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数学课题的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11386017 上传时间:2020-04-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课题的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八年级数学课题的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八年级数学课题的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八年级数学课题的实施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八年级数学课题的实施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八年级数学组课题研究资料数学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 实施方案太村中学 八年级数学课题组一、研究课题的界定在我们的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目的不明,学习缺乏动力,没有兴趣,成绩不佳,学习遇到了一定困难。我们对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其一、学困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由于方法不当,或由于社会,家庭环境影响,造成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主要指学生的智力同学业成绩比较时,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学业成绩显著低劣者。我们所说的学困生仅限于学业方面,专指那些学习困难或学业失败或偶尔有些不太规矩的学生。其二、学困生,泛指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心理水平

2、,知识水平,情感意志等方面与同龄学生有一定距离的学生。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伴随学生群体存在,往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因而也是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 其三、“学困生”指的是在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下,对学校学习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那部分学生,他们的表现是学习兴趣淡薄,听课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经常不完成作业或以抄作业来应付老师检查,旧的基础知识不牢,新的知识更加听不懂学不会,从而导致成绩下降,兴趣更加不高。如果再加上引导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恶性循环,越读信心越少,长期拖下来,就演化成学困生了。二、课题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探索培养

3、学困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新路子, 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新方法、新策略。三、本课题选题的教改意义及应用价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兴趣是一个人力求接触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和参与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在人的生活中和学生智力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在初中部分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厌学情绪,对学习毫无兴趣,从而使他们的学习非常被动。据研究统计,至少有10%的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为学困生。这种状况的延续,既不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实施,也不适应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将会越来越丧失,他们往往

4、将学习当作一种负担,从而影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数学学习的最高境界也许就是数学乐学境界,学习数学的最高追求就是数学乐学境界的到达。让学生会学习,乐于学习,使他们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正是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四、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包括本项改革方案的主要思路、方式方法、途径、措施、策略等)(一)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数学课题组从平时的教学实际出发,确定了学困生的类型、成因及学习兴趣培养三个研究重点,并具体分解为以下研究内容:(1)“学困生”的成因及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自身因素。

5、(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学困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3)根据个性差异,构建适合不同学困生自身特点的模式培养学习兴趣(4) 研究课堂教学中培养学困生兴趣的方法策略。(5)学困生学习兴趣转变前后学习效果比较的研究。(二)课题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观察“学困生”上课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了解其发展状态。2、调查研究法:调查“学困生”的家庭状况心理、行为、能力表现、成绩等发展情况。3、个案分析法:把兴趣培养过程中成功的事例形成个案,总结经验。4、行动研究法:全体参与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研究水平,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成绩。5、测试法:通过检测学习成绩,了解“学困生”发展变化情况

6、。6、资料和文献法:收集、检索国内国际相关理论成果,借鉴先进学校成功经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学习和研究基础。(三)策略预设:1学科教学中注重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注重学法指导,让他们喜欢该学科,热爱学习,并学习有法。2课堂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效性,最终目的要让“学困生”完成教学的基本目标。3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既有个别辅导,也包括集体辅导,对学困生采取倾斜对策,让学困生吃乐学、爱学,赋予他们更大的学习优先权从行动上帮助学困生解困,要给“学困生”补旧帐,不让“学困生”欠新帐。4走下讲台,亲近“学困生”,走进家

7、庭,联系学困生,向学困生增加感情投资,让学困生感受到爱,体验到爱,相信爱,被爱感动。5在教学中为“学困生”创设机会,对“学困生”采取跟进对策,切中时机,及时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帮助“学困生”建立自信,品尝成功的喜悦,走出困境。6“学困生”的兴趣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培养过程中,“学困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四)研究的思路研究思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8年3月3日-3月30日 (1)搞好课题开题会,确定课题,向学校申报课题。 (2)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课题

8、组成员的任务与行动计划。2、调查阶段2018年4月1日-4月30日(1)发放问卷,调查学生实际情况,(2)针对问卷调查问题进行统计、分析梳理调查结果3、实验阶段2018年5月2日-5月30日 (1)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积极开展研讨活动,分专题进行研究,搜集和整理事实材料。 (2)开展课题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及时总结经验。 (3)整理课题研究的资料,做好经验成果交流展示,写出实验初步成果(案例或论文)。 3、结题验收阶段2018年6月1日-6月30日 (1)小结完善研究课题并整理过程资料(2)撰写结题报告 ,结题验收。(五)具体措施:1、发扬民主 创造氛围要想让学生“乐学”首先应有一个和谐的课堂

9、氛围,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地发扬民主,将自己视着是学生当中的一员,是学生们的朋友。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的问题应引导学生讨论,同时要与学生一起讨论。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放得开,思维充分得到解放。2、增强学习快乐感,培养直接兴趣。快乐的事,大家都愿去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是这个道理。只有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无比的事情,他才有可能被激发出学习的兴趣,才有可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要把握好以下三点:(1) 正确引导。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可以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明白许多自己现在不懂的东西,可以在学习中、探索中发现许多乐趣。(2) 正确评价,多表扬,少批

10、评。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学生一旦在学习中有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获得一种被人承认、被人接受的感觉。水滴石穿,量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同样,鼓励这个助推剂,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对某一问题、某一学科的兴趣也就在这一次次的鼓励中得以形成,得以发展。要全面客观的看待学生的成长,不把书本知识、考试成绩作为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通过正确合理的评价,帮助学生摆脱学习上的困惑。(3) 使学生一开始就有成功的体验。教师要尽可能降低起点,使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一开始就让学生学懂,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使他体验了学习的快乐。3、明确学习目的,培养间接兴趣

11、。学习目的的教育应该联系学生的思想和实际,坚持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通过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事例,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这样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就可以激起他对学习的积极性,推动他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4、善于设疑,激起求知欲望。“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用设置疑问来激发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经常激疑生趣,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定会与日俱增,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如果学生形成了一个善疑乐思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一个创

12、造力的潜能。怀疑的头脑、批判的精神,是创造能力的重要源泉。高斯说得好:“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5、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学生具有好奇、好动、好问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学生喜欢拆东西,有的学生愿问为什么,教师和家长若不了解孩子的特点,就把这看成淘气、捣乱,对学生采取批评、冷淡、不理睬的态度,就会损害学生智慧幼芽的生长,挫伤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提问要回答,如果不会则可告诉他如何查询。或者弄明白后再告诉他。教师要尊重、保护和正确引导学生的好奇心。6、创立有利于学习兴趣培养的外部环境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好庄稼,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可能培养出智力优秀、聪明活泼的学生。首先作为老师,即要做学生学习上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生活中的益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静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多接触好学生,受其影响,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其次,要让家长以身作则,热爱学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若父母饭后捧一本书,伴一杯茶,端坐书桌前,伏案写作,孩子耳濡目染,也会经常看书、学习。最后要让学生多读一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读物。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初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