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质检卷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单元质检卷第6页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5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A.英国的船坚炮利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C.中国的闭关锁国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9世纪中期,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故这里所说的“大势”即是指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答案为B项。2.“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
2、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这段话强调的是()A.要正确认识西方的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的差距答案:B解析:从“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以看出,材料认为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在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不自觉地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即在客观上起到了进步的作用和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西方的侵略要理性分析和辩证思考,答案为B项。3.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
3、。据图分析列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能让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B.使战争中获得的部分权益能得以落实C.确保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D.扶植清政府作为统治中国的工具答案:B解析:A、C两项中的“外国人到长江流域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航行”已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方式获取,可直接排除;D项是在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体现的,故排除。答案为B项。4.翰林院侍读奎华等155人联名上书,认为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等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有之变局,如果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交侵,各求
4、所欲”。据此可知,这些人()A.顽固地坚守传统政治体制B.“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C.对19世纪末的时局认识较清D.深刻揭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答案:C解析:“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交侵,各求所欲”是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时的特征,故C项正确;联名上书反对议和的清朝大臣不一定都是顽固守旧势力,A、B两项错误;材料未直接揭露清政府的腐朽,故排除D项。5.孙中山在1905年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中认为:“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净,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
5、!”由此说明孙中山()A.建立了进步力量大联盟B.首创了民主共和思想C.借助维新变革挽救危亡D.主张通过革命实现共和导学号13300083答案:D6.(2015江西联考)在纪念五四运动一周年时,胡适说:“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面,政府太卑劣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种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但是它又是很不经济的不幸事。”在这里,胡适强调()A.五四运动爆发的必然性B.政府的专政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C.中国缺乏民主政治的土壤D.学生应该用理性务实的方式救国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
6、,胡适认为学生运动是“非常的事”“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故胡适肯定学生的爱国行为,但又强调避免“不经济的不幸事”发生,故其观点是强调理性爱国,答案是D项。7.“我们的队伍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A.出师北伐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D.挺进大别山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苏维埃工厂”可以看出,这是1934年10月开始的红军长征,故B项正确。8.长征组歌中唱道:“苗岭秀,旭日升,百鸟啼,报新春。遵义会议放光辉,全党全军齐欢庆。”“全党全军齐欢庆”的主要原因是()A.正式确立了以毛泽东为
7、核心的党中央领导B.给思想混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着力解决了红军军事指挥上的“左”倾错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项正确,A项错误。B项是八七会议的影响;1945年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故C项错误。9.革命老区是指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根据地。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红色旅游路线。其中描述正确且符合“到革命老区追寻革命先辈足迹”这一主题的是()第一站:到上海参观
8、中共一大会址第二站:到瑞金游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大礼堂旧址第三站:到湖南走访遵义会议纪念馆工作人员第四站:到西柏坡中共七大会址缅怀毛泽东等革命领袖A.第一站B.第二站C.第三站D.第四站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土地革命和抗日战争时期”这一信息可排除A、D两项;“遵义会议纪念馆”应在贵州而不是在湖南,C项排除,答案为B项。10.(2015湖南长沙仿真)下表是武汉会战前后中日之间攻防数据。材料最能说明()进攻比率武汉会战前日方94%中方6%武汉会战后至1939年日方56%中方44%日军每日前进里程武汉会战前40千米1939年底200米1940年底不进反退A.日本速战速决计划的失败B.日本
9、攻占中国大片国土C.中国持久抗战的效果D.相持阶段的中日僵持导学号13300084答案:C解析:从表格中的中日攻防数据:日方由“94%”到“56%”、由“40千米”到“不进反退”可以看出,中国的持久抗战取得了重大成果,故C项正确。A项是1937年淞沪会战的意义;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D项与“武汉会战前后”这一时间不符,中国进入相持阶段是在武汉会战后。11.日本军方战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中日军队作战情况的报告里写道:“热带森林内的战斗,原本是我军的特长,但在障碍物和猛烈的迫击炮火面前,则无法发挥威力,无论在哪一战场,都是由于敌人逐次渗透到侧背而被迫撤退。特别是由于敌机独占战场上空,发挥强大威力
10、经常出现战况逆转。”材料中的“敌人”是指()A.在华北敌后抗击日军的八路军B.淞沪会战中的国民革命军C.海南岛中国共产党琼崖抗日游击队D.中国入缅作战的远征军答案:D12.1947年底,中共中央在杨家沟开会,毛泽东说:“20年来未解决的革命力量在斗争中的优势问题,今天解决了,局面开展,胜利可期。”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优势问题”而采取的关键举措是()A.解放军对国民党展开战略反攻B.解放军粉碎国民党军全面进攻C.参加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D.发动三大战役并取得彻底胜利导学号13300085答案:A解析: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11、,故A项正确。粉碎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与参加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并未解决革命力量的“优势问题”,故排除B、C两项。D项发生于1948年底至1949年初,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分)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摘编自刘妙
12、雄等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材料二下列图片是近代中国人根据当时的形势创作的宣传漫画:材料三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材料四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的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从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钱乘旦现代化
13、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请指出该事件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主要影响。(5分)(2)图1中的中华民国的“国”字写法是“口内一个民字”,这是当时民众的一个新创意,请你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解释该字的含义。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7分)(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4分)(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
14、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4分)参考答案:(1)事件: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2)含义:体现国家主权在民的思想。认识: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但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3)进步:反帝与反封建相结合。意义: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4)结果: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努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15、的胜利。14.(20分)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
16、化成误国结果。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参考答案:首先,爱国主义是和中华民族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中华民族遇到亡国灭种的危机时,能够挺身而出,坚决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是一种爱国行为。关天培、邓世昌及抗日战争时期抵御外侮,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就是爱国英雄。其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而义和团运动却盲目排外,仇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守护已经陈腐的旧观念、旧制度,其“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所以,近代爱国主义还要与社会
17、进步联系在一起。综上,只有将反抗侵略,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学习西方先进工业文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反抗西方侵略和学习西方先进事物的统一,这才是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任意割裂两者,都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爱国主义。解析:本题属于观点评论题,该类型题目给定的信息不一定丰富,解答时需要借助所学知识;观点选定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另外史实组织要充分。破题和答题顺序依次为归纳观点(准确、言简意赅)、选定观点、认证观点(有理有据,论证充分)、组织答案(言之成文)。评分标准:一等(2016分):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1612分):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60分):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未引用史实;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