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最新企业标准.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411973 上传时间:2020-04-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最新企业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最新企业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最新企业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最新企业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充电桩最新企业标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Q/ GDWICS 29.240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QGDW 485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tication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pot2010-08-30发布 2010-08-30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1、 编辑背景为了适应电动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支撑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师范试点建设,在国家电网公司的领导下,开展了充电设施标准化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2008年12月,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第一批企业标准。包括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通用要求等六项标准;2009年12月发布了弟二批企业标准。包括电动汽车车载充

2、放电装置通用技术要求等四项标准,为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能源供给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指导,2010年,根据充电设施建设的要求,并结合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国家电网公司启动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相关企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以完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体系,为充电设施示范试点建设的大范围开展提供有力的标准支持。2、 编辑主要原则及思路1.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规划,结合充电设施示范工程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考虑五年内充电设施的技术发展和建设要求,编制本标准。2.本标准规定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和标识等。3.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电动汽车交

3、流充电桩,用于指导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设计、生产和检验。三、条文说明1.范围标准涵盖了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主要功能要求、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等,是交流充电桩设计和生产的基本要求,也可作为交流充电桩采购和验收的基本条件。2规范性引用文件交流充电桩是一种低压交流设备,根据其基本特点,本标准重点参考了GB 7251.1 2005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 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 成套设备和GB7251.3 2006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3部分 对专业人员可进入场地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引用了其中部分电气、安全性能指标及实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交流充电桩,在

4、有些标准中又称为交流供电装置。4. 基本构成本标准列出的“桩体、充电插座、保护控制装置、计量装置、读卡装置、人机交互界面等”是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应允许生产厂商按照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加其他辅助结构、5. 功能要求 本部分规定了交流充电桩的主要功能,包括人机交互、计量、刷卡付费、通讯、安全防护、自检等。 5.1.1 根据使用环境和显示数据量,可选择配置数码管和液晶显示屏等。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通过了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的基本构成、功能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建设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

5、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售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堪损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使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是最新标准适用于本标准。 GB/T2423.1-200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2423.2-2004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 GB/T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ub:恒定湿热试验 GB 4203-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

6、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1部分 型式试验和部分型式试验 成套设备 GB7251.-2006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3部分 对非专业人员可进行入场的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配电板的特殊要求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 Q/GDW 478-2010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技术规定 3.术语和定义 GB/T18487.1-2001和Q/GDW 478-2010中确定的以及下列来图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车载充电机 un-board charger 可安装在车上并在车上运行的充电机 3.2交流充电桩 AC charging spat 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

7、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的专业装置。 3.3基本构成 交流充电桩由桩体、充电插座、保护控制装置、计量装置、刷卡装置、人机交互界面等组成。 3.4功能要求 3.5人机交互功能 5.1.1交流充电桩应能显示各状态下的相关信息,包括运行状态、充电电量。计费信息等,显示字符应清晰、完整、没有缺损现象、应不依靠环境光源即可辨认。 5.1.2交流充电桩应具有外部手动设置参数和实现手动控制的功能和界面。 5.2计量功能5.2.1交流充电桩应配置单相交流电能表,对交流充电桩输出电能量进行计量。5.2.1交流电能表应具有手动计费功能或具有与计费装置的接口。5.2.3交流充电桩应提供实施电能表现场检定的接口。

8、5.3刷卡付费功能 交流充电桩应配备IC卡读卡装置,安装于交流充电桩内部,能够与交流充电桩内置交流电能表进行通讯,配合IC卡实现充电控制机充电计费。 5.4通讯功能 交流充电桩应具备与上级监控管理系统的通讯接口。 5.5安全防护功能 5.5.1交流充电桩应具有急停开关,实现在充电过程中紧急切断输出电源,同时解除充电插头的闭锁。 5.5.2主回路也具备带负载可分合电路。 5.5.3交流充电桩应具备过负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功能。 5.54在充电过程中,充电连接异常时,交流充电桩应立即启动切断输出电源。 5.6自检功能交流充电桩应具备自检及故障报警功能。 5.7技术条件 6 技术要求6.1环境

9、条件6.1.1工作环境温度:-20+506.1.2相对温度:5% 35%6.1.3海拔高度: 2000m6.1.1在特殊环境下,交流充电桩的使用应在厂家和用户之间进行协调。6.2电源要求6.2.1额定电压 单相交流220V6.2.2额定电流 32A6.2.3允许电压波动范围 220V 10%6.2.4频率 50HZ1HZ6.3结构要求6.3.1充电连接方式6.3.1.1交流充电桩应提供充电插座。6.3.1.2充电插座应满足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6.3.2桩体6.3.2.1桩体可采用落地式或壁柱式等安装方式。6.3.2.2桩体无外露锐的,表面涂膜色泽层应均匀光洁、不起泡、不伍裂、不脱落。6.

10、3.2.3桩体应采用抗冲冲击力量、抗老化的材质。6.3.2.4桩体应采用防盗设计。6.3.2.5非绝缘材料外壳应可靠接地。6.3.2.6在结构上应防止人轻易触及带电部件。6.3.2.7开关和外部接线端子应设置在离地面600mm以上的位置。6.3.2.8操作按键和显示界面应设置在便于人操作和查看的位置。6.4耐环境要求6.4.1 防护等级 交流充电桩的外壳防护等级应达到:室内IP32、室外IP54。6.4.2三防保护(防潮湿、防雷变、防盐雾) 交流充电桩内印刷电路板、插件等电路应进行防潮湿、防雷变、防盐雾处理,保证交流充电桩能在室外潮湿、含盐雾的环境下正常运行。6.4.3防锈(防氧化)保护 交流

