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字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后世称为“六书”,其所列举出的六种12个典型字例上下、日月、江河、武信、考老、今长中,除江、信外,其余均可见诸于甲骨文字。材料旨在说明甲骨文 ( D )A.是商周时期使用最广泛的文字 B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C是音、形、义完美结合的文字 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25.下面是唐朝前期、中期和后期明确记载郡望和年份的士族科举入仕人数简表郡望唐初期唐中期唐末期陇西李氏3144清河崔氏142博陵崔氏045京兆韦氏053范阳卢氏097荥阳郑氏065彭城刘氏103表格信息主要反映了( C )A.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形式 B士族在科举考试中
2、占据较大比例C门阀大族对科举制由抵制到接受 D.科举中能否入仕与出身没有关系26. 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李明认为鞑靼人(满人)几乎都因汉化而战斗力不强。18世纪中期,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说:满洲人能改变汉人的仅仅只是衣着方式和剃发。他还特别注意到满人只讲汉语的现象。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 ( C )A.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并不稳定 B社会习俗变迁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C落后文明被先进文明取代的趋势 D. “西学东渐”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27.孙中山说:“唐虞三代,甫由草昧而入文明;乃至成周,则文物已臻盛轨,其时之政治制度、道德文章、学术工艺几与近代之欧美并驾齐驱,其进步之速,大非秦汉以后所能望尘追迹也。
3、”材料中孙中山旨在 ( D )A.使中国回到三代时期的“文明”状态B强调先秦时期我国的文物制度达到顶峰C说明汉族思想文化远比少数民族的文明程度高D.揭露秦汉以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黑暗28. 1934年11月何其巩建议:有计划的网开一面,迫其出窜,在追剿中予以节节之击灭。川滇黔三省,人口众多,形险而地腴,足为国防之最后支撑点。宜乘“赣匪”西窜之时,力加经营。蒋介石说:“卓见甚是,当存参考。”这反映了 ( B )A.国民党无力对中共进行全力“围剿” B西南地区对维护国家安全地位重要C国共矛盾并不是当时最主要的矛盾 D.国民党内部斗争削弱围剿红军力量29.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经提出“第二个中间地带
4、”的理论(即西欧、日本、北美和大洋洲国家),希望中间地带的国家联合起来,成为一支抗衡美苏两国的政治力量。材料观点提出的背景是 ( A )A.中国与苏联关系的恶化 B日本、西欧具有可以抗衡美国的实力C中日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D美苏“冷战”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30.下面是著名漫画家王锦松201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你能得到的信息是 ( C ) A.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B经济改革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C深化改革需要思想的进一步解放 D.“南方谈话”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31.公元前3世纪,罗马出现了专门审理涉及臣民案件的行政长官,他们颁布告示,常常以自己认为“合理”的办案措施来受理各种案件,逐
5、渐形成了类似今日“国际私法”的罗马法。材料中罗马法的变化 ( B )A.反映了罗马法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 B适应了国家统治的需要C强调了对“国际私法”产生的影响 D.有利于罗马帝国的扩张32.黑格尔认为当自由的观念完全实现时,辩证过程将到达一个终点,这将意味着所有冲突与斗争的结束。马克思以一种颠倒的方式追随黑格尔的理论,他强调历史将终结于社会主义以及最终共产主义的实现。材料主要反映了马克思 ( B )A.创立的理论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继承C重视借鉴当时社会的先进思想 D,对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否定33.新加坡诗人潘受的诗中写道:“一弹夷全市,冲天菌状云。鬼神皆辟易,血肉乍缤纷。恶
6、姑如是,于仁岂足云。寇气行早戢,世患恐弥殷。”材料描绘的事件可能发生在( A )A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B德国完成统一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D.古巴导弹危机时期34. 2009年10月1日英国最高法院正式成立,其司法权力主要继承自上议院,这些权力过往一直由12位同时拥有上院议员身份的常任上诉法官行使。材料中英国最高法院的成立主要反映了英国 ( A )A.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分离 B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C建立了真正的法治国家 D法律体系的最终确立35. 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退出欧盟,其他国家等待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是大规模反对其倡导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 TTIP)的示威游行,民调
7、显示德国民众对于自由贸易的支持度从2014年的90%降至2016年的56%。材料信息说明 ( C )A.经济全球化阻碍世界经济发展 B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C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向前发展 D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跻身权贵阶层,很多商人成功的参加了科举考试,得到在政府机构工作的资格。贸易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包括海外贸易在内。手工业崛起了,很多人掌管着几乎具有垄断地位的工场,部分人有多个工场,这些工场拥有500多名工人。780年开始,中国的经济可以被视作货币经济,越来越多的赋税以货币形式征收,农民被
