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虽尽而意无穷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第一节课堂教学结尾艺术概论一、课堂教学结尾内涵由文章结尾说起结尾在文章中具有特殊的功用,历来为古今中外文章家所看重,其论述也颇多。恩格斯就曾经说过文章“要有一个好的结尾”。(见致保尔拉法格)。亚理斯多德指出:“所谓尾,恰与此(指开头)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其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见诗学第七章)。也就是说,“尾”只“承”上不“启”下,要能“断”得住,使“辞意俱尽”。当代著名作家孙犁也认为“结尾”比“开头”更为要紧。追溯我国文学史话,古人就久有一些非常精警的见解。如元人乔梦符说:“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陶宗仪对这六个字解释为
2、;“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均见于南村辍耕录)。这就是说,作文章,头要像“凤头”:漂亮、俊秀(美丽)。体要像“猪肚”:饱满、充实(浩荡)。尾要像“豹尾”:飞扬、有力(响亮)。明人谢榛用巧妙妥帖的比喻把这个问题讲的更为形象。他说:“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结尾要像敲钟,清音缭绕,使人掩卷为之长思。讲的非常生动、深刻。李渔认为“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总想看“临去秋波那一转也”(见闲情偶寄)。由此观之,文章的结尾是不容忽视的。课堂教学结尾内涵语文课的结尾,指一堂课将要结束时,教师要用简要的语言引导学生对已学课文进行小结,从而加深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和巩固。古人说:“
3、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不枝不蔓,提纲挈领,耐人寻味的结尾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的归纳、整理,也是对思维的整理,可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语文教学也一样,可以收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艺术效果,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说,一堂完美、精彩的语文课,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结尾。二、教学结课艺术的原则要求结尾的艺术其实是对语文课感情再投资的艺术,是将语文课的外延从教室内的45分钟向社会生活的纵深拓展的艺术。故诸如回应开头、点题升华,或提问想象、续写课文,或悬疑不解、再荡思潮都能既有效地保持“课”作为艺术品的相对独立与完
4、整,又能收到余韵袅袅、课断意连的艺术创造美感。好的结课,能给人以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但这不是教师只凭灵机一动就能达到的效果,而应该增强对教学结课的设计意识,不断提高教学结课的艺术水平。一般地说,要搞好课堂教学的结课,体现出其科学加艺术的特点,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巩固性原则一堂课的知识容量往往比较大,为了使学生当堂掌握所学内容,除了教师安排合理、讲授得法、重难点适当分散之外,下课前采取必要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应根据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原则,在下课前安排一定的时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让他们记住、消化。这不仅是完成当堂教学任务的需要,而且能为下堂课教学新内容打
5、好基础。、提高性原则一堂课如果只能完成课本的内容,还不能算是出色。可贵的是教师能够在下课前运用自己丰富的知识,登高望远,适当点拔、拓宽,挖掘出教材内部更深一层的意思,使学生觉得豁然开朗,发现新意,把学生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学生就会尝到学习的甜头,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发展性原则教师传授知识,只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钥匙,并不是解决问题本身。教师在下课前,必须通过恰到好处的引导,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解决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强他们的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双边性原则结尾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同样应该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切忌教师一人
6、包场。教师应至始自终抓住学生,抓住最后哪怕是一分钟的时间,也要积极启发,诱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搞好教学结尾。、多样性原则教无定法。如果教师总是采取固定的结尾模式,即使是再好的方法,时间长了,见得多了,学生也会反感的。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等情况,经常变换方法,让学生总有新鲜感,这样可以形成强刺激,收到好的效果。完整性原则在新课导入中,常常设置问题悬念,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问题,然后开始课堂学习。那么课的结束,也应当紧扣教学内容,使其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与导入新课相呼应,而不要游离主题太远。如果导课精心设疑布阵,而讲课和结课都无下文,则在结构
