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铁炉浇筑工艺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一、混铁炉整体浇注技术规程1、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1)各种材料运到现场,必须保证存放地能防雨、防潮,确保浇注料在练前干燥,无结块现象。(2)各种材料应分别堆放,并按照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摆开。(3)木模、钢材固定架应在进炉前制作完毕。2、现场施工施工程序放线测水平炉底轻质砖炉底粘土砖支炉底模浇注炉底砌渣线保温层支渣线及出铁口模具浇注渣线及出铁口焊炉顶锚固件贴纤维毡支炉顶模浇注炉顶拆模清扫安装烘炉管烘炉。(1)放线自两端墙球面中心挂铅垂线至炉底,连一直线为炉底基线,以该线中心点作该线垂线于出铁口炉壳和后墙上,作标色于炉壳上。(2)炉底保温层炉底保温层由两层组成,紧挨
2、钢壳的是 65mm 厚的 HB-1 轻质隔热砖,上面立砌一层 115mm 厚的 HB-2 粘土砖。(3)支炉底模在炉底拱胎固定点焊接工字钢横担梁,并以槽钢斜撑加固,炉底拱胎吊挂在横担梁上,其间以 2000mm 长的木板铺就。(4)浇注炉底工作衬模具支好后,用自来水管把保温砖层打湿,即可进行浇注,按后面所附普通致密耐火浇注料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操作。(5)拆除炉底模具(6)砌渣线保温层该层由 65mm 厚的 HB-1 轻质隔热砖,上面立砌一层 115mm 厚的HB-2 粘土砖。(7)支渣线模具渣线模具在炉底工作衬上进行,前后及左右一周严格校正尺寸,左右模板要铅直。(8)浇注渣线(同 4)(9)焊炉顶
3、锚固件、贴纤维毡(10)支炉顶模炉顶拱及横梁架在前后墙的工字钢竖撑上,拱打斜撑,两端以半月形实木板架在渣线端墙模上,校好位置后,拱间以451002000mm 木板钉接。表面贴一层毛毡。(11)烧咀、观察孔、测温孔的予留支设烧咀、观察孔在支渣线模时即固定好位置,统统用 0.5-1mm 厚的薄铁皮卷成。(12)浇注炉顶浇注炉顶时先从受铁口向一周下料,下到一定时候,出铁口上方开一孔下料,待受铁口模具支好后,从两端下料。(13)拆模炉顶初凝后,把出铁口、受铁口位置开孔,便于向炉内透风、除湿加速料的硬化,进一步硬化后脱模。(14)烘炉管的制作、安装烘炉管的尺寸和数量要根据煤气的种类及压力来决定。(15)
4、烘炉检查煤气阀,热电偶,显示器均正常后即可点火,严格按曲线烘炉。现场时刻有烘炉员值班,保温段应 15 分钟探察炉内情况一次,升温段应至多 5 分钟探察一次,并随时调整煤气流量。3500C 保温后可以把烧咀打开;到高温段,若温度升不上去可向炉内送风、送氧助燃。总之,烘炉员要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反应灵活,高度负责,采取各种办法按照曲线烘好炉。二、验收标准1、炉底与渣线相接平面高低位误差在 30mm 以内,与钢壳距误差在20mm 以内。2、渣线与炉底,炉顶相接面凸出或凹进在 30mm 以内。3、浇注面夹毡深度在 30mm 以内。4、浇注面缺料或跑浆深度在 20mm 以内。5、出铁口偏离中心位置在 30mm 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