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启华姚启华1942年出生于吕家河的大户姚家,是武当山一带公认的“歌布袋”。他虽然没咋上学,却能连续唱多首民歌。他对歌词中的故事和人物了如指掌,善于用歌曲表达当地人对历史人物的爱与憎,也因此获得了“吕家河民歌歌王”的美誉。2016年7月初,我跟随“青春行,民歌颂”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中国汉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进行关于“吕家河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主题活动的调研,在这里,我有幸采访了吕家河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姚启华。一、基本生活状况:“歌王”并没有给人“王”的感觉,他看起来十分淳朴,和蔼可亲。他的家中陈设也较为简朴,采访时姚启华之子正在外工作。姚启华在家以务农为主,我
2、们从当地政府文化管理部门了解到近年来国务院文化部对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人加大了资金补贴,自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万元,年补助标准提高至万元。作为国家级传承人,这几年姚启华每年有一万元的补贴,加上地方政府出台政策补助和出席一些民歌活动的报酬,姚启华每年大概有万元以上的收入,但是这些这项补助主要用于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不是生活补助。这些对于已经74岁高龄的姚启华来说,生活并不富裕,从当地村民那里得知,姚启华不久前从医院做完手术回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状况的下降,传承人的生活相对以前来说会变的更不容易。这就需要国家进一步的提高
3、对传承人的补助(包括生活补助)。但在采访中姚启华很少提到过这些,他觉得传承吕家河民歌是发自他内心对家乡民歌的热爱,对他来说更是一种责任,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荣誉和责任更是是他们坚守的动力。二、身份定位,如何看待“歌王”称号“歌王”并不太情愿我们叫他歌王,在他心里吕家河村历史上民歌比他唱的好的大有人在。他仅仅认为自己只是赶上了时代,现在吕家河村能唱千首以上民歌者除姚启华外还有两三位。但是他们都尊称姚启华为歌王,姚启华的最大不同在于他把唱民歌当做了事业,在吕家河民歌濒临湮灭的情况下,他坚持在这里唱歌,走自己的路,于是就好像成了吕家河民歌的领军人物。姚启华完全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民歌传承者,是一个地地
4、道道的民歌传承人。在吕家河民歌这一块,姚启华说自己是传承人之一是比较恰当的。在他看来老一辈艺人不在了,年轻人对吕家河民歌又了解不多,所以对于他来讲,要做的是把老祖宗的东西原原本本地继承下来,再踏踏实实地传承下去。3、 授传情况姚启华自1999年开始,至今参加各类活动680余场先后被50多家国内外媒体采访报道,各种荣誉和奖励20多项,2001年至2013年先后赴上海、北京、武汉、西安、重庆、甘肃、北京大学、华师大、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进行民歌交流演唱活动,先后被省文化厅、省文联、文艺协会命名授予:湖北省民歌手、省级传承人,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传承人。现已授传承弟子3名,每年义务培训年轻歌
5、手60多人,为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为培养后继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被50多家国内外媒体采访报道,各种荣誉和奖励20多项,2001年至2013年先后赴上海、北京、武汉、西安、重庆、甘肃、北京大学、华师大、武汉音乐学院等高校进行民歌交流演唱活动,先后被省文化厅、省文联、文艺协会命名授予:湖北省民歌手、省级传承人,2008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传承人。现已授传承弟子3名,每年义务培训年轻歌手60多人,只要有专家来听歌,姚启华还会不计报酬去唱歌,为发展农村民俗文化,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积极开展传承活动,为培养后继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吕家河民歌的传承方式基本上是口口相传
6、,口传心授,与现代音乐的传播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再加上吕家河民歌是用地方方言唱出,外人很难听懂。而且随着姚启华年龄的增大,音色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民歌传承的效果和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另外民歌唱的是生活,不讲究那么多的演唱技巧,它是真情实感的流露,高兴的时候是喊出来的;痛苦的时候是哭出来的;忧愁的时候是哼出来的。现在用一些流行的音符来改造民歌,可能导致原生态唱法和曲调的消失。4、 传承展望由于吕家河民歌的物质基础来着农业劳作生活,现在年轻人由于缺乏对农业劳作的实践,对民歌的了解还不够,虽然跟着学唱民歌,但对民歌的精髓领悟不够。而且,现在年轻人都想到外边闯闯,对民歌的价值认识不够,姚启华希望大家能多