7、或逻辑上让学生感觉不完整。特别有些课的结尾实际上就是对导课设疑的总结性回答或是导课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 其实,教师的“结课”还应注意结在横断面上,即讲授内容告一段落,或讲完了某些问题时,以使这部分内容显得系统连贯,相对完整。即结课的另一个含义就是阶段知识“小结”。但此“小结”也须讲究一定的艺术,使这一部分知识要显得系统有序,学生易于掌握。适度性原则中学课堂教学时间规定为45分钟,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有些教师常常会忽视这一规律,在结课时还意犹未尽,得寸进尺,实施“拖堂”,打疲劳战,即所谓“行于所不当行,不止于所当止。”学生讨厌老师拖堂,反映强烈,特别是对放学前一节课拖堂的老师,常用一些动作
8、声响或表情暗示老师。可见,拖堂既不符合学生生理特点,又对学生造成思维惰性、心理疲劳等负面影响,更直接对学生下面的课堂学习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如果不是不得已,就应按时结课。艺术化的结课可收到曲终意长,言尽旨远、课停思涌的效果。依循教学结课的艺术原则,教学“结课”的方式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运用,机变创新,而不可拘泥死板。三、课堂教学结尾的作用如何设计一堂课的结尾,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出与之适应的结尾,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必须
9、“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艺术形式的探索。但却有不少教师对一节课的结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采取千篇一律、草草结束的办法。诸如:“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或手指板书“你今天知道了”等。这些结尾听了叫人感到枯燥乏味。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设计得精妙,能产生“余音绕梁”、课断思不断、语停意不停的艺术效果。如果把一节课喻为一首乐曲,那么,结尾就是曲终时留下的袅袅不尽的余音;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台精采纷呈的
10、文艺晚会,那么,结尾就是一出令人拍案称奇的压轴戏。结尾虽然在一节课中仅占几分钟,有时甚至是几句话,却是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因此,许多语文教师十分重视结尾的设计,努力使结尾起到巩固知识、启迪智慧、诱发兴趣、训练思维的作用。可对所讲授的知识加以总结、整理通过教师“画龙点睛”,提纲挈领地将本节课甚至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便于学生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并能在学生头脑中构建出一定的知识结构。若一节课匆忙结束,或结尾小结不明确,马马虎虎提几句,就了结了这一节课,这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心理冷却。一堂课应有一定的收获,一个单元的教学应有一定的系统。而“收获”和“系统”一般只有在
11、一节课即将结束的小结中,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跳出原来的思维框架,在纵观全部学习内容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和理解。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若将课堂小结前面的教学过程比喻为知识的播种过程,那么课堂结尾的小结则是一个金秋的收获季节。深化概念、规律,反馈教学信息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物理概念、规律的初步理解往往只是表面的、不深刻的。若“趁热打铁”,在课堂结尾时,精心设计几个针对新授概念和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小问题让学生回答,则可将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理解的欠缺之处充分暴露,从而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控。同时,学生在教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评论讲解过程中,由于正、误的鲜明对照,有利于他们完善、深化物理概念、规
12、律的理解,从而使一节课的教学任务真正圆满地完成。设下伏笔、活跃思维,为后续教学服务在一节课即将结束之际,提出与本节和后续课内容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浓厚的问题离开课堂。这无疑对活跃学生的思维,训练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学生将在开动思维机器、充分探究、深入分析直至最终解决问题而获得成功的喜悦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产生新的求知欲,因而从精神上和知识上为进一步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掌握方法课堂结尾的小结,由于站在了知识的相对“至高点”上,从而分析问题的视野宽阔,思路变通,因此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若能结合具体、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分析
