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340607 上传时间:2020-03-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国园林的哲学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合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供人颐养和游览的综合艺术品。世界有三大园林系统( 中国、西亚、希腊), 美国植物学家威尔逊称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园林以博大精深的艺术称誉于世界,她不仅涉及建筑、生物、文学等学科知识,还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传统的自然主义、玄学、宗教等哲学观念渗透到园林建设中,而以自然观和统一多样观最为突出,使园林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一崇尚自然园林艺术在于最佳运用自然因素,创建人类生活境域。崇尚自然是东方哲学的显著特征。园林虽是人为,宛自天开,多方胜景,咫尺山林,体现了东方的自然哲学。选园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模山范水,取材于自然,刻意缩小真实的自然,紧

2、扣自然,追求自然之本源。园林与自然和谐,有分有合,浪漫不失天质,心境与自然之境相通,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有机统一。如:秦阿房宫仿银河景观 ,形成众星拱月之气势 ;五岳锦绣、桂林山水可浓缩于一园。纵观中国园林发展沿革,不难发现:先秦园林以朴素为特征,如周代的灵囿。秦、汉的园林以宏大的规模为特征,如秦代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从魏晋南北朝开始,园林以崇尚自然为特征。从南朝谢灵运的山居赋 、唐代柳宗元的柳州东亭记 、宋代李格非的洛阳名园记 、明代王世桢的游金陵诸园记可见一斑。从晋代开始,造园艺术由粗略地模仿山水转变到用写实的手法再现山水,山水、植物、建筑溶于一体。晋代石崇在洛阳建的金谷园、隋代杨广建的

3、西苑、唐代王维建的辋川别业,都追求野致。中国的寺庙走出了喧闹的市区(西方的寺庙热中于在城内发展), 到大自然中追求自然景观与宗教人文景观的融合。杭州西湖边的灵隐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南京钟山的栖霞寺都点缀在青山、碧水之中。禅房在山野,有利于出家人修炼悟道、出神入化宅居式的园林不尚雕饰,以朴实为美,大多因地制宜。清代袁枚坚持这一建园思想。他在随园记讲述随园的建造过程:“随其高而置江楼,随其下而置溪亭,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 ”他以“随”字命园,实道出了因循自然的哲学观。园林置于大自然中,使人体验天人合一的意境。白居易在庐山筑寓园,他在草堂记自述:“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 ,自辰及酉,应

4、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应,一宿体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他在草堂使身心俱遗,物我双忘,如入仙境。历代许多园林的建筑名称和景点都有哲学内涵。如苏州沧浪亭有“明道堂” 、 “瑶华境界” 、 “见心书屋” 、 “印心书屋” 、 “仰止亭” 。拙政园有“梦隐楼” 、 “志清处” 、 “意远台” 、“得真亭”,这些都说明园林主人隐居而不失志,仍有抱负在胸。二崇尚变化与统一中国园林,北雄南秀,特征分明。园林最忌呆板,应崇尚变化。凡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园林都讲究多样化与统一的完美和谐。规范与不规范是一对统一体。规范的园林有法式可循:突出主体建筑,比例对称,山水各得其宜。前水后山,

5、堂在其中,环廊相连,空间序列井然。中国北方园林在雄阔中偏重于统一性。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气势恢宏,有皇家气派。园林占地面积大,讲究中轴线,布局严谨,厚重沉稳,色彩强烈。中国南方园林在秀美中偏重于变化性。布局自由,结构不拘定式,青瓦素墙,小桥流水、翠竹叠石,表现出宽松、洒脱、淡雅的民居园林特征。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各呈阳刚阴柔特征的同时,两者又互相渗透和借鉴。园林的变化和统一性具体地体现在对几对哲学范畴的把握:(一)主与次园林的主体风景点应给人以难忘的印象,园林建筑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游人穿越一个个景点,达到一个突出的景观,放眼全园,心旷神怡,留园布局参错有致,中部是精华所在,西部有土山,建筑

6、环池而立。(2)无与有老子云:“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园林造景,要善于无中生有,以无胜有。要以无物变有物,无物胜有物,无声胜有声,无色胜有色。处理无与有的关系,关键在于一个“借”字。通过借景,使园内各部分内外呼应,融为一体,封闭中有开放,围而不隔。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虚实实,对比成趣。少可胜多,有无相生。如:拙政园的借景特征,宜两亭可借两园之景。每个扇形门窗都可借景,形成了一幅幅扇画。留园的鹤所的东墙有窗,游人通过空间的渗透而获得层次变化。(三)奥与旷奥是幽僻曲折,旷是平远疏朗。奥与旷的关系就是紧与松的关系。造园者应当以有限的空间营建无限空间,在小园创建大园的意境,在大园创建小园的特色

7、。以小见大,以大见小。浩渺的湖面,通幽的山径,人工的小桥都应在局促与宽绰中相得益彰,大园不失紧凑,小园不感拥挤。留园进口处狭长,几经周折,由奥入旷,方置画中。奥与旷的关系也是曲与直的关系。园林追求曲与直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曲直自如,灵活应用。直中藏曲,游览线两端是直线,中间则是曲径、曲廊。(四)丑与美园林的石材以丑为美。造园家从汉代开始就叠石为山,所叠之石以不规则为美。后世把奇石归为八个字:透、瘦、皴、漏、清、丑、顽、拙。把丑石组叠成各种妙趣横生的形态,“化腐朽为神奇”,最能体现人类的智慧美。智慧美以丑石为衬托,有无穷的韵味。园林有时以豪华气派精致为美,但有时以野致、古朴为美。有时以枯藤、草亭、卵石为饰,也可以把景观点缀得很美。总之,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如果我们认真发掘其中的精粹,这对于再造园林、园林导游、弘扬园林文化是极有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中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