7、关心吕家河民歌。虽以七十多岁了,但只要政府组织民歌活动,姚启华都积极参加,虽然报酬微不足道,但姚启华更看重的是肩膀上的那份责任。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多数地区的传统文化仿佛一夜之间就荡然无存。在汉族,可以听到传统民歌的地方已极为罕见,但吕家河人仍像一些守珍宝的卫土,在歌王姚启华的带领下,将民歌一代代传唱下去,捍卫着这块民族的精神家园。民歌传承人付启彬 “太阳照山岗,到处喜洋洋,吕家河民歌传呀传四方,民歌传四方,呀哎,歌声真嘹亮。丹江官山乡,改革又开放,青山绿水好呀好地方,官山好地方,哎呀百业都兴旺。”这首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山歌正是吕家河民歌。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青春行,民歌颂”团队在暑期深入十
8、堰市官山镇吕家河村及其周边采访调研吕家河民歌,借以吕家河民歌的传承发展情况来了解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概况。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吕家河民歌作为传统音乐形式的一种,是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吕家河民歌主要流传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的汉族民歌。该村位于武当山风景区,由于地形闭塞而留存了大量的原生态的汉族民歌曲目和民歌歌手。代代传唱,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吕家河村成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的汉族民歌按内容可分三类: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曲调十分优美,内容丰富,源远流长
9、,自1999年被专家学者偶然发现,各大高校以及民俗学者为之欣然前往。2003年调查,吕家河人口不足200户,有民歌手85人,其中4人能连续唱歌千首以上。歌手中既有几岁的娃娃,又有80多岁高龄的老人。经过初步整理的民歌就有4000余首,吕家河村号称“无事不歌”,由此可见吕家河村民歌的不凡的研究价值。 除了远近皆知的歌王姚启华,还有付启彬、周登殿、侯同贵也是吕家河民歌的杰出代表人物,这次调研中,我负责了对民歌手付启兵的采访调查。传承人情况 吕家河民歌传承人付启彬,生于1940年,受限于当时的经济教育等要素,文化程度较低;付老师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放牛娃出生,一辈子都在唱民歌。由于幼时的生活太苦
10、闷了,为了自娱自乐,就跟着大人一起唱,慢慢就学会了。付老爷子歌基本都是那时候跟着学的,后来收了三个当地的徒弟,但是他自己的子女却没有继续从事与民歌相关的工作,付老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学习民歌,让民歌得到传承,只要愿意学习民歌,他都愿意教授。在漫长岁月中,民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瓦解了,大部分都还存在。而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在坚持传唱民歌。付老先生参加了多次民歌比赛,7次得奖。2015年远赴北京大学进行民歌表演。即使表演后即使没有报酬,他也觉得很高兴,因为民歌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之中。时至今日,付老师仍然坚持在吕家河村民歌堂为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专家学者、学校师生表演吕家河民歌,为吕家河民歌的发扬光
11、大贡献自己的力量。简评 “青春行 民歌颂”团队以付启彬为样本来调研吕家河民歌的发展概况,我们发现,吕家河民歌的传承发展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已经不同于几年前:家族内部传承,主要是男性徒弟继承的情况了。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官山镇政府以及官山文化站的大力保护,也难免民歌村的原生态受到外界的冲击,城市化让更多的青年人外出务工,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也让民歌的土壤进一步被侵吞,民歌传承总体情况堪忧,政府也正在培育想张晶晶等大学生来学习传承民歌。 吕家河民歌本身也有一些问题,如存在于时代发展不协调的“荤歌”内容,另外由于民歌创作环境的改变,导致新民歌创作速度过慢;更严重的是,部分民歌也在消亡,尤其是“阴
12、歌”;在发展民歌过程中,旅游产品的单一化不利于民歌村的经济发展。 为了吕家河民歌的发展壮大,助力十堰市文化强市战略目标,建议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本地院校为主导力量,由徐永安,李征康等教授把握方向的民俗中心,进一步保护吕家河民歌宝贵资源,借助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工具整理电子资源库,保护十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传承人侯同贵文化产生于社会实践活动,是对一个时期物质生活的外在表现,吕家河民歌文化又时时刻刻影响着当代人的思想和行为。有些文化长盛不衰,有些文化则随着时代的发展濒临灭绝。吕家河民歌是幸运的,自1999年被发掘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反响,蜚声海内外。吕家河的发展引起官方的重视,建表演堂
