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二物理B类作业7.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89426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二物理B类作业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二物理B类作业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泰兴市黄桥初级中学初二物理B类作业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泰兴市黄桥初中初二物理B类作业(7)1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瓶装矿泉水时,会发现瓶外壁“出汗”,这是 ( )A水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的液化现象C空气中水蒸气的汽化现象 D瓶外壁上的水汽化产生的现象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A洒在地上的水干了 B寒冷的早晨,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C阴雨天,黑板湿润甚至出现小水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3坎儿井是新疆吐鲁番地区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的作用是 ( )A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 B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渗漏C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 D阻止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和沸腾图14某同学在实验课上做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实验时,向锥

2、形瓶中注入少量的温水,稍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如右图1所示);稍后发现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由此实验可知雨滴形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B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C水蒸气上升时遇冷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D水蒸气下降时遇热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5冬天教室的窗玻璃上常常出现许多小水珠,关于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 )A是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表面液化而成的B是教室外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C是教室内的空气遇到冷的

3、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D是教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6冬天,小华在家里的卫生间洗澡时,发现通过卫生间墙壁上的平面镜看东西时变得模糊了,洗完澡后,他打开排气扇,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墙上的镜子的表面看东西清晰起来。镜面看东西由模糊变为清晰,是因为在镜子的表面上发生了( )。A先熔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 B先汽化,后液化的物态变化 C先液化,后汽化的物态变化 D先蒸发后凝固的物态变化7居民使用罐装液化石油气,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时,用加压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 B生产时,采用降温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C使用时,液态的石油气要升华成气体 D使用液化气是,液态的石油气发生沸

4、腾现象8在夏天开着空调的公交汽车和寒冷的冬天的公交汽车车窗上都会出现水珠,水珠是在车窗的哪面( )A夏天在外表面,冬天在内表面 B夏天在内表面,冬天在外表面C都在内表面 D都在外表面9夏天,有时能看到自来水管的表面出现许多细小的水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 “夏天,金属会出汗”,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 )A水管有孔,水渗了出来B水管是与空气接触,所以是空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C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水管上液化所致D是水蒸发形成的10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金属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只是为了给小镜子消毒 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

5、口中水蒸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滴凝固11要使气体液化,可以采取 和 的方法实现,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12夏天对着开水杯“吹气”,能使开水较快变凉,这是因为_ _,使水温下降。冬天,有的同学在擦眼镜时先向眼镜“哈气”,使眼镜变得潮湿更容易擦干净。这个过程中水蒸气发生了_现象,此现象是一个_热过程。13自然现象中看到的露是一种 现象,它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晚间气温低时 。14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 而成的;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 形成的;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

6、”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 而成的。15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的。使用时需要手先握住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 时要 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16医用氧气瓶中的氧是以 存在的,它是通过对氧气在常温下 的方法,使之 后贮存在氧气瓶中的。17水壶中的水沸腾后,仍放在火炉上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在最接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这是因为靠近壶嘴处 较高,水蒸气不能 。离壶嘴较远的地方 较低,水蒸气发生 形成细小的水珠,即出现“白气”。图218在“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活动中,向甲、乙两个圆锥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后,取干燥的蒸发皿盖在瓶中,在蒸发皿中分别放入冰块和开水,则稍后瓶口内出现“白雾”,并在蒸发皿底部出现“雨滴”的是图2中的 ,这说明:“雨”是由 形成的,形成条件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