,渐趋成熟,甘于把孤独当做唯一的伙伴,而且开始对人情世故, 做深一层的思考。 上句中画横线的短语,哪两句是属于同一类型的短语?A 人情

20、世故,深一层。 B 渐趋成熟,人情世故。C 挫折和失败,人情世故。 D 挫折和失败,渐趋成熟。8重读一年,功课压力减少许多,我才能游刃有余,充分领略到“如沐春风”的滋味。 上句中画横线的成语,跟下列哪个成语的意义相近?A 迎刃而解。 B 从容不迫。 C 胜任愉快。 D 牛刀小试9上文最后第二段中的“温煦”的汉语拼音是A wnx B wnj C wnz D wnzh中四华文课本第八课 卓还来殉难记郑子瑜1. 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 A 说明文 B 记叙文C 描写文D 议论文2. 课文中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次的战争?3. 第一段以破空而起手法描写, 行文矫健有力, 正配合卓还来怎样的性格? A 一丝不

21、苟 B 慷慨大方C 刚毅坚贞D 畏首畏尾4. 当日军登陆时, 何以见得卓还来还是心志安定, 态度镇定? A 他已把所有的文件整理好 B 他已收拾了包袱打算离开 C 他准备投降, 并向日军臣服 D 他独自静坐在领事馆, 而楼阁上的国旗还在天空中飘扬4. 第二段巧妙地运用叠语“悉在斯, 悉在斯。”表示什么?5. 卓还来被日军捉拿时, 日军更加憎恨他因为 A 他和日军打了起来 B 他拿枪和日军驳火 C 他把所有重要文件烧成灰烬 D 他咒骂无良的日军侵占我们的土地6. 后来卓还来被囚禁时, 有一个人常提供战争的消息给他, 哪人是谁? A 林谋盛B 丁道尧C 孙中山D 辜鸿铭7. 胜利以后, 人们终于在

22、哪里找到卓还来的忠骨, 并以厚礼埋葬他, 还为他设立忠烈祠? A 山打根B 亚庇 C 根地咬D 斗湖8. 试翻译以下各句中画上横线的时间副词: (i) 既被执, 寇胁其交出馆中档案 (ii) 尝奉命出巡古晋 (iii) 卒于根地咬掘得其忠骨 (iv) 今重庆政府且将塌台 (v) 寇益衔之, 乃解于亚庇总部中四华文课本第九课 船的未来李采靡1 船舶的速度比起飞机慢的原因是_。A 飞机在天空上没有阻力。 C 飞机不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B 船舶在水中受到很大的阻力。 D 船舶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2 水翼船的双翼安装在船身下面是为了_。A 支撑船身 B 产生升力 C 减少阻力 D 提高船速

23、3 水翼船有什么优点?I 运航性高 II 稳定性强 III 节省马力 IV 操纵性好A I和 III B II 和 IV C I、II 和 III D I、II、III 和 IV4 水翼船的研究成功给船舶带来了一个大革新,使船速大大增加,因为a _。b _。5 写出 “ 颠簸” 的汉语拼音 _。 6 “当你按下电钮的时候,它可以把水晶宫的美丽景色,忠实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以下哪一个短语与“按下电钮”是同样类型的短语?A 挂在脸上 B 便利舒适 C 科技文明 D 带来毁灭7 作者应用了_的修辞手法,提出了“船的速度为什么这么落后?”、“它能不能像飞机一样装上两个翅膀以提高船速呢?”来引起读者的关

24、注。A 反问 B 设问 C 比喻 D 比拟8 试比较现代船与未来船。 现代船未来船外形速度效能特点其他中四课文 第十课:小蓝花1. 作者以“青色”与“紫色”的词语来A 点出小蓝花所处的环境。B 协调小蓝花的颜色。 C 突出小蓝花的颜色。D 强化小蓝花的形象。2. 诗中第二段的第二节与第三节采用了那些修辞手法? I 比喻 II 比拟 III 对比 IV 排比A I,IIB II,III C III,IVD I,III3. 作者把小蓝花形容为A 国色天香,艳压群芳B 君子风范,品质纯洁 C 朴实无华,坚韧刚强D 傲霜斗雪,气韵优雅4. “开在青色的小坡上”是属于哪一类短语?A 动宾B 谓补 C 偏