13、,修公路,打造旅游区,一系列活动如火如荼。十几年过去了,我们有幸来到吕家河村,感受吕家河民歌文化给人心灵带来的慰藉,寻访民间传承人侯同贵。侯同贵1945年3月1952年,童年1952年1957年在丹江口市官山镇袁家河小学读书。1957年至今在家务农,本人自幼学唱民歌。现已能唱900余首。自1999年以来,先后参加了410余场民歌演唱活动。第一代:祖父;第二代:叔父、舅舅,侯同贵本人自幼酷爱学唱民歌及演奏,秉承祖辈、父辈口传心授,热心传于子女及社会青年爱好者。侯同贵善长演唱篇叙事诗歌,民歌小调和智慧歌,经整理合唱的长诗15首(当地人们称本头)各种小调700余首,智慧歌(战歌)300余首。他唱腔圆
14、润优美,字正音准,丧调及哭,喜歌便笑,声情并茂,特色鲜明,感染力强。深受人们喜爱,是远近闻名的一代名歌篓子,先后在十堰地区应邀参加了500多场大型民歌演唱活动;赢得了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各界的赞誉。看到了这十几年来吕家河民歌传承与保护工作的成果,也看到了民歌传承与发展的困境。有以下几点:一.传承人年纪普遍偏高。国家级传承人姚启华,省级传承人侯同贵,付启兵,市级传承人周登殿都是年过六旬的老人了,身体状况堪忧,在我们去吕家河民歌堂时,姚启华老先生刚刚治疗结束出院,而侯同贵老先生的耳朵听力也欠佳,而他们的的弟子们虽然也时常在民歌堂表演,但在重要场合,仍是要靠着这几位老人出场。这几位传承人从小都开始学
15、唱民歌,知晓的民歌曲调丰富多样,每人都能唱几百首歌曲,这些东西都已深深刻在了脑海里,可是人的记忆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逐渐衰退的,有些歌曲会被遗忘。官山镇虽然已对有代表性的“三大歌王”和“八朵金花”的唱腔、唱词进行录音,录像以及建立电子档案,永久保存,防止“人亡艺绝”。同时也采取“三进”活动,开展民歌进校园、民歌进家庭、进单位,鼓励青少年向民歌师拜师学习,老歌师进行穿帮带,在本土营造氛围,同时培养“种子”选手,政府斥资选送13名初中生到十堰艺校专门学习民歌、导游知识,但是最后投入到吕家河民歌发展与保护工作中去的却寥寥无几。二、民歌手对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失去了积极性。现在吕家河民歌的保护与发展是政
16、府的大力推进下开展的,在民歌出名后的几年中,吕家河村的群众唱歌热情很高,唱歌随叫随到,接受采访,争抢上镜头,村民的惊喜和兴奋没持续多久,逐渐冷淡下来。不愿意接受采访,唱歌表演要误工费,态度日渐冷淡,随着改革的日渐深入,村民事事唱歌的习俗也逐渐淡化,。传承人中身体较好的几位通过种地和红白喜事“包场”来挣钱,可是这又不能作为常态化的职业,收入不稳定。民歌手唱歌又不能作为家庭收入来源,多数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当年政府培养的几十位学生最后也没有回到吕家河民歌堂。民歌在老一辈中一般都是通过言传身教,长达几年的学习才能学会那么多的民歌和曲调,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一辈的传承方式失去基础,
17、新的传承方式没有建立起来,这对民歌的传承和发展是不利的。吕家河民歌是汉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国家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陈连山教授曾说“吕家河民歌不是僵死的标本”,有些东西避免不了最终的消亡,被送进历史博物馆,但是我们还是要尽力去挽救。吕家河民歌汉族民歌活化石每一个民族、种群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并且各自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体系,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的原因所在。因此,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多样性、多元化,是在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也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发展。特别是像一些篇幅巨大的民歌作品,它们都是在长期的传唱过程中,都曾被许多人
18、所丰富与完善,每个传唱者在对这些作品进行传唱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把自己的感情、思想和语言融入其中,因此而使其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满充实,这一点与个性化因素较强的文人创作是有很大不同的。吕家河民歌不但在创作主体上显现了鲜明的群体性,更要的是在创作意识、创作心理上也体现了群体性,它们是一种族群心理的外化表现,是一种集无意识的创造结果。有些非物质文化作品虽然在创作形式上是由某些个人独立创作完成的,是它所反映的思想却仍然是一种族群观念、族群心理的反映;更加重要的是,作为创作者本人,在创作这些作品时也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从事着一种个人的劳动。 吕家河民歌的产生和传承都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特征,在
