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 一 设计资料 楼层平面L1 20 7mL2 36m墙体厚度 370mm板搁置长度 120mm次梁搁置长度 240mm主梁搁置长度 370mm 设计资料 2 建筑位于非地震区3 结构安全等级为 级4 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5 建筑材料等级 混凝土 梁 板C25钢筋 板中受力筋HRB335钢筋梁中受力筋HRB400钢筋其他钢筋采用HPB235钢筋 设计资料 6 荷载 钢筋混凝土重力密度 25kN m320mm水泥砂浆面层 20kN m3石灰砂浆抹面12mm 17kN m3楼面活荷载 6 4 kN m2 二 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初估 1 柱网布置
2、结构平面布置及构件截面尺寸初估 2 各构件截面尺寸初估 板 板厚 mm次梁 梁高h mm 梁宽b mm主梁 梁高h mm 梁宽b mm柱 b h mm mm 三 板的计算 板的计算 板的计算 1 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 水泥砂浆面层 80mm钢筋混凝土板 12mm石灰砂浆抹面 活荷载 荷载设计值 q g q 板的计算 2 计算跨度 边跨 l1 min l中 中 1 1 l净跨 中跨 l2 min l中 中 1 1 l净跨 板的计算 3 计算简图 板的计算 4 内力计算 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板 折算荷载 板 支座边缘处弯矩 板的计算 板弯矩计算图 kN m 板的计算 4 正截面强度及配筋计算 板
3、配筋简图 四 次梁的计算 次梁计算简图 次梁的计算 1 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 由板传来恒载 次梁自重 次梁粉刷 恒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设计值 次梁的计算 2 计算跨度 计算弯矩 边跨 l1 min l中中 1 05 l净跨 中跨 l2 min l中中 1 05 l净跨 计算剪力 l l净跨 次梁的计算 3 计算简图 次梁的计算 4 内力计算 承受均布荷载的等跨连续梁 折算荷载 次梁 支座边缘处弯矩 次梁的计算 次梁跨中弯矩计算表 kN m 次梁的计算 次梁支座处剪力计算表 kN 次梁的计算 4 截面强度及配筋计算 1 次梁截面确定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应按照T形截面计算 确定 bf
4、mm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应按照矩形截面计算 次梁的计算 2 正截面强度及配筋计算 次梁的计算 3 斜截面强度计算及配筋 次梁配筋简图 次梁配筋简图 五 主梁的计算 计算简图 主梁的计算 1 荷载计算 恒载标准值 由次梁传来恒载 主梁自重 主梁粉刷 恒载设计值 活荷载标准值 活荷载设计值 主梁的计算 2 计算跨度 计算弯矩 边跨 l1 min l中 中 1 05 l净跨 中跨 l2 min l中 中 1 05 l净跨 计算剪力 l l净跨 主梁的计算 3 计算简图 主梁的计算 4 内力计算 承受集中荷载的等跨连续梁 支座边缘处弯矩 主梁的计算 1 各种荷载下的弯矩 剪力及最不利组合 三跨梁 主梁
5、的计算 2 弯矩及剪力包络图 板的计算 4 截面强度及配筋计算 1 主梁截面确定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应按照T形截面计算 确定 bf mm承受负弯矩的支座截面应按照矩形截面计算 主梁的计算 2 正截面强度及配筋计算 主梁支座处钢筋布置示意图1 板的支座钢筋 2 次梁支座钢筋 3 主梁支座钢筋 4 板 5 次梁 6 主梁 7 柱 主梁的计算 3 斜截面强度计算及配筋 图1 6 8主 次梁交接处的附加箍筋或吊筋1 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 2 附加箍筋 3 吊筋 主 次梁交接处的附加箍筋或吊筋1 传递集中荷载的位置 2 附加箍筋 3 吊筋 主梁配筋图1 50 主梁配筋简图 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1 100 次梁配筋图1 50 平面布置及板配筋图1 100 次梁配筋图 主梁配筋图 施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