8、迫进入城镇赚取现金缴纳赋税,他们为手工业提供了劳动力,而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城市的迅速扩张,然而真正的资本主义仍旧付诸阙如,尽管到12世纪末期似乎具备了所有前提条件。 摘编自艾伯华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一个社会要能形塑有效合理的企业组织是成就资本主义经济的要素。相对而言,美国、日本比较能自发地促成这样的企业组织,而法国、意大利、台湾和香港等则较无法组成这样的企业组织,关键是这些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之初,都是以家族为基础,凝聚出有效的企业经营组织。美、德、日等社会随后能自发的发展出超乎家族团体的大型企业组织,而法、意、台湾等地则无法如此,就算有大型企业组织也常是凭借国家干预而成,并非由社会内部自发促成。
9、 摘编自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到12世纪末具备了“资本主义所有前提条件”的表现。(10分)(2)依据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与法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同表现及原因。(15分)(1)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扩大,封建统治开始阻碍社会进步;政府不抑兼并,加剧了土地的集中,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手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手工工场,为技术的突破提供了条件;打破“市”的时空限制,交易活动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出现了纸币,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发达,有利于开拓海外市场;赋税征收货币,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儒学吸收佛道
10、思想形成理学,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思想,有利于对事物规律的探索。(10分)(2)(15分)美国 法国 不同之处 形成了有效合理的企业组织(1分)形成了以家族为基础的企业经营组织(1分) 大型企业组织多由社会内部自发形成(1分)。大型企业组织多是凭借国家干预形成(1分)不同的原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友展程度牧向,充分利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小农经济的长期大量存在,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2分)政治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比较完善(2分)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后国内局势相对不稳,确立共和制比较艰难:20世纪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场(3分) 思想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受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较大(2分) 封建思想残余的
11、影响,卢梭的思想影响相对深远(2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海鹏认为近代中国社会有沉沦有上升,即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个深渊也应该有一个谷底,从而提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谷底说”。张海鹏说:“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这就是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直到20世纪初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深渊到了谷底。”张先生认为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谷底,就在20世纪的头二十年,就在辛丑条约签订以后至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我和张先生不同的是这个谷底应该前移,移至从甲午战争的失败到抗击八国联军侵略的失败, 辛丑
12、条约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摘编自张华腾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及其发展轨迹的认识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材料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列强的侵略及其影响。通过分析题目材料的信息可知,材料认为中国近代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谷底”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张海鹏认为的20世纪初陷入“谷底”,可以从政治上清政府的统治更加腐朽,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包括袁世凯和张勋的复辟、国内战乱不断,列强侵略的进一步加深等进行分析归纳;经济上半殖民地社会的深化,自然经济加速解体;思想上传统思想的主导地位动摇,
13、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等方面进行思考。另一个观点是张华腾认为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近代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谷底,原因可以分析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注意包括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等等。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另外学生也可以不同意材料的观点,另外提出自己的观点,如认为是抗战时期,加以分析论证即可。 【答案示例】中国近代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谷底。(4分) 1 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统治的腐朽,说明“中体西用”思想指导的洋务运动破产;