13、,对学生的思维进行适时得当的点拨、引导,使学生“居高临下”地俯视物理知识,则有助于他们将平时所学的被肢解了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他们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四、设计课堂结尾应注意的问题要以突出重点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无论以哪种方式设计课堂教学的结尾,都应牢牢把握住本节课的重点,设法通过我们的设计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重点问题的探索、研究和讨论上,从而获得深刻的印象,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目的。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学理论表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于学习的内因,它决定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可能和限度。因此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结尾都应
14、努力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角色”上,只有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能发挥课堂结尾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要注意因材施教设计课堂结尾时,既要考虑到教材内容,教学要求和课堂类型,又要照顾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水平、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差异,千方百计、精心设计,力求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都能有效地利用每堂课的最后几分钟。要注意利用电化教学手段目前,投影设备在学校已较为普及,在教学中应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如采用归纳式或比较识记式结尾时,制好投影片,使用投影器,则既方便又省时。以练习巩固式结尾,利用投影器给每个学生发一张透明胶片作为练习卡,能
15、扩大学生的训练量。由此可见,电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点,务必给予足够重视。第二节教学结课艺术的形式与方法精彩的语文课,除了要有扣人心弦的开头,环环相扣、紧紧衔接的过程,还要有余味无穷的结尾。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创设余音缭绕的气氛,让学生带着美感下课堂,带着继续探索的心理下课堂”。为了达到这一效果,语文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而且要十分重视语文课结束艺术形式的探索。教学结课的形式与方法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选用、机变创新,不可拘于成式,死板单调。一、自然收束式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教师所讲一堂课的最后一个问题的最后一句话落地,下课
16、的铃声正好响起,这便是自然式结课。这种结课方式要求教师精于设计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结构,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进程和时间,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结果。这种结课方式看上去顺理成章、自然而然,好像不讲究任何技巧就可使用这种方式,其实却往往是只有那些教学艺术技巧纯熟的教师,才能高水平地驾驭这种结课方式,并使之达到艺术的境界。二、归纳总结式即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在课堂结尾时利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文字、表格或图示将一堂课(或包括前几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给学生以系统、完整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课文重、难、精彩点的把握,促使学
17、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正如唐代散文大家韩愈所云:“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归纳总结,温故知新,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论中的重要原则之一。其意义在于通过综合、概括,按照知识的内在规律,有机组合排列,形成明晰的条理,使知识再次重复、深化,让学生由博返约,纲举目张,巩固、强化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牢固地掌握知识,并上升到新的认识。 总结归纳的方式,可视具体情况灵活变化。可以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复述讲解要点,强调应掌握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也可以重读课文的重点句、段,强化印象;还可以启示学生回忆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等等。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认为:“通
18、过总结学生在课上所学习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节课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一节课的结束工作做得认真、合理而灵活,就会使学生感到这一节课的完整性。”总结式结课是教学艺术中的常用结课法。例如教学荷花淀一文,在教完全文后,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这篇课文是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读来倍感亲切自然,感人肺腑,白洋淀地区人民的生活完全诗化了。白洋淀地区的农村妇女是那样的聪明、智慧、勇敢和多情,她们热爱生活,热爱亲人,更热爱祖国,在她们的身上充分体现了抗 日战争时期广大劳动妇女积极向上的情怀和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这种爱亲人、爱祖国的深情的体现,正是作者抓住了人物简洁传神的对话和富