19、实践中也为一定的群体所有,并且是群体的集体力量使其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世代相传。因此,从权利主体上看吕家河民歌属于一定的群体所有,权利主体具有群体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变动的、抽象的和依赖于人的观念、精神的存在,是经过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先辈们的思想结晶。所以,它属于抽象的文化思维,它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且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如知识、技能、表演技艺、信仰、习俗、仪式等,因此从本质意义上讲,吕家河民歌的客体是无形的。 吕家河民歌的形成和发展不是靠单个社会成员的智能与灵感完成的,而是由其所在的群体甚至相关联的多个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共同完成的,是在群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吕家河民歌
20、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而言,吕家河民歌与人类实践活动一样,是一种体现集体观念的集体行为的反映。这种集体可以是一个村落、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吕家河民歌的创作往往是多个人共同完成的,是集体创作。这种集体创作既是同时代的人共同创造的,又是不同时代的人不断完善、发展的,而且,一种遗产的展示,本身要多人共同完成。此外,个人、个性化的创造也只有加入到集体传承和集体形态中,才能成为吕家河民歌的有机组成。具体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创作主体的群体性。吕家河民歌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是人类创造力的表征、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保证。因此,保护好我们的吕家河民歌,
21、使那些蕴含在吕家河民歌中的特有的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传承,不仅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之必要。 如果文化的多样性被破坏,将直接导致文化生态的失衡,正如地球需要保护多种生物、物种、多种基因才能达到生态平衡一样,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也要依赖多种文化,多种智慧的渗透。我们热衷于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因为在这些遗产中,保留着中华民族最原始、最纯粹的精神“基因”,是民族文化之魂,它对本民族,对整个世界弥足珍贵。市级传承人周登殿 周登殿,男,汉族,1949年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湖北十堰丹江口市人。自幼爱好学唱民歌,现在能唱
22、各类民歌700余首,自1999年以来,先后参加了几百场民歌演唱活动。从小热爱民间音乐,拜师学拉二胡等乐器,常应邀参加民间婚丧,嫁娶,年节等民俗活动。现收有四位徒弟,均为村内的居民。 在与周老先生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目前政府对吕家河民歌村的旅游项目的开发是十分支持的,每逢周末,官山镇文化站都会组织周老先生等几位老歌手前往吕家河村所修建的民歌堂进行表演,由于民歌堂的建筑历史比较悠久,其容纳量已经远远不足以满足当代旅客的需求,因此,政府也在积极筹备资金着手新民歌堂的修建。政府组织的这一活动不仅满足了村内居民的需求,与此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旅客前来游览。就周老先生本人而言,他自幼便学会了配乐和少数简单
23、的民歌,用来配乐的器械也都是自己做的,由于对民歌出于发自肺腑的喜欢,这也使民歌成为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周老先生也真心希望有更多的民歌爱好者来到吕家河民歌村来学习民歌,他诚挚的欢迎每一位爱好民歌者。在提及其家里人对民歌的态度,周老先生谈到,由于官山镇的位置比较偏僻,当地的经济一直发展不起来,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前往外地打工,留在当地的大多都是年迈的老人和幼小的儿童,这就造成了民歌传承人青黄不接,甚至断代的局面。虽然镇里的学校里也正在逐渐将民歌带入校园,让吕家河民歌为小孩子们所熟知甚至传唱,但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吕家河民歌的发展与传承还是需要那些真正有兴趣,愿意学习的人来发展
