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曲线上构造物坐标的计算案例江苏临海某桥梁墩台桩位坐标计算 第 13 页 共 13 页曲线上构造物坐标的计算案例江苏临海某桥梁墩台桩位坐标计算 http:/ 2桥梁布置图(1)立面图(2)横剖面图(3)平面布置图3桥位平面图 4墩台桩位布置图及坐标5桥台局部尺寸一、关于“平分中矢”先讲“平分中矢”,这个词,或者说这个做法,在之前我的日志“某高铁曲线桥简支梁墩布置放样”中就提及过,看来这是曲线桥上非常常见的一个做法,我们应该理解透彻,并且将相关的计算也搞熟练。看下图,这个一个梁或桥面的实际形状,为便于预制和施工,一般都按直线梁来做,但对应的道路中线则是曲线,显然,梁中轴线与道路中线并不能重合,那直
2、线的梁到底应该放在曲线上的哪个位置最为合理呢?我们在曲线上找到三条典型直线:1弦线,梁跨范围内的曲线弦线2曲线中点切线,对于圆曲线,这条线应与弦线平行,但相距一个矢距3平分中矢线,对于圆曲线,这条线同样与弦线、中点切线平行,位于两者之间,中分矢距。再来看梁体中线分别位于这三条直线上时,梁体与道路中线的相对位置:这三种位置,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很显然,这个平分中矢线,就是非常关键的构造物的控制线,有了这条控制线,确定构造物上其它特征点(比如角点、桩心)就简单了。那么,又如何确定平分中矢线呢?也不难:1平分中矢线的方位角,与特定范围(跨径)内的弦线方位角一致,也就是平行关系,而弦线的起、终点坐标,
3、均在道路中线上,只要知道起终点桩号,其坐标就不难了;2平分中矢线上某特定点的坐标,一般来说,是对应于路线上某个桩号的点的坐标,这个就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了,难度也不大。最后,关于平分中矢,还需熟练计算的有:弦线长度、矢距、平分中矢距(这个简单,矢距的一半)。这些,都是有关圆的计算,应该都是些初、高中的简单几何知识,我就不多讲了。曾经有个网友问我这些个的具体计算,我要他自己查查高中的知识,他还不高兴呢,反问我:你就是这么教学生的?所以请大家原谅,非常基础的知识恕我不阐述,各位要是忘了,自己找书看看。 二、本例的平分中矢的计算本例的平分中矢计算,上图是关键。从图中的理解,弦线的起终点应该是0#台、3#
4、台背墙处桩号。查桥梁立面图,背墙处就是桥梁全长扣除侧墙长度200后的两个桩号,计算得:起点K20+819.66,终点K20+858.74,弧线长:39.08m。圆心角:弦线长度:看来,弦线长度和弧线长度相差相当小,二者在本例中数值上可等同对待。中矢距:则平分中矢为,且慢,我们悲惨地发现,这里计算的中矢距结果,4.66cm,与设计文件图中标注的,3.32cm,相差太大。之前我是否阐述错误或者计算过程错误,烦请各网友帮我检查今天太晚,改日继续 三、错误分析这里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设计文件中的这个“平分中矢法示意图”参数有误,搞错了,正确的应该是我上面计算出的那些数据。另一种情况就是,图中参数没错,我
5、计算错了,准确地讲,我在确定弦线的起终点桩号时错了。我上述计算,弦线的起终点是依据“平分中矢法示意图”,按背墙线对应的桩号确定的,但是这个依据是不保险的,因为这个依据是图形,而不是标注的数据或者明确的文字说明,图中看上去很象,但是如果桩号往前或者往后一点呢,图形还是差不多的。在一般情况下(但不排除特殊情况),第一种可能性是相当小的,设计文件中明确标注的数据是确定的、准确的,应该遵照施工,除非出现了数据参数前后矛盾的情况,比如说“直曲表”,按照前面的半径、转角计算出的曲线长度、切线长度、外距等参数应该是对应一致的,如果不一致,那就有问题了。在这个例子中,用于印证这个图参数是否准确,或者说我们所有
6、计算的最终的印证点,就是那个桩位坐标表。所以,这里暂时搁置可能性的分析,来进行进一步的验证,验证的思路就是:按两种参数(设计图的参数、我计算的参数)来进行桩位坐标的计算(作为验证,仅进行0#台的桩位坐标计算),根据与设计文件桩位坐标的比较,最终确定谁是对的。在这里,设计文件中的桩位坐标表应具有最高效力。 四、按设计图参数的0#台桩位坐标验证依据设计文件的“平分中矢法示意图”参数中矢距3.32cm,应首先确定弦线的起终点桩号,进而确定弦线的起终点坐标。计算过程不表,参照前面的平分中矢距计算的相关公式,可算得对应弧长为33m,由于桥中桩号为K20+839.2,则可得弦线起点桩号K20+822.7,