14、战后列强大量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此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的“维新变法”被镇压,说明通过改革实现国家独立的希望破灭;义和团运动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目标,表明清政府已经无力领导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的统治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近代中国社会发展陷入“谷底”。(8分)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汉密尔顿担任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后,进行了财政改革。向国会提出三个信用报告,着手解决债
15、务问题:建议联邦政府全部偿还所欠的外债,同时偿付大陆会议以来联邦和各州发行的公债。1791年他号召建立第一合众国银行,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与信贷业的扩大。汉密尔顿认为只有发展制造业,才能利用机器的力量为国家民族谋取经济利益。他改革税收制度,采取保护关税政策,把近代赋税制度与保护制度作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为发展制造业积累资金。通过专门法推行差别对待关税政策,对81种进口货物征收关税。汉密尔顿的经济改革有利于刚刚建立的美国繁荣商业,推动了美国由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变,为经济的发展规定了独立发展的路线。 摘编自罗徽武试论汉密尔顿的经济改革(1)据材料简要概括汉密尔顿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8
1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汉密尔顿改革对美国经济的影响。(7分)(1)提出信用报告,偿付美国联邦政府所欠的债务,提高国家的信用;重视金融业,成立第一合众国银行;采取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措施,为国家民族谋取经济利益;改革税收制度,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发展。 (8分)(2)使新建立的美国摆脱了英国的经济封锁,从经济上巩固了美国的独立;有利于美国克服财政经济困难,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转型,为经济的大力发展开辟了道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美国以后的繁荣富强奠定了经济基础。(7分)45(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2016年6月4日美国国防部长卡特提出了美国的新亚太安全观:美国致力于推动在亚太地区
17、建立“基于规则的安全体系”,即各国建立一致目标,共同制定军事计划和训练内容,最终形成协调一致的军事行动。美国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国际体系以来,一直在实践这种集体安全机制。 对中国来说,美国的提议是不可接受的。历史上出现的“集体安全”机制,尤其是一战和二战之前,但都没有保障集体安全。美国要确立亚洲安全机制,必须是新的安全机制,需要废除针对第三国的联盟。中国提到“世界大战”的问题,表明中国已经看到这个发展趋势及其所可能导致的恶果;从战略上说,这个“战争意识”很重要,因为有了这个意识,中国就可以竭力去避免。从中关的双边经济战略对话可以看出,无论是双边关系、区域关系还是国际层面,中关仍然具有巨大的
18、合作空间。 摘编自郑永年:美国版“安全体系”能够保障亚洲和平吗?(1)据材料说明美国版“安全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实质。(5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如何才能保障亚洲的和平。(10分)(1)内容:打着“集体安全”的幌子,在美国的操纵下,拉拢一些亚洲国家确立一致目标,形成协调一致的军事行动以遏制中国的发展与崛起。实质:维护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传播西方的思想与价值观。(5分)(2)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的“集体安全”机制并没有起到维护安全的作用;美国倡导“集体安全”的目的是阻止中国的发展,必然遭到包括中国在内的爱好和平国家的反对;如果建立不针对第三国的安全机制,有可能维护亚洲和平;中美应该畅通渠道,真
19、诚合作,求同存异,才能真正维护和促进亚洲及世界的和平发展。(10分)46.(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范缜(约450515)认为“形”(形体)“神”(精神)的关系是“名殊而体一”、“形神不二”,不可分离,形体存在,精神才存在;形体衰亡,精神也归于消灭: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形质神用”的论点,即形体是精神的质体,精神是形体的作用,是由“形”派生出来的东西,不能脱离“形”这个主体而单独存在。范缜还对“质”和“用”给予了论证,提出不同的“质”有不同的“用”。精神作用只是活人的特有属性,他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两类:“知”(感知觉)和“虑”(思维);并指出二者的差别,“浅则为知,深则为虑”。范缜强调
20、物体的变化有内在的规律性,事物的变化有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范缜主张人们应禀承天性,行自我修养,人人各守其职,各安天命。其著作神灭论,继承和发扬了荀况、王充等人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不朽作品。 摘编自潘富恩、马涛范缜评传等(1)据材料简要概括范缜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8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范缜思想产生的主要影响。(7分)(1)人的形体和精神不可分割,而是有机统一于人体的;强调“形质神用”,只有活人才有精神作用,且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感知觉、思维两个阶段;事物的变化是逐渐的,有其内在规律性;人们应该加强自我修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8分)(2)否定了人的精神可以脱离肉体而独立存在,从而否定了佛、道倡导的因果报应思想,进而反对了当时社会的门阀制度;为阻止佛、道思想的过度泛滥奠定了思想基础,有利于中国传统思想的恢复与发展;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客观上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