19、有诗意的细节描写,含蓄蕴藉,把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微妙的感情世界表 现得淋漓尽致,不仅妇女们的形象具体生动,跃然纸上,而且反映了她们天真、活泼和惹人喜爱的性格,融进了作者对这群妇女由衷的赞美之情。这样的结尾,抓住教学重点和课文的主要特色进行归纳,提要钩玄,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归纳不能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一定要紧扣教学要点和学习重点,抓住课文的某一方面,或选材,或立意,或结构,或语言等 。如教学孙犁的黄鹂(2000年秋起使用的人教版试验修订本高语二册,下面涉及课文的版本均与此相同),笔者就采用总结主题思想来结尾。讲完全文时,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本文删去末尾两段也能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文末两段又
20、不是讲黄鹂的,那去掉文末两段不是使内容更集中了吗?你认为呢?”不少学生回答:“当然是!笔者不置可否,又问:“真是这样吗?去掉文末两段,文章的主题有没有变化?”这点拨,出乎学生意料,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索文章主旨的兴趣。如荷塘月色: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文章的画面美、语言美。本文描写的荷塘是清华园中一个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笔下,却是如此的秀美静谧、令人神往。这是由于:作者对景物作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对生活有深挚真切的感受,运用语言的功力很深,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揣摩语言并非不易,这节课我们主要揣摩运用修辞的句子、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及叠词等。我们分别运用了直觉法(凭借语言直接感知)、删除法(针对
21、叠词)、替换法(针对动词)品析了词语或句子的描写作用,表意、抒情、音韵作用,美感作用及对于揭示主旨所起的作用。同学们根据课堂 上学到的方 法去品味词 句,就会减少盲目性,逐步提高鉴赏水平。(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循声跟读,再次进入文章的情境,感受语言美、画面美。)采用总结归纳式的结尾方法,开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完成,随着学生知识的增长,归纳总结能力的提高,可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教师加以补充、修正。使学生在系统地接受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三、照应式结尾有些教师常常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的方式引入新课,用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结尾时,不要忘记引导学
22、生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分析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消除悬念,做到悬念不悬。这种结尾方式,既能巩固本节课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又照应了开头,因而使一堂课的教学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独立的系统。就一堂课而言,课的开始与结尾,素有“黄金环节”的美称。所谓“龙头”(开始)、“豹尾”(结尾),就是说“头”与“尾”要在新奇别致、引人入胜上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一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结尾的设计,必须在统观全文,照顾整体的前提下进行,做到首尾呼应,浑然一体。使用照应式结尾,对学生学习课文或掌握某一知识点能起到定向作用,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概念,解决疑难问题,加深印象,巩固深化知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
23、运用知识。由于首尾的照应,所以这种结尾通常用于相对独立的知识内容的教学,即只用本节课的知识内容,便可解决、消除引课时所设下的悬念。 例如百合花一文,第一节课重点提示带路、借被、牺牲的故事情节,讲解“我”对通讯员由“生起气来”“发生了兴趣”“亲热起来”“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乎乎的小同乡”的思想变化过程,以及新媳妇的从不借被子借被子献被子的思想变化过程,让学生初步熟悉了解课文内容。第二节课一开始,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这篇课文写的是通讯员和新媳妇的感人故事,课文的题目似乎与这两个人物无甚紧密联系,作者为什么以“百合花”为题?“百合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百合花”又象征着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自己去
24、看课文,并组织学生围绕这三个问题开展讨论。问题提出后,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探求的兴趣非常浓厚,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最后我作了如下总结:文中四次提到了那床新被子上的“百合花”,并且“百合花”作为题目,寓意深长,耐人寻味。“百合花”既是通讯员和新媳妇优美品质的一种映衬,又是革命军队和人民群众之间血肉相连的纯洁友谊的象征;那条枣红底撒满白色“百合花”的新被子,是两个主人公感情交流的纽结物,而作品中主人公的心灵又像白色“百合花” 一样纯洁美好。这样的结尾,既突出了课文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解决了难题,又前后照应,单一集中,完善并升华了主题。 四、悬念式结尾
