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青岛西海岸新区博文中学导学案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学习目标: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共产党完全有能力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功;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伟大历史意义及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开展和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难点:关于真理标准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自主学习 知识点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
2、了一场_的大讨论。(1)原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错误。但“_”方针的推行,引起普遍不满。(2)影响:这是一场深刻的_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_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时间: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3内容(1)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_、开动脑筋、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2)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_”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上来,实行_的历史性决策。(3)组织上:实际上形成了以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1)中共十一届
3、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_,开启了我国_的历史新时期。(2)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知识点2拨乱反正1背景:伴随着_的巨大潮流,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2表现(1)“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2)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3) 年,中共中央为_恢复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3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_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4、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材料二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开始了决定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请回答:(1)材料一
5、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一种什么方针? 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 ”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中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2、阅读材料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反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文化大革命的史实,你能说说为什么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
6、转折吗?基础闯关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有人赞誉他是“东风第一枝”。这是因为这篇文章是针对当时哪一错误倾向而撰写的A“浮夸风”现象B“共产风”现象 C阶级斗争为纲 D“两个凡是”的方针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八大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一大3它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社会主义中国将在这场新的革命中进步,告
7、别贫穷和落后,走向繁荣和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里所说的“它”是指( )A遵义会议 B新中国成立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指导思想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一国两制”的构想 D“三个代表”思想5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刘辉同学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C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 D实行改革开放6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8、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A B C D7联系与比较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小明同学用这一方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得出下列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有( )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转折点 都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都确定经济建设为党的工作重点 都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ABCD8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为刘少奇平反。5月17日,中共中央为刘少奇举行追
9、悼会。因刘少奇被错判为反革命的28 000多人得到平反。这一举动( )A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B有利于新时期的法制建设C实现了党的工作中心的转移 D标志着党的拨乱反正工作全面结束9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0人民日报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80年人民日报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多快
10、好省 13(2017广西桂林)如图一文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文章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而引发了广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这一“伟大转折”是指(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4(2017宁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以下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叙述正确的是(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11、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 B C D15(2017青海西宁)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16(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为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提供前提的是(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C工作重心转移和实行改革开放 D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领导12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请回答:(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哪些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