25、正D 并列5. “比秋天的晴空还蓝”中试找出“还”的词性。A 副词B 代词 C 介词D 助词6. 试找出作者所采用的写作手法?A 直抒胸臆的直接手法。B 借物述怀的间接抒情手法。 C 细节描写的艺术手法。D 以物寄情,以情写物的描绘手法。7. 作 者在第二段第六节中所写的“铁丝的缠绕和剪刀的折磨”指的是什么? _ _8. 作者在哪一段小节转换笔锋,把盆景和现实生活连接起来? _ 中 四 第十一课:鸣机夜课图记1作者的父亲为人如何?A 公正廉明。 B 劫富济贫。C 崇尚侠义,乐善好施。 D 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2作者外祖父的家境越发越困难是因为A 生意蚀本。 B 他父亲喜周游四海。C 几

26、年大灾荒没收成。 D 家里的宾客太多开销越大。3作者的母亲如何挣钱补贴家用?A 酿红酒出售。 B 售卖所做女红。C 到市上售卖字画。 D 售卖字画和红酒。4何以见得作者的外祖父是个诗人?A 他常教作者写诗。 B 他常为朋友题诗。C 他常和朋友吟诗作对。 D 每当喝醉时,就大声吟他所作的诗。5何以见得作者的母亲亦有文才?A 常在家中吟诗。 B 是当时的名诗人。C 常与友人研究诗作。 D 常为外祖父指出诗中的毛病。6作者的母亲在辛勤家务之际何以督促作者读书?A 让外祖父教他。 B 让他上私塾读书。C 指定他每一天的作业。 D 把他叫到身边,边干活边教他句读。7作者的母亲对作者读书督促严格,因为他认

27、为 A 若他不成材,将难以交代。 B 若他不成材,自己将无所依。 C 若他不成材,将来将无面见祖宗。D 若他不如此,将对不起死去的外祖父。8依据本文,作者母亲的为人怎样?I 勤劳 II 贤忠 III 廉明A I 和 II B I 和 III C II 和 III D I,II 和 III9作者的母亲很孝顺,因为A 辛勤持家。 B 常陪外祖母饮酒。C 为外祖母缝制衣服。 D 外祖母病危,他不眠不休侍奉四十昼夜。10当母亲病时,作者如何减轻她病中的烦闷?A 给她煎药。 B 为她夜夜祈祷。C 在她面前跳跃嬉戏。 D 拿着书在她身边朗读。11作者以什么作为写作的题材?A 勤学。 B 改过。 C 母爱。

28、 D 勤俭。第十二课做情绪的主人永乐多斯1做情绪的主人这篇文章属于什么体裁?A记叙文B说明文C描写文D议论文2“EQ”在中文译为什么?A智慧商数B感觉商数C情感商数D情绪商数3作者以什么作为例子来说明情绪的变化,能让一个人活在两个好坏截然不同的世界 中?A寓言故事B神话故事C成语故事 D日本故事4以下哪几项说明情绪对人的影响?I有“EQ”的人活得自信快乐。III有“EQ”的人时常乱发脾气。II有“EQ”的人懂得自我激励。IV有“EQ”的人能心平气和面对挫折。AI,IIBI,II,IIICI,II,IVDI,II,III,IV5文中“蔑”的正确拼音是AmiBmiCmiDpi6“要是EQ太低,就成不了大事。”上述句子是什么复句?A并列复句B假设复句C条件复句D选择复句7“准备考试的确辛苦,当我们了解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就会坚持到底,不怠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级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