25、说书艺术在我国已有上百年的历史,说书艺人的结尾艺术常常为人拍案叫绝。那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叫人是心急如焚,欲罢不能。同样,在课堂结尾时也可以采用同样的一些方式,设置悬念,紧紧吸引住学生。悬念,常指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悬念之法移用到课堂教学上就是要让学生对获取知识、掌握能力,保持急切、渴望追求的心态。叶圣陶说:“结尾是文章完了的地方,但结尾最忌的却是真个完了。”所以,优秀的教师在教学结课时常常使用设立悬念的方法,将课文中一些悬而未决的疑难留给学生去自行思考和解决,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却戛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有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
26、新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学习期待。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和整个教学系统工程来说,一堂课的结尾,应巧设悬念,催人思索,成为学生游向知识大海、构筑知识大厦的起点。有些内容比较复杂、篇幅较长的课文,往往需要几个课时才能讲授完毕。教师往往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学生的好 奇心理,在一课结束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议论,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真正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一般上下两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密切联系的,用悬念式结课较好。演戏讲究演透而不演绝;只有演透,思想内容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性格、情感也才能刻画得尽其精妙,但若一
27、演绝,就断送了艺术。因为有余味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课堂教学也是一样,不能讲绝,讲绝就失去了启发想象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结课时有意识地设置悬而未决的问题,给学生留下思考或想象的余地;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雷雨(第二幕)一文,分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作者及雷雨全剧的情节,让学生 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二课时重点分析情节和人物;第三课时重点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联系课文,总结归纳 剧本一般应具有哪些特点。每课时结束时,我精心设计问题,以引起学生悬念。例如,第一课时结束时,我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周朴园与鲁待萍年前是什么关系?课文什么地方作了点示?这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人物思
28、想性格特征有什么作用?课文中描写了哪几对矛盾冲突?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哪一对矛盾冲突?这些错综变化的矛盾冲突描写是为了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在第一课时结束时我顺势把以上内容提出来,不但预示了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而且使前后两节课巧妙过渡,衔接自然。同时,这样做使悬念萦回在学生脑际、驻留在学生心间,学生便可带着问题去预习、去探求,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 在讲到智取生辰纲第一课时时是这样结尾的:一心想要光宗耀祖、封妻荫子的青面兽杨志一路“时时在意,步步小心”,不惜对兵士威胁斥骂,好不容易驱赶一班人将生辰纲运到了黄泥冈,大家却死活不肯再往前走了。一汉子此时挑来一担酒,大家嚷着要喝,在这酷热天气之下,
29、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孙二娘在十字坡卖的包子都是人肉做的,谁又敢保证这荒山野岭的酒是干净的呢?这篇课文标题叫智取生辰纲,说明生辰纲会被人夺去,那么生辰纲又是如何丢失的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此一结尾,比较好地激发起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也使他们在课后能更加自觉地做好复习。有位教师讲授白居易的卖炭翁,临近下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卖炭翁伐薪烧炭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是他的炭被太监们抢走了,他该怎么办?学生们讨论非常热烈。有的说他要呼天抢地大哭生活无望,只有死路一条;有的说他当场愤怒到极点,拼命反抗,最后同太监打了起来,结果他被打得半死,瘫倒在路旁;有的说他老牛破车回到破窑内,冷冷清清,孤苦
30、一人,越想越不是滋味,活不下去,撞窑身亡;有的说,官逼民反,他再也不烧炭了,揭竿而起,走向杀富济贫的道路.正在学生们畅所欲言之时,教师如截奔马,嘎然而止。请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以卖炭翁的炭被抢以后为题写一篇作文。在这里,教师没有为问题预设固定的答案,也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而是在学生们热烈讨论的过程中将问题悬置起来,给学生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有着重要价值。五、比较式结尾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进行识记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辨别记忆对象,抓住它们的不同特征进行记忆,也可以帮助我们从事物之间的联系上来掌握记忆对象。比较识记