24、的,而周老先生家里人对吕家河民歌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因此,也很难做到代代相传。吕家河民歌村有192户755人,全村男女老少均爱唱民歌。能唱2小时以上民歌者有80多人,能唱千首以上者有4人,其中年龄最高为94岁,最小年龄才4岁。吕家河民歌分为阴歌、阳歌和叙事诗,曲调79种,全国罕见。民歌村自1999年发掘,被专家学者论证定位为“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以来,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先后被湖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 “湖北省民歌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被中央文明委授予 “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堪称我国不可多得的百家艺术特色的民间文化宝库。尽
25、管吕家河民歌村被授予如此多的荣誉称号,但关于其传承和发展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觑的。在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吕家河民歌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传承对象青黄不接,老龄化严重。吕家河民歌传承人平均70岁以上,大部分均已年迈,行动不便和记忆力衰退等现象阻碍了其传承民歌。2. 传承对象文化水平有限。吕家河民歌传承人大多是农民,识字较少,这就造成有些唱错歌词甚至编错歌本的现象。3. 传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为家族传承和村落传承。据了解,愿意学习传承吕家河民歌的大都是村内居民,有的靠家庭内部传承,有的是拜师学习,新一辈传承人文化水平也不高,没有受过正当的音乐培训,下一辈传承也将面临困难。4. 民歌表演形式单一,缺
26、乏吸引力。吕家河民歌表演在村里的民歌堂内进行,容纳量有限,且表演辅助器材较少,服饰简单,很难吸引游客的眼球。5. 旧民歌内容与现代化生活脱轨,缺乏时代性。吕家河传统民歌大多都是以田园,农作为题材,这与当代的技术化,信息化时代不符,缺乏新颖性。6. 宣传力度不够。虽然吕家河民歌在当地家喻户晓,但在外却鲜为人知,电视,广告,报纸上很少有相关的宣传,并未做到广为人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付启兵汉族民歌对于汉族的历史发展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作用,吕家河民歌更称为汉族民歌第一村,2006年跟随“青春行,民歌颂”社会实践调研团在吕家河民歌村,有幸采访了吕家河民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付启兵。传承人基本情
27、况付启兵,1940年出生,无学历,付启兵家里有土地以生产为主,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小时侯为了娱乐自身便跟随着大人进行歌曲的学习慢慢的就学会了唱民歌,从一无所有的生活中逐渐的变成一个歌唱大家。是唱民歌把付启兵从枯燥的生活中解放了出来,付启兵在唱歌的生涯中参加鄂西北民歌赛获得比赛三等奖,先后参加大小型活动380场,先后进行了吕家河民歌的传播,推动吕家河民歌的对外交流,每年国家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开始传习活动予以补助,这几年付启兵每年都能获得5000元补助。采访中的付启兵在采访中我们提到补助的问题,付启兵老先生很少谈到国家补助,谈到更多的是对于民的传承以及对日后民歌发展问题,付启兵老先生对现在的山歌
28、(民歌)现状感到不安,付启兵老先生认为现在民歌发展已经有了瓶颈,付启兵老先生现在已经处于76岁,他说唱歌也唱不了多久了,希望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够让吕家河民歌能够更好的发展,更好的传承下去,也希望更好的面向大众促进吕家河民歌的传承与发展。采访中问到付启兵对于现代新型的创作歌曲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现代创作的歌曲对于老艺术家来说不是十分的喜欢。当我们谈到传承人的问题时,付启兵老先生对自己的传承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要求,尤其是上台时嗓音要好,音调要准,不怯场,会多少付老先生并不在意。虽然付启兵想让自己的子女来继承自己,但是子女不是很喜欢唱民歌,所以付启兵带着自己的三个徒弟进行传承吕家河民歌的传承,在传承的问题
29、上付启兵老先生认为缺少一个正式的民歌交流平台,同时付老先生希望有这么一个交流平台能够让民歌的歌唱者有良好的交流。在谈到传承问题上付启兵先生对于自己的不足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因为自己不识字的原因,无法将民歌更好的传承下去所以付启兵的传承是口口相传为主,付启兵老先生在传承方面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自己这里进行学习民歌,他将没有保留的全部传给所有想学习民歌的人,对于自己的徒弟付启兵希望在民歌比赛上登上歌王的位置,而且对于自己的徒弟只掌握了自己不到一半的歌曲量感到担忧,但是对于自己的女徒弟他还是有信心。吕家河民歌虽然有发展但是发展已经有所停滞,传承人的传承问题也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传承人的老龄化,新生代的传承人没有完全继受老一代的传承人的民歌,创新型民歌的发展也不是很足,与其他民歌的交流 也较少,联动发展也处于停滞状态,老一辈都希望能够将自己的全部民歌传承下去,但是新生代的传承人还没有成长到让老一辈民歌传承人彻底放心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