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冲刺阶段复习备考策略湖北省麻城一中 438300 丰利珍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如何进行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以更好的适应课改的要求。笔者认为,从挖掘课本、吃透考纲,重视实验,抓好规范答题,严抓纠错,落实好反思与总结方面入手,不失为一个好的备考策略。关键词:复习备考策略 冲刺阶段高三化学复习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要求在复习过程中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益。对于正处高三的教师来说,迫在眉睫的2010届理综化学该如何复习备考,笔者在此想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与做法。一、2009年理综化学高考试题特点:1. 立足基础,注重学科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
2、内容涉及离子共存,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正误判断,电极的判断及电极反应式书写,电解前后溶液酸碱性判断,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物质熔沸点的判断,化学平衡,有机推断等。内容遍及高中大部分主干知识。 2.题型灵活,稳中求创新。理综化学题型设计日趋成熟,稳中求新,大部分试题是常规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元素化合物推断题、有机题等,试卷总体上比较平和。3.试题注重学科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课程的内在联系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及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4.试题较好的体现学科思想方法。化学学科重要的思想方法有守恒思想、整体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类比思想等。而2009年高考理综
3、全国卷仅运用守恒思想(电荷守恒、电子转移守恒、质量守恒等)求解的题目就有三题(第10题,第11题,第28题)。5.引领课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和环境等热点问题。二、2010年高考理综化学复习备考策略:(一)挖掘课本,研究考纲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遵循考纲的命题原则,体现了“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理在课本内,题在课本外”的命题理念。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而课本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复习的指挥棒,是高考命题的依据,特别是考纲已明确地传达出“考试目标”、“考试范围”、“命题指导思想”,“题型比例”、“题目难易比例”及“样题”等重要信息。考纲是权威、准确的信息源,宏观上指引复习的方
4、向。从中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考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也不可刻意地为某些多次练习而被强化的题型去增加某些“规律”或特殊解法。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做到瘦身减肥、扔掉包袱、轻装上阵。(二)、重视课本实验,提高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科学实验是理科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手段。中学化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物质的性质、制备
5、等是由实验推导和验证的。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化学概念、原理和物质性质的认识,也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的实验能力也会为许多考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实验能力测试突出了对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误差分析、数据处理、实验设计、研究性学习和科学探究等多方面的考查。化学实验试题,既能考查应试者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的潜质,又能考查应试者在化学研究方面的特质。因此,化学实验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化学高考的主导方向。但是考生在实验试题上的答案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这里的原因很多,但有一点是大家的共识,就是考生在学习化学时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重视不够
6、,靠题海战术形成定势思维,动手实验的机会太少,而在实验操作中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就更显不足。因而在高考中暴露出实验能力差距较大。例如: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题目考查了带有一定思考性的化学实验操作,还考查了考生的文字表述水平。正确回答这个问题,绝不是靠死记硬背书本或题海战术就能解决的。 有些实验试题的解答,首先要考虑化学反应原理的科学性,其次才考虑实验操作的科学性。透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可以发现几乎所有试题均来自课本上的学生演示实验及课后学生实验,要么改进考,要么变换考(变换药品、仪器、原理、方
7、法、问题角度等),要么迁移考(迁移原理、方法)。如2009年全国理综卷(湖北卷)27题“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源于第一册教材第六章第三节。因此,在老师指导下,将十几个典型实验弄清原理,反复拆开重组,认真分析研究教材中的实验,理解每个实验的设计原理、目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的问题,特别是学生实验后的“问题与讨论”,注意对教材实验的挖掘,进行改进、变换和迁移,这些就成为复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最后阶段的实验复习中,要注重化学常用仪器的使用和一些基本操作,要重视实验安全问题,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要特别重视课本上的实验,哪些近几年考过,哪些近几年还没考过,特别要更多的关注近几年没有