31、式结尾就是依据上面所述,在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课文教学的结束阶段,从文章的内容、思想、结构、表达、语言等不同方面,有所侧重地把一篇课文或一个单元课文与以前学过的某一篇课文或某一个单元课文采用叙述、列表等方法加以比较分析,求同寻异,找出各自的特点,使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以此帮助学生加速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拓思路,使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有比较才能有鉴别,这样的比较对学生掌握知识来说,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例如教学沈从文的散文箱子岩一文,教学的最后一步,我指导学生把它与刚刚学过的郁达夫的散文 故都的秋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思考:这两篇课文的作者都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两篇课文相比
32、,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在描写景物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又分别寄寓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通过反复比较,学生很快明确了: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景的散文,描写景物都能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来写,且材料典型,有详有略,体物入微,笔触细腻。但它们又各有特点:故都的秋以景衬景、巧妙布局为特点,作者写北国之秋时,时而用南国之秋点染其间,南北交相辉映,形成鲜明比照,逼真地表现出故都之秋的情味和意境,更加衬托出北国之秋的可爱,直抒出要用生命三分之二换取秋色永驻人间的深沉浓烈的赞颂之情;而箱子岩则以写景与抒情、议论、思考相结合为特点,以景写民风民俗,写得文情并茂,情理相生,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对故土的依恋,充满了深
33、沉、浓郁的乡愁。这样一比较,学生对散文的特点就有了比较具体的认识,而且对两篇课文的描写景物方法就看得比较清楚,有利于学生加强记忆,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知识基础。如在讲授药祝福及阿Q正传之后,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总结,找出这三篇小说的一些共性,特别是各自的特点,让学生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作品,编者为什么要把它们编在一册书中让我们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启发,得到什么认识。又如在讲解类比论证和比喻论证之后,从如下几方面对两者进行对比总结:类比论证的两事物(同类可,异类亦可)必须是以真实性为前提,并且除性质基本一致外,还要有可以一一对应的对应点,并由此推出被论证事物的新结论;比喻论证的事物可
34、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有时还可以进行极度的夸张,而且同所论述事理的性质也往往不同,“只取其一点,不涉及其余”,主要目的是使道理浅显化,形象化,通过比较,揭开看似相似的面纱后,内部构造却大相径庭。同学们不但明白了其然,而且明白了其所以然。进行比较式收尾要注意找好比较点。比较点的确定一般应选择本书课讲授知识的重点、难点或前后知识的联系点,也可以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热点 六、激情式结尾 从教学内涵来说,课堂教学的结尾并不意味课堂教学的中止和教学活动的终结,恰恰相反,它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学习活动的延伸。因此,讲述那些感人的故事、人物、情节的课文,当讲述结束时,可以运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对主题、人物、情
35、节加以引申性的总结,创设一种具有诗情的意境,激发学生的联想,激发学生情感,激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增强求知欲望,陶醉于“压轴戏”的艺术氛围之中。余音缭绕,催人奋进。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这样概括激情式结尾:在学生深入领会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用深情、真挚、富有感染力的话语,去点燃学生心中潜伏的感情之火,使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见2002年4月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2页),从而获得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并从中受到熏陶。美国情感心理学家斯托特兰德通过实验证实:当一个人知觉到对方某种情感体验时,可以分享对方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情感的感染功能。例
