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材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3 年 10 月河南第 1 次印刷)适用年级:初中九年级第二学期课 时:100 课时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背景一、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 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中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真研究分析这一时期学生的特点,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促进毕业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十分重要。从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爱好语文学习,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但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
2、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学习习惯较差,缺乏自尊心和荣辱感,主动性不强。二、教材及其他资源的分析: 教材教学内容以文学作品诗歌、小说为主,安排了一个单元的散文,继续集中学习文言文。 全册六个单元,共 24 课。第一单元是 诗歌单元 ,主要内容是爱国思乡。 第二单元是 小说单元 ,人物画廊,都是名家名篇,风格各异,写法不同,在人物刻画方面都各有特色。第三单元 是散文单元 ,这个单元描写自然和人类的生命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第四单元是 戏剧单元。 学习戏剧剧本和影视剧本,了解戏剧文学和影视文学的一些特点,更好地欣赏戏剧和影视,丰富对生活的艺术感受
3、,进一步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第六单元是 历代传诵的古代诗文名篇 , 须熟读背诵课文,并将精彩的句、段摘抄在笔记本上,积累文言词汇,培养良好 的文言语感。课外古诗词背诵:共有 10 首。 名著导读:格列佛游记 、 简爱 附录:谈谈散文 谈谈戏剧文学新课目标九年级下册教材侧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包括新诗、小说、散文和戏剧)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续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语文的综合素养。具体目标如下:1.识字:在阅读和语言实践活动中复习巩固已学过的汉字;继续学习新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2.阅读:(1)学习圈画句中的关键词,学习抓句中关键词提出问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
4、句子的意思,能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了解比喻、拟人和反问等修辞手法,感受它们的表达效果。(2)学习用摘录关键词句,根据一定的提示等方法概括自然段的主要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概括文章主要内容。3. 古诗文: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积累文言词语的用法,理解诗、文基本内容,领悟作者思想感情,品味诗文语言,背诵优秀诗文。4.课外阅读:能主动根据要求查找相关的资料,学习对资料进行整理;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5作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能根据表达和交流的需要写作,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45 钟能完成 600字习作。复习目标(1)在深入
5、研究新大纲、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市中考语文命题的思路、原则、内容、题型以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从内容到方法,并结合复习的内容,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上,对学生给予正确的指导,得出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最终提高中考成绩。(2)以“课标”为依据,帮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所牵涉到的知识加以分类整理,以掌握知识的体系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简单化。(3)通过复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实际应试答题迁移能力。课程内容一、学习新课阶段 40 课时二、复习课实施计划 60 课时新授课内容及课时安排单元序号单元专题学习目标课文题目课时安排1 土地情思1.正确、流利、有感情
6、地朗读课文。背诵前 2 课。2.反复朗读诗歌,找出诗人选取的具体形象,体会其传达的思想感情。3.结合自己的感悟,说出诗歌的情感内涵和思想意蕴。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 乡愁2 我用残损的手掌*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4 外国诗两首祖国黑人谈河流脚踏一方土52 人物画1、从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抓住人物特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2、通过朗读文章,分析体5孔乙己*6蒲柳人家7变色龙廊 会作者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3、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4、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小说构思的巧妙。5、揣摩小说语言的特点。*8热爱生命走进小说天地53 生命之歌1、抓住文章中具体
7、细腻地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深入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2、 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对生命和人生的认识。9谈生命10那树*11地下森林断想*12人生关注我们的社区54 舞台人生1、在阅读中,把握戏剧冲突。2、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作者如何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性格3、体会戏剧生动的画面感。13威尼斯商人14变脸*15枣儿*16音乐之声乘着音乐的翅膀55百家争鸣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句式。3、反复诵读直至成诵,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家的思想。17公输18孟子两章19鱼我所欲也*20庄子两篇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66 古代生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21曹刿论
8、战活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句式。3、反复诵读直至成诵,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家的思想。22邹忌讽齐王纳谏*23愚公移山24诗经两首87 名著导读1、 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简要的概括名著的内容,说出名著的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2、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对作品有独特的感受。3、 能够用简洁的词句点评人物性格。格列佛游记简爱18 古 诗 词背 诵1、 通过反复诵读,能够背诵这些诗词,正确的默写其中的名句。2、 结合课下注释,能够理解诗文的大意。课外古诗词背诵十首5复习课实施计划4 月 19 日 复习七上字词 常识 文言文 名著4 月 22 日 复习七下字词 常识 文言文 名著4 月 23、24
9、日 复习八上字词 常识 文言文 名著 作文复习第一轮分册复习4 月26、29、30 日复习八下字词 常识 文言文 名著 5 月 1、3 日 复习九上字词 常识 文言文 名著 作文5 月 6、7、8日复习九下字词 常识 文言文 名著 515 月 13 日 复习字词专题5 月 14 日 文学常识专题5 月 15 日 名著专题作文5 月 17 日 材料之读图专题5 月 20 日 材料之信息筛选与综合专题5 月 21 日 病句专题5 月 22 日 记叙文阅读专题作文5 月 24、27日说明文阅读专题5 月 28、29日议论文阅读专题5 月29、31 日古诗背诵与赏析专题作文复习第二轮分专题复习解题模式
10、训练6 月3、4、5 日文言文阅读分析专题6 月10、11、12日作文模拟考试写作复习6 月 17、18真题模拟考试训练第三轮复习 模拟 6 月 19 个性辅导 注:课程时数为 60,预留有 10 课时的考试以及放假耽误等。文言文利用早读背诵,错别字利用课前 2 分钟出题纠错,第一轮复习后有一次模拟考试。课程实施(一)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二)学习方式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三)实施对策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学生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
11、,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
12、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力争整体提高。 8、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9、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并予以矫正,对学生成功的学习方法、独特的见解,及时加以肯定并予以推广。鼓励学生多向思维,开拓创新。让教学总结与反思不断循环,促进教学不断进步
13、。 课程评价(一) 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1、 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2、 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3、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评价内容要个性化,评价的语言要具有导向性 。4、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实践活动,撰写活动报告或作文。5、单元学习进行复习、检测,及时互评。(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1书面测试:卷面组成部分包括(1)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2)现代文阅读分析;(3)古诗文鉴赏;(4)作文。2口头测试:每节课前古诗诵读或 3 分钟演讲,计入语文综合素质评定成绩。3家校联评:家长与老师通过微信、QQ、电邮等交流方式反馈学生在家与在校的真实学习情况。(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关系,不能忽视或夸大教师教学行为在学生取得好的成绩的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从多个维度去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教学档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班级经营与辅导、研究发展与进修行为和敬业精神与态度等。