7、终点桩号K20+855.7。根据我的道路中边桩坐标计算EXCEL程序,计算得三个桩号的坐标和切线方位角:下一步,在AUTOCAD中作图求解,具体详细作图技巧不表,只提一点,最后想在图中查询一系列坐标,可先将多段线依次将这些点连接起来,最后用LIST命令对该多段线查询端点坐标,非常方便。下图绿色线条是圆弧线,青色线条是弦线,查询中矢高,显示是0.0332,方位角是桥中桩号切线的正交方位角,无误: 使用LIST查询命令获得0#台各桩中心坐标: 与设计文件中的0#台各桩位坐标比较如下: 可见,坐标差值比较大。是作图有误,还是设计文件的“平分中矢法示意图”参数有问题,暂且先放在这里不管。马上按我计算的
8、中矢距4.66cm来进行验证。 五、按中矢距4.66cm的0#台桩位坐标验证作图方法同上,具体不再详表,直接列与设计文件中的0#台各桩位坐标比较,如下: 差值除一例达到2mm外,其它均在1mm以内。其它墩台桩位坐标作图计算结果如下(作图坐标,与测量坐标相反): 0#台:1X=503273.1555 Y=3600140.86022X=503270.7963 Y=3600135.46453X=503268.4370 Y=3600130.06874X=503266.3178 Y=3600125.22185X=503263.9585 Y=3600119.82606X=503261.5993 Y=360
9、0114.43021#墩:1X=503283.7993 Y=3600133.89812X=503281.4401 Y=3600128.50233X=503279.0809 Y=3600123.10664X=503276.8843 Y=3600118.08285X=503274.5250 Y=3600112.68706X=503272.1658 Y=3600107.29122#墩:1X=503294.6252 Y=3600126.70082X=503292.2660 Y=3600121.30513X=503289.9067 Y=3600115.90934X=503287.7102 Y=36001
10、10.88555X=503285.3509 Y=3600105.48986X=503282.9917 Y=3600100.09403#台:1X=503305.1917 Y=3600119.56192X=503302.8325 Y=3600114.16613X=503300.4733 Y=3600108.77034X=503298.3540 Y=3600103.92345X=503295.9948 Y=3600098.52766X=503293.6355 Y=3600093.1319经与设计文件比较,除0#台的1号桩的X坐标差值达到2mm外,其它桩位坐标差值均在1mm以内。 五、本例的重要结论由
11、此可得出本例的重要结论:设计文件的“平分中矢法示意图”参数是错的。 此外,还补充以下几点感受: 1不要迷信设计文件,设计文件也有错误的时候,作为测量工程师,应善于象设计师那样进行计算,所不同的是不需要你确定参数,而是验证参数;2设计文件的前后各种参数,应该严格对应,相互印证,绝对不应该出现矛盾的数据;3用AUTOCAD作图求解是个好方法,但要非常细心,最好对关键尺寸再做个标注,一是进行校核,而是使图形更加清晰,避免作图时混乱;4用AUTOCAD作图求解除了是个好方法之外,还是一项重要能力,广大测量工程师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一定要破除“AUTOCAD就是个计算机绘图工具”的狭隘思想,须知它还是一个非常好的计算工具,要知道,图解法在以前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求解方法,现在放在电子绘图的时代,还是一样的;5下个月我会放一些AUTOCAD绘图求解训练题,希望各位在这方面能够挑战自己一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