8、考过的。考生在实验的复习时应尽量创造机会多实践:动手做(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动眼看(培养观察能力)、动口讲(培养表达能力)、动脑想(培养思维能力),在解答实验题时,把答题过程当做动手做实验来对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开放性实验试题已逐渐成为实验试题命题的新动向。因为开放性试题具有条件的不完备性、过程的探究性、知识的综合性、思维的敏捷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等特点,能有效地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发散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如2009年全国理综卷(湖北卷)27题“检验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就是给出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提供实验试剂与仪器,要求考生选择所用的仪器与试剂,自己组装一套装置完成实验
9、。试题既具有基础性,又具有综合性,能力要求高。但是实验试题不管以什么背景、何种题型呈现,设计的问题都是基础知识的综合与运用。化学基本实验仪器和操作、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的设计和评价以及探究性实验是高考化学实验试题考查的重点。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对基本实验的复习,包括化学反应原理和实验现象,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综合实验中实验装置的选择(制气装置、集气装置、除杂装置、干燥装置、冷凝装置、尾气处理、量气装置、防倒吸装置、防堵塞装置、防水解装置),尤其是萃取、分液、过滤、蒸发等操作,托盘天平、容量瓶及滴定管的使用,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装置气密性的检查等的复习与巩固。(三)、建立知识结构,突出
10、主干知识 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有效地被利用。所以,应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按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以专题的形式重新整合知识。 化学中的主干知识包括基本概念(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化学用语及常用计量、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变化)、基本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表)、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离平衡与盐类的水解、电化学及其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包括重要的金属元素钠、铝、铁和重要的非金属氮、硫、氯)、有机知识(包括烷、烯、炔、芳、醇、醛、酸、酯)、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六大专题。对于这些主干知识一定要加重复习。具体到每一种物质的性质复习也要有所侧重,可以按照平时老师交
11、代的重点知识复习,也可以根据高考出现的频率去复习,高频考点多花时间复习,少考内容少复习,不考内容不复习。例如元素的内容应侧重化学性质及其意义。有机化学应侧重官能团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关系。在复习中最忌讳的一种情形是总感觉到有许多知识点自己没有复习到,看到哪一道题都担心高考会考到。这种心态实际上是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表现。其实经过半年的集中训练,高考中可能出现的题型学生都见过。退一步说,高考中可能会出现新的题型,那也绝不会正好和你看到的那道题吻合,这种概率近似为零。(四)、及时反思和总结反思是进行有效学习,获取有效知识的有效措施,所以高三化学总复习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积极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
12、要通过严格、合理、规范的要求来帮助、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要养成在解题后再思考的习惯。每次解完题后要回顾解题过程,审视自己的解题方案、方法是否恰当,过程是否正确、合理,是否还可以优化,检查语言表述是否规范,是否合乎逻辑。对典型习题、代表性习题更要多下功夫,不仅要一题一得,更要一题多得,既能使知识得到不断的弥补、完善,又能举一反三,从方法上领会解题过程中的审题、破题、答题的方式和奥秘,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长期坚持就能驾驭化学问题的全貌,掌握化学知识及其运用的内存规律和联系。 要及时归纳总结。每个单元或章节复习完后,要反思本单元或章节主要研究了哪些问题?重点是什么?用了哪些方法?与
13、以前的知识有哪些联系?通过反思融会同类知识而形成有效的知识块,使普遍的知识规律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例如:对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复习时以“元素周期律化学键晶体结构”为线索。对无机化学,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存在”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性质用途制法”为思路,又可以从该单质到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生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感觉到有机物种类的繁多。这样
