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有感“56年了,上校唯一做过的事情就是等待。”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写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盼望着养老金而不得的复杂心情及因此而生的窘迫生活。这位上校年轻时(19岁)参加“保卫共和国战争”。战争结束后,政府许诺要给他们养老金安度晚年,他妻子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儿子也在一次斗鸡中死去,老两口孤苦伶仃,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政府能信守承诺,寄来退伍金。但是上校的这种等待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等待中成了绝望的等待。 等待是这本书与一般人达到共鸣的重点。上校在等待什么?一个是有关退伍金的信件,一个是斗鸡那天的到来。解读上校56年如一日的等待,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首先从这等待里我们看到的是
2、上校对尊严和荣誉的坚守。投降前夕没有卷款潜逃,宁愿等待56年、换律师、写信证明材料因为这样才能使党承认老兵的地位和荣耀;不肯卖鸡,宁愿饿肚子宁愿吃屎也要让鸡参加比赛因为比赛后他能连带获得尊严与尊敬。上校有着自己的骄傲,即使人人都知道了他在等待着退伍金,他还是尽力掩饰。“我没在等什么,他撒了个谎,带着天真无邪的神情转向医生,没人给我写信。”为了维持生计去卖鸡时开不了口,而是说“我把鸡送给你们吧。”;即使家里已经没有食物下肚,还是升起炊烟让邻居以为自己在做饭。这样的上校你怎么让他当年携款潜逃,如今卖鸡维持生计呢。所以他固执地等待着,为了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还有一种解读是对上校来说,等待了56年本身就
3、是一种沉没成本,等得越久,沉没成本也就越高,他就越要等下去,一旦中途不等待下去了,就说明了之前的等待毫无意义,好比我们等公交车,在等了20几分钟后再离去会觉得不甘心,自己已付出太多的时间成本,现在离去感觉特别亏,总觉得公交车下一刻就会来,但仅是等了几分钟这种感觉就不会那么强烈。因此上校是一定要等待下去的。更深层次的解读是这是一种他对自己唐吉诃德式正直的等待,等得越久,就越觉得它有意义,但老兵们在等待退役金中死去,而每天的等待让上校不断在幻想中自我营造这笔钱的重大意义,好比一个人本来可以得到一包糖,但他为了正直只要一颗,毕竟其他的孩子也需要糖,但在漫长的等待中,孩子们不想要糖了,他还在等待,因为这颗糖在日复一日中叠加了“正直的过去”“奖励”“坚毅的等待”等多重意义,这是人在等待中“希望”与“绝望”摩擦的产物。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是本好书,简练,震撼,余味无穷。文学是极其个人化的,我不认为文学评论有任何范式可寻是正确的,每个人都无法否定别人的评价。每个人对这本书也许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我无法给出任何人都认可的评价,只是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