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滁州市沙河中学2012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总分: 7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的重要民族政策。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B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2某班同学准备排演孔子的话剧,其中一个场景是孔子编写春秋。下列场景设计有历史知识性错误的是( A )孔子在查看史记等文献资料 孔子伏身在宣纸上奋笔疾书 墙上有一幅书有楷体大字“仁者爱人”的山水画 室内有一柄青铜铸剑A B C D3、“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搏出
2、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九旬秋。”这一诗作是为了纪念 ( A )A.中国共产党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 C.抗日战争胜利 D.解放战争胜利4、“如果我们追述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79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文中“第一扇窗”是指 ( C )A. 加入联合国 B.中美关系正常化 C.设立经济特区 D.加入世贸组织5、下面是四部电影的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是( C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十年内战6、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D )A人民生活的改善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D就业制度的
3、变化7、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其中的“他”指的是 ( B )A黄河 B尼罗河 C底格里斯河 D幼发拉底河8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名不副实”、“盛名之下、其实难符”的名词与说法。其实、历史上也有很多名不副实的名词,下列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 D )A、阿拉伯数字B、印第安人C、文艺复兴D、工业革命9、1873年的一天,侍奉日本天皇的女官例行给天皇梳理头发时吃惊地发现,天皇已将自己的长发剪掉。这件事主要反映了天皇决心(C)A、革除封建礼仪B、加强中央集权C、带动文明开化D、进
4、行政治制度改革10、下列示意图反映“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态势的是(C)A B C D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1、这里的山水美,这里的土地肥,这里的人民勤劳勇敢有智慧。请写出与下列说法相对应的安徽历史名人。(1)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的合肥人: (2)中法战争时期率军守卫台湾的皖籍名将: (3)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之一,我党早期领导人: 12请根据下列描述,列举出相应历史事件的名称(1)这是以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换取与纳粹侵略者妥协的一次会议,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事件: (2)这一年两支起义部队在这里会师,奠定了此地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两个响亮的名字从此在中国
5、乃至世界响彻了半个多世纪。事件: (3)这次战役消灭了日军1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极大的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事件: 三、辨析改错(12分。)13、苏联的迅速崛起与轰然解体是20世纪引人注目的大事。以下论述中有三处史实错误,请找出并改正。(6分)1921年苏俄政府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大创新。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这一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1953年赫鲁晓夫把工业作为其改革的突破点,但只是对苏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的结束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最终瓦解。(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6、: (3)错误: 改正: 14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发展、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 】(1)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颁布最早的法律文献是民法通则。改正:【 】(2)法国的人权宣言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民法典,其立法精神和原则为后来许多欧洲国家借鉴和效仿。改正:【 】(3)新中国颁布的共同纲领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改正: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一个充满斗争的过程。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材料一 1649年1月30日下午,伦敦天气格外阴冷。白金汉宫外广场上,人头攒动。一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
7、推上了断头台,掀开了英国历史重要的一页。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 1789年7月14日,巴黎城中枪声四起,愤怒的市民拿起武器同军警展开激战这一天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成为法国的国庆日。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什么政体的资产阶级统治?(2分)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请你说出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2分)材料二 图1爱迪生和他发明的灯泡 图2卡尔本茨和他制造的汽车(2)材料二中的发明创造分别是哪种新能源和新动力的应用?(2分)材料三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做到了。”
8、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五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3)材料四反映的俄国改革的前提是_。(1分)列宁是如何评价俄国改革?(1分)(4)材料五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1分)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在政治方面的措施。(1分)(5)材料四、材料五所涉及两次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2分)16、国务院2012年2月初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则重点强调了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识读下列图文资料,
9、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1)材料一出自建国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_(1分)我国唐朝农民创制的生产工具有那些?(2分) 材料二:下图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58年、l959年、l96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分别为2亿吨、17亿吨、l435亿吨。(2)在1958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2分) 材料三: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3)是什么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1分)该政策的实施有何作用?(2分)(4)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
10、就政府应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2分)五分析与探究:(共计12分)17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民主运动的冲击下全面崩溃,两极格局终结世界各国或浓或淡,立足国情,纷纷演绎着独一无二的角色。请你探究下列问题:【格局篇】材料一 二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格局已不复存在。美苏成为两大强国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形成了战后两极的国际格局。(1)二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2分)【政治篇】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法西斯主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欧亚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
11、主国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空前高涨,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2)1959年拉丁美洲有一个国家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根据所学,指出这个国家的名字。(1分)(3)2012年8月15日,印度即将迎来独立65周年纪念日。根据所学回答,65年前英国是怎样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2分)(4)有人认为,1960这年在非洲历史上意义非凡。请根据所学简述原因。(2分)【经济篇】材料三 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5)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趋势
12、持积极参与的态度,本世纪初,最能体现中国积极参与的重大举措(事件)是什么?(2分)材料四 眼下,全球经济正在走出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但全球经济增长仍面临不确定性,仍然面临着失业问题、债务问题、资产价格泡沫、贸易保护主义等风险。2011年2月1819日,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巴黎召开。会议着眼于后危机时代G20角色的转型,集中力量求解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热点难题,取得了一系列积极共识。(6)结合材料四说一说当今全球经济正面临着哪些重大问题?(1分)(7)综合以上材料,我们可以看出当今世界面临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中国如何应对,请你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别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2分)2012
13、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五)答案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3分,共6分。)11(1) 李鸿章 (2)刘铭传 (3)陈独秀12、(1)慕尼黑阴谋 (2)井冈山会师 (3)台儿庄战役三、辨析改错(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6分,共12分。)13(1)错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改正新经济政策;(2)错误“工业”,改正“农业”;(3)错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改正“美苏两极格局”。14(1)民法通则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将人权宣言改为拿破仑法典(3)将共同纲领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1)君主立宪制。(1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
14、底狱。(1分)(2)电力;(1分)内燃机。(1分)(3)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1分)列宁评价: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1分)(4)明治维新。(1分)废藩置县(或加强中央集权)。(1分)(5)都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或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分)16、(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或土地改革法)。(1分)曲辕犁,筒车。(2分) (2)原因:忽视了客观经济,错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2分)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4)感想:制定任何政策一定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实事
15、求是,符合国情,只有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2分)五分析与探究:17(1)北约和华约组织的成立 苏联解体(2分)(2)古巴(1分)(3)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2分)(4)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2分)(5)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分)(6)失业问题、债务问题、资产价格泡沫、贸易保护主义等(1分)(7)建议:政治上反对霸权主义,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经济上进一步改革开放,学习国外管理经验与技术,制定防范风险的措施,融入全球化潮流。(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