14、,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发散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光有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而难以发挥其各自的功能。所以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穿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对于知识结构图,教师不要全部包办,要留给学生时间自己整理,在学生自己归纳整合后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对比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意识整合过程中的不足。 认真做好考后分析。每次考试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填写失分统计表,要回头看一看,
15、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复习有没有实效,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了巩固和深化,自己存在什么问题,以便在今后的复习中查漏补缺对症下药,自我提高。(五)狠抓答题规范,严格纠错 考生常常因为一些不注意的问题而失分,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推断正确而不能得分的主要有几类:第一,书写不规范而导致无谓失分。如:将H2O写成H2O;将Ca写作Cu;将HO-写成OH-;将萃取写成粹取;将酯化反应写成脂化反应;将碳碳双键写成双键。其他例子不再一一列举。第二,审题不清,看题不仔细而失分。如:将名称写成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将离子方程式写成化学方程式;将结构式写成结构简式或电子式等。第三,丢三落四而失分。如:将反应条件漏写,方程式未
16、配平,有机反应漏写H2O,未打“”和“”。在冲刺阶段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反对把考生当作做题的机器,一定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能力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练出来的,是学生从亲身经历中体验与领悟的。因此,我们应下功夫狠抓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从而提高成绩。重视做题和考后的纠错。分析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即疑点和盲点;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予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对事故易发地带有意识地加以强化训练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每一次练习或考试后,都要及时反思
17、,及时纠正,对差错做出深入的分析,找出错误根源,是概念不清、原理不明、方法不当造成的,还是非智力因素的失误。对出现的差错要做记载,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盲点。然后因人而异的采取强化的纠错方式加以解决,努力在复习的过程中达到“会做的保证对、错过的不再错”。复习中常用的纠错方式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方式,是在试卷或参考书上把错题用红笔做上标记,在旁边写上评析。 第二种方式,是专门准备一本错题笔记本,把每一页纸在三分之一处对折,将自己感触最深的解题错误摘录在错题本的三分之二处,在另外的三分
18、之一处寻根求源以防再错。 第三种方式,是把纠错还原到课本上,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同时在其下部或旁边或附一纸片,标出该点纠错题目位置、出处,错误原由及简易分析等内容。(六)、看练结合,优化应试策略 高三备考阶段有两种极端的认识必须更正。一种是认为高三最后阶段不做练习,只是看错题,归纳知识点;另一种则是认为这一时段应该大量做难题,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不做练习”造成的结果可能是在高考中只知道如何分析,却不能正确地书写,至少是不能准确规范地书写。因为长时间不进行训练,考生会感觉手生,对题意的理解也会感觉困难。有大量的统计结果表明,陌生度的增加会使考生得分率明显下降。而“大量做难
19、题”的题海战术,认为做得越多越好更不可取。因为这样做除了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和导致自己的信心不断遭受打击之外一无是处,高考题始终是稳中求新,碰见原题的几率几乎为零。所以提醒有的同学,一定注意。 解题需要的一是知识,二是策略,三是心态。这三者中哪一方面的失误都会导致失分。因知识和策略造成的失误可以认为是知识性失误,而一些笔误、计算失误及某些习惯性错误可以归结为心理失误。要解决“高考化学得高分难”的问题,优化考试心理是高考复习不可忽略的一环。面对一套题,应该有稳定的心态,在按题号顺序作答的前提下,做到“六先六后”:先易后难、先熟后生,先同后异(同学科、同类型)、先小后大、先高后低、先松后紧,以最佳状
20、态去克服慌乱急躁、紧张焦虑和丢三落四的情绪。对会做的题,要特别注意表述准确,考虑周到,书写规范,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对不会做的题,要处变不惊,遇难不乱,采用不慌、暂放、不空的策略。对难题的出现要抱着“我难人亦难,我易人亦易,一切抛天外,惟有我存在”的态度,坦然处之。人难我难,我不畏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解题时既要注重一次性成功,又要重视复查环节。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一定要体现“平时是高考,高考是平时”的训练思维,把学生置于一种仿真的环境,对答题速度、答题规范做出严格要求,只有关注了时间,就有了时间,就有了效率,就有了速度,就有了紧迫感,就有了机智。时间长了,就自然达到“平时
21、训练当大考,大考自然当小考”的境界,高考时心态自然就会平和了。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化学复习备考,是值得我们进行长期探索的新领域。高尔基说过: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能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在教学中要不断积累,积极思考,不断完善我们的备考策略,相信2010年的六月一定会获得丰收的。【参考文献】杨仁茂,张镇 理综化学实验试题的特点及其复习策略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8,(5):47-49张英锋 分析化学试题典例错析积极做好复习备考工作 哈尔滨师范大学杂志社,中学化学,2008,(1):37-40试题调研 吃透考纲 科学备考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08,10李小安 从2009年高考理综试卷谈提高化学解题速度的方法中学化学,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