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96913 上传时间:2020-04-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读北京某日相关气象预报资料,回答1-2题。1.资料中反映的天气系统可能为 2.关于资料中三天的叙述正确的是A.31日受暖气团控制,气压较高B.1日白天气温低是因为云层大量吸收了太阳辐射C.1日、2日夜间气温低,因为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弱D.2日受气旋控制,白天气温较高 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在英国伦敦圆满结束,据此回答3-4题。3.英国伦敦的气候类型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4.该图所示风带,对英国伦敦气候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是A. B. C. D

2、.下图左为某省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下图右为该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5.目前该省人口增长的特点是A.总量呈下降态势 B.总量仍呈增长态势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D.增长模式没有变化6.按联合国标准,如一地区60岁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10或65岁的人口达7,则可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省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在A.1990年以前 B.19902000年之间C.20002004年之间 D.2004年以后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7-8题。7.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A.10 B.20 C.25 D.408.19612006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A.

3、乡村人口持续增长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D.进入郊区化阶段读右图,完成9-10题。9.该气候类型区最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机械化水平低A. B. C. D.10.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高原 B.珠江三角洲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 D.东北平原都市农业是指地处都市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都市的农业。都市农业是以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为标志,以农业园艺化、设施化、工厂化生产为主要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现代农业。回答1

4、1-12题。11.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A.外来人口数量大,劳动力成本低B.航空、铁路、公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C.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水平高D.土地资源丰富,地价水平较低12.北京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意义是A.加快城市化速度,扩大城市范围B.提高当地农业产品的知名度C.美化城市环境,减轻城市污染 D.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读四幅农业景观图,回答13-14题。 甲 耕种 乙 收割 丙 割胶 丁 放牧(中国北方) (美国中部) (马来西亚) (中国内蒙古)13.形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14.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5、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读“十五”时期我国国内粮食产需关系图(下图),回答15-16题。15.为缓解我国国内粮食产需矛盾,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鼓励人口跨区域流动,缓解土地压力 压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规模 在立足于国内生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粮食进口量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A.B. C. D.16.“十五”时期我国国内粮食产需矛盾最尖锐的年份是A.2000年B.2001年C.2003年D.2005年右图表示某

6、些工业部门对某些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读图回答17-18题。17.右图中所表示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采掘工业 B.钢铁工业C.电视机装配工业 D.制糖工业18.由于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位置移向处,其原因最可能是 A.信息通信网络越来越通达 B.该工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C.政府的影响力加强 D.工业污染严重,被迫搬迁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工业城市工业分散工业的地域联系读下图,回答19-20题。19.下列能反映图中的事例有A.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往往会在大型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集聚B.运输量大的工业企业往往在高等院校附近集聚C.产品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的复杂产品生产与各零部

7、件生产厂家之间的集聚D.体积小、质量轻、价格贵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与电子产品组装厂之间的集聚20.关于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只能自发形成,不能规划建设B.一些工业地域因内部联系简单,通过过程,常会形成重要的工业城市C.一些相互联系的工厂通过过程发挥不同地方区位优势,可形成工业分散现象D.通过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了过程,形成了工业重镇读甲、乙两新工业区分布图,完成21-22题。21.下列有关甲、乙新工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工业区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形成的高新技术工业区B.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知识密集C.新工业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以中小型企业为主D.新工业区的

8、工业都以轻工业为主22.乙图新工业区发展条件与我国武汉“光谷”相比较,不同的是A.地理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C.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 D.军事订货读京沪高速铁路示意图,回答23-24题。23.决定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首要区位因素是A.市场 B.技术 C.经济 D.交通24.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为了 A.有利于提高铁路的安全性B.不与其它铁路交叉,可以提高速度C.节省中国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D.架桥比较便宜右下图是“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1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回答25-26题。25

9、.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26.若在两山村之间修建b运输方式,选线时应注意A.尽量穿越林区,以直达为主B.尽量避开陡坡和沼泽地C.尽量通过当地居民点和农田D.尽量通过人口稀少的地区 读图“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回答27-28题。27.上述情形给我们的启示是 A.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高B.财富和产品越少,生活质量越高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生活质量的唯一保证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环境质量同步增长是生活高质量的保证28.上述情形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出了示警,应走的道路或发展方式是A.高消耗

10、、高速度、高产值 B.单纯追求经济数量增长而牺牲环境质量C.经济增长与保护自然环境同步 D.按“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读“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回答29-30题。29.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A.经济的持续发展 B.生态的持续发展C.社会的持续发展 D.人的管理调控30.“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这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均衡性原则二、综合题(2题,共40分,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31.读下面两图,回答有关问题。(20分)(1)图甲中阴影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生产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 ,这种农业地域

11、类型主要分布于_气候区。(2)图甲中阴影地区农业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其生产特征还有_。(4分)(3)图乙阴影地区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_、_。(4)图乙阴影地区典型的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并且地广人稀,除此之外,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还有 。(4分) 32. 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有关问题。(20分)材料一:昔日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由于百年来的工业生产,留下污染严重的环境。今日的鲁尔区有的工厂变成了攀岩场;钢铁厂被改造成公园;巨大的厂房成了绝妙的PARTY场所(如图甲)。材料二:我国东北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老工业基地也出

12、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如图乙)。(1)图甲工业区其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 、 、机械、纺织等传统工业。(2)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甲中工业区开始衰落,主要原因有 。(6分)(3)试比较图甲工业区和图乙工业区区位优势的相同点 。(4分)(4)借鉴德国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6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2345678910BCBABBBCDC11121314151617181920CDAADCCBAC21222324252627282930CDBCDBDC

13、CA二、综合题(2题,共40分,除特殊说明外,没空2分)31(共20分)(1)季风水田农业 水稻 亚洲季风(东亚、南亚、东南亚) (2)小农经营 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可互换,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3)商品谷物农业 玉米、小麦(可互换)(4)市场广阔 科技和管理先进 交通便利 (可互换,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32(共20分)(1)钢铁、电力(可互换)(2)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性钢铁过剩 环境、社会问题严重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可互换,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3)相同点:煤炭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可互换,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4分)(4)调整生产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技术改造;优化美化环境(或治理污染、植树种草);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可互换,答对任意三点即可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