36、如,当你看电影时,你的情感也会随着主人翁的情感一起跌宕起伏。一场悲剧下来,竟会陪着剧中人泪湿衣襟!卢家楣著: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12页。据此,教师在讲述感人的故事或情节之后,根据故事或情节中的情感色彩,运用抒情的语言总结其基本精神,不仅能够升华主题,而且对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能起到以情育情的功效。如教学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高语一册),在学生深深地理解了马克思光辉形象的基础上,笔者这样结尾:“马克思为了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不断地追求真理,不断地进行斗争,给我们带来了曙光。同学们,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停止思想已整整一百二十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
37、,早巳不知模糊了多少往事。可是,我们能让马克思思想停止吗?我们能让马克思宽广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崇高的精神模糊吗?”这结尾水到渠成,撩拨起了学生的心潮,学生们都激动不已。收尾并不意味着把知识滴水不漏地做全部交待,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留下一个回味、补充、延伸的余地和机会。这就要求结尾时不必把话说完,丢一半留一半。同时,语言也不能太直白,而应当含蓄、蕴藉,耐人思索。比如在讲完了文天祥的诗过零丁洋之后,问学生:“古人尚且为复兴故国,重振江山而不惜捐驱赴难,那么我们今天华夏子孙能不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发奋努力吗?”用反问问句式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学生本身就被原诗塑造的形象所感染,这样一激发
38、,就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和思考的欲望,使之受到了教育。又如在讲过在烈日和暴雨下的场景描写之后,留下一个问题给学生:“作者写了样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悲惨情景,那么祥子的悲惨遭遇仅仅是自然环境造成的吗?”把问题引深,迫使学生思考课文更深一层的意义,也为下一节课分析课文的主题打下了基础。激发式收尾多用于文学作品,诸如诗歌、小说的教学。因为,这类文体具有情感强烈、语言优美、形象鲜明的特点,而且跳跃性强,具有较多的“空白”让人去补充、思考。收尾时顺应作品特点,让学生咀嚼、分析,往往容易养成思考的习惯。例如教学祝福这篇课文,当讲解课文结束时,我以充满激情的语言作了如下小结:在旧中国,不只是这一个祥林嫂
39、啊!我们的母亲或祖母以上的无数代的劳动妇女们,都是在那种黑暗腐朽的封建社会生活过来的,都和祥林嫂一样被束缚、被愚弄、被压迫啊!她们在吃人的旧社会里永远痛苦地呻吟着,这难道不是封建 社会给一切贫苦善良的劳动妇女造成的命运吗?今天,苦难的祥林嫂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生活在自由幸福的时代,劳动妇女掌握了自己的命运,作了生活的主人,我们怎能不热爱今天的生活!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了将来的生活更幸福,我们又怎能不奋发努力,学好本领呢!这一激情式的结尾,不但使学生懂得了造成祥林嫂悲剧的原因,对祥林嫂不幸遭遇寄予深切的同情,而且激励学生珍惜生活,勤奋学习,立志成材,报效祖国。教师的结课语饱含深情,不仅深化
40、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而且顺时就势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而这一切的达成如此顺乎自然,决无半点牵强之意,这恰恰体现了教师精深的教学艺术。1968年诺贝尔文学家获得者川端康成的随笔散文花未眠:今天这堂课我们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哲理。美是无处不在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人有人言,花有花语,二者交流,也是一种缘分,它来自于心灵上的豁达与冲淡。川端康成对此深有感触,看到海棠花未眠,于是写下了一篇素雅恬静、韵味深长的小品文花未眠。他向我们轻声诉说出一种哀伤之美,并一路领着我们寻找这哀伤的源头,终于发现到人类感慨的是生命发现美的机会并不常在,两
41、相邂逅,电光石光之间,才产生一番动人的情怀。而在这片情的背后,也隐隐透出了沉沦在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苦涩。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曾邂逅了哪些美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这一个环节主要学生可能一下子想不起来,教师可以就校园里某些存在的美先谈一谈,学生就会有所启发的)罗丹说得好啊,“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从今天起,让我们尽情拥抱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吧!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长绳难系日,自古共悲辛。是啊,人生苦短,韶光易逝。身处乱世曹操尚有建功立业的坚定信念,我们更要发愤图强,铸造绚丽辉煌的人生。灯下漫笔(节选)风雨如磐,暗夜沉沉,鲁迅先生心潮翻滚,他那深
42、邃的目光久久地注视着浓黑的夜幕他奋笔疾书,在“先儒”“爱排场的学者”歪歪斜斜的字里行间,方方正正地写下了中国历史两个时代的独特论断。文章结尾一个叹号,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使人感奋,催人思索。赏读此文,我们分明感受到肩上担负的使命,让我们在先生希冀的目光中,奋然前行吧! 七、迁移式结尾 所谓迁移式结尾,即对课文的某些内容作适当拓展,以开阔学生视野,刺激其求新的欲望,从而达到启迪学生思想、加深学生印象的目的。也就是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求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发展思维,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课本上涉及的内容广泛,天文地理,诸子百家,若不适当拓宽教