11、充电桩外壳和暴露在外的铁质支架。零件应采取双层防锈措施,非铁质金属也应具有防氧化保护膜或进行防氧化处理。6.4.4耐冲击强度 交流充电桩的外壳应能承受7.4规定的耐冲击强度试验。6.5电击防护要求 交流充电桩的电击防护要求应符合GB7251.1 2005中7.4及GB7251.3 2006中相应补充规定的要求。6.6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额定绝缘电压Ui(V)电气间隙爬电距离Ui=0330Ui30056注1:当主电路与控制电路或辅助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不一致时,其电气间隔和爬电距离可分为按其额定值选致注2:5.7电气绝缘性能5.7.1绝缘电

12、阻 用开路电压为表2规定电压的测试仪恒温,交流充电桩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0M。6.7.2工频耐压 交流充电桩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个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历时1min的工频耐压试验,试验过损中应无绝缘击穿和闪络现象。6.7.3冲击耐压 交流充电桩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对地(金属外壳)之间,按其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标准雷电波的短时间冲击电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放电。表2 绝缘试验的试验等级额定电压Ui(v)绝缘电阻测试仪的电压等级工频耐压额定电压冲击耐压试验电

13、压Ui=02501010Ui3005002056.8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性能应满足GB7251.1-2005中7.10的要求。6.9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平均故障间隔授课(MTBF)应大于等于8760h7试验方法 7.1环境试验7.1.1 低温试验 按照GB/T2423.1-2001中“试验A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低温试验”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中,取低温试验温度为6.11规定的现低工作环境温度,试验持续时间外2h。在试验前,试验期间和试验结束后,交流充电桩应能正常工作,电气性能应符合出厂要求。注:正常工作是指交流充电桩的充电、通讯、显示及各项保护功能都正常。不允许有功能丧失。7.1

14、.2高温试验按照GB/T2423.2-2001中“试验Ab:非散热试验样品温度渐变的高温试验”的要求进行试验,试验中,取低温试验温度为6.11规定的现低工作环境温度,试验持续时间外2h。在试验前,试验期间和试验结束后,交流充电桩应能正常工作,电气性能应符合出厂要求。7.1.3湿热试验 按照GB/T2423.3-2006的要求进行试验在温度(402)C。相对温度(933)%的环境下保持96h,在试验结束前1h进行工频耐压试验和测温绝缘电阻,试验电压应为表2规定值的75%;按表2规定用相应电压的测试仪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M。7.2外观和结构检查通过外观检查,交流充电桩的外观和结构应符合6.3规

15、定的要求。7.3防护等级试验按照GB4208-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6.4.1的要求。7.4耐冲击强度试验按照GB72513-2005中的8.2.10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GB7251.3-2005中的8.2.10.3的要求。7.5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试验用测量工具测试相与相之间,不同电压的电路导体之间及带电部件与裸露导电部件之间的最小间隙,试验结果应符合表1的要求、7.6电气绝缘性能试验7.6.1绝缘电阻试验使用表2规定的电阻等级的兆欧表测定交流充电桩各带电回路之间,各带电回路对地(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测网速电压加载1闽侯进行测量,其结果符合6.7.1的规定。7

16、.6.2工频耐压试验交流充电桩非电气连接的各带电回路之间、各独立带电回路与地(金属外壳)之间,按照工作电压应能承受表2所规定历时1minded工频耐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绝缘击穿和短路现象。7.6.3冲击耐压试验 将冲击电压分别加在交流充电桩各带电回路之间、各带电回路对地(金属外壳)之间,其他电路和外露的导电部分连接在一起接地,按表2规定的使用电压,加3次正极性和3次负极性电波的短时冲击电压,每次间隔时间小于5s,试验部位在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放电。7.7电磁兼容试验按照GB7251.1-2005中8.2.8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6.8要求。8检验规则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见表3,表中“

17、”号为应做试验项目,带“-”号为有条件进行的试验项目 表3 出厂试验和型式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技术要求型式试验出厂试验1环境试验低温6.1.1-高温6.1.1-湿热6.1.2-2外观和结构检查6.33防护等级试验6.4.1-4耐冲击强度试验6.4.4-5电气间隔和爬电距离试验6.6-6电气绝缘性能绝缘电阻6.7.1工频耐压6.7.2冲击耐压6.7.3-7电磁兼容试验6.7-9标志和标识9.1 交流充电桩整体形象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标识系统的要求,正面突出显示国家电网公司标识,9.2桩体表面应预留喷涂统一编号的位置。9.3 应在桩体醒目位置标示相关操作说明文字及图形。9.4桩体应有明显的发光指示,

18、确保夜间使用易于查找和辨别。5.3 刷卡付费功能有读卡装置、计量装置以及IC卡共同完成。同时应建立IC卡售卡系统,。完成售卡和收费的功能。5.51要求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断电,并断开电动汽车和交流充电桩的连接,一防止事故扩大,急停开光应位于易于找到的位置,并设置一定屏障防止触及。6 技术要求6.2.1 考虑目前电动汽车采用的车载充电机一般为单相充电机,标准规定交流充电桩采用单相220V供电。6.3.1.1考虑交流充电桩使用环境,标准规定采用GB18487.1的7.1规定的连接方式A或B,及交流充电桩提供充电插座,由车载提供充电插头和电缆(连接在车辆上或使用独立的活动电缆.7试验方法交流充电桩的使用主要侧重于安全性能试验。8检验规则表3规定了7类共11项型式试验项目。在进行出厂试验时,其中“外观和结构检查”、绝缘电阻“、“工频耐压试验”等3项为必做项目,其中试验为选做项目。9 标志和标识 交流充电桩的外观标识应符合国家电网公司的品牌标识规范,整体美观、醒目、易于标识、便于安全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