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4

类型诗歌鉴赏—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练习附答案.doc

  • 上传人:HR专家
  • 文档编号:11355222
  • 上传时间:2020-04-02
  • 格式:DOC
  • 页数:4
  • 大小:46.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诗歌鉴赏—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练习附答案.doc
    资源描述:

    1、四、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晚次鄂州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此诗作于“安史之乱”时。估客,指商人。请简要分析首联中“远见”“犹是”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变化。答:_【参考答案】“远见”表达了作者远远望见汉阳时的喜悦之情,“犹是”凸显出作者对仍有“一日程”的惆怅之情;一联之内,作者情感由喜悦骤转至惆怅,有跌宕起伏的意味。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鄂州南楼书事宋黄庭坚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1)怎样理解第三句中的“

    2、无人管”?答:_(2)全诗将_、_、_、_四种自然景色及沁人心脾的芰荷香味与作者所在的南楼一起化成优美无比的清凉意境。可见其时作者的心情是_【参考答案】(1)从修辞上看,这里用了拟人的手法,赋清风明月以人格化,增加了亲切感;从抒情角度看,这又是反衬的方法,清风明月无人管,尽情地美化了南楼夏夜,而诗人则可以贪婪地享受她恩赐的迷人风光。(2)山光、水光、清风、明月作者的心情是十分愉悦的,兴致是浓烈的。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和相关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

    3、青。【寒食】我国古代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相传晋文公为寻找曾辅佐自己携老母躲进深山的忠臣介子推对其进行封赏,烧山三天。结果介子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柳树已死。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喻全国,每年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杜陵】在长安东南,是唐代长安人游乐之地,也是作者的故园所在。请简要赏析寒食和寒食寄京师诸弟两诗所表达的感情的异同。答:_【参考答案】同:两首诗都是诗人在寒食节,面对禁火空斋的景象而抒发了一种感伤情怀,都有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异:孟诗抒发的是自己贫居他乡的凄楚之感,侧重于悲身世;韦诗抒发的是离家在外的孤独以及

    4、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侧重于思亲人。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属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少年游柳永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夕阳鸟外,秋风原上,目断四天垂。归云一去无踪迹,何

    5、处是前期?狎兴生疏,酒徒萧索,不似少年时。请赏析“古”“迟迟”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参考答案】“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则可以使人联想到长安道上的车马之奔驰,原是自古而然,遂又可产生无限沧桑之感。“马”字之下接上“迟迟”两字,便与前面的“长安道”所可能引起的争逐的联想,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反衬。总之,既表现了词人对争逐名利早已灰心意冷,也表现了一种对今古沧桑的深沉感慨。6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客中初夏注宋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注是诗为作者客住洛阳撰资治通鉴时所作。联系作者经历,解说三、四两句隐含的诗人的心志。答:_【参考答案】司马光政治上

    6、保守且固守己见,故以“柳絮”喻那些政治上动摇不定的政客,又以“葵花”写自己,表示忠君不移的决心。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寄远 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答:_【参考答案】这两句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更增思家之情,诗人看见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或红袖的悠闲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鲜明的对照,越发衬托出旅思的凄凉,进一步触发了诗人的思家之情)。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江南柳张先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7、何况自关情。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词中表现了抒情主人公什么感情?为了表达这种感情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答:_【参考答案】表现了抒情主人公送别之忧愁苦伤及别后郁郁离思的内心情感。作者采用了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起首二句着重从眼前、从水陆两路,横向地展开送别图景(这二句写不知有多少车马大路上来往,扬起“路尘”;不知有多少船只扬帆东下,随波逐流;也不知有多少人长堤上折柳送别,以寄深情);第三句则着重从古往今来,纵向地展示送别情事。一个“多”字,几乎将古今天下此中人事全都囊括。以上,词人没有具体写到个人送别情事,只客观叙写普遍的离情,只是“亦愁生”

    8、中才微露主观情感。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鹧鸪天晏几道守得莲开结伴游,约开萍叶上兰舟。来时浦口云随棹,采罢江边月满楼。花不语,水空流,年年拼得为花愁。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奈朱颜不耐秋。上阕中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描写采莲女的什么心理和劳动情景?请具体赏析。答:_【参考答案】运用了烘托的艺术手法,着重写采莲的环境美衬托采莲女的心灵美。后两句写采莲人到了浦口,晓日初升,尚未消散的云气笼罩在她们的船棹周围;她们采莲休工回到江边,夜月已上,人家的楼台上已照满月光。作者把这从早到晚的采莲劳动写得很优美。这样就把采莲女欢快、清纯、高洁的心灵烘托出来了。10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面的问题。小重山宋岳飞昨

    9、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1)词中说的“心事”指_(2)“梦”是指_(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4)有人评岳飞词“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而不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简述你对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的理解。答:_【参考答案】(1)是指下阕中的“归程”,隐含重返疆场,为国效力的壮志。(2)当年率领将士杀敌复国的情形。(3)白首为功名(功名应指志向、抱负)。(4)上阕中“惊回千里梦”句,及梦醒后的独自徘徊,隐含对往日战斗生活的向往,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下阕用“欲将心事付瑶琴”写词人壮志难伸的惆怅与痛苦,都十分蕴藉。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下面的问题。玉楼春红梅李清照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下阕咏梅由物及人,极写词人内心几多波折。请简要赏析。答:_【参考答案】词人以精巧之笔写出由梅而我、由我而梅的感情流动的过程。上阕末尾在赞美梅花时就饱含着对美好人生的热爱和追求,但想到风起伤花的凋零景象,便顿生忧愁哀伤之情,此情此景使词人联想到自己的人生。可是窗外梅花正在怒放,趁着花还没有凋零,应该及时赏梅谴意,于是又转愁闷为自我宽慰,这就是下阕末两句表现的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诗歌鉴赏—思想感情及观点态度练习附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11355222.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