43、学内容,会把学生引入了一个十分狭小的认知天地。因此,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很有必要。课堂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抓好课堂教学结尾这一环节,能使教材前后连贯,知识环环相扣,并从旧知引发出新知。而好的课堂教学的结尾应该是学生学习新的知识内容的起点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燃烧点。迁移式结尾就是要求教师抓住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一些练习题,通过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完成作业练习中消化知识,巩固所学内容,以实现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如过秦论,在结课时,教师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对秦国的立国、强国的“用人之道”加以拓展“西取由余子戎,东得百里奚子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
44、、公支孙于晋”;“用商鞅之法”“张仪之计”(李斯谏逐客疏)。这样,既能打开学生的视野,唤起学生对先前内容的回忆、联想,又能加深学生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一中心论点的认识、理解,启迪学生更深层次地把握民心得失对政治成败的作用。例如教学古文五人墓碑记,教学结束时,我引录了一段古文,要求学生完成下列作业: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 )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车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 )东厂耶蜂
45、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窬垣走一鹭吉不能语知府寇慎知县陈文瑞素得民曲为解谕众始散顺昌乃自诣吏三日北行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 )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引自明史周顺昌传) 给这段文字加上标点。 从下列词里选取恰当的词分别填入括号内。 则 及 乃 与 然 以 解释带点的字。 为德于乡 德顺昌甚 前谒 试将这段文字与五人墓碑记中“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即今之然在墓者也”一段话加以比较,并写出答案。 这个结尾不但复习和巩固了课文中所学到的主要古文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已掌握的读
46、书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架起一座由已知通向未知的桥梁,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随着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本节课的内容即将水落石出,柳暗花明,教师要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及时进行教学调控,必须抓住良机,总结规律举一反三,既要做到纵的方面深入发展,又要做到横方面的开阔延伸,引用活水充实内容,相辅相成。如初中语文课的文言文曹刿论战通过讲解,让学生自己总结鲁军取胜的原因是孙子兵法中的哪一计?同时提问你知道还有哪些计策?学生一听到这部书,思维顿时活跃了起来,经过群策群力,一阵激烈的抢答“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后,教师整理总结,点明这三十六计不单纯用在军事上,尤其是当今还广泛用于生产、经营和高科技上。通过
47、问答,学生既把本节课的内容理解透彻,又把这著名的三十六计迁移到自己的脑海中,并且还有“言犹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样的结束语,既有历史的年轮,又有时代的活水,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活学活用。总之,阅读仅局限于课文是不够的,只有引导学生进入一个广阔的阅读天地,才能真正学好语文,而这种课尾,正是为这一目的作的尝试。 八、评议式结尾 有些课文尤其是古文和外国文学作品,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以及思想上的局限性,往往是精华和糟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并存,作者对一些事实、人物的记叙、评价缺乏客观、公正的态度,带有片面色彩,甚至宣扬一些消极、腐朽、没落的东西,腐蚀人们的灵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结束
48、时,联系课文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思想,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认真地加以评议,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扬美抑丑,扬善抑恶,以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识别能力,全面、准确地认识历史事实和人物 ,寓思想教育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例如教学促织这篇古文,讲解结束时,作了如下的评议:这篇文言小说通过当时统治阶级爱好斗蟋蟀的故事,反映了明朝统治者的昏庸和腐朽。他们为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百无聊赖、腐化堕落的生活,对人民残酷剥削,百般敲诈勒索。作者对人民抱有极大的同情心,故事充分暴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加深了读者对封 建统治制度的认识,这是作品进步性的一面。作者运用了驼背巫神卜的情节解决成名无法捕捉促织的矛盾 ,又用成名儿子幻化促织的情节使故事由悲剧转变成